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高血糖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高血糖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冠心病、中风、糖尿病属于全球性的发病率最高,死亡率最高,致残率最高,复发率最高,长期病痛缠身的三大慢性疾病,而这三大慢性病与高血糖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调节血糖,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是防止动脉硬化,防止三大慢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糖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和中年人群发展的趋势, 因此,高血糖已成为近十几年来代谢病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形成了多种有降脂、降糖作用的西药,但长期应用,多有不良反应。近年来,中医药防止高血糖的研究深受重视,目前虽有一些降糖的中药成方制剂形成,但用于血瘀阻滞能起到作用的上少,且疗效平平,特别是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胆固醇等综合方面,目前尚未见有中成药能够达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治疗高血糖的西药长期应用带来的不良反应、中药疗效不明显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无毒副作用,用药安全,可长期服用,而且治疗效果显著的一种治疗高血糖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一种治疗高血糖的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配伍而成 葛根8-20份、荷叶8-20份、白菊花根8-20份、玉米须8_20份、决明子8_20份、玉竹
8-20份、小叶金老梅8-20份、枇杷叶8-20份、桑椹5-15份、肉桂5-15份、山楂5-15份、当归5-15份、泽泻5-15份、荸荠5-15份、白果5_15份、莲子心5_15份、百合花3_10份、玫瑰花3-10份、白果叶3-10份、月季花3-10份、芋头花3-10份、合欢花3_10份、牡丹花3_10 份、麦门冬3-10份、无花果2-8份、茵陈蒿2-8份、绿豆2-8份、小麦麸2_8份、地骨皮2_8 份、黄精2-8份、人参2-8份、熟地黄2-8份; 制备方法
1)按配方比例将葛根、白菊花根、决明子、当归、小麦麸、黄精粉碎成细粉备用;
2)按照配方比例将剩余中草药洗净一筛选放入砂锅内大火煮20分钟后改文火煮40分钟一提取上清液冷却至室温一滤液备用;将渣再加水一煎煮至沸后倒入备用,两次滤液混合直至熬成稠膏状,冷却至室温后烘干粉碎至300-400目细粉备用;
3)按配方比例将两次备用细粉混合均勻后装入胶囊置于高温>100°C的消毒容器中进行消毒,即得成品。服用方法饭前半小时用温水送服,每日三次,每次服用15g,温开水送服,一个月一疗程。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本发明一种治疗高血糖的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配伍而成葛根10-18份、荷叶10-18份、白菊花根10-18份、玉米须10-18份、决明子10-18份、玉竹10-18份、小叶金老梅10-18份、枇杷叶10-18份、桑椹6_14份、肉桂6_14份、山楂6_14 份、当归6-14份、泽泻6-14份、荸荠6-14份、白果6_14份、莲子心6_14份、百合花4_9份、 玫瑰花4-9份、白果叶4-9份、月季花4-9份、芋头花4-9份、合欢花4_9份、牡丹花4_9份、 麦门冬4-9份、无花果3-7份、茵陈蒿3-7份、绿豆3-7份、小麦麸3-7份、地骨皮3-7份、黄精3-7份、人参3-7份、熟地黄3-7份;
本发明一种治疗高血糖的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配伍而成 葛根15份、荷叶15份、白菊花根15份、玉米须15份、决明子15份、玉竹15份、小叶金老梅15份、枇杷叶15份、桑椹12份、肉桂12份、山楂12份、当归12份、泽泻12份、荸荠12 份、白果12份、莲子心12份、百合花8份、玫瑰花8份、白果叶8份、月季花8份、芋头花8 份、合欢花8份、牡丹花8份、麦门冬8份、无花果5份、茵陈蒿5份、绿豆5份、小麦麸5份、 地骨皮5份、黄精5份、人参5份、熟地黄5份; 本发明所选用中草药的药性及药理分别为 葛根
性味归经性凉,味甘、辛。功能主治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荷叶
