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杨酸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4134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杨酸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新剂型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水杨酸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痤疮是一种常发于脸面部的皮肤病,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内分泌异常、皮脂腺功能亢进,毛囊皮脂导管角化异常、毛囊内微生物及炎症、雄性激素分泌等。在青少年中患痤疮比例最高,且随着社会压力的加大,生活节奏的加快,成年人的发病例率也在逐年上升。在美国患痤疮比例更高,在13-18岁的青少年中,有近80%有痤疮困扰。虽然痤疮不是大问题,但是如果痤疮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系统治疗,会使平滑的皮肤变成凹凸不平的瘢痕,有些病例,如中重度痤疮,形成瘢痕的痤疮,暴发性痤疮,不仅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精神负担,产生瘢疸,面部脓肿,甚至伴有发热和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治疗痤疮的产品很多,主要有角质层分离剂、抗微生物制剂、抗雄性激素及抑制皮脂腺功能制剂、磨擦剂、抗炎剂等。主要药物有过氧苯甲酰、水杨酸、维A酸、抗雄性激素药、间苯二酚及抗生素等,其中局部使用水杨酸为治疗痤疮最安全有效的手段之一。水杨酸为角质层分离剂,可制备多种剂型的药物。高浓度的水杨酸制剂对于过度的皮肤角质化如寻常疣、足底疣、牛皮癣、鸡眼等有去除角质蛋白作用。低浓度的水杨酸制剂用于治疗痤疮、粉刺等,它通过多个环节对痤疮产生作用抑制皮脂腺而使皮脂溢出率下降;抗毛囊皮脂导管角化,软化、去除角质层;抗炎等。因此在1991年美国FDA批准水杨酸作为非处方药物,0.5~2%水杨酸产品为有效的非处方药物,用于治疗痤疮等皮肤疾病,它可改善症状、縮短病程。水杨酸与一些其它的治疗痤疮的活性成份比,具有以下优点(1)有效率高研究表明水杨酸对痤疮及黑头粉剌的疗效优于过氧苯甲酸;水杨酸治疗皮肤老化及去皱纹的疗效,明显优于羟乙酸,且副作用低于羟乙酸。(2)安全性好研究表明局部使用2%的亲水醇性水杨酸凝胶不仅吸收良好,而且连续使用没有全身性的副作用。(3)具有皮肤护理功能如去皱和脱色,FDA巳推荐水杨酸作为OTC药物用于去皱,高浓度的水杨酸可安全用于有色皮肤如色素沉着,黑斑病,皮肤粗,油性并有粗孔的脱色及症状缓解治疗。水杨酸原料为中国及美国药典收录品种。在国外,有关水杨酸的制剂产品很多,剂型有凝胶剂、软膏、贴剂、香波、洗剂、清洁剂等,规格(水杨酸浓度)也有多种,3主要用于治疗痤疮、疣和脂溢性皮炎。研究表明它对痤疮及黑头粉刺的疗效优于过氧苯甲酰;水杨酸透皮吸收不受皮肤条件影响,亲水性醇性基质中吸收最好;14%的水杨酸去除表面角质化,5%以上的浓度可用于去深层角质化。根据《临床药物大全》,0.52%浓度的水杨酸治疗痤疮,安全有效,主要用于轻至中度痤疮,因此水杨酸制剂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在国内,水杨酸的制剂有水杨酸软膏,执行卫生部部颁标准1989年,为消毒防腐药,可溶解角质层。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临床用药须知》,水杨酸用于寻常痤疮,脂溢性皮炎等。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杨酸凝胶剂,以丰富国内水杨酸的剂型,方便患者的使用。本发明还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水杨酸凝胶剂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杨酸凝胶剂,它是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水杨酸1~10%,基质占0.5~20%,稳定剂0.01~0.02%,其余为溶剂。上述水杨酸凝胶剂粘度为4-40Pa-S。其中,所述的基质为天然胶类、维生素衍生物类、非纤维素多糖类、合成聚合物类和改性淀粉类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天然胶类为果胶、魔芋胶、明胶、藻酸盐、琼脂、交叉菜胶、瓜耳树胶和刺槐豆胶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维生素衍生物类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的非纤维素多糖类为壳多糖、脱乙酰壳多糖、半乳糖和甘露糖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合成聚合物类为聚乙烯醇、卡波姆和聚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改性淀粉类为预交化淀粉或淀粉甘油。其中,所述的稳定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钙二钠和二乙三胺五乙酸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所述的溶剂为醇、或醇与水的混合物。所述的醇为乙醇、丙二醇、丙三醇、丁醇和异丁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上述水杨酸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配方量的水杨酸加入醇内溶解,得水杨酸醇溶液;(2)将配方量的基质和稳定剂在水或醇内分散均匀;(3)将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均匀,溶胀,静置,得水杨酸凝胶。