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5865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膏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本发明还涉及该巴布膏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且最难控制的症状,也是最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鉴于癌症疼痛对患者造成的极大痛苦和治疗上的困难,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癌性疼痛的控制列为全球癌症综合规划研究重点之一。目前临床治疗癌性疼痛普遍采用的方法是WHO大力推广的"三阶梯药物止痛法"方案,此方法虽然疗效比较确切但是镇痛剂的不良反应大,长期使用易导致成瘾性和依赖性同时因部分患者使用止痛效果欠佳。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缓解癌性疼痛上取得了很好效果,但组方混乱,一般主要采用传统黑膏药,由油脂基质的含铅类的黑膏药,里面有黄丹为辅料,存在耐热性差、易化、易污染皮肤及衣物的缺陷,有铅中毒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的副作用。同时传统橡胶或象皮浸膏、氧化锌、羊毛脂、凡士林等制成的橡皮膏由于此膏含有较多的氧化锌,易出现皮肤红痒、过敏反应。因此膏含有添加剂较多,对症治疗的药物含量少疗效也不大理想。发明创造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成分浸膏为基质、动物胶为胶质的纯中药材制作的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疗效高。本发明还涉及该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份的组份按其重量配比为鸭旦子乳油18、斑蝥0.55、人工牛黄0.55、血竭0.55、元胡0.58、三七0.55、制马前子0.13、洋金花0.55、白花蛇舌草13、薄荷脑0.53、炮穿山甲13、人工麝香0.052、党参16、大枣肉515、龟板胶14和鹿角胶14。制备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l)按重量比取洋金花、白花蛇舌草和党参,放膏锅内加水,药、水的重量比为1:3,文火熬到开锅后30分钟,将药捞出,药液过滤去杂质后,再入锅内,用文火熬到滴水成珠;(2)把大枣去皮核,枣肉和鸭旦子乳油按重量比加入膏锅内搅拌均匀;(3)把人工牛黄、血竭、三七、元胡、马前子、炮穿山甲按重量比共用电磨粉碎100目罗细粉,入膏锅内;(4)把重量比龟板胶、鹿角胶用电磨粉碎放膏锅内加水,胶、水的重量比为1:10,文火熬到30分钟,熄火冷凉入膏锅内;(5)把薄荷冰、斑蝥、人工麝香按重量比单独用瓷器研细粉,加入膏锅内搅拌均匀;(6)用涂布机将膏涂到弹力布上,厚度为40mm,切割成6X10cm的成品巴布膏。本发明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是由中药动物胶,龟板胶、鹿角胶为膏药基质的巴布膏,不同于用化学胶质如桃胶等的巴布膏。其优点是1、以动物胶为基质的巴布膏贴到人体上有亲和作用,药力吸收快,无过敏反应,粘的牢固揭贴方便,龟鹿二胶既是治疗癌性疼痛的药物又是本发明的膏药基质,节省了治疗的药物。2、避免了传统的膏药植物油熬炸药材法加辅料黄丹的黑膏药,和另一类辅料为氧化锌橡皮膏的不良反应,易过敏,易沾染衣物的缺陷。3、本发明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是水溶性药物有效成分的浸膏,是把中药材浸泡加温所得的中药有效成分浸膏,避免了传统黑膏药制造的重要步骤是将中药材放入高温植物油内熬炸至药材枯焦,会降低药物的有效成分,从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缓解癌性疼痛上取得了很好效果,如山东中医杂志在2003年3月22巻第三期报道的(中药缓解癌性疼痛的近况)王宏伟淄博机关医院列举了很多中药治疗癌性疼痛的见效快,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少,且可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药源足,成本低,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并指出中药的行气化淤,化痰散结,清热解毒,消肿止疼,补气扶正的药都有较好的缓解癌性疼痛的效果,《内病外治大全》中列举了很多内病外治的方药,其中有外帖膏药,优点是方法简单,病人容易接受,避免了内服药易伤胃、肾,有不良反应的缺陷。