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白癜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49955阅读:8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白癜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白癜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皮肤上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数目不定、界限清楚的色素脱失斑,中医称之为白癜、白驳风。白癜风虽然不危害生命,但给患者造成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压力极大,严重影响着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据统计,我国白癜风发病率约占皮肤病的0.54~1.03%;国外报告显示美国白癜风患病率约占1%,丹麦约占0.46%,印度苏拉特约占1.13%,加尔各答约占0.46%,法国西印度群岛报道为0.5~1%左右。由于该病的病因不明,中西医一直难有效的治疗方法。西医通常用光化学疗法进行治疗,即口服8-甲氧补骨脂素后加照射紫外线,要持续治疗半年到一年,才能取得一定的好转。中医治疗该病辨证论治的内治法、外治法、针灸疗法、刮痧疗法、水光疗法、皮下埋线法等很多方法,但疗程长,也要持续治疗半年到一年,并且疗效有限,治愈率低,一般不超过25%。中药外治白癜风有一定疗效,副作用相对较少。在一般文献记载的常用外治法有以下几种(1)补骨脂酊(南京市《医院制剂规范》1989年)补骨脂300g,乙醇(75%)适量。取补骨脂粉碎成粗粉,加适量75%乙醇浸提,配成1000ml,搅匀,即得。外用取少量涂患处,涂后日光照射10分钟,以增强疗效,每日1~2次。(2)白斑酊(南京市《医院制剂规范》1989年)补骨脂60g,菟丝子60g,栀子60g。以上3味粉碎成细粉,用70%乙醇适量浸提。取浸出液1000ml即得。外涂患处,每日2次。药后,患处在日光下照射20分钟。(3)熄风酊(《山东省药品标准》1986年)补骨脂375g,菟丝子563g,蜂房281g,斑蝥(炒)0.3g。以上4味,用75%乙醇浸提,收集提取液。(4)白癜风散(《吉林省医院制剂规范》)补骨脂600g,雄黄250g,密陀僧250go以上3味,粉碎成细粉。过140目筛,混匀,即得。外用,醋调涂敷患处。在专利文献中也公布了一些口服和外用药物,如申请号为95113704.2的治疗白癜风的复方驱虫斑鸠菊片,它包含以中药驱虫斑鸠菊、枸杞子、补骨脂、何首乌、旱连草、蒺藜、生地黄、丹参、甘草,微量元素硫酸铜为原料,还包含以硬脂酸镁、10%的淀粉明胶浆为辅料制成的中药片剂。用法成人用量每次5片,一日三次,30天为一个疗程。申请号为200410075351.5的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选取驱虫斑鸠菊、黄芪、黑芝麻、无花果、丹参、白芷、补骨脂、红花八味低温粉碎至120目筛细粉备用;将白藓皮、蒺藜、首乌、旱莲草、紫草、茯苓六味碎断,用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滤过,弃去残渣,合并煎液,滤液浓缩成稠膏;与备用细粉混合,干燥,粉碎成极细粉,混匀,在100~110℃温度下进行熟化、灭菌处理20~30分钟,制得散剂;将散剂用水泛丸,恒温干燥,用滑石粉包衣,打光,制得丸剂;将散剂用空心胶囊壳填充,打光,捡粒,制得胶囊剂。为口服制剂。申请号为93114696.8的一种治疗白癜风药物,它含有驱虫斑鸠菊、补骨脂、乌梅,以及由丁香、白芥子、黑芝麻、氮酮组成的物质组冲的一种或几种。申请号为01114723.7的一种克白酊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斑蝥30~70克,补骨脂100~300克,陈皮50~200克,75%~95%酒精1000毫升组成。申请号为03118540.1的治疗白癜风的复方补骨脂制剂,它是由补骨酯、菟丝子、地肤子、丹参、川芎、当归、红花、苦参的酒精浸泡液加氮酮、地塞米松或和乐肤液配制而成。申请号为200410044147.7的治疗白癜风中草药擦剂,它包含白蒺藜、红花、补骨脂、黑色素。白蒺藜、红花、补骨脂、黑色素的比例为1∶1∶1∶5;制备方法是取白蒺藜1000g、红花1000g、补骨脂1000g分别用75%医用乙醇浸泡3天后,弃渣取浸出液,将补骨脂与红花、白蒺藜混合,经浓缩至1000ml与5000g的黑色素混合均匀即成。以上制剂或专利不足之处在于疗效低、疗程长,部分含斑蝥、密陀僧等有毒药物的外用制剂副作用较大。本发明是以经多年临床筛选形成的经验方,具有疗效确切、疗程短、副作用少、复发率低、配制工艺简单、价格低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确切、疗程短、副作用少、复发率低、配制工艺简单、价格低的治疗白癜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适用于白癜风患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白癜风的药物组合是由驱虫斑鸠菊、补骨脂、当归、防风、蛇床子为主要药物制成,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述原料成份和重量配比制备而成的药剂驱虫斑鸠菊10~60份、补骨脂10~60份、当归5~50份、防风5~50份、蛇床子5~50份;本发明优选重量配比范围是驱虫斑鸠菊20~50份、补骨脂20~50份、当归10~40份、防风10~40份、蛇床子10~40份;本发明最佳重量配比范围是驱虫斑鸠菊30份、补骨脂30份、当归15份、防风15份、蛇床子20份。