性味苦涩,平。①《滇南本草》〃性微温平,味辛。〃②《本草崇原》〃气味苦,平,无毒。〃③《医林纂要》〃苦涩,平,微咸。〃入心、肝、脾经。①《本草求真》〃入胆。〃②《本草再新》〃入心、肝、肺三经。〃③《本草撮要》〃入足太阴、阳明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荷叶炭收涩化瘀止血。用于多种出血症及产后血晕。白菊花根
性味归经苦,寒。入心,肺二经。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治疔肿,喉疔,喉癣。玉米须
性味性平,味甘淡,无毒。功用主治利尿,泄热,平肝,利胆。治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 胆结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渊,乳痈。决明子
性味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功用归肝、肾、大肠经。清肝,明目,通便。用于头痛眩晕,目赤昏花,大便秘结。1 降低血压的作用;2 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3 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的作用;4 泄下作用;5 对子宫收缩而有催产作用。玉竹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功能主治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小叶金老梅性味归经甘;寒.肾;膀胱经.主治寒湿脚气;痒疹;乳腺炎.功效利湿;止痒;解毒。枇杷叶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肺、胃经。功能主治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桑椹
性味甘,微寒;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治肝肾阴亏,捎揭,便秘,目暗,耳鸣,原疡,关节不利。它有改善皮肤 (包括头皮)血液供应,营养肌肤、使皮肤白嫩及乌发等作用,并能延缓衰老。桑椹是中老年人健体美颜、抗衰老的佳果与良药。常食桑椹可以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的症状。桑椹具有免疫促进作用。桑椹对脾脏有增重作用,对溶血性反应有增强作用,可防止人体动脉硬化、骨骼关节硬化,促进新陈代谢;桑椹可以促进血红细胞的生长,防止白细胞减少,并对治疗糖尿病、贫血、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神经衰弱等病症具有辅助疗效。桑椹具有生津止渴、促进消化、帮助排便等作用,适量食用能促进胃液分泌,刺激肠蠕动及解除燥热。中医认为,桑椹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肉桂
性味性大热,味辛、甘。功能主治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 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山楂
性味味酸、甘,性微温。功能主治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用于肉食滞积、症瘕积聚、 腹胀痞满、瘀阻腹痛、痰饮、泄泻、肠风下血等。当归
性味性温,昧甘、辛。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 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泽泻
性味归经甘,寒;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荸荠
性味归经球茎甘,寒;
功能主治球茎清热止渴,利湿化痰,降血压。用于热病伤津烦渴,咽喉肿痛,口腔炎, 湿热黄疸,高血压病,小便不利,麻疹,肺热咳嗽,矽肺,痔疮出血。荸荠口感甜脆,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铁、钙、磷和碳水化合物。可以生吃,也可以用来烹调,可制淀粉,还可作中药。白果性味甘;苦;涩;性平;小毒。归经肺经;肾经。功能敛肺定喘;止带缩尿。主治哮喘痰嗽;白带;白浊;遗精;尿频;无名肿毒;鈹鼻;癣疮。莲子心
性味苦,寒,无毒;
功效清心,去热,止血,涩精。治心烦,口渴,吐血,遗精,目赤肿痛。《本草再新》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消暑除烦,生津止渴,治目红肿。百合花