特别是"内科疾病中医外治法"由吴淑华、徐兆山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9页,脐疗法,膏药帖敷神阙穴,是药力吸收快,见效快的穴位,因此穴是人体十二经脉汇聚之处,是皮下毛细血管最多、最密、最浅的地方。治疗机理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基于现代中医对癌性疼痛的发病机理的正确认识,体现了消肿止痛、缓解癌性疼痛治其本,祛邪(即行气化淤、化痰散结、清热解毒、通经活络)扶正(即大补气血阴阳)治其标,抑癌縮瘤祛其根的治疗原则。重用鸭旦子乳油诱导癌细胞凋凌死亡,详见参考文献《中国中药杂志》2003年8月28巻第8期论文题目"鸭旦子乳油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斑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分裂,使肿瘤縮小和消失,详见参考文献《中药学》946页颜正华主编,编委尤永辑,邓维钧,吕兰薰,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1年8月第一版,1995年8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斑蝥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分裂使肿瘤縮小或消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王芳,曹玉,刘红岩,付招娣。以人工牛黄、血竭为臣,用以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消肿止疼。佐以元胡行气止疼,三七化淤止血,消肿止疼,薄荷脑清热解毒,消肿止疼,马前子化痰散结止疼,洋金花通经活络止疼,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疼,共佐臣药消肿止疼。用党参补气,大枣补血,龟板胶补阴,鹿角胶补阳,四味大补气血阴阳,使气血阴阳足则脏腑经络得荣,得荣则不疼,正气足则抗邪能力强,使癌疼早祛,身体早康。补虚扶正法能抗癌转移,详见(中医杂志)2002年2月43巻2期牛红梅上海中医药大学制导刘嘉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题目(中医药抗癌转移进展)列举了很多补虚扶正药能有很好的抗癌转移的作用。巧用穿山甲有穿透攻坚之功,麝香有芳香穿透之力合力为载体,载诸药直达病所,共奏祛邪扶正,缓解癌疼,抑癌縮瘤,抗癌转移之功。加上本发明膏药制法免除了油熬炸药材及酒精浸泡药材,易降低药材有效成分的工艺,所以本发明具有药力大、吸收快、疗程短、疗效高的积极效果。药理分析癌疼的病理是气滞血淤,痰凝,热毒蕴结,经络不通则疼,癌疼日久阴阳气血亏虚,不能荣养脏腑经络则疼,不通则疼为邪实,不荣则疼为正虚,邪实正虚则癌疼日渐加重。治则为祛邪兼扶正,即行气化淤,化痰散结,清热解毒,消肿止疼、通经活络而祛邪,使经络通而不通之疼祛。补益阴阳气血而扶正,使脏腑经络得荣而不荣之痛除。抑癌縮瘤治其根因此本方用鸭旦子乳油,功能是诱导癌细胞凋凌死亡。参考文献(中国中药杂志)2003年8月28巻第8期,论文题目(鸭旦子乳油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王芳,曹玉,刘红岩,付招娣,用斑蝥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分裂,使肿瘤縮小或消失,参考文献(中药学)第946页,颜正华主编,编委尤荣辑,邓维钧,吕兰薰,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8月第一版,1995年8月第一版二次印刷,二味用以凋亡縮小癌瘤,消肿止痛治其本配人工牛黄、血竭为臣,用以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消肿止疼,祛邪扶正治其标佐以元胡行气止疼,三七化淤止血消肿止疼,薄荷脑清热解毒消肿止疼,马前子化痰散结止疼,洋金花通经活络止疼,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疼,共佐臣药,消肿止疼。用党参补气,大枣补血,龟板胶补阴,鹿角胶补阳,四味共为佐药,大补气血阴阳,使气血阴阳足则脏腑经络得荣,得荣则不疼,正气足则抗邪能力强,使癌疼早祛,身体早康。补虚扶正法能抗癌转移详见(中医杂志)2002年2月43巻2期作者牛红梅上海中医药大学指导刘嘉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论文题目(中医药抗肿瘤转移进展)列举了很多补虚扶正药有很好的抗癌转移作用。