本组方还可加入羌活10~40份、和或独活10~40份增加祛风燥湿作用。
本组方还可加入丁香10~40份,和或小茴香10~40份增加温经散寒作用。
本组方还可加入红花10~40份,桃仁10~40份增加活血化瘀作用。
本组方还可加入白鲜皮10~40份,白芥子10~40份增加除湿通络作用。
本组方还可加入何首乌10~40份,乌梅10~40份增加补肾润肤作用。
一种治疗白癜风的药物组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上述原料组合和重量配比,粉碎成粗粉,用50~70%乙醇浸泡1~3天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药渣加50~70%乙醇,回流提取2~6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渗滤液合并,加入2%氮茸酮,混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60%乙醇调整乙醇总量,混匀,即得。
如上述的一种治疗白癜风的药物组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上述原料组合和重量配比制备的剂型是采用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制成的任何剂型,如酊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滴丸剂、丸剂等。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组方独特,疗效确切、疗程短、副作用少、复发率低、配制工艺简单、价格低,具有温肤散寒、祛风燥湿,舒经活络,活血化瘀之功效,适用于白癜风患者外用或内服。本发明它是以经多年临床筛选形成的经验方,其特点在于可改善病灶部位皮肤的微循环,直接补充微量元素,增加皮肤的光敏作用,激活酪氨酸酶活性,促进皮肤中黑色素的合成,增加色素沉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发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激活酪氨酸酶活性酪氨酸酶是皮肤黑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它的活性与黑素合成量相关,增加其活力即可增加黑素的生成量。现代药理研究本组方中驱虫斑鸠菊、补骨脂、蛇床子、白鲜皮、乌梅、防风、当归对酪氨酸酶均有激活作用,对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生成量均呈剂量依赖性激活。经检测本药对酪氨酸酶的激活率高达73.18%,是补骨脂酊的2.7倍。(2)提高皮肤光敏作用本组方中补骨脂、何首乌、蛇床子、防风、白鲜皮、羌活、独活等药中含有吸收紫外线的光敏性物质一一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能提高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抑制表皮中的巯基,增加酪氨酸酶活性而刺激黑素细胞使其恢复功能,皮肤黑素再生。(3)直接局部补充微量元素经检测本组方驱虫斑鸠菊等药富含人体多种微量元素,如铜、锌、铁、锰、钴、硒等,其中以铜、锌和本病的关系最密切。铜离子是酪氨酸酶的激活剂,黑色素颗粒中含有高浓度的锌,缺铜、锌、铁、锰等微量元素会使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素合成受阻。对白癜风患者进行微量元素测定会发现,绝大多数患者体内并不缺乏微量元素,只是局部白斑中缺少。本产品可直接局部补充微量元素,从而可有效激活酪氨酸酶,促进黑素合成。(4)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微循环与白癜风有着密切关联,对白斑部位进行微循环测定也会发现,相同面积的皮肤上,患白癜风部位的毛细血管数目远比正常皮肤部位要少,表明白斑发生部位存在着微循环障碍,使得营养成分不能够送到肌肤的各个部位,黑色素细胞不能够得到正常滋养而影响了其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天长日久,黑素生成障碍,黑色素脱失,从而使局部皮肤脱色变白,出现白癜风病灶。本组方具有温肤散寒、祛风燥湿,舒经活络,活血化瘀之功效,可改善病灶部位皮肤的微循环,纠正气滞血瘀、经络阻滞及肌肤失养状态,从而促进黑素合成。现代研究表明,本组方中补骨脂、白鲜皮、驱虫斑鸠菊、红花、桃仁等药能扩张血管,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使皮肤色素增加。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按照下列配比称取原料驱虫斑鸠菊15份、补骨脂15份、当归10份、防风10份、蛇床子10份。
