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原酸在制备治疗小细胞肺癌的药物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875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绿原酸在制备治疗小细胞肺癌的药物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原酸的新用途,具体地来说,是绿原酸在制备治疗小细胞肺癌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现代医学认为,肺癌是一种由细胞突变所致的克隆性疾病,在肺癌组织中,通常有一种恶性细胞占主要地位。从生物学行为的角度可将其分为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两种主要类型,其中SCLC约占15%20%。SCLC和NSCLC不仅在染色体、基因、细胞表面标记等细胞分子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在病理特征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差异如下一、细胞分子水平差异1.染色体变异肺癌中已报道多种染色体畸变,包括整条染色体和部分染色体的丢失等,在SCLC染色体畸变主要发生在lp、3p、5q、6q、8q、13q和17p。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相比较而言,SCLC常常表现出3p、5q、13q和17p,其中最为常见的的染色体畸变是3p的丢失。2.基因异常表达或缺失myc原癌基因的表达产物是一种核DNA结合蛋白,参与调节基因的转录和调控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分化。myc基因异常表达的频率在NSCLC较低,而在SCLC中则存在差异,其表达的增高则SCLC的预后较差。BCL家族蛋白是细胞程序性死亡或凋亡中重要的调控子,是细胞死亡的负调控子,它通过延长细胞的生存期来抑制细胞的凋亡。BCL在SCLC中的表达远比NSCLC高,BCL表达在抑制细胞凋亡的同时,也可增加肿瘤细胞对一些抗癌药物的耐受性。SCLC易产生耐药性与该基因的过表达有关。Rb基因的缺失或改变,在NSCLC和SCLC中有很大不同,超过卯。/。的SCLC中Rb基因的缺失或改变,而在NSCLC中仅占15。/。,Rb基因的缺失或改变与癌症预后不良密切相关。3.细胞表面标记SCLC细胞表面表达的经典分子之一是神经粘附分子(NCAM),粘附分子在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联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异常状态下,对于细胞浸润和转移也发挥作用。一些研究表明100n/。的SCLC呈现NCAM抗体阳性,而仅9n/。的NSCLC与该抗体反应阳性。二、病理特征差异SCLC与NSCLC比较,肿瘤倍增时间短,恶性程度高,较早出现淋巴道转移和侵入血管经血道广泛转移到身体远处器官组织。对放射治疗及/或抗癌药物治疗敏感度高,但易产生耐药性。且由于常短期内复发,生存率低于NSCLC。正是由于上述SCLC与NSCLC的细胞分子水平和病理特征差异,因此全身化疗为SCLC治疗的重点。尽管80G/。90M的局限期与约70。/。的广泛期患者接受细胞毒药物化疗后肿瘤得以缓解,但缓解期通常不持久(中位缓解期多为6至8个月),且高达95%的患者最终将因疾病复发或转移而死亡。目前,无论局限期或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模式均为联合化疗。根治性化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即便对于伴有严重脏器功能损害的患者,姑息性化疗也有助于缓解症状。因此开发高效低毒的化疗药物用于SCLC具有非常大的临床意义。综上所述,按生物学行为的角度区分两种肺癌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这两种类型的肺癌存在明显差异,发病机理、治疗方案是截然不同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主要用放化疗方法治疗,外科治疗对这种类型肺癌患者并不起主要作用。另一方面,外科治疗主要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相互之间不存在可推导性。另外,大多数药物对不同类别的肿瘤细胞的作用是有一定的专属性,如临床常见的紫杉醇在治疗肺癌时是针对非小细胞癌(劳永聪,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毒副作用的观察与护理,医学文选2006第二期),但没有文献报道公开紫杉醇对小细胞癌也有功效;吉林柳河方大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参蟾消解胶囊"中药抗癌药的功能主治为肺腺癌[见"参蟾消解胶囊"说明书],肺腺癌属于非小细胞癌类。