巧用穿山甲穿透功坚之功和人工麝香芳香穿透之力,合力为载体。载诸药直达病所,共奏消肿止痛、祛邪扶正、缓解癌性疼痛、抑癌縮瘤、抗癌瘤转移的功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党参、洋金花、白花蛇舌草制成的中药浸膏,加入枣肉、鸭旦子乳油,搅拌均匀,作为膏质;再加入龟、鹿二胶,加水熬成胶质,由人工牛黄、血竭、元胡、三七、马前子、炮穿山甲为细粉,斑蝥、薄荷脑、人工麝香各研细粉,加入中药浸膏内,用搅拌机搅拌均匀配置得成,上述各中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鸭旦子乳油18、斑蝥0.55、人工牛黄0.55、血竭0.55、元胡0.58、三七0.55、制马前子0.13、洋金花0.55、白花蛇舌草13、薄荷脑0.53、炮穿山甲13、人工麝香0.052、党参16、大枣肉515、龟板胶14和鹿角胶14。制备本发明药物的配方优选重量份数配比是鸭旦子乳油2、斑蝥1、人工牛黄2、血竭2、元胡1、三七1、制马前子1、洋金花1、白花蛇舌草1、薄荷脑1、炮穿山甲1、人工麝香0.1、党参1、大枣肉5、龟板胶2和鹿角胶2。实施例1本发明的具体配方为鸭旦子乳油200g、斑蝥100g、人工牛黄200g、血竭200g、元胡100g、三七100g、制马前子100g、洋金花100g、白花蛇舌草100g、薄荷脑100g、炮穿山甲100g、人工麝香10g、党参100g、大枣肉500g、龟板胶200g和鹿角胶200g。本发明巴布膏的制备方法是1、按重量比取洋金花100g、白花蛇舌草100g、党参100g放膏锅内加水,加水900g文火熬到开锅后30分钟,将药捞出,药液经100目罗网过滤后去杂质后,再入锅内用文火熬到滴水成珠为宜。把大枣去皮、核,枣肉500g和鸭旦子乳油200g加入锅内搅拌均匀。2、把重量比人工牛黄、血竭各200g,三七、元胡、马前子、炮穿山甲各100g共用电磨粉碎100目罗细粉,入膏锅内。3、把重量比龟板胶、鹿角胶各200g用电磨粉碎放膏锅内加水,加水4000g文火熬到30分钟融化成稀糊状,粘手成蚕丝状为宜,熄火冷凉后入搅拌机内同浸膏共搅拌均匀。4、最后把薄荷冰100g、斑蝥(去足翅用江米炒黄)100g、人工麝香10g各单独用瓷器研细粉,加入膏锅内用搅拌机搅拌均匀。5、用涂布机将膏涂到弹力布上,厚度为0.4mm,用切割机切成6X10cm的成品巴布膏,装入双层锡纸密封带内,一袋两片,密封备用,制得本巴布膏。使用方法该膏药治疗各种部位的癌性疼痛,贴到患者肚脐部(神阙穴)和癌疼部位(阿是穴)各一片,三天换一次,10次30天为一个疗程。尤其是帖阿是穴是因贴癌痛之处可使药力直达病所,所以药力吸收快,见效快。实施例2本发明的另外配方为鸭旦子乳油800g、斑蝥500g、人工牛黄500g、血竭500g、元胡800g、三七500g、制马前子300g、洋金花500g、白花蛇舌草200g、薄荷脑300g、炮穿山甲200g、人工麝香200g、党参300g、大枣肉1000g、龟板胶400g和鹿角胶400g。实施例3本发明的另外配方为鸭旦子乳油100g、斑蝥50g、人工牛黄50g、血竭50g、元胡50g、三七50g、制马前子10g、洋金花50g、白花蛇舌草300g、薄荷脑50g、炮穿山甲300g、人工麝香5g、党参600g、大枣肉1500g、龟板胶100g和鹿角胶100g。临床试验为验证本发明药物,申请人于2004年-2008年在山东省聊城市中医院进行如下临床试验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癌疼患者160例来自聊城市中医院,患者病情均在市级以上人民医院或肿瘤专科医院通过核磁共振、加强CT、B超扫描、癌细胞化验检查确诊。1.2治疗方法癌疼患者160例为试验组,用本发明治疗"治疗癌性疼痛巴布药"对照组采用"阿麟贴治疗癌症疼痛178例临床研究"中疗效结果,"阿麟贴治疗癌症疼痛178例临床研究"是河南中医学院医院和黄河中心医院2002年3月在中医杂志第43巻3期发表的论文。阿麟贴由阿魏、血竭、冰片、薄荷脑、肉桂、延胡索、丁香、细辛、川芎、麝香等组成。由河南中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制剂号D7071)1.3癌性疼痛分级标准目前尚未见到关于癌性疼痛分级统一标准参考各家标准和癌疼临床表现拟定如下轻度患者虽有疼痛感但可忍受,呈间歇性帐疼或剌疼,重按痛减,疼痛部位以肿瘤处为主,一般不影响睡眠吃饭,能正常生活中度患者疼痛明显,呈连续性,持久不减,剌疼或攻疼,固定不移,重按痛甚,并放射到附近部位或淋巴结肿疼不能忍受,需服用阿片类药物解除,影响睡眠吃饭和正常生活。重度疼痛剧烈,拒按或附近部位及淋巴结肿疼,不能入睡,伴有被动体位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不能正常生活,需用大剂量阿片类药物止疼。止疼生效时间标准以治疗时间算起到患者自觉疼痛缓解为止的时间。