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栓通胶囊作为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在临床治疗疾病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0972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脑栓通胶囊作为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在临床治疗疾病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组中药复方在临床上的应用,由蒲黄,赤芍,郁金,天麻,漏芦五种中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脑栓通胶囊作为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在临床治疗抑郁症,老年性痴呆和帕金森氏综合症的应用。
背景技术
脑栓通胶囊是由蒲黄,赤芍,郁金,天麻,漏芦五种中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已经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批文(国药准字Z20040093),由广东华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上市,该药的功效主治为“活血通络,祛风化痰.用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引起的缺血性中风病中经络急性期和恢复期.症见半身不遂,口舌不歪斜,脉沉细或弦细,弦没.脑梗塞上见述表现者。”脑栓通胶囊的主要药理作用有①有效降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②明显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③延长血栓形成时间,抑制血栓形成;④促进大脑血液循环,改善脑部供血不足,增加大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通透性;⑤降低血压作用;⑥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脑栓通胶囊临床常用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引起的缺血性中风病中经络急性期和恢复期;但对单胺氧化酶的活性是否有 影响,一直没有见文献报道,本课题组研究发现,脑栓通胶囊对单胺氧化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单胺氧化酶B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单胺氧化酶B活性高导致的各组临床疾病,如抑郁症,老年性痴呆和帕金森氏综合症等疾病。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 MAO),是一种线粒体膜复合酶,可在大脑和周围神经组织中催化一些生物体产生的胺,氧化脱氨产生过氧化氢.根据底物选择性和对抑制剂的灵敏度,单胺氧化酶被分为A和B两种。单胺氧化酶A对底物血清素(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抑制剂clorgyline具有高亲和性;而单胺氧化酶B则对苯乙基胺(PEA)、苯甲胺和抑制剂cbprenyl具有高亲和性.单胺氧化酶B活力的变化则与帕金森氏综合症有关,已证明在老年人神经组织内单胺氧化酶B水平升高3倍,阿尔采默茨病(AD)患者单胺氧化酶B活性比正常者高,患者脑组织内单胺氧化酶A和单胺氧化酶B的mRNA水平也明显升高,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是一类由于单胺氧化酶活性过高导致的疾病如抑郁症,帕金森病和老年性痴呆等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的药物,如治疗抑郁症的苯乙肼、异唑肼、异丙肼、苯坏丙胺、吗氯贝胺、溴法罗明、尼亚拉胺、托洛沙酮、德弗罗沙酮,治疗帕金森病药司立吉兰,治疗高血压的优降宁,抗菌药物呋喃唑酮、灰黄霉素、异烟肼,抗肿瘤药物甲基苄肼,复方药物益康宁等。这些药物在临床应用多年,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对老年性神经元退行性疾病如阿尔采默茨病、帕金森病和抑郁症的治疗还是存在许多困难,主要是这些药物长期服用均有一些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影响这些疾病的治疗,目前急需寻找一些副作用少的,可以长期服用的保健食品,或药品,解决这些疾病的治疗难题。发明内容由广东华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由蒲黄,赤芍,郁金,天麻,漏芦五种中药组成的脑栓通胶囊(国药准字Z20040093),对单胺氧化酶B有明显抑制的药理学作用,可用于治疗单胺氧化酶B活性高导致的各组临床疾病,如抑郁症,老年性痴呆和帕金森氏综合症等疾病。实施例一脑栓通胶囊对痴呆小鼠脑组织单胺氧化酶B的影响
I材料和方法I. I实验动物昆明小鼠36只,雌雄各半,体重18 22g,由广州穗北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SCXK(京)2002-0003。动物适应性饲养I周后,开始正式实验。I. 2药品与试剂脑栓通胶囊(O. 4g/粒),由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40093,产品批号100101),由蒲黄、赤芍、郁金、天麻、漏芦五味中药组成。吡拉西坦片(O. 4g),由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0779)。D-半乳糖(20100105349,Amresco公司),单胺氧化酶B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HE染液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其它试剂为市售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提供)。