性味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 精神恍惚。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功效,用于肺阴虚的燥热咳嗽,痰中带血,如百花膏。治肺虚久咳,劳嗽咯血,如百合固金汤。具有清心安神功效,用于热病余热未清,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玫瑰花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脾经。功能主治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扑伤痛。白果叶
性味归经味苦、涩,平;益心敛肺,化湿止泻。功能主治胸闷心痛,心悸怔忡,痰喘咳嗽,泻痢,白带。月季花
性味归经味甘、性温,入肝经。功能主治有活血调经、消肿解毒之功效。由于月季花的祛瘀、行气、止痛作用明显,故常被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妇女出现闭经或月经稀薄、色淡而量少、小腹痛,兼有精神不畅和大便燥结等,或在月经期出现上述症状,用胜春汤治疗效果好。芋头花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麻,有毒。功用主治治胃痛,吐血,子宫脱垂,痔疮,脱肛。合欢花
有宁神作用,主要是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滋阴补阳、眼疾、神经衰弱等功效。舒郁,理气,安神,活络。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疾,视物不清,咽痛,痈肿,跌打损伤疼痛。牡丹花
牡丹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将牡丹的根加工制成“丹皮”,是名贵的中草药。其性微寒,味辛,无毒,入心、肝、肾三经,有散瘀血、清血、和血、止痛、通经之作用,还有降低血压、抗菌消炎之功效,久服可益身延寿。养血和肝,散郁祛瘀、适用于面部黄褐斑,皮肤衰老,常饮气血活肺,容颜红润,改善月经失调,痛经,止虚汗,盗汗。麦门冬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无花果
性味味甘、平;
功用润肺止咳,清热润肠用于咳喘,咽喉肿痛,便秘,痔疮。茵陈蒿性味苦辛,凉。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微寒,无毒。〃
③《药性论》“味苦辛,有小毒。“
④《珍珠囊》〃苦甘。〃归经入肝、脾、膀胱经。①张元素〃入足太阳经。〃
②《本草经疏》〃足阳明、太阴、太阳三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配桅子、大黄治阳黄;配附子、干姜治阴黄。绿豆
绿豆具有粮食、蔬菜、绿肥和医药等用途。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豆类食物。绿豆蛋白质的含量几乎是粳米的3倍,多种维生素、钙、磷、铁等无机盐都比粳米多。因此,它不但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还具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有“济世之食谷”之说。在炎炎夏日,绿豆汤更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消暑饮料。功效绿豆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之功。夏天在高温环境工作的人出汗多,水液损失很大,体内的电解质平衡遭到破坏,用绿豆煮汤来补充是最理想的方法,能够清暑益气、止渴利尿,不仅能补充水分,而且还能及时补充无机盐,对维持水液电解质平衡有着重要意义。绿豆粥也有类似功效。绿豆还有解毒作用。如遇有机磷农药中毒、 铅中毒、酒精中毒(醉酒)或吃错药等情况,在医院抢救前都可以先灌下一碗绿豆汤进行紧急处理,经常在有毒环境下工作或接触有毒物质的人,应经常食用绿豆来解毒保健。经常食用绿豆可以补充营养,增强体力。小麦麸
性味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治虚汗,盗汗,泄利,糖尿病,口腔炎,热疮,折伤,风湿痹痛,脚气。①《本草拾遗》"和面作饼,止泄利,调中去热,健人。以醋拌蒸热,袋盛,熨腰脚伤折处,止痛散血。 “②《日华子本草》“治时疾热疮,汤火疮烂,扑损伤折,瘀血,醋炒贴窨。“③《纲目》“醋蒸熨手足风湿痹痛,寒湿脚气,互易至汗出。末服止虚汗。“ 地骨皮
性味味甘、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黄精
性味甘,平;归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滋肾润脾,补脾益气。阴虚劳嗽;肺燥咳嗽;脾虚乏力;食少口干;消渴;肾亏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耳鸣目暗;须发早白;体虚赢瘦;风癞癣疾。人参