1.4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相关标准拟定1、完全缓解疼痛完全消失,睡眠吃饭生活恢复正常2、部分缓解疼痛明显减轻,睡眠吃饭生活基本正常3、稳定疼痛无明显缓解,但也没有加重4、进展疼痛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加重。2、治疗结果2.1试验组与对照组选择病例一般情况比较分析组别例数性别(例)年龄(岁)职业工种(例)男女最大最小平均年龄体力非体力对照组178105737821539979试验组160100607725518476经X2检验p>0.05,说明两组情况基本接近,具有其可比性。2.2两组癌性疼痛病位比较分析病位组别例数肺癌胃癌肝癌胰腺癌大肠癌食道癌乳腺癌其他癌疼对照组17883433223438试验组16078402612436经X2检验p>0.05;部位组间比较p>0.05结论两组间癌疼部位间均衡可比2.3两组癌疼级别比较分析组别例数癌疼级别(例)对照组178轻度12中度m重度55试验组1601110346*p<0.001p<0.05经X2检验p>0.05说明两组情况基本接近,有可比性2.4两组疗效结果比较分析2.4.1两组癌疼缓解率比较分析<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两组间癌疼完全缓解率和明显缓解率有显著差异,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01**p<0.0052.4.2两组癌疼止疼有效率比较分析<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两组间总有效率和总显效率有显著差异,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5两组止疼生效时间比较分析<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p>0.001**p<0.005两组止疼生效时间和平均止疼生效时间有显著差异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具体病例病例l.王月梅女59岁住址聊城市东昌府区道口铺乡王月河村于1999年6月7号前来就诊,本人自述近半年来吞咽困难疼痛难忍,喉内有异物感,后到聊城市中医院强化CT确诊食道癌。中医望诊舌紫暗,舌边有淤血斑点,苔黄腻厚,脉诊沉涩无力,面色萎黄,暗淡无色,确诊为食道癌性疼痛中度。治法外贴本发明巴布膏,贴患者神阙穴和疼痛部位食道处(阿是穴)各1片,3天换一次,10次为1个疗程,30天后复诊,患者自述吞咽进食疼痛减轻,能喝面条等食物,睡眠渐好,观其面色淡红,舌淡苔薄白腻,脉象浮数细,继用治疗癌性疼痛巴布膏1个疗程,1个月后患者来院自述,能吃硬食,白馒头,吞咽不疼,能下地走动,强化CT复诊肿瘤病灶两径乘积小于50%。继用l个疗程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患者恢复正常,吃饭睡眠活动如常。病例2.曲红德男66岁住址聊城市东昌府区侯营镇曲庄2001年8月17号前来就诊,家属代述于去年患者得了胃癌在省级医院开刀治疗也不见好转,现胃癌处疼痛难忍,痛时大汗淋漓,常吐粘痰,不能进食,睡眠不安,活动受限,二便困难。望诊面色暗黄,舌暗发青,舌边有淤血斑点,苔白黄相间,粗厚,脉沉弦无力,腹部胀大浮肿,有蜘蛛网状血丝,拒按,强化CT确诊,胃癌扩散到食道下段,已成浸润状,面积3X5cm,确诊胃癌疼痛重度。治法外贴本发明巴布膏,贴患者神阙穴和胃癌疼处(阿是穴)各1片,3天换1次,10次30天为l个疗程,30天后病人家属前来取巴布膏,述说患者能进食面条和饼干好消化的食物,疼痛已能忍受,大便仍干燥难解,医嘱继用治疗癌性疼痛巴布膏,6个疗程后随访患者能吃消化食物,能入睡,大小便正常,能下床活动,胃癌部位不再疼痛,来院复查,面部淡红,舌淡苔白,脉缓,加强CT复查肿瘤没再增大扩散,已稳定。病例3.王贵全母女60岁住址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中街于2004年1月16号就诊,儿子代述母亲近来小便带血暗红,有腥臭味,小腹胀疼,不能入睡,常有低烧,聊城市中医院CT确诊子宫癌。中医望诊面色黄无色,行动迟缓,舌暗淡舌边有齿痕,淤血斑点,苔灰白腻,脉沉弦细无力,确诊为子宫癌性疼痛中度。治法外贴本发明巴布膏,贴患者神阙穴和癌痛处(阿是穴)各1片,3天换1次,30天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复查,患者自述小便没有血丝,吃饭睡眠活动正常,小腹疼痛消失,望诊面色淡红有光泽,走路活动灵敏,舌苔淡红。强化CT检查子宫充盈,轮廓清楚,肿瘤消失,半年后随访健在。4、结论4.1鉴于对癌性疼痛的上述病理和药理理论认识,制定了消肿止痛治其本,祛邪扶正治其标,抑癌縮瘤治其根的治疗原则,因此本发明选用鸭旦子乳油诱导癌细胞凋凌死亡,斑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分裂,使肿瘤细胞縮小或消失为君。