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530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具体地说是灯盏花素和银杏的有效部位组成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银杏(白果)我国古来就作药用,主要用于益心敛肺,平喘止痛,用于肺热、咳嗽、冠心病,心绞痛。现代主要用于(1)心脑血管系统缺血性疾病;(2)改善器质性神经症状;(3)中枢神经赋活,增强记忆,防治老年痴呆;(4)末梢血管循环障碍。银杏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从化学角度,其中重要的有效成分是银杏内酯类,迄今仅从银杏一种植物中发现。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银杏内酯为目前天然抗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受体拮抗剂中最有临床应用前景的药物,其中银杏内酯B拮抗PAF受体的选择性和活性最强。银杏内酯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改善缺血病人的微循环,减少血栓形成;同时稳定细胞膜,减少血管紧张素的渗透;具有抗过敏、抗炎、抗休克作用,对缺血损伤及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亦有保护作用。
灯盏花素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对改善脑血管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有明显的效果,是治疗脑梗死的有效制剂,近年发现,本品对心血管亦有很好的扩张作用,可降低外周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侧技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目前治疗脑中风、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尚缺乏非常理想的治疗药物,西药常用尼莫地平、肝素、蚓激酶、蝮蛇抗栓酶等钙拮抗剂和溶栓剂,中药常用灯盏花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血塞通(三七皂甙注射液)等活血化瘀药物等,但由于很多中药品种作用的物质基础与疗效不够明确,使得中药在急性缺血性中风中的使用受到较大限制,市场急需成分明确、安全有效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治疗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能产生协同作用,疗效显著提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组合物,它由灯盏花素和从银杏中提取出的银杏内酯两种原料组成。
本发明药物所用原料的重量配比可以为从灯盏花素1份,从银杏中提取出的银杏内酯0.1-10份。
本发明药物所用原料的优选配比为从灯盏花素1份,从银杏中提取出的银杏内酯0.2-5份。
本发明药物所用原料的更优选配比为从灯盏花素1份,从银杏中提取出的银杏内酯0.5-2份。
本发明药物所用原料的最佳配比为从灯盏花素1份,从银杏中提取出的银杏内酯1份。
本发明药物的剂型可以是注射液、输液、粉针、滴丸、片剂、缓释片、胶囊剂、软胶囊剂、颗粒剂中任何一种现有药物剂型。
本发明药物所治的心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血栓、脑缺血、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衰、心律失常等。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采用一般方法将灯盏花素和银杏内酯均匀混合后,按现有制剂工艺制成各种剂型。原料中灯盏花素为可直接购买的市售商品;银杏内酯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从银杏中提取取银杏药材,用乙醇提取,收集提取液,在回收乙醇后的提取液中,加水稀释,静置沉淀,过滤,取上清液浓缩成浸膏;将所述浸膏过大孔吸附树脂,先用水或5-20%的低浓度乙醇洗脱,除去溶于极性溶剂的杂质,弃去不用,再用40-95%的高浓度乙醇洗脱,收集此高浓度乙醇洗脱液,将回收乙醇后的洗脱液干燥,即得银杏内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药物组合物含有灯盏花素和银杏内酯,它能产生协同作用,比单用同剂量灯盏花素或单用同剂量银杏内酯的效果均大大提高,经药效学试验证明其疗效显著。
本发明药物的疗效由以下药效学试验证明设计了灯盏花素、银杏内酯及两者的不同配比样品,以犬大脑中动脉结扎所致脑缺血模型试验,测定犬大脑中动脉结扎后的脑组织缺血区重量,犬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以犬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所致心肌梗塞模型试验,考察对心肌缺血酶学指标及左室梗塞范围的影响,从而考察灯盏花素、银杏内酯及两者的不同配比样品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
