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肿瘤细胞衰老的抗肿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53647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促肿瘤细胞衰老的抗肿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肿瘤细胞衰老的抗肿瘤药物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背量技术细胞衰老是指细胞不可逆撤离细胞周期、丧失增殖能力后进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 状态,衰老的细胞不再增殖,但保持代谢活性。目前发现细胞衰老有增殖衰老(Implicative senescence)与早熟衰老(Premature senescence)两种形式,早熟衰老是指细胞在非端 粒信号的刺激下发生,与端粒长短以及增殖代次无关,故称早熟衰老。在Pten、BRAFE600、 K-rasV12、SUV39hl等基因模型中已证实细胞早熟衰老是细胞内在抗癌机制,在肿瘤的形成 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屏障作用,可以防止肿瘤发生;早熟衰老同时参与抗癌药物的作用,细胞 衰老作为一种肿瘤治疗效应机制正受到广泛关注,肿瘤细胞衰老靶向基因治疗和化学制剂 研究也在积极探索之中。目前尚无促肿瘤细胞衰老的中药报道,开发具有促肿瘤细胞衰老 作用的中药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肿瘤临床提高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 增殖,缩小或稳定肿瘤包块,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为肿瘤患者提供具有促肿瘤细胞衰老的抗肿瘤药物。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出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促肿瘤细胞衰老的抗肿瘤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 料药制备而成藤梨根10-30份、龙葵10-30份、蛇莓10-20份、白术6_16份、茯苓10-30份、 薏苡仁10-30份、槲寄生9-30份、半枝莲10-40份。本发明药物优选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藤梨根30份、龙葵15份、蛇莓15份、 白术12份、茯苓15份、薏苡仁30份、槲寄生15份、半枝莲30份。本发明药物的颗粒剂制作方法,依次采用以下步骤制备(1)原料药一起加水加压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适量,浸泡30分钟后,提取,滤过, 滤渣再用适量水提取,二次提取时间适当,合并所有滤液,冷藏M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 浸膏,在常温时测定其比重为1. 20-1. 25 ; (2)在搅拌下缓慢加入适量95%乙醇,冷藏M小 时,分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减压浓缩,成浸膏,在50-60°C时测定其相对密度为 1. 25-1. 30 ; (3)加入适当辅料,制粒,整粒,即得。本发明经试验证明具有促肿瘤细胞衰老的作用。本发明药物在促肿瘤细胞衰老同 时,还具有明确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克隆形成和促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本发 明药物由藤梨根、龙葵、蛇莓、白术、茯苓、薏苡仁、槲寄生、半枝莲组成,这一类药物的合理 应用切中了肿瘤发病的关键病理环节,充分发挥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从而达到抗肿瘤的 目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试验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以下简称“藤龙补中颗粒”)的有益效果。〔试验例1〕藤龙补中颗粒促人结肠癌LS-174-T细胞衰老的作用