绿原酸是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的重要成分,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植物包括葵花籽、水果(苹果、梨、葡萄)、蔬菜(土豆)、大豆、小麦、可可豆、咖啡豆、沙棘果和传统中草药(杜仲、金银花)均不同程度地含有绿原酸。目前报道的绿原酸用于治疗肺癌的报道较多,如文献CA143:166218:InhibitionofActivatorProtein-l,NF-B,andMAPKsandInductionofPhase2DetoxifyingEnzymeActivitybyChlorogenicAcid)披露了绿原酸体外抑制人癌症细胞株A549的增值。所述癌症细胞株A549属于非小细胞癌中的肺腺癌。文献CA100:79562:Protectiveeffectsofellagicacidandotherplantphenolsonbenzo[a]pyrene画inducedneoplasiainmice.披露了绿原酸(5xl00mg/kg,静脉注射)抗苯并[a]芘(100mg/kg)导致的肺癌。经査阅该文献,认为文献中表现的也是非小细胞癌中的肺腺癌(pulmonaryadenoma)。文献CA141:224381:Invitroantioxidativeeffectsandtyrosinaseinhibitoryactivitiesofsevenhydroxycinnamoylderivativesingreencoffeebeans.披露了从叻卩啡豆中提取得至lj的7种羟基苯丙稀衍生物经鉴定其中有绿原酸。这些提取物对MCF7和WI38有抗增值作用。其中MCF7为人乳腺癌细胞株,WI38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也属非小细胞癌。文献TSNAs的形成、影响因素、分析及清除方法综述,烟草科技/烟草化学,2004(7):27-30)披露了TSNAs是一种致癌物质,与肺癌产生有关。绿原酸是TSNAs的抑制剂。间接说明绿原酸的抗肺癌作用。但是文献所阐述的TSNAs为广义的致癌物质,涉及的肺癌也是一个广义概念,或者说是一个肺癌的上位概念,而且不能说明绿原酸对肺癌的直接作用。综上所述,现有文献均披露的绿原酸对肺癌的作用一方面局限于非小细胞肺癌,没有绿原酸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绿原酸的新用途,具体地,是在制备治疗小细胞肺癌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提供了绿原酸Chlorogenicacid在制备治疗小细胞肺癌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肺癌的药物组合物,它是以有效量的绿原酸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其中,所述的药剂中每制剂单位含有绿原酸1—3000mg。其中,所述的药剂是口服制剂、注射制剂。虽然文献报道绿原酸能够在体外抑制人癌症细胞株A549的增值的非小细胞肺癌属,但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是属于肺癌中的两种不同的类型,是不同的适应症。因此,不能推之具有绿原酸具有抑制小细胞肺癌的功效。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在病因学、种系发生学、组织病理学和临床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小细胞肺癌(SCLC)在肺癌中所占的比例约2025%,据近年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该类型已有下降的趋势。SCLC由肺Kulchitsky细胞恶变而来,WHO将其又分为燕麦细胞型、中间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三种。该病男性多发于女性;发病部位以大支气管(中心型)居多。临床特点为肿瘤细胞倍增时间短,进展快,常伴内分泌异常或类癌综合征;由于患者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且对放化疗敏感,故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都采全身化疗为主,联合放疗和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药物治疗手段不多。本发明绿原酸对小细胞肺癌有抑制功效,能替代部分放化疗,减轻患者可以因放化疗引起的不适反应,是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新的药物治疗手段和选择。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制备氯化钠0.9%的静脉注射用注射液处方一纯度大于95%的绿原酸l.Og枸橼酸l.Og枸橼酸钠0.5g氯化钠18g注射用水2000ml按注射剂的常规操作共制成2ml的注射剂1000支,每支含绿原酸l毫克处方二纯度大于95%的绿原酸3000g氯化钠4500g注射用水_500000ml_按注射剂的常规操作共制成500ml的注射剂1000瓶,每瓶含绿原酸3克防止绿原酸水解的稳定剂如环糊精包合物、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抗坏血酸、生理可用的pH值调节剂柠檬酸、富马酸、谷氨酸、L-天冬氨酸、乳酸、乳糖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抗坏血酸、盐酸、醋酸。