材料动物中国草种犬(杂种犬),体重8.5-12.5kg。器材ACS-0-6T型天平,Model-820型组织切片机,OLYMPUS PM-10AD摄影显微镜,ES-1000SPM多谱勒超声血流探测仪,Basic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泰盟BL-420型生物机能信号系统,Model-820型组织切片机,,RODENT VENTILATOR DH-150型呼吸机,BB6220型CO2培养箱,OLYMPUS IX70型倒置相差显微镜,DU64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眼科剪、眼科镊及常用手术器械、0号手术丝线、血管夹等。药品及试剂灯盏花素及银杏内酯不同配比(灯盏花素/银杏内酯分别为10/0、10/1、5/1、1/1、1/5、1/10、0/10)的药物;以市售灯盏花素注射液、银杏注射液为阳性药对照;戊巴比妥钠,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进口分装;龙胆紫,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CPK试剂盒,北京中生生物工程高技术公司产品;LDH试剂盒,北京中生生物工程高技术公司产品;DMEM培养液,HyClone公司,试验时加入小牛血清20%、青、链霉素各100U/ml使用;0.25%胰蛋白酶,HyClone公司,试验时用D-Hanks液稀释为0.08%使用;D-Hanks,实验室自己配置,-20℃保存,用时恢复至室温;LDH测试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AST测试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CK测试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小牛血清,HyClone公司。
试验方法1、犬大脑中动脉结扎所致脑缺血模型试验草犬60只,随机分成10组,每组6只,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钠1.0ml/kg(30mg/kg)麻醉,固定于犬手术台上,然后在犬右外眼角与右耳根部1/2处(中点),用电刀切开皮肤,分离肌肉,用手术专用颅骨钻钻开颅骨,以咬骨钳扩大颅骨孔,切开硬脑膜,找到大脑中动脉。先用多谱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测定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然后静脉注射给药,给药15min后,再次同前法测定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随后立即将大脑中动脉结扎造成脑缺血。大脑中动脉结扎6小时后,分离双侧颈总动脉并夹闭之,即刻从右侧颈总动脉夹闭处的远心端灌注20ml龙胆紫饱和溶液对脑组织进行染色,然后处死动物,开颅取出脑组织,称全脑重,遂切下未染色的脑组织(即缺血区脑组织)称重,求出其占全脑重量的百分率,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按常规取脑组织,10%甲醛固定1周,H.E染色,石腊包埋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以判断其是否属于脑缺血性损伤,结果见表一、表二。
试验方法2、犬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所致心肌梗塞模型试验健康犬60只,雌雄兼用,用戊巴比妥纳30mg/kg静脉麻醉后气管插管(备作开胸时人工呼吸用),分离左侧颈总动脉,插入适当口径的聚乙稀管(内充满肝素生理盐水),连接压力换能器测定外周血压(AP),股静脉插管接输液管以备给药,同时测定心电图(ECG II)。从胸骨左缘沿第四或第五肋间开胸,切开一根肋骨并用撑开器撑开使全心充分暴露。剪开心包作心包吊篮,插入适当口径的聚乙稀管(内充满肝素生理盐水),连接压力换能器测定左室内压(LVP),左心室舒张未期压(LVEDP)及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LV+dp/dt)和最大下降速率(LV-dp/dt);分离深主动脉根部,用多谱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测定主动脉血流速度(用于折算心输出量CO)。除直接测取上述参数外,按公式1[1]计算,间接测定左心室心肌耗氧量。以上指标均同步记录于泰盟BL-420型生物机能信号系统上,等各项指标稳定后,经静脉恒速滴注药物,注射容量均为2ml/kg,注射前、注射后15min两个时间点,均记录上述各项参数一次。然后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1/3处,供应心室前壁及心尖部的第一级血管分支起始部)双重结扎,结扎后5、10、15、30、60和120分钟分别开机记录上述各项参数。并在结扎LAD前和结扎后3小时,取静脉血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和磷酸肌酸激酶(CPK)含量;然后迅速放血摘取心脏,NBT染色法称重并计算心室梗塞范围。用配对T检验对模型组给药前后差异进行显著性比较,用组间T检验对各试验组间结扎LAD增减比率(按公式2计算)进行显著性比较,结果见表三。