制备方法将上述原料粉碎成粗粉,用50~70%乙醇浸泡1~3天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药渣加50~70%乙醇,回流提取2~6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渗滤液合并,加入2%氮茸酮,混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60%乙醇调整乙醇总量,混匀,即得。
其中,成品剂型是采用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制成的任何剂型,如酊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滴丸剂、丸剂等。下同。
实施例2按照下列配比称取原料驱虫斑鸠菊55份、补骨脂55份、当归45份、防风45份、蛇床子45份。
制备方法将上述原料粉碎成粗粉,用50~70%乙醇浸泡1~3天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药渣加50~70%乙醇,回流提取2~6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渗滤液合并,加入2%氮茸酮,混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60%乙醇调整乙醇总量,混匀,即得。
实施例3按照下列配比称取原料驱虫斑鸠菊30份、补骨脂30份、当归15份、防风15份、蛇床子20份。
制备方法将上述原料粉碎成粗粉,用50~70%乙醇浸泡1~3天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药渣加50~70%乙醇,回流提取2~6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渗滤液合并,加入2%氮茸酮,混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60%乙醇调整乙醇总量,混匀,即得。
实施例4按照下列配比称取原料驱虫斑鸠菊30份、补骨脂30份、当归15份、防风15份、蛇床子20份、羌活15份、独活15份。
制备方法将上述原料粉碎成粗粉,用50~70%乙醇浸泡1~3天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药渣加50~70%乙醇,回流提取2~6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渗滤液合并,加入2%氮茸酮,混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60%乙醇调整乙醇总量,混匀,即得。
实施例5按照下列配比称取原料驱虫斑鸠菊30份、补骨脂30份、当归15份、防风15份、蛇床子20份、丁香15份、小茴香15份。
制备方法将上述原料粉碎成粗粉,用50~70%乙醇浸泡1~3天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药渣加50~70%乙醇,回流提取2~6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渗滤液合并,加入2%氮茸酮,混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60%乙醇调整乙醇总量,混匀,即得。
实施例6按照下列配比称取原料驱虫斑鸠菊30份、补骨脂30份、当归15份、防风15份、蛇床子20份、红花15份、桃仁15份。
制备方法将上述原料粉碎成粗粉,用50~70%乙醇浸泡1~3天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药渣加50~70%乙醇,回流提取2~6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渗滤液合并,加入2%氮茸酮,混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60%乙醇调整乙醇总量,混匀,即得。
实施例7按照下列配比称取原料驱虫斑鸠菊30份、补骨脂30份、当归15份、防风15份、蛇床子20份、白鲜皮20份、白芥子10份。
制备方法将上述原料粉碎成粗粉,用50~70%乙醇浸泡1~3天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药渣加50~70%乙醇,回流提取2~6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渗滤液合并,加入2%氮茸酮,混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60%乙醇调整乙醇总量,混匀,即得。
实施例8按照下列配比称取原料驱虫斑鸠菊30份、补骨脂30份、当归15份、防风15份、蛇床子20份、何首乌10份、乌梅15份。
制备方法将上述原料粉碎成粗粉,用50~70%乙醇浸泡1~3天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药渣加50~70%乙醇,回流提取2~6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渗滤液合并,加入2%氮茸酮,混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60%乙醇调整乙醇总量,混匀,即得。
