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菌酶眼用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19871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溶菌酶眼用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溶菌酶眼用膜剂及其制备方法,适用于治疗由细菌、衣原体、病毒和耐药菌导致的各种红眼病、眼炎、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炎等常见眼部感染疾病。
背景技术
临床常见感染性眼病,如眼结膜炎和角膜炎多以细菌性感染为主,患者主诉眼部有结膜充血,脓性分泌物,眼部刺激和睡醒时上下眼睑粘住等现象,这些都是细菌性结膜炎的特征。角膜炎性病变典型临床表现有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刺激症状及睫状充血,角膜浸润混浊或角膜溃疡等特征。对该类眼病临床一般采用消炎药、抗菌药治疗,其中抗感染是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国内外应用临床治疗结膜炎,角膜炎的药物常用的主要为化学药。如氯霉素、新霉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红霉素等制成的滴眼液和药膏。细菌性眼病治疗主要以抗生素眼药水最为常用,但容易产生耐药性。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应用,耐药菌株也不断增加。并且抗生素眼药水因其副作用不宜长期使用。因此,研制新的用于治疗细菌性眼病的眼用制剂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溶菌酶是一种存在于人体正常体液及组织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因素,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溶菌酶抗菌作用机制为其能有效地水解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其水解位点是N-乙酰氨基葡糖与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 -I, 4-糖苷键。溶菌酶对革兰氏阳性菌、好气性孢子形成菌、枯草杆菌和耐辐射微球菌均有良好的分解作用,对大肠杆菌、普通变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也有一定程度的溶解作用。作为新的有效眼科抗菌药物剂型,药物溶菌酶本身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且来源于生物体、无耐药性、组织刺激性、毒性极低。作为泪液的组成成分之一,有利于眼睛泪膜的稳定,有利于侵入眼睛的细菌的清除,能解决抗生素类滴眼液的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将会给眼科治疗感染性眼病带来巨大的临床意义。结膜囊内给予滴眼剂是最常见的药物治疗眼部疾病的方法。但是这种传统的眼用制剂的最大缺点在于其滞留时间短、生物利用率极低(仅为给药剂量的1°/Γ10%)。这是由于眼睛具有流泪和眨眼反射等非常有效的保护机制,使滴入到眼内的药液迅速从角膜前区域消除。此外,大量的药物经鼻.泪管进入鼻腔或消化道最终被全身吸收,增加了诱发副作用和毒性的风险。另一方面,角膜的生物屏障作用也限制了药物到达眼内靶组织。以上不利因素使开发长效眼用制剂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目前主要解决方法为延长药物与眼球表面的的接触时间。眼用膜剂能够使眼部维持较长时间的药效。眼用膜剂用于眼结膜囊内(即眼结膜穹窿内),其特点是药物以膜为载体,药膜在眼结膜囊内被泪液逐渐溶解,由于药液粘度大,即不易溢出,也减少了从鼻泪管中流出的损失。因此能使药物在眼结膜囊中继持较久的有效的治疗浓度,解决了滴眼液眼部药物利用度低和眼膏剂使眼部不适的缺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疗效显著的溶菌酶眼用膜剂。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有溶菌酶的眼用膜剂,包括有主要溶菌酶、成膜剂、增塑剂、注射用水、脱膜剂,具体含量是在1200cnTl500Cm2的眼用膜剂中含有溶菌酶O. 25 O. 75g,成膜剂2. 5 7. 5g,增塑剂2 5g ;注射用水60ml ;脱膜剂适量。增塑剂选自甘油、山梨醇中的一种或两种;脱膜剂选自甘油、液体石蜡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增塑剂为甘油,脱膜剂为液体石蜡。成膜剂选择具有无毒、无刺激、性质稳定、不降低主药的药效、成膜薄、软、韧性好的特性。本发明成膜剂选自聚乙烯醇、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或聚维酮、羧甲基纤维素钠或明胶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溶菌酶从鸟禽类卵清中提取或从动植物组织及其分泌物中提取,分子量为10000 35000。