配用人工牛黄、血竭以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消肿止疼为臣。君臣共奏抑癌止疼之功,佐以元胡、三七、马前子、洋金花、薄荷脑、白花蛇舌草行气化淤、清热解毒、通经活络、消肿止疼之功,以党参、大枣、龟板胶、鹿角胶补虚扶正、抗邪止疼之功能,能缓解癌痛,能阻止癌转移,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发明改变了传统膏药有效成分损失大的提取工艺,采用科学工艺制成,中药水溶性浸膏提高了疗效。经多年临床,精心研制的本发明巴布膏,与科学的提取工艺与先进的剂型结合,是该膏药的特殊疗效的基础。4.2该膏药是由龟板胶、鹿角胶为膏药基质,同时二胶又是方中治疗癌痛的药物,能够大补气血阴阳,使脏腑经络得荣则不疼,大大增加了主药的疗效,本发明治疗癌疼的巴布膏是用动物胶为基质,大大优于用化学原料作基质的巴布膏,是这一膏药疗效奇特的重要原因。4.3该膏药治疗对癌症疼痛治疗起效快,一般在11.74分钟见效,使疼痛减轻,这是其他膏药所不能比的。本发明"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为试验组,治疗癌性疼痛160例与对照组"阿麟膏治疗癌症疼痛178例"疗效比较,在缓解癌性疼痛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有明显差异,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4.4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一般是随疼痛的轻重、病程长短而使疗程疗效不同,病痛重、病程长的患者起效慢,应坚持用药,直到痊愈。4.5本发明不含铅、氧化锌等辅料,所以它克服了现有膏药铅中毒、氧化锌过敏反应等副作用。本发明基质为水溶性代替了现有膏药普遍采用的油性基质,因此亦克服了污染皮肤及衣物的缺陷。权利要求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份的原料组成按其重量配比为鸭旦子乳油1~8、斑蝥0.5~5、人工牛黄0.5~5、血竭0.5~5、元胡0.5~8、三七0.5~5、制马前子0.1~3、洋金花0.5~5、白花蛇舌草1~3、薄荷脑0.5~3、炮穿山甲1~3、人工麝香0.05~2、党参1~6、大枣肉5~15、龟板胶1~4和鹿角胶1~4。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巴布膏,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成的重量配比为鸭旦子乳油2、斑蝥1、人工牛黄2、血竭2、元胡1、三七1、制马前子1、洋金花1、白花蛇舌草1、薄荷脑1、炮穿山甲1、人工麝香0.1、党参1、大枣肉5、龟板胶2和鹿角胶2。3.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1)按重量比取洋金花、白花蛇舌草和党参,放膏锅内加水,药、水的重量比为1:3,文火熬到开锅后30分钟,将药捞出,药液过滤去杂质后,再入锅内,用文火熬到滴水成珠;(2)把大枣去皮核,枣肉和鸭旦子乳油按重量比加入膏锅内搅拌均匀;(3)把人工牛黄、血竭、三七、元胡、马前子、炮穿山甲按重量比共用电磨粉碎100目罗细粉,入膏锅内;(4)把重量比龟板胶、鹿角胶用电磨粉碎放膏锅内加水,胶、水的重量比为1:IO,文火熬到30分钟,熄火冷凉入膏锅内;(5)把薄荷冰、斑蝥、人工麝香按重量比单独用瓷器研细粉,加入膏锅内搅拌均匀;(6)用涂布机将膏涂到弹力布上,厚度为40mm,切割成6X10cm的成品巴布膏。全文摘要本发明为治疗癌性疼痛的巴布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膏药领域,是由鸭旦子乳油、斑蝥、人工牛黄、血竭、元胡、三七、制马前子、洋金花、白花蛇舌草、薄荷脑、炮穿山甲、人工麝香、党参、大枣肉、龟板胶和鹿角胶按一定重量比配比而成,制备方法是由党参、洋金花、白花蛇舌草制成的中药浸膏,加入枣肉、鸭旦子乳油,搅拌均匀,作为膏质;再加入龟、鹿二胶,加水熬成胶质,由人工牛黄、血竭、元胡、三七、马前子、炮穿山甲为细粉,斑蝥、薄荷脑、人工麝香,加入中药浸膏内,搅拌均匀配置得成,是把中药材浸泡加温所得的中药有效成分浸膏,药力吸收快,无过敏反应。文档编号A61K35/56GK101698038SQ20091022931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3日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3日发明者王东刚,王令喜申请人:王令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