实施例2含氯化钠的无菌粉针剂处方一纯度大于95%的绿原酸无菌粉l.Og氯化钠无菌粉__按无菌粉针剂的常规操作共制成2ml粉针剂1000支,每支含绿原酸1毫克处方二纯度大于95%的绿原酸无菌粉3000g氯化钠无菌粉__按无菌粉针剂的常规操作共制成5ml粉针剂1000支,每支含绿原酸3克将实施例1各配方产品经冻干设备冷冻干燥制得绿原酸氯化钠的无菌冻干粉针剂。实施例3绿原酸的5%葡萄糖静脉注射用注射液处方一绿原酸(纯度大于95%)2.0g枸橼酸l.Og枸橼酸钠0.5g葡萄糖100g注射用水2000ml按注射剂的常规操作共制成2ml的注射剂1000支,每支含绿原酸2毫克处方二绿原酸(纯度大于95%)葡萄糖注射用水20000ml1500g1000g按注射剂的常规操作共制成20ml的注射剂1000支,每支含绿原酸1.5克处方三按注射剂的常规操作共制成500ml的注射剂1000瓶,每瓶含绿原酸3克绿原酸的纯度大于95%。防止绿原酸水解的稳定剂如环糊精包合物、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抗坏血酸、半胱氨酸。生理可用的pH值调节剂柠檬酸、富马酸、谷氨酸、L-天冬氨酸、乳酸、乳糖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抗坏血酸、盐酸、醋酸。实施例4绿原酸片剂绿原酸(纯度大于95%)葡萄糖注射用水3000g25000g500000ml处方--:绿原酸(纯度大于95%)l.OOg填充剂180.00g崩解剂10.00g黏合剂6.00g润滑剂3.00g共计__200.00g按片剂常规方法制备,共制成1000片,每片含绿原酸lmg。绿原酸(纯度大于95%)100.00g填充剂170.00g崩解剂15.00g黏合剂10.00g润滑剂5.00g共i十_300.00g按片剂常规方法制备,共制成1000片,每片含绿原酸100mg。处方三绿原酸(纯度大于95%)300.00g填充剂155.00g崩解剂20.00g黏合剂15.00g润滑剂lO.OOg共计__500.00g按片剂常规方法制备,共制成1000片,每片含绿原酸300mg。绿原酸的纯度大于95%。填充剂如淀粉、糊精、糖粉、预胶化淀粉、乳糖、葡萄糖、微晶纤维素、碳酸钙、硫酸钙、碳酸氢钙。黏合剂如羟丙甲纤维素、聚维酮、淀粉浆、糊精浆、糖浆、胶桨、海藻酸钠、聚乙二醇、桃胶、阿拉伯胶。崩解剂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羧甲淀粉钠、羟丙基淀粉、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梓檬酸、酒石酸、酸酐、碳酸氢钠、碳酸钠。润滑剂如硬脂酸镁、滑石粉、微粉硅胶、液体石蜡、聚乙二醇。实施例5绿原酸胶囊剂处方一绿原酸(纯度大于95%)1.00g填充剂184.00g黏合剂5.00g润滑剂lO.OOg共计200.00g按胶囊剂常规方法制备,共制成1000粒胶囊,每粒胶囊含绿原酸lmg。处方二绿原酸(纯度大于95%)100.00g填充剂85.00g黏合剂5.00g润滑剂lO.OOg共计200.00g按胶囊剂常规方法制备,共制成1000粒胶囊,每粒胶囊含绿原酸lOOmg。处方绿原酸(纯度大于95%)300.00g填充剂85.00g黏合剂5.00g润滑剂lO.OOg共计400.00g按胶囊剂常规方法制备,共制成1000粒囊,每粒胶囊含绿原酸300mg。绿原酸的纯度大于95%。填充剂如淀粉、糊精、糖粉、预胶化淀粉、乳糖、葡萄糖、微晶纤维素、碳酸钙、硫酸朽、碳酸氢钙。黏合剂如羟丙甲纤维素、聚维酮、淀粉浆、糊精浆、糖浆、胶浆、海藻酸钠、聚乙二醇、桃胶、阿拉伯胶。润滑剂如硬脂酸镁、滑石粉、微粉硅胶、液体石蜡、聚乙二醇。以下通过药效学试验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试验例l绿原酸体外抗肿瘤细胞作用的实验下述试验从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个类别方面进行了体外实验证明了绿原酸具有的治疗肺癌的作用,更全面和完整地说明了绿原酸能治疗小细胞肺癌。一、药物及主要试剂耗材1、绿原酸粉剂,纯度99.6%,由四川大学药学院提供,分子量354。2、培养基及试剂培养基RPML1640(Gibco公司),小牛血清(兰州民海),青霉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E0509104)、硫酸链霉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No細302),MTT(Sigma公司)。3、培养器皿96孔培养板,培养瓶(BD公司)。4、仪器日本SANYO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Olympus1X70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美国NUAIRE生物安全柜,p-Quant微孔板测定仪(BioTek公司)。5、细胞株人肺腺癌(SP-CA-1);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从中科院上海细胞库和ATCC引进,实验室保存。