其中,聚乙烯醇(PVA)是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或颗粒,PVA124是聚乙烯醇的一个类另IJ,醇解度为98 99%,平均聚合度2400 2500。溶解时首先将固体在室温下分散在水中,然后加热混合物至90°C,加热时间约为5分钟,不断搅拌直至溶液冷却至室温。聚维酮(PVP)是一种白色到乳白色、无臭或几乎无臭的吸湿性细粉。既能溶于水,又能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羟丙纤维素(HPC)是白色或微黄色,无臭无味的粉末,常温下溶于水和多种有机溶齐U。溶液均透明。羟丙甲纤维素(HPMC)溶于水,在冷水中溶胀成澄清或微浊的胶体溶液。水溶液具有表面活性,透明度高、性能稳定。明胶,无色或微黄透明的脆片或粗粉状,在35 40°C水中溶胀形成凝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几乎无臭、无味,具吸湿性。易于分散在水中成透明胶状溶液,在乙醇等有机溶媒中不溶。本发明的含有溶菌酶眼用膜剂的制备方法是将成膜剂、增塑剂,加适量注射用水,加热溶解制备成基质,同时用注射用水将溶菌酶及其他水溶性成分溶解,最后在搅拌条件下将二者混匀制成膜浆,制膜,干燥,紫外灯下灭菌,切成5mmX IOmmXO. Imm小片,密封。具体操作如下按处方取成膜剂、增塑剂,加适量注射用水分散好,水浴加热至80°C溶解,制成成膜材料浆液冷却至室温,待用。另称取处方量的溶菌酶用注射用水溶解,加入已溶解成膜材料浆液中搅匀,然后将其倾入预先涂有少量液体石蜡的玻璃板上,制膜1200cm2,经7(T80°C的鼓风干燥箱15分钟后,立即脱膜,取出在紫外灯下灭菌30分钟,切成O. 5 X Icm2小块,无菌包装。本发明的含有溶菌酶的眼用膜剂,在睡前使用药效最好。用灭菌小镊子或75%酒精消毒的手指,取I片置于眼下结膜穹窿部位,眼用膜剂在结膜囊内溶解成胶状物,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有效浓度,提高疗效。本发明的含有溶菌酶的眼用膜剂,是有溶菌酶为主药,以高分子成膜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具有无毒、无刺激、性质稳定、能维持较长的有效浓度,疗效显著,使用方便的特点。
体外抑菌活性试验通过纸片抑菌实验中抑菌圈的大小比较发现,溶菌酶眼用膜剂对金葡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菌作用。溶菌酶眼用膜剂对兔眼的刺激性试验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5年《眼刺激反应分值标准》评分记录,溶菌酶眼用膜剂对兔眼的单次和多次给药眼刺激性试验,结果表明没有刺激性。


图I培养皿中纸片I溶菌酶眼用膜剂磷酸盐提取液、2空白膜剂(除溶菌酶外)磷酸盐提取液、3磷酸盐缓冲液、4磷酸盐缓冲液。从图I中可以看出在通过纸片抑菌实验中对抑菌圈的大小比较发现,溶菌酶眼用膜剂对金葡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菌作用。
·
图2对照组(空白眼球)家兔的眼部组织病理切片,A角膜、B睑结膜、C球结膜、D·虹膜、E视网膜图。图3给药组(溶菌酶眼用膜剂)家兔的眼部组织病理切片,A角膜、B睑结膜、C球结膜、D虹膜、E视网膜图。由图2与图3比较得出,与对照组(空白眼球)相比,给药组(溶菌酶眼用膜剂)虹膜有微弱的充血现象,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5年《眼刺激反应分值标准》评分记录,属于无刺激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含有溶菌酶的眼用膜剂做出详细说明。下面给出具体的实施例。实施例I :
溶菌酶O. 25g,聚乙烯醇124 5g,甘油3g,注射用水60ml,脱膜剂液体石蜡适量,制膜1200cm2,切成O. 5 X Icm2小块,无菌包装。制备方法称取聚乙烯醇124 5g,加入适量注射用水分散好,水浴加热至80°C溶解,制成浆液冷却至室温,称取甘油3g加入其中,搅拌均匀,待用。另称取溶菌酶O. 25g,用注射用水溶解,加入已溶解成膜材料浆液中搅匀,最终使成膜浆液体积为60ml。然后将其倾入预先涂有少量液体石蜡的玻璃板上,制膜1200cm2,经7(T80°C的鼓风干燥箱15分钟后,立即脱膜,取出在紫外灯下灭菌30分钟,切成O. 5 X Icm2小块,无菌包装。实施例2
溶菌酶O. 5g,聚维酮7g,甘油5g,注射用水60ml,脱膜剂液体石蜡适量,制膜1500cm2,切成O. 5 X Icm2小块,无菌包装。制备方法称取聚维酮7g,加适量注射用水分散好,常温下搅拌溶解,加入甘油5g,待用。另称取溶菌酶O. 5g用适量注射用水溶解,加入已溶解成膜材料浆液中搅匀,最终使成膜浆液体积为60ml。然后将其倾入预先涂有少量液体石蜡的玻璃板上,制膜1500cm2,经7(T80°C的鼓风干燥箱15分钟后,立即脱膜,取出在紫外灯下灭菌30分钟,切成O. 5 X Icm2小块,无菌包装。实施例3 溶菌酶O. 75g,羟丙甲纤维素6g,甘油2. 5g,注射用水60ml,脱膜剂液体石蜡适量,制膜1400cm2,切成O. 5 X Icm2小块,无菌包装。制备方法称取羟丙甲纤维6g,加适量注射用水分散好,常温下搅拌溶解,加入甘油2. 5g,待用。另称取溶菌酶O. 75g,用适量注射用水溶解,加入已溶解成膜材料浆液中搅匀,最终使成膜浆液体积为60ml。然后将其倾入预先涂有少量液体石蜡的玻璃板上,制膜1400cm2,经7(T80°C的鼓风干燥箱15分钟后,立即脱膜,取出在紫外灯下灭菌30分钟,切成O. 5 X Icm2小块,无菌包装。实施例4