其中,步骤(1)或(2)所述的醇为乙醇、丙二醇、丙三醇、丁醇和异丁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其中,其中制备方法的关键是基质分散要均匀,尽量不要有团块,这是保证胶体透明均匀的关键。本发明的水杨酸凝胶剂的使用方法为局部外用,温水清洗患部后,取适量本品均匀涂于患处一薄层,每日2次,建议夜间使用。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水杨酸凝胶采用了高分子成胶材料,适用于轻、中度痤疮的治疗,与传统的软膏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物理稳定性好软膏基质对pH要求苛刻,对酸性药物很不稳定,易出现发泡、分层等现象,有效期短。而水杨酸凝胶外观透明,均匀,物理稳定性好。(2)与皮肤亲和性好,穿透能力强,使疗效增强。(3)使用舒适痤疮病人皮脂腺功能过强,多为油脂性皮肤,软膏基质会使病人感觉油腻而不舒服。而用凝胶剂会感觉比较舒服,会有干爽的感觉。(4)本发明的水杨酸凝胶剂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易于产业化,具有很好的前景,会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1:配方水杨酸2%,基质占3%,稳定剂0.01%,具体配方见表l。表1实施例1的水杨酸凝胶剂的配方<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制备方法1.将水杨酸加入醇液(95%乙醇和1,2-丙二醇的混合液)搅拌溶解,得水杨酸醇溶液。2.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羟丙纤维素搅拌均匀分散于热纯化水中。3.将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均匀,持续搅拌溶胀,静置,得水杨酸凝胶,粘度为4-6Pa-S。实施例2:配方水杨酸4%,基质占1%,稳定剂0.02%,具体配方见表2。表2实施例2的水杨酸凝胶剂的配方原辅料名称每10g含量水杨酸0.4g丙三醇5g95%乙醇2ml琼脂O.lg乙二胺四乙酸钙二钠0.002g水补足至10g制备方法1.将水杨酸加入醇液(95%乙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液)搅拌溶解,得水杨酸醇溶液。2.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与琼脂溶于热水中成胶状。3.将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均匀,持续搅拌溶胀,静置,得水杨酸凝胶,粘度为20-40Pa-S。实施例3:配方水杨酸6%,基质占15%,稳定剂0.01%,具体配方见表2。制备方法1.将水杨酸加入醇液(95%乙醇和1,2-丙二醇的混合液)搅拌溶解,得水杨酸醇溶液。2.将聚乙烯醇溶于热水中,并快速将乙基纤维素均匀分散于热溶液中。3.将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均匀,持续搅拌溶胀,静置,得水杨酸凝胶,粘度为8-20Pa-S。6<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实施例4:稳定性研究。取实施例l制备的水杨酸凝胶做稳定性实验。经影响因素试验,初步证明水杨酸凝胶对光和高温(60°C)及低温基本稳定;经加速试验考察,水杨酸凝胶在40i2。C,RH75。/oi5。/。条件下,加速试验六个月,水杨酸凝胶的质量没有明显变化;水杨酸凝胶在上市包装条件下,长期试验考察24个月,产品质量稳定。若以复合软管包装,并在40士2。C,RH75Yci5。/。条件下做加速试验考察6个月、长期稳定性试验的考察,水杨酸凝胶的质量没有明显的变化。根据各项稳定性试验结果,以及剂型、处方的特点,确定保存条件为密封,在阴凉处保存;有效期暂定二年。实施例5:药理研究。实验就水杨酸凝胶对豚鼠皮肤的刺激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豚鼠正常皮肤和破损皮肤一次和连续7天涂用水杨酸凝胶后,未见皮肤刺激性反应,表明水杨酸凝胶对皮肤无明显刺激性反应。实验对水杨酸凝胶进行了豚鼠皮肤过敏试验,结果表明豚鼠局部皮肤反复多次涂用水杨酸凝胶后未见过敏反应。实施例4:临床研究。本试验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SDA)药物临床研究批件,批件号为2003L00727,对实施例1制备的2%水杨酸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临床试验。240例符合要求的受试者参加了此项试验,6例受试者脱落。脱落率为2.5%。234名受试者完成了6周治疗观察试验组118例,对照组116例;236例有疗效记录试验组118例,对照组118例,238例被纳入安全性分析,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9例。治疗前两组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结果显示(1)2%水杨酸凝胶组在治疗后的2、4、6周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78%、40.68%、67.79%,5%过氧苯甲酰凝胶组在治疗后的2、4、6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6.90%、43.97%、71.55%,两组之间疗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起效时间及疗效相似。(2)其中炎症性皮损和非炎症性皮损,在治疗后第2、4、6周各时间点,两组的皮损计数情况、皮损下降率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药物对炎症性和非炎症性痤疮的治疗效果是相似的。