图1是藤龙补中颗粒对LS-174-T细胞衰老的影响图,A为对照组,B为藤龙补中颗粒组。试验以检测衰老相关半乳糖苷酶(SA-β -gal)活性和细胞形态的方式鉴定细胞 衰老,图1结果显示5mg/ml藤龙补中颗粒作用5天后LS-174-T细胞形态变得大而扁平,出 现SA-β -ga 1活性阳性,衰老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提示藤龙补中颗粒有促人结 肠癌LS-174-T细胞衰老的作用。〔试验例2〕藤龙补中颗粒对人结肠癌LS-174-T细胞周期的影响图2是藤龙补中颗粒对LS-174-T细胞周期的的影响图,A为对照组,B为藤龙补中颗粒组。上图结果显示5mg/ml藤龙补中颗粒作用5天后LS-174-T细胞G0/G1期细胞显著 增加,S期、G2/M期细胞显著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细胞周期结果与细胞衰老结果 一致,提示藤龙补中颗粒可以促LS-174T细胞衰老,阻滞LS-174T细胞周期于G0/G1期。〔试验例3〕藤龙补中颗粒促人结肠癌LS-174-T细胞衰老分子机制图3是藤龙补中颗粒对LS-174-T细胞衰老信号转导的影响图,A为p53_p21信号 通路,B为pl6-RB信号通路;图中d0、d5分别表示第一天和第五天,con为对照组,TLBZD为 藤龙补中颗粒组。上图结果显示终浓度5mg/ml藤龙补中颗粒可以促进p21WAF-l/CIP_l和 pl6INMa/CDKN2A表达,不影响p53、RB在LS-174T细胞中的表达,可以抑制RB磷酸化,提 示藤龙补中颗粒促肿瘤细胞衰老可能与促p21WAF-l/Cipl、pl6INMa/CDKN2A表达、抑制RB磷酸化相关。〔试验例4〕藤龙补中颗粒对人结肠癌LS-174-T细胞增殖的影响图4是藤龙补中颗粒对LS-174-T细胞增殖的影响图。上图结果显示终浓度lmg/ml-20mg/ml藤龙补中颗粒可以不同程度抑制LS-174-T 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提示藤龙补中颗粒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试验例5〕藤龙补中颗粒对人结肠癌LS-174-T细胞克隆形成的作用图5是藤龙补中颗粒对LS-174-T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图。上图结果显示随藤龙补中颗粒浓度加大克隆形成数明显降低,20mg/ml藤龙补中 颗粒作用12天已无克隆形成,2mg/ml、5mg/ml、10mg/ml、20mg/ml藤龙补中颗粒克隆形成抑 制率分别为8. 93%、15. 00%,51. 00%和97. 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提示藤龙补中 颗粒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克隆形成的作用。〔试验例6〕藤龙补中颗粒对人结肠癌LS-174-T细胞凋亡的影响图6是藤龙补中颗粒对LS-174-T细胞凋亡的影响图,A对照组,B为10mg/ml藤龙 补中颗粒组、C为20mg/ml藤龙补中颗粒组。上图结果显示10mg/ml、20mg/ml藤龙补中颗粒作用72h后LS-174-T细胞凋亡率 分别为(11. 43士2. 76)%, (19. 93士3. 15)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提示藤龙补中颗粒可 以促肿瘤细胞凋亡。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藤梨根为猕猴桃科植物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hensis planch.的干燥根。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所用龙葵为茄科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l.带花、果的干燥地 上部分。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蛇莓为蔷薇科植物蛇莓Duchesneaindica(Andr.)R)cke的干燥全草。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所用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macroc^phala Roidz. 的干燥根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茯苓为多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 (Sctw. )ffolf的干燥 菌核。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lacryma-jobi L. var. mayuen (Roman. ) 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所用槲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coloratumOtomar.) Nakai的干燥带叶茎枝。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所用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kutellariabartata D. Don 的干燥全草。