溶菌酶O. 6g,明胶6g,甘油2g,注射用水60ml,脱膜剂液体石蜡适量,制膜1300cm2,切成O. 5 X Icm2小块,无菌包装。制备方法称取明胶6g,加适量注射用水分散好,35 40°C水中溶胀形成凝胶,力口 入甘油2g,待用。另称取溶菌酶O. 6g用适量注射用水溶解,加入已溶解成膜材料浆液中搅匀,最终使成膜浆液体积为60ml。然后将其倾入预先涂有少量液体石蜡的玻璃板上,制膜1300cm2,经7(T80°C的鼓风干燥箱15分钟后,立即脱膜,取出在紫外灯下灭菌30分钟,切成O. 5 X Icm2小块,无菌包装。实施例5
溶菌酶O. 3g,羧甲基纤维素钠6g,甘油4g,注射用水60ml,脱膜剂液体石蜡适量,制膜1200cm2,切成O. 5 X Icm2小块,无菌包装。制备方法称取羧甲基纤维素钠6g,加适量注射用水分散好,边搅拌便加入羧甲基纤维钠粉末,搅拌均匀,甘油4g,待用。另称取溶菌酶O. 3g,用适量注射用水溶解,加入已溶解成膜材料浆液中搅匀,最终使成膜浆液体积为60ml。然后将其倾入预先涂有少量液体石蜡的玻璃板上,制膜1300cm2,经7(T80°C的鼓风干燥箱15分钟后,立即脱膜,取出在紫外灯下灭菌30分钟,切成O. 5 X Icm2小块,无菌包装。溶菌酶膜剂的体外抑菌试验和兔眼刺激性试验
取实施例I中的溶菌酶眼用膜剂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和兔眼刺激性试验 体外抑菌试验
取实施例I的溶菌酶眼用膜剂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和兔眼刺激性试验。分别配置溶菌酶眼用膜剂磷酸盐提取液,空白膜剂(除溶菌酶外)磷酸盐提取液,磷酸盐缓冲液。制备好大小均一的滤纸片。活化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大肠杆菌标准菌株。制备LB固态培养基胰蛋白胨10g/L,酵母提取物5g/L,氯化钠10g/L,琼脂12 16g/L,一定要在温度降下之前到30 40°C时,将菌种与LB培养基混匀,并且倒好板,待培养基凝固好后,贴好滤纸片并添加液体,放在37°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 24h。结果如说明书附图I所示。抑菌圈直径大小如下表所示。
I抑菌圈直径大小(mm)
权利要求
1.一种溶菌酶眼用膜剂,其特征在于,1200cnTl500Cm2的眼用膜剂中含有溶菌酶O. 25 O. 75g,成膜剂2. 5 7. 5g,增塑剂2 5g ;注射用水60ml ;脱模剂适量。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溶菌酶眼用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膜剂为聚乙烯醇或羟丙纤维素或羟丙甲纤维素或聚维酮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或明胶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溶菌酶眼用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塑剂选自甘油、山梨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溶菌酶眼用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膜剂选自甘油、液体石蜡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溶菌酶眼用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菌酶从鸟禽类卵清中提取或从动物组织及其分泌物中提取,分子量为1000(Γ35000。
6.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溶菌酶眼用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成膜剂、增塑剂等,加适量无菌水,加热溶解制备成基质,同时用无菌水将溶菌酶及其他水溶性成分溶解,最后在搅拌条件下将二者混匀制成膜浆,制膜,干燥,紫外灯下灭菌,切成5_X10_X0. Imm小片,密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有溶菌酶的眼用膜剂,包括有主要溶菌酶、成膜剂、增塑剂、灭菌水、脱膜剂,其中成膜剂为聚乙烯醇或羟丙纤维素或羟丙甲纤维素或聚维酮中的一种,增塑剂为甘油,脱膜剂为液体石蜡,具体含量是在1200cm2~1500cm2的眼用膜剂中含有溶菌酶0.25~0.75g,成膜剂2.5~7.5g,增塑剂2~5g;灭菌水60ml;脱模剂适量。本发明的含有溶菌酶的眼用膜剂,是以溶菌酶为主药,以高分子成膜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具有无毒、无刺激、性质稳定,能维持较长的有效浓度,疗效显著,使用方便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P31/12GK102920685SQ201210461040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6日
发明者王思玲, 姜同英, 王笑笑 申请人:沈阳药科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