(3)皮肤不良反应表现为轻度到中度的局部刺激有红斑、脱屑、干燥、灼痛及瘙痒,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2%水杨酸凝胶组为20.17%和5%过氧苯甲酰凝胶组为12.6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06)。2%水杨酸凝胶组皮肤脱屑发生率明显高于5%过氧苯甲酰凝胶组,分别为13.45%和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6)。皮肤的脱屑反应可能与水杨酸具有较显著的角质剥脱和抗粉刺作用有关,且脱屑反应为轻微,患者均能良好耐受。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大多数为轻度,继续用药或暂时减少用药次数后自行缓解,不影响继续治疗。在试验过程中,有4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较重退出试验,其中2%水杨酸凝胶组1例、5%过氧苯甲酰凝胶组3例,均因红斑、灼痛、瘙痒明显而退出。(4)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全身不良反应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査均无有临床意义的异常改变,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中心、随机、盲法、有效药物平行对照试验的临床结果表明2%水杨酸凝胶治疗以粉刺为主的轻、中度痤疮安全、有效。权利要求1、一种水杨酸凝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水杨酸1~10%,基质占0.5~20%,稳定剂0.01~0.02%,其余为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杨酸凝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质为天然胶类、维生素衍生物类、非纤维素多糖类、合成聚合物类和改性淀粉类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杨酸凝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胶类为果胶、魔芋胶、明胶、藻酸盐、琼脂、交叉菜胶、瓜耳树胶和剌槐豆胶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杨酸凝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维生素衍生物类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杨酸凝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纤维素多糖类为壳多糖、脱乙酰壳多糖、半乳糖和甘露糖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杨酸凝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成聚合物类为聚乙烯醇、卡波姆和聚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杨酸凝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淀粉类为预交化淀粉或淀粉甘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杨酸凝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钙二钠和二乙三胺五乙酸中的任意一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杨酸凝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醇、或醇与水的混合物。10、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杨酸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配方量的水杨酸加入醇内溶解,得水杨酸醇溶液;(2)将配方量的基质和稳定剂在水或醇内分散均匀;(3)将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混合均匀,溶胀,静置,得水杨酸凝胶。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杨酸凝胶剂,它是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水杨酸1~10%,基质占0.5~20%,稳定剂0.01~0.02%,其余为溶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水杨酸凝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水杨酸凝胶采用了高分子成胶材料,具有如下优点物理稳定性好;与皮肤亲和性好,穿透能力强,使疗效增强;使用舒适;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易于产业化,具有很好的前景,会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档编号A61K9/00GK101664379SQ20091018345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申请日期2009年9月22日优先权日2009年9月22日发明者杨倬英,陶月宝,鲍晓芳申请人: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