实施例1称取藤梨根3000g、龙葵lOOOg、蛇莓1500g、白术1200g、茯苓1500g、薏苡仁 3000g、槲寄生lOOOg、半枝莲3000g,一起加压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6倍,浸泡30分钟后,提 取,滤过,滤渣再用4倍量水提取,二次提取时间2小时,合并所有滤液,冷藏M小时,滤过, 滤液浓缩成浸膏,在常温时测定其比重为1. 20-1. 25,在搅拌下缓慢加入3倍量95%乙醇, 冷藏M小时,分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在60°C下减压浓缩,成浸膏,在50-60°C时 测定其相对密度为1. 25-1. 30,加入适当辅料,制粒,整粒,即得。实施例2称取藤梨根2500g、龙葵2000g、蛇莓lOOOg、白术lOOOg、茯苓lOOOg、薏苡仁 2000g、槲寄生900g、半枝莲4000g,一起加压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9倍,浸泡30分钟后,提 取,滤过,滤渣再用3倍量水提取,二次提取时间3小时,合并所有滤液,冷藏M小时,滤过, 滤液浓缩成浸膏,在常温时测定其比重为1. 20-1. 25,在搅拌下缓慢加入2倍量95%乙醇, 冷藏M小时,分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在50°C下减压浓缩,成浸膏,在50-60°C时 测定其相对密度为1. 25-1. 30,加入适当辅料,制粒,整粒,即得。实施例3称取藤梨根1500g、龙葵1000g、蛇莓1200g、白术1600g、茯苓1500g、薏苡仁 3000g、槲寄生1500g、半枝莲3000g,一起加压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7倍,浸泡30分钟后,提 取,滤过,滤渣再用4倍量水提取,二次提取时间2小时,合并所有滤液,冷藏M小时,滤过, 滤液浓缩成浸膏,在常温时测定其比重为1. 20-1. 25,在搅拌下缓慢加入5倍量95%乙醇, 冷藏M小时,分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在70°C下减压浓缩,成浸膏,在50-60°C时 测定其相对密度为1. 25-1. 30,加入适当辅料,制粒,整粒,即得。实施例4称取藤梨根1900g、龙葵2500g、蛇莓1800g、白术600g、茯苓1800g、薏苡仁1200g、槲寄生2000g、半枝莲lOOOg,一起加压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8倍,浸泡30分钟后,提取,滤 过,滤渣再用5倍量水提取,二次提取时间3小时,合并所有滤液,冷藏M小时,滤过,滤液 浓缩成浸膏,在常温时测定其比重为1. 20-1. 25,在搅拌下缓慢加入6倍量95%乙醇,冷藏 M小时,分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在60°C下减压浓缩,成浸膏,在50-60°C时测定 其相对密度为1. 25-1. 30,加入适当辅料,制粒,整粒,即得。实施例5称取藤梨根3000g、龙葵lOOOg、蛇莓1600g、白术1000g、茯苓2000g、薏苡仁 2000g、槲寄生1000g、半枝莲3000g,一起加压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浸泡30分钟 后,提取,滤过,滤渣再用6倍量水提取,二次提取时间1小时,合并所有滤液,冷藏M小 时,滤过,滤液浓缩成浸膏,在常温时测定其比重为1. 20-1. 25,在搅拌下缓慢加入4倍量 95%乙醇,冷藏M小时,分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在80°C下减压浓缩,成浸膏,在 50-60°C时测定其相对密度为1.25-1. 30,加入适当辅料,制粒,整粒,即得。实施例6称取藤梨根^00g、龙葵1200g、蛇莓1500g、白术1500g、茯苓2000g、薏苡仁 3000g、槲寄生1200g、半枝莲lOOOg,一起加压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9倍,浸泡30分钟后,提 取,滤过,滤渣再用6倍量水提取,二次提取时间2小时,合并所有滤液,冷藏M小时,滤过, 滤液浓缩成浸膏,在常温时测定其比重为1. 20-1. 25,在搅拌下缓慢加入5倍量95%乙醇, 冷藏M小时,分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在50°C下减压浓缩,成浸膏,在50-60°C时 测定其相对密度为1. 25-1. 30,加入适当辅料,制粒,整粒,即得。实施例7称取藤梨根2200g、龙葵1500g、蛇莓1800g、白术1600g、茯苓2000g、薏苡仁 3000g、槲寄生3000g、半枝莲4000g,一起加压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2倍,浸泡30分钟 后,提取,滤过,滤渣再用6倍量水提取,二次提取时间2小时,合并所有滤液,冷藏M小 时,滤过,滤液浓缩成浸膏,在常温时测定其比重为1. 20-1. 25,在搅拌下缓慢加入6倍量 95%乙醇,冷藏M小时,分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在60°C下减压浓缩,成浸膏,在 50-60°C时测定其相对密度为1.25-1. 30,加入适当辅料,制粒,整粒,即得。