公式1左心室心肌耗氧量MV02=K1(BPs×HR)+K2(0.8BPs+0.2BPd)×HR×SVBW+1.43]]>MVO2=左心室心肌耗氧量(ml O2/min/100g),K1=4.08×10-4,K2=3.25×10-4,BPs=收缩压(mmHh),BPd=舒张压(mmHh),HR=心率(bats/min),SV=每搏输出量(ml/beat),BW=体重(kg)公式2结扎LAD增减比率 表一不同配比的灯盏花素和银杏内酯药物(注射)对实验性犬脑缺血的影响(x±SD)
犬数 全脑重 脑缺血区重 缺血区重/全脑重组别(只) (g) (g) (%)对照组 6 69.63±3.60 18.90±4.82 29.30±6.92灯盏花素银杏6 59.82±4.29 13.35±3.99 26.97±4.80内酯(10/0)灯盏花素银杏6 58.89±5.81 16.93±2.69 23.16±4.26内酯(10/1)灯盏花素银杏6 61.19±3.83 13.62±3.66* 22.02±3.32*内酯(5/1)灯盏花素银杏6 69.69±3.20 7.63±2.38** 19.21±4.39**内酯(1/1)灯盏花素银杏6 58.69±6.29 9.90±3.09** 16.98±6.09**内酯(1/5)灯盏花素银杏6 59.69±3.82 11.68±2.09**19.29±2.69**内酯(1/10)灯盏花素银杏6 56.88±6.92 13.89±4.09 29.98±3.80内酯(0/10)灯盏花素注射6 49.96±6.92 16.73±4.92 23.96±4.37液银杏注射液 6 53.99±6.92 16.97±3.39 28.98±6.63注各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1表一结果显示,对照组缺血区重/全脑重(%)为29.30±6.92,说明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各给药组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犬大脑中动脉结扎后的脑组织缺血区重量(P<0.01和P<0.05),其中以灯盏花素银杏内酯1/1、1/5、1/10效果最好(P<0.01),灯盏花素/银杏内酯10/1、5/1效果次之,灯盏花素与银杏内酯配比使用比单用灯盏花素或单用银杏内酯效果好,并且效果均优于市售灯盏花素注射液及银杏注射液。效果最好的配比为灯盏花素∶银杏皂甙=1∶1。
表二不同配比的灯盏花素和银杏内酯药物(注射)对犬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组别犬数 血流速度(cm/s,x±SD)(只) 给药前给药后15min
峰值流速平均流速 峰值流速 平均流速8.385.90 8.82 6.12对照组6±1.31 ±1.02 ±4.9 3 ±1.68灯盏花素9.6 3 5.69 13.63*10.60*银杏内酯 6±6.96 ±3.18 ±7.26±5.62(10/0)灯盏花素9.936.92 19.92*11.39*银杏内酯 6±3.03 ±3.29 ±6.99±6.29(10/1)灯盏花素8.695.90 19.19** 16.13*银杏内酯 6±5.69 ±3.67 ±9.98±3.96(5/1)灯盏花素9.596.29 23.93 18.97**银杏内酯 6±10.03 ±1.23 ±7.06±2.89(1/1)灯盏花素8.937.88 22.89 19.68**银杏内酯 6±9.62 ±0.90 ±2.39±1.29(1/5)灯盏花素9.987.39 18.33 19.92银杏内酯 6±7.99 ±3.01 ±7.32±2.26(1/10)灯盏花素8.686.12 16.82*10.93银杏内酯 6±7.32 ±3.31 ±6.63±1.89(0/10)灯盏花素7.325.96 11.96*8.976注射液 ±3.96 ±2.96 ±3.69±3.63银杏注射7.365.02 12.69*8.696液 ±4.39 ±2.96 ±6.92±2.96注各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表二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均可明显和显著升高犬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P<0.05和P<0.01),其中以灯盏花素银杏内酯1/1、1/5效果最好(P<0.01),灯盏花素/银杏内酯10/1、5/1、1/10效果次之,灯盏花素与银杏内酯配比使用比单用灯盏花素或单用银杏内酯效果好。并且效果均优于市售灯盏花素注射液及银杏注射液。效果最好的配比为灯盏花素∶银杏皂甙=1∶1。
表三对麻醉犬结扎LAD心肌缺血酶学指标及左心室梗塞范围的影响(X±SD,N=6)LDH(U/L)CPK(U/L)组别左室梗塞范围结扎前结扎后结扎前 结扎后 (%)73.89±288.89± 298.30±生理盐水组80.19±18.99 13.90±2.1313.61 109.1990.09灯盏花素银杏62.19±216.00± 219.69±82.00±19.63 16.06±2.01*内酯(10/0)16.33 59.63*19.39灯盏花素银杏71.99± 188.69± 206.69±68.19±24.99 12.13±2.29*内酯(10/1)9.63 38.02 51.69*灯盏花素银杏69.89± 138.79± 170.00±83.89±11.90 12.80±2.99*内酯(5/1) 10.19 73.12*46.99灯盏花素银杏69.89± 109.67± 146.89±68.19±16.69 10.96±1.91**内酯(1/1) 11.68 38.2 2** 91.79**灯盏花素银杏66.19± 109.97± 229.00±63.89±22.01 