实施例9按照下列配比称取原料驱虫斑鸠菊30份、补骨脂30份、当归15份、防风15份、蛇床子20份、羌活15份、独活15份、红花15份、桃仁15份、何首乌10份、乌梅15份、丁香15份、小茴香15份、白鲜皮20份、白芥子10份。
制备方法将上述原料粉碎成粗粉,用50~70%乙醇浸泡1~3天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药渣加50~70%乙醇,回流提取2~6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渗滤液合并,加入2%氮茸酮,混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60%乙醇调整乙醇总量,混匀,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白癜风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述主要原料和重量配比制备而成的药剂驱虫斑鸠菊10~60份、补骨脂10~60份、当归5~50份、防风5~50份、蛇床子5~50份。
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治疗白癜风的药物组合,其原料的重量配比是驱虫斑鸠菊20~50份、补骨脂20~60份、当归10~40份、防风10~40份、蛇床子10~40份。
3.如权利要求书1、2所述的一种治疗白癜风的药物组合,其原料的重量配比是驱虫斑鸠菊30份、补骨脂30份、当归15份、防风15份、蛇床子20份。
4.如权利要求书1~3所述的一种治疗白癜风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其组方还包括加入羌活10~40份、和或独活10~40份。
5.如权利要求书1~4所述的一种治疗白癜风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其组方还包括加入丁香10~40份,和或小茴香10~40份。
6.如权利要求书1~5所述的一种治疗白癜风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其组方还包括加入红花10~40份,桃仁10~40份。
7.如权利要求书1~5所述的一种治疗白癜风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其组方还包括加入白鲜皮10~40份,白芥子10~40份。
8.如权利要求书1~5所述的一种治疗白癜风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其组方还包括加入何首乌10~40份,乌梅10~40份。
9.如权利要求书1~8所述的一种治疗白癜风的药物组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上述原料和组合配比,粉碎成粗粉,用50~70%乙醇浸泡1~3天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药渣加50~70%乙醇,回流提取2~6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渗滤液合并,加入2%氮茸酮,混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60%乙醇调整乙醇总量,混匀,即得。
10.如权利要求书9所述的一种治疗白癜风的药物组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上述原料和组合配比剂型是采用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制成的任何剂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白癜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驱虫斑鸠菊、补骨脂、当归、防风、蛇床子为主要药物制成,制备时将上述药物粉碎成粗粉,用乙醇浸泡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药渣加乙醇,回流提取,滤过,滤液与上述渗滤液合并,加入氮茸酮,混匀,静置,滤过,滤液加乙醇调整乙醇总量,混匀,即得。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疗效确切、疗程短、副作用少、复发率低、配制工艺简单、价格低,具有温肤散寒、祛风燥湿,舒经活络,活血化瘀之功效,可改善病灶部位皮肤的微循环,直接补充微量元素,增加皮肤的光敏作用,激活酪氨酸酶活性,促进皮肤中黑色素的合成,增加色素沉着。适用于白癜风患者外用或内服。
文档编号A61P17/00GK101049340SQ20061006714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5日
发明者李秋科 申请人:李秋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