实施例8称取藤梨根1200g、龙葵1100g、蛇莓1000g、白术600g、茯苓1000g、薏苡仁1500g、 槲寄生1500g、半枝莲1200g,一起加压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6倍,浸泡30分钟后,提取,滤 过,滤渣再用3倍量水提取,二次提取时间1小时,合并所有滤液,冷藏M小时,滤过,滤液 浓缩成浸膏,在常温时测定其比重为1. 20-1. 25,在搅拌下缓慢加入3倍量95%乙醇,冷藏 24小时,分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在70°C下减压浓缩,成浸膏,在50-60°C时测定 其相对密度为1. 25-1. 30,加入适当辅料,制粒,整粒,即得。实施例9称取藤梨根2000g、龙葵2500g、蛇莓1000g、白术800g、茯苓1500g、薏苡仁2000g、 槲寄生2000g、半枝莲3600g,一起加压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8倍,浸泡30分钟后,提取,滤 过,滤渣再用4倍量水提取,二次提取时间3小时,合并所有滤液,冷藏M小时,滤过,滤液 浓缩成浸膏,在常温时测定其比重为1. 20-1. 25,在搅拌下缓慢加入5倍量95%乙醇,冷藏 24小时,分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在50°C下减压浓缩,成浸膏,在50-60°C时测定其相对密度为1. 25-1. 30,加入适当辅料,制粒,整粒,即得。实施例10称取藤梨根3000g、龙葵300g、蛇莓1200g、白术900g、茯苓1500g、薏苡仁3000g、 槲寄生1500g、半枝莲2000g,一起加压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10倍,浸泡30分钟后,提取, 滤过,滤渣再用5倍量水提取,二次提取时间2小时,合并所有滤液,冷藏M小时,滤过,滤 液浓缩成浸膏,在常温时测定其比重为1. 20-1. 25,在搅拌下缓慢加入4倍量95%乙醇,冷 藏M小时,分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在60°C下减压浓缩,成浸膏,在50-60°C时测 定其相对密度为1. 25-1. 30,加入适当辅料,制粒,整粒,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促肿瘤细胞衰老的抗肿瘤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藤梨 根10-30份、龙葵10-30份、蛇莓10-20份、白术6_16份、茯苓10-30份、薏苡仁10-30份、 槲寄生9-30份、半枝莲10-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藤梨 根30份、龙葵15份、蛇莓15份、白术12份、茯苓15份、薏苡仁30份、槲寄生15份、半枝莲 30份。
3.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的颗粒剂的制作方法,按比例称取原料药后,依次包括 了以下步骤(1)原料药一起加水加压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适量,浸泡30分钟后,提取,滤过,滤渣 再用适量水提取,二次提取时间适当,合并所有滤液,冷藏M小时,滤过,滤液浓缩成浸膏, 在常温时测定其比重为1. 20-1. 25 ;(2)在搅拌下缓慢加入适量95%乙醇,冷藏M小时,分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并减压浓缩,成浸膏,在50-60°C时测定其相对密度为1. 25-1. 30 ;(3)加入适当辅料,制粒,整粒,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药物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适量的第一次加水 量为6-12倍,第二次加水量为3-6倍,二次提取时间均为1-3小时,加入适量乙醇的量为 2-6倍,减压浓缩适当温度条件为40-80°C。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肿瘤细胞衰老的抗肿瘤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藤梨根10-30份、龙葵10-30份、蛇莓10-20份、白术6-16份、茯苓10-30份、薏苡仁10-30份、槲寄生9-30份、半枝莲10-40份。本发明为肿瘤患者提供了具有促肿瘤细胞衰老的抗肿瘤药物。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药物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文档编号A61K9/16GK102038888SQ20091019756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2日
发明者史秀峰, 安红梅, 沈克平, 胡兵 申请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