性味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 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熟地黄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配方
葛根Sg、荷叶Sg、白菊花根Sg、玉米须Sg、决明子Sg、玉竹Sg、小叶金老梅Sg、枇杷叶 8g、桑椹5g、肉桂5g、山楂5g、当归5g、泽泻5g、荸荠5g、白果5g、莲子心5g、百合花3g、玫瑰花3g、白果叶3g、月季花3g、芋头花3g、合欢花3g、牡丹花3g、麦门冬3g、无花果2g、茵陈蒿 2g、绿豆2g、小麦麸2g、地骨皮2份、黄精2份、人参2份、熟地黄2份; 制备方法
1)按配方比例将葛根、白菊花根、决明子、当归、小麦麸、黄精粉碎成细粉备用;
2)按照配方比例将剩余中草药洗净一筛选放入砂锅内大火煮20分钟后改文火煮40分钟一提取上清液冷却至室温一滤液备用;将渣再加水一煎煮至沸后倒入备用,两次滤液混合直至熬成稠膏状,冷却至室温后烘干粉碎至300-400目细粉备用;
3)按配方比例将两次备用细粉混合均勻后装入胶囊置于高温>100°C的消毒容器中进行消毒,即得成品。实施例2,配方
葛根log、荷叶log、白菊花根10g、玉米须10g、决明子10g、玉竹10g、小叶金老梅10g、 枇杷叶10g、桑椹6g、肉桂6g、山楂6g、当归6g、泽泻6g、荸荠6g、白果6g、莲子心6g、百合花4g、玫瑰花4g、白果叶4g、月季花4g、芋头花4g、合欢花4g、牡丹花4g、麦门冬4g、无花果 3g、茵陈蒿3g、绿豆3g、小麦麸3g、地骨皮3g、黄精3g、人参3g、熟地黄3g ;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配方
葛根15g、荷叶15g、白菊花根15g、玉米须15g、决明子15g、玉竹15g、小叶金老梅15g、 枇杷叶15g、桑椹12g、肉桂12g、山楂12g、当归12g、泽泻12g、荸荠12g、白果12g、莲子心 12g、百合花Sg、玫瑰花Sg、白果叶Sg、月季花Sg、芋头花Sg、合欢花Sg、牡丹花Sg、麦门冬 Sg、无花果5g、茵陈蒿5g、绿豆5g、小麦麸5g、地骨皮5g、黄精5g、人参5g、熟地黄5g ;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配方
葛根18g、荷叶18g、白菊花根18g、玉米须18g、决明子18g、玉竹18g、小叶金老梅18g、枇杷叶18g、桑椹14g、肉桂14g、山楂14g、当归14g、泽泻14g、荸荠14g、白果14g、莲子心 14g、百合花9g、玫瑰花9g、白果叶9g、月季花9g、芋头花9g、合欢花9g、牡丹花9g、麦门冬 9g、无花果7g、茵陈蒿7g、绿豆7g、小麦麸7g、地骨皮7g、黄精7g、人参7g、熟地黄7g ;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配方
葛根20g、荷叶20g、白菊花根20g、玉米须20g、决明子20g、玉竹20g、小叶金老梅20g、 枇杷叶20g、桑椹15g、肉桂15g、山楂15g、当归15g、泽泻15g、荸荠15g、白果15g、莲子心 15g、百合花10g、玫瑰花10g、白果叶10g、月季花10g、芋头花10g、合欢花10g、牡丹花10g、 麦门冬10g、无花果Sg、茵陈蒿Sg、绿豆Sg、小麦麸Sg、地骨皮Sg、黄精Sg、人参Sg、熟地黄 8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选用中药材为原料,各组分符合药理药学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治疗高血糖,充分发挥中药毒副作用小的优势,无毒无害,可长期服用。2、本方以活血祛瘀,健脾祛湿、养阴生津为治疗原则,标本兼治,血脉运行畅通、津液充足、脾气健运、脑供血充足,治疗了高血糖引起的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延缓了脑动脉硬化的发生,提高了人们工作、生活的质量。临床统计
本发明的治疗高血糖,其中,男性50人,女50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39岁,平均56 岁,病长着3年,短者半年。治疗每日三次,每次15g,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分析
治愈结果,血黏度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未愈,血黏度不降,血脂不降。结果治疗100例治愈95例,有效率95%。典型病例 病例1
李XX,女,66岁,胸闷断发作2年,伴心慌气短6个月。现病史患者2年来在劳累后或生气时出现胸闷胸前区不适症状。用药一周后,患者胸闷,心慌气短发作次数有所减少,时间了较前缩短。精神状态良好,用药一个月后基本无胸闷气短症状。病例2