二、实验歩骤(一)药物及试剂配制1、绿原酸的配制绿原酸粉剂用超纯水(18.2MQ/cm水质,Millipore-Q制备)溶解配成6.4mg/ml的储存浓度,经0.22pmMillipore无菌过滤头无菌过滤除菌。2、培养液配置RPML1640粉剂溶解于超纯水中,搅拌溶解,力n2.2gNaHC03、10mMHEPES搅拌溶解,加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ug/ml,充分混合后0.22pm滤膜无菌过滤,分装-20'C冻存,此为基础培养基。临用前37'C水浴解冻,加10%的小牛血清,调整培养液pH为7.27.4,此为完全培养基。3、CellProliferationReagent(WST-1)(Roche11644807001)按要求冷藏。(二)细胞复苏及接种1、细胞复苏将冻存细胞株从-152"C超低温冰柜中取出,4(TC水浴解冻,离心用基础培养基洗涤后用完全培养基悬浮细胞,转移到细胞培养瓶内,静置于37"C、5%C02的饱和湿度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每23天换液。细胞生长铺满细胞瓶后用0.25%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培养直实验所需细胞数量。2、消化细胞接种孔板取对数生长期细胞,0.25%胰蛋白酶消化、用基础培养基离心洗涤1000rpm5min两次,用完全培养基悬浮细胞并调整细胞浓度为6xl0Vml,接种细胞于%孔板内,每孔50pl(细胞数量3><103/孔)。接种孔数以每个药物浓度3个复孔接种,并设正常对照组(肿瘤细胞+完全培养基),接种培养后次日细胞贴壁后加药。设定空白对照组(完全培养基+实验终止前同步加等量WST-l)(三)加药按以下分组加药,静置培养48小时,加药48小时后终止前4小时加WST-1,H-Quant微孔板测定仪(BioTek公司)测定440nm波长的光吸收值。1、绿原酸组加药前用完全培养基将6.4mg/ml储存浓度的绿原酸配制成256pg/ml的药物浓度,然后按两倍稀释法逐步稀释;每个浓度取50pl2倍终浓度的绿原酸到己接种细胞的有50pl培养基的相应孔板中,绿原酸终浓度即为128、64、32、16、8、4、2禾卩lpg/ml。2、正常对照组设肿瘤细胞正常对照组孔与上述同步实验。3、空白对照组每孔加等量完全培养基,3个复孔。实验终止前同歩加等量WST-1并同步测定。4、37°C、5%(:02饱和湿度静置培养48小时。比色测定实验结束前4小时,在上述3个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孔板内每孔加10)^1WST-1溶液,置37"C细胞培养箱继续孵育,于加样后2、4hr在)i-Quant微孔板测定仪(BioTek公司)上测定不同药物组和正常对照孔的440nm波长光吸收值。96孔对应浓度及数据见表1:表1绿原酸体外作用肺癌细胞的测定值<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三实验结果根据表一测定结果,按公式(1)计算不同浓度绿原酸对人肺腺癌(SP-CA-1);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的抑制率。抑制率%=a-ODg,—0/)基质)xioo......i0^正常值_。"基质计算结果见表2。表2不同浓度绿原酸对肺癌NCIH446和SP-CA-1的抑制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结论绿原酸体外抑瘤实验证明,绿原酸高浓度时对人患肺腺癌(SP-CA-1)和小细胞肺癌(NCIH446)有抑制作用。上述试验证明,本发明绿原酸对小细胞肺癌有抑制功效,能替代部分放化疗,减轻患者可以因放化疗引起的不适反应,是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新手段。权利要求1、绿原酸Chlorogenicacid在制备治疗小细胞肺癌的药物中的用途。2、一种治疗肺癌的药物组合物,它是以有效量的绿原酸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药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中每制剂单位含有绿原酸1—3000mg。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口服制剂、注射制剂。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了绿原酸Chlorogenicacid在制备治疗小细胞肺癌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绿原酸对小细胞肺癌有抑制功效,能替代部分放化疗,减轻患者可以因放化疗引起的不适反应,是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新的药物治疗手段和选择。文档编号A61P35/00GK101120938SQ20071014060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申请日期2007年8月9日优先权日2006年8月9日发明者旭包,洁张,徐小平,易大朝申请人:四川九章生物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