11.16±2.76**内酯(1/5) 5.76 16.10** 99.09**灯盏花素银杏69.00± 163.89± 199.67±97.99±24.92 12.86±2.23*内酯(1/10)8.61 23.60*43.93*灯盏花素银杏63.19± 193.88± 183.09±72.96±18.99 19.66±2.60*内酯(0/10)7.69 29.90 36.96*71.92± 198.99± 179.66±灯盏花素注射液69.92±19.96 19.97±3.02*6.97 22.70 36.99*73.19± 189.96± 197.20±银杏注射液71.96±16.93 19.99±2.31*9.76 23.98 53.92*注与NS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由表三可见,各给药组均可使左心室梗塞范围明显缩小(P<0.05),显著和明显降低模型动物的LDH和CPK(P<0.01和P<0.05),其中以灯盏花素银杏内酯1/1、1/5、1/10效果最好(P<0.01),灯盏花素/银杏内酯10/1、5/1效果次之,灯盏花素与银杏内酯配比使用比单用灯盏花素或单用银杏内酯效果好。并且效果均优于市售灯盏花素注射液及银杏注射液。提示两组分配伍使用后,对LAD结扎的心机梗死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其中,效果最好的配比为灯盏花素∶银杏皂甙=1∶1。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取灯盏花素10g,灯盏花素1g,植物油25g,混匀,用明胶作囊壳材料,压制成软胶囊,即制得含有1份银杏内酯和0.1份灯盏花素的软胶囊剂型的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二取银杏内酯1g,灯盏花素10g,溶于1000m1注射用水中,采用现有粉针剂制备工艺,即制得含有1份银杏内酯和10份灯盏花素的粉针剂型的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三取银杏内酯10g,灯盏花素2g,淀粉100g,混合均匀,采用胶囊制备工艺,即制得含有1份银杏内酯和0.2份灯盏花素的胶囊剂型的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四取银杏内酯1g,灯盏花素15g,混合均匀,采用滴丸制备工艺,即制得含有1份银杏内酯和15份灯盏花素的滴丸剂型的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五取银杏内酯10g,灯盏花素10g,蔗糖80g,混合均匀,制粒,过筛,干燥,即制得含有1份银杏内酯和1份灯盏花素的颗粒剂型的药物组合物;或将制得的颗粒经进一步压片,干燥,即制得含有1份银杏内酯和1份灯盏花素的片剂剂型的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六取银杏内酯2g,灯盏花素20g,聚乙烯60g,混合均匀,制粒,压片,干燥,即制得含有1份灯盏花素和10份银杏内酯的缓释片剂型的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七取银杏内酯2g,灯盏花素10g,溶于1000ml注射用水中,采用注射剂制备工艺,即制得含有1份银杏内酯和5份灯盏花素的注射液(含输液)剂型的药物组合物。
以上各实施例中采用的原料,灯盏花素为可直接购买的市售商品;银杏内酯则可通过下述方法制得取银杏药材,用乙醇提取,收集提取液,在回收乙醇后的提取液中,加水稀释,静置沉淀,过滤,取上清液浓缩成浸膏;将所述浸膏过大孔吸附树脂,先用水或5-20%的低浓度乙醇洗脱,除去溶于极性溶剂的杂质,弃去不用,再用40-95%的高浓度乙醇洗脱,收集此高浓度乙醇洗脱液,将回收乙醇后的洗脱液干燥,即得银杏内酯。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组合物,它由灯盏花素和从银杏中提取出的银杏内酯两种原料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种原料的重量配比为灯盏花素1份,从银杏中提取出的银杏内酯0.1-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种原料的重量配比为灯盏花素1份,从银杏中提取出的银杏内酯0.2-5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种原料的重量配比为灯盏花素1份,从银杏中提取出的银杏内酯0.5-2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种原料的重量配比为灯盏花素1份,从银杏中提取出的银杏内酯1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剂型可以是注射液、输液、粉针、滴丸、片剂、缓释片、胶囊剂、软胶囊剂、颗粒剂中任何一种现有药物剂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它由灯盏花素和从银杏中提取出的银杏内酯两种原料组成。该药物组合物能产生协同作用,疗效显著提高,比单用同剂量灯盏花素或单用同剂量银杏内酯的效果均大大提高。
文档编号A61K31/7048GK1562058SQ20041002218
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1日
发明者唐灿, 陈谨, 李文军 申请人:陈谨, 李文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