张XX,男,55岁,胸闷断发作3年,伴心慌气短5个月。3年来在劳累后或生气时出现胸闷胸前区不适症状,休息后可以缓解,曾到当地医院检查心电图示V4、6 S-t段压低T 波低平,心肌缺血表现.诊断为高血糖。服用用药10天,患者胸闷,心慌气短发作次数有所减少,时间了较前缩短。精神状态良好。但发作时仍需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缓解。用药20 天后,患者症状改善较两周前明显,胸闷,心慌气短症状较前两周明显改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胸闷程度降低,时间缩短,休息后可以缓解,不需要含服硝酸甘油进行缓解。用药一个疗程后基本无胸闷气短症状。 病例3
王XX,男,33岁,因间断性上腹疼痛2年加重IOh入院.每次均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疼痛,向剑下、右上腹放射,伴恶心、呕吐,无肝炎、胆石症史.3年前血TG 4. 74mmol/L, TC 6. 08mmol/L.查体BP 16/lOkPa,心肺(_),腹平软,中上腹压痛明显,轻度反跳痛,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化验 TG 3. 58mmol/L, TC 10. 4mmol/L, Ca 2. 38mmol/L,尿淀粉酶 655U/L,CT示边缘模糊,周围有渗出.经服用本发明胶囊,进行抗炎降糖治疗,症状缓解,TG 2. 51mmol/L, TC 4. 05mmol/L,尿淀粉酶 ^U/L.豊
病例4
赵XX男,36岁,因上腹疼痛2d入院.饮酒后出现上腹痛,无转移放射,不伴恶心、 呕吐.既往有高血糖,一年前TG 4. 39mmol/L, TC 7. 36mmol/L,无肝炎、胆石症史.查体 BP 14璿6/8kPa,心肺㈠,上腹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㈠,化验TG 3. 97mmol/L, TC 8. 05mmol/L, Ca 2. 3mmol/L,尿淀粉酶1000U/L,CT示胰腺弥漫性肿大.经服用本发明胶囊,进行抗炎降脂等治疗,症状缓解,尿淀粉酶50U/L.豊
病例5
乔XX,女,32岁,因持续性上腹疼痛IOh入院.进油食后出现中上腹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无放射转移,伴恶心、呕吐,既往有高血糖,无肝炎、胆石症史.查体BP 18/9. 3kPa, 心肺(_),腹平,上腹肌紧张,中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化验示TG 13. 65mmol/L, TC 8. 9mmol/L,Ca 2. 18mmol/L, TG 4. 29mmol/L, TC 6. 33mmol/L.经服用本发明胶囊,进行抗炎降脂等治疗,症状缓解,尿淀粉酶50U/L.豊
病例6
刘XX,男,50岁,身高1. 72m,体重90kg,主因乏力2年余,于2005年12月在本单位体检时查空腹血糖5. 9mmol / L,未确诊糖屎病。之后患者乏力逐渐加重,且以双下肢明显, 休息后不能缓解。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06年2月12日就诊。现主证乏力,尤以双下肢明显,二便调,舌质暗红、苔薄、脉弦细。查体一贬情况可,血压130 / 85mmHg,心肺查体阴性。 既往体健,喜暴饮暴食。家族中母亲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经过1.饮食治疗此患者形体肥胖,饮食不节,故调整饮食结构及习惯。主食以小米制品为主,忌食荞麦、莜麦等品。因其有脂肪肝,少食花生、瓜子及油腻食物2.药物治疗(服用本发明药物)。3.加强体育锻炼,以活动后不感到疲劳为度,循序渐进。4.保持情绪稳定,坚定战胜疾病信心。5.嘱患者每月查空腹及餐后3小时血糖。若餐后3小时血糖正常后,再依次每月查餐后2小时、1小时血糖。 1个月后,空愎血糖5. 2mmol / L, 餐后3小时血糖6. Immol / L.乏力改善. 3个月后,空腹血糖5. 3mmol / L,乏力明显减轻。 5个月后,餐后2小时血糖7. Immol / L,症状消失。9个月后,自觉精神饱满,全身有力。 治疗结果2008年11月2日复查胰岛功能如下 空腹餐后1小时餐后2小时餐后3小时血糖(mmol/1) 4. 8 10. 1 6. 3 5. 9 胰岛素 (μ u/ml) 12. 7 90. 9 58. 2 16. 1 C-月太(pmol/ml) 0. 54 2. 10 1. 19 0. 55 患者遂停止服药,正常饮食。1年内每两个月查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在正常范围。随访至今未复发。病例7
马XX,女,55岁,患者13年前被戴上高血糖的帽子,13年来,血糖(饭后2小时)一直波动在18. lmmol/L 25mmol/L之间,24小时尿糖经常浮动在7. 8mmol/L 8. lmmol/L之间, 同时经常伴有头晕耳鸣,下肢浮肿,精疲力乏;常有腹泻,畏寒肢冷,面色萎黄、偏胖,夜尿多 (3、次),性冷淡,血脂高(胆固醇总量1(T15 mmol/L,甘油三脂圹5 mmol/L),睡眠差,多梦。 曾服用过达美康,降糖灵,优降糖,降糖片等,有一定效果,但是血糖一直降不到正常范围,尿糖定性经常是“ + ”或“++”。2004年试用本发明药物10天后,血糖下降明显,10 mmol/L, 尿糖“一”,同时上述体征均已消失,2个月后,血糖降到6 mm0l/L,M*时尿糖2. 2mmol/L, 患者非常满意,目前患者病情很稳定,患者还在继续服用,每天15 20ml左右。
