蜂毒的可生物降解微球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66176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蜂毒的可生物降解微球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确切地说它是一种蜂毒的可生物降解微球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的是用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包裹或吸附蜂毒而制成的球形微粒。蜜蜂毒(Bee Venom,简称蜂毒)是由蜜蜂毒腺产生后贮存于毒囊中,当蜜蜂受刺激时从其尾部蛰针排出的一种毒液,可以从三条途径得到化学合成、利用基因工程表达以及从蜂毒中提取纯化。其中有蜂毒素、蜂毒明肽、MCD肽、组胺、磷脂酶A2及透明质酸酶,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物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蜂毒能治病的偶然,开创了人类利用蜂毒治病的悠久历史,它的主要成分—蜂毒素是由2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占蜂毒干重的50%,具抗菌、消炎、抗辐射、抗关节炎等作用,对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疾病有确实可靠的疗效。虽然蜂毒是经受了千百年长期考验,古今中外对蜂毒医疗应用积有丰富的经验,而且蜂毒资源丰富,现代关于蜂毒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也相当活跃,但到目前为止,临床应用仍非常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蜂毒纯度不够,易导致过敏;另一方面由于它的分子量大(约3000),稳定性又差,口服吸收非常差且容易被破坏,目前临床一般用蜂毒注射液,主要包括蜂毒水针剂、油针剂和冻干粉针剂,治疗关节炎的用法的临床用法一般为每日一次关节腔内注射,每日一次,连续20到30天一个疗程,需反复应用几个疗程。如此频繁地注射给药无疑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由于顺应性差,极容易导致中途治疗的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蜂毒的可生物降解微球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通过形成水包油包水型复乳后在固化的液中干燥法制备的,将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用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溶解,与蜂毒的水溶液用超声波高度分散成油包水型初乳,用冰水将体系温度降至5℃后,将初乳滴加到聚乙烯醇的水溶液中,在搅拌的作用下分散成水包油包水型(W/O/W)复乳,继续搅拌,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挥发,微球随之固化,待固化完全后,过滤,洗涤,真空干燥,收集。微球的粒径可以通过改变处方和工艺参数来控制。根据选择的高分子材料的种类和分子量的差别,可以使微球的降解时间控制在一个月、二个月或三个月。
可降解微球注射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技术含量的新型给药体系,是以生物可降解、可注射、安全无毒的高分子材料为基质用适宜的方法将多肽包裹或吸附而成的粒径小于75μm的微球。微球可经皮下、肌肉或特殊部位(如关节腔等部位)注射,注射后在给药部位形成储库,药物随着高分子的缓慢降解而持续释放。高分子的种类、分子量不同,高分子的降解速度不同,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在大量的可降解微球中可用于蜂毒微球注射剂的有PLA(聚乳酸)、PLGA(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CL(聚-己内酸)、聚愿酸酯、聚氨基酸类等以及各种嵌段共聚物。如PLA-PEG-PLA、PLLA-g-oligoEG、PVAL-g-PLGA、PELA等。蜂毒可降解微球可用于制备治疗关节炎、癌症的药物。蜂毒可降解微球中所包含的药物为经纯化后的蜂毒素、蜂毒明肽以及基本不含过敏物质的天然蜂毒的其余主要成份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优点是蜂毒的可降解微球可以很好地克服蜂毒应用的瓶颈,使古老的蜂针疗法重新焕发新的活力,有助于推广蜂毒的临床使用。蜂毒可降解微球是使微球在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内降解,药物在特定时间内平稳释放,药效一直持续。微球制剂一次注射就能达到几个月内连续每天注射的效果,且血药浓度更平稳、波动小、生物利用度更高。这样,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病人顺应性和生活质量,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蜂毒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将120mg蜂毒(吉林洮南制药厂)用2ml蒸馏水溶解,1.6gPLA(分子量10627)溶解在35ml二氯甲烷中,用细胞超声波粉碎机乳化成油包水型乳剂,用冰水浴降温后,滴加到800ml1%聚乙烯醇(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氏会社)溶液中,在800转/分的转速搅拌下,形成复乳。继续搅拌,随着二氯甲烷的挥发。PLA从乳滴中固化,形成包裹蜂毒的PLA微球。蜂毒的包封率可达80%以上。
将20mg真空干燥后的蜂毒聚乳酸微球放置于4ml醋酸盐缓冲液中,于SHA-B型恒温水平振荡器中振荡(37℃,100rpm),分别与第一天、第三天、一周、二周、三周、四周取样,测定释放介质中蜂毒的量。突释量小于20%,在一个月内持续释放。
实施例2.蜂毒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制备将20mg蜂毒(吉林洮南制药厂)用0.3ml蒸馏水溶解,200gPLGA(分子量10627)溶解在6ml二氯甲烷中,用细胞超声波粉碎机乳化成油包水型乳剂,用冰水浴降温后,滴加到100ml1%聚乙烯醇(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氏会社)溶液中,在800转/分的转速搅拌下,形成复乳。继续搅拌,随着二氯甲烷的挥发。PLA从乳滴中固化,形成包裹蜂毒的PLGA微球。蜂毒的包封率可达85%以上。
将20mg真空干燥后的蜂毒聚乳酸微球放置于4ml醋酸盐缓冲液中,于SHA-B型恒温水平振荡器中振荡(37℃,100rpm),分别与第一天、第三天、一周、二周、三周、四周取样,测定释放介质中蜂毒的量。突释量小于20%,在一个月内持续释放。
权利要求
1.蜂毒的可生物降解微球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为基质,用液中干燥法制备的粒径在75μm以下的蜂毒的体内注射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毒的可生物降解微球注射剂,其特征在于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包括PLA(聚乳酸)、PLGA(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CL(聚-己内酸)、聚愿酸酯、聚氨基酸类等以及各种嵌段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毒的可生物降解微球注射剂,其特征在于蜂毒可降解微球可用于制备治疗关节炎、癌症的药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毒的可生物降解微球注射剂,其特征在于蜂毒可降解微球可根据需求制备成1、2、3个月内降解完全的蜂毒可降解微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毒的可生物降解微球注射剂,其特征在于蜂毒可降解微球中所包含的药物为经纯化后的蜂毒素、蜂毒明肽以及基本不含过敏物质的天然蜂毒的其余主要成份的混合物。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毒的可生物降解微球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注射剂是通过形成水包油包水型复乳后在固化的液中干燥法制备的,将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用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溶解,与蜂毒的水溶液用超声波高度分散成油包水型初乳,用冰水将体系温度降至5℃后,将初乳滴加到聚乙烯醇的水溶液中,在搅拌的作用下分散成水包油包水型复乳,继续搅拌,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挥发,微球随之固化,待固化完全后,过滤,洗涤,真空干燥,收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蜂毒的可生物降解微球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它可使微球在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内降解,药物平稳释放,药效一直持续。采用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为基质,用液中干燥法制备的粒径在75μm以下的蜂毒的体内注射微球。该注射剂是通过形成水包油包水型复乳后在固化的液中干燥法制备的,将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用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溶解,与蜂毒的水溶液用超声波高度分散成油包水型初乳,用冰水将体系温度降至5℃后,将初乳滴加到聚乙烯醇的水溶液中,在搅拌的作用下分散成水包油包水型复乳,继续搅拌,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挥发,微球随之固化,待固化完全后,过滤,洗涤,真空干燥,收集。
文档编号A61P19/00GK1439380SQ0311087
公开日2003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16日
发明者崔福德, 寸冬梅 申请人:沈阳药科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