I. 3 仪器Leica 石腊切片机(Leica2I55, Ieica 公司);显微镜(Nikon eclipse 80i,Japan) JJ500型电子分析天平(MC,江苏常熟市双杰测试仪器厂);酶标仪(Biotek,USA);离心机(eppendorf, centrifuge 5810 R);游润混合器(Maxi mix II, Barnstead/Thermolyne);微量移液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GZX-9070MBE,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智能水浴锅(ZKSY-6,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微量Dounce手动匀浆器;超纯水系统(MILLIPORE QB,美国)。I. 4 方法将36只小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η = 10)、模型组(η = 10)、脑栓通胶囊组(η = 10)和阳性对照脑复康组(η = 6)。模型组、脑栓通胶囊组、脑复康组每天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mg/kg),连续注射6周,每周称重一次。正常对照组每天皮下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脑栓通胶囊组每天灌胃I. 35粒/kg-ld-Ι,脑复康组0.36g/kg*d-l。于造模给药第42天,眼球取血处死动物。在4°C冰浴条件下迅速取脑,去除嗅球、小脑及脑干,生理盐水清洗后滤纸吸干于电子分析天平称重,记录脑总重量。分开左右脑,右脑放置于密封袋中置冰箱中保存待测生化指标,左脑泡10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待脑切片观察海马形态改变。称右脑加9倍冰生理盐水制成10%脑匀浆备用,并按照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单胺氧化酶B试剂盒说明用酶标仪测定脑组织的单胺氧化酶B活性。4d后取左脑海马常规脱水、透明、浸蜡、石蜡包埋,冠状切片,片厚5 μ m,制好片于60°C烘烤Ih后HE染色,染色方法按照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HE染液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染色。染好色后显微镜观察不同倍数下海马的组织学改变,本实验选取海马CA1、CA2、CA3及齿状回各区进行形态学观察。I. 5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数据用均数土标准差(X土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 < O.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 I脑栓通胶囊对小鼠体重的影响脑栓通胶囊对小鼠体重的影响见表I :表I脑栓通胶囊对小鼠体重的影响组别第I周(g) 第2周(g) 第3周(g) 第4周(g)第5周(g)第6周(g)
止常组29. 43±3. 63 28. 46±2. 57 29. 24±3. 12 29. 5±3. 13 29. 69±3. 14 29. 69±3. 29
模型组28. 5±2. 59 27. 52±3. 17 27. 03±3. 62 27. 39±2. 95 27. 76±2. 66 28. 15±2. 39
脑栓通胶囊组 30. 99 + 4. 24 31. 46±4. IIa 30. 64土4. 31A 30. 04士3. 69 29. 49±3. 57 30. 58±3· 06脑复康组 31. 09±3. 77 30·51±3. 65 30. 03±3. 74 30. 17±3. 51 30. 72±4. 07 29. 51±4. 33注*与正常组比较,P < O. 05 ;厶与模型组比较,P < O. 05,;**与正常组比较,P
<O. 01,△△与模型组组比较,P < O. 01。由表I的结果可见,正常组前2周体重轻度下降,第3周开始体重有所回升并趋于平衡。模型组前3周体重下降较明显,第4周开始体重有所回升但不明显,整个给药期间这 一组的体重都比其它组轻。脑栓通胶囊组前2周体重上升,第3周开始至第5周体重下降得较明显,其间与模型组比较体重有增加的趋势,第六周开始体重有所回升。脑复康组体重变化不大,整个实验过程在Ig范围内波动。2. 2脑栓通胶囊对小鼠脑总重量的影响脑栓通胶囊对小鼠脑总重量的影响表2 表2脑栓通胶囊对小鼠脑总重量的影响(x±S)
组别例数(只)剂量脑组织的总重量(g)
正常组10 —.O. 3±0.02
模型组10 -O, 28 士 0.017*
脑栓通胶囊组101.35 粒/Icg1Cl1O. 297土0·016Λ
脑复康组' 60.36g I kg*d-l0.29±0.018注*与正常组比较,P < O. 05 ;厶与模型组比较,P < O. 05,;**与正常组比较,P
<O. 01,ΛΛ与模型组组比较,P < O. 01。由表2可见,模型组脑重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经脑栓通胶囊治疗后脑重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脑复康组与正常组、模型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2. 3脑栓通胶囊对实验小鼠脑匀浆单胺氧化酶B的影响脑栓通胶囊对实验小鼠脑匀浆单胺氧化酶B的影响表3 表3脑栓通胶囊对实验小鼠脑匀浆单胺氧化酶B的影响(X土S)
权利要求
1.脑栓通胶囊作为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在临床治疗抑郁症,老年性痴呆和帕金森氏综合症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组中药复方在临床上的应用,该中药复方是由蒲黄,赤芍,郁金,天麻,漏芦五种中药组成的脑栓通胶囊,该中药复方脑栓通胶囊作为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在临床治疗抑郁症,老年性痴呆和帕金森氏综合症的应用。实验研究证明脑栓通胶囊对单胺氧化酶B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作为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用于预防和治疗忧郁症,帕金森氏病和老年性痴呆等疾病。
文档编号A61P25/24GK102824597SQ20121018336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4日
发明者吴铁, 卢旱云, 崔燎, 郑志明 申请人:广东医学院, 湛江广医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