病例 8
许XX,女,60岁,患者2004年6月自觉气短、乏力、没有精神,喜喝水,喝水后又不能解渴,食欲好,肥胖的体重消瘦比较明显,有糖尿病家属史,医院血糖检测异常,空腹血糖8.2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 3 mmol/L,尿糖“++”,服用过达美康,克糖利等,血糖控制不理想,而且神疲力乏,夜尿多改善不明显,朋友推荐,试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10天后血糖逐渐恢复正常,尿糖由“++”一 “ + ”,35天后尿糖由“ + ” 一 “一”,体力恢复,夜尿由4次一1次, 睡眠好,体重逐渐上升,目前,仍旧不间断地服用,血糖控制满意。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高血糖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配伍而成葛根8-20份、荷叶8-20份、白菊花根8-20份、玉米须8_20份、决明子8_20份、玉竹 8-20份、小叶金老梅8-20份、枇杷叶8-20份、桑椹5-15份、肉桂5-15份、山楂5-15份、当归5-15份、泽泻5-15份、荸荠5-15份、白果5_15份、莲子心5_15份、百合花3_10份、玫瑰花3-10份、白果叶3-10份、月季花3-10份、芋头花3-10份、合欢花3_10份、牡丹花3_10 份、麦门冬3-10份、无花果2-8份、茵陈蒿2-8份、绿豆2-8份、小麦麸2_8份、地骨皮2_8 份、黄精2-8份、人参2-8份、熟地黄2-8份;制备方法1)按配方比例将葛根、白菊花根、决明子、当归、小麦麸、黄精粉碎成细粉备用;2)按照配方比例将剩余中草药洗净一筛选放入砂锅内大火煮20分钟后改文火煮40分钟一提取上清液冷却至室温一滤液备用;将渣再加水一煎煮至沸后倒入备用,两次滤液混合直至熬成稠膏状,冷却至室温后烘干粉碎至300-400目细粉备用;3)按配方比例将两次备用细粉混合均勻后装入胶囊置于高温>100°C的消毒容器中进行消毒,即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高血糖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配伍而成葛根10-18份、荷叶10-18份、白菊花根10-18份、玉米须10-18份、决明子10-18份、玉竹10-18份、小叶金老梅10-18份、枇杷叶10-18份、桑椹6-14份、肉桂6-14份、山楂6-14 份、当归6-14份、泽泻6-14份、荸荠6-14份、白果6_14份、莲子心6_14份、百合花4_9份、 玫瑰花4-9份、白果叶4-9份、月季花4-9份、芋头花4-9份、合欢花4_9份、牡丹花4_9份、 麦门冬4-9份、无花果3-7份、茵陈蒿3-7份、绿豆3-7份、小麦麸3-7份、地骨皮3-7份、黄精3-7份、人参3-7份、熟地黄3-7份。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治疗高血糖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海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配伍而成葛根15份、荷叶15份、白菊花根15份、玉米须15份、决明子15份、玉竹15份、小叶金老梅15份、枇杷叶15份、桑椹12份、肉桂12份、山楂12份、当归12份、泽泻12份、荸荠12 份、白果12份、莲子心12份、百合花8份、玫瑰花8份、白果叶8份、月季花8份、芋头花8 份、合欢花8份、牡丹花8份、麦门冬8份、无花果5份、茵陈蒿5份、绿豆5份、小麦麸5份、 地骨皮5份、黄精5份、人参5份、熟地黄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高血糖的药物组合物,目的是克服现有治疗高血糖的西药长期应用带来的不良反应、中药疗效不明显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无毒副作用,用药安全,可长期服用,而且治疗效果显著。本发明一种治疗高血糖的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配伍而成葛根、荷叶、白菊花根、玉米须、决明子、玉竹、小叶金老梅、枇杷叶、桑椹、肉桂、山楂、当归、泽泻、荸荠、白果、莲子心、百合花、玫瑰花、白果叶、月季花、芋头花、合欢花、牡丹花、麦门冬、无花果、茵陈蒿、绿豆、小麦麸、地骨皮、黄精、人参、熟地黄。
文档编号A61P3/10GK102526537SQ20121007201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9日
发明者戴忠明 申请人:常熟华港制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