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控床轮的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0760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控床轮的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中控床轮的制动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中控床轮的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中控床轮是现有技术下的医疗用移动床的不可缺少的零部件,两侧的中控床轮通过横向的六角杆连接在一起,依靠其内部的独特设计,只需通过用脚踩踏安装在六角杆上的踏板,使六角杆转动便可实现中控床轮的制动。然而这样的制动方式虽然使用较方便,但却存在以下缺点:一是由于将六角杆直接横向穿过两个中控轮,当使用者在后方推动移动床时,脚会碰到六角杆,使用不方便,在紧急的情况下还可能会造成使用者摔倒导致移动床滑出或侧翻的事故,影响移动床安全性能;第二是六角杆暴露在外部,影响了移动床的整体美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不影响使用者正常行走、安全可靠、外观美观的控床轮的制动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种中控床轮的制动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床底座四角的四个中控床轮,其特征在于:床底座后端的左右两个中控床轮上分别配套安装有床轮制动组件,床底座中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同步制动组件,左侧床轮制动组件通过连杆与左侧同步制动组件连接,右侧床轮制动组件通过连杆与右侧同步制动组件连接,左侧同步制动组件与右侧同步制动组件通过传动杆横向连接,左侧床轮制动组件通过两个同步制动组件的力传递与右侧床轮制动组件形成同步制动。两个中控床轮之间不需要横向连接在一起,并且床轮制动组件与同步制动组件联合使用,可以在不影响使用者的正常行走的情况下实现同步制动,结构简单,外观美观。所述的床轮制动组件包括踏板、第一拨动杆和六角杆,踏板通过六角杆一端安装在中控床轮外侧,六角杆另一端插入中控床轮的六角轴孔内并从中控床轮另一侧伸出,六角杆伸出后与第一拨动杆连接;所述的同步制动组件包括固定座和第二拨动杆,固定座支撑在床底座两侧,固定座一侧设置第二拨动杆,传动杆将两侧的固定座以及第二拨动杆同轴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一拨动杆下端和第二拨动杆下端通过连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一拨动杆上部开有与六角杆相适应的六角内孔,六角杆穿入六角内孔内。所述的第一拨动杆上部开有圆孔,六角杆端头设计为圆杆状,圆杆穿入圆孔内使六角杆与第一拨动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二拨动杆上部开有与传动杆外径相适应的圆孔,传动杆穿入圆孔内。[0012]所述的第一拨动杆和第二拨动杆下端分别通过螺栓与连杆的两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两个床轮制动组件和两个同步制动组件,两个同步制动组件之间通过传动杆横向连接,同一侧的床轮制动组件和同步制动组件之间通过连杆相互连接,任意一侧的床轮制动组件均可对中控床轮进行制动并通过两个同步制动组件的同步传递使另一侧的床轮制动组件对中控床轮进行同步制动,两个中控床轮之间不需要横向连接在一起,可以在不影响使用者的正常行走的情况下实现同步制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能防止紧急的情况下使用者摔倒导致移动床滑出或侧翻的事故,更加安全可靠;2、避免六角杆横向连接并暴露在外部,提高移动床的整体美观性。

图1是该中控床轮的制动装置实施例1结构主视图。图2是该中控床轮的制动装置实施例1结构俯视图。图3是该中控床轮的制动装置实施例1结构侧视图。图4是该中控床轮的制动装置中的同步制动组件的结构剖视图。图5是该中控床轮的制动装置实施例2结构主视图。其中:1、固定座2、连杆 3、踏板4、第一拨动杆5、第二拨动杆6、传动杆
7、中控床轮8、六角杆9、床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图f 4是该中控床轮的制动装置的最佳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f 5对该中控床轮的制动装置做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f 4,一种中控床轮的制动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床底座9四角的四个中控床轮7,床底座9后端的左右两个中控床轮7上分别配套安装有床轮制动组件,床底座9中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同步制动组件,左侧床轮制动组件通过连杆2与左侧同步制动组件连接,右侧床轮制动组件通过连杆2与右侧同步制动组件连接,左侧同步制动组件与右侧同步制动组件通过传动杆6横向连接,左侧床轮制动组件通过两个同步制动组件的力传递与右侧床轮制动组件形成同步制动。床轮制动组件,包括踏板3、第一拨动杆4和六角杆8,踏板3通过六角杆8安装在中控床轮7外侧,六角杆8另一端插入中控床轮7的六角轴孔内并从中控床轮7另一侧伸出,六角杆8伸出端连接第一拨动杆4 ;同步制动组件,包括固定座I和第二拨动杆5,固定座I支撑在床底座9两侧,固定座I 一侧设置第二拨动杆5,传动杆6将两侧的固定座I以及第二拨动杆5同轴连接在一起;第一拨动杆4下端和第二拨动杆5下端通过连杆2连接在一起,具体连接方式为,第一拨动杆4上部开有与六角杆8相适应的六角内孔,六角杆8穿入六角内孔内,六角孔连接的优点是安装方便快捷。第二拨动杆5上部开有与传动杆6外径相适应的圆孔,传动杆6穿入圆孔内,第一拨动杆4和第二拨动杆5下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连杆2的两端。第一拨动杆4与六角杆8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为圆孔连接,在第一拨动杆4上部开有圆孔,六角杆8端头设计为 圆杆状,圆杆穿入圆孔内使六角杆8与第一拨动杆4连接在一起,圆孔连接的优点是加工成本低。参照附图5,该中控床轮的制动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实施方式,在床底座9前端的两个中控床轮7上也分别配套安装床轮制动组件,并将连杆2加长,使连杆2 —端连接床底座9后端的床轮制动组件,中部连接同步制动组件,另一端连接床底座9前端新增的床轮制动组件,这样可使四个中控床轮7实现同步制动。以上实施例中的踏板3可以安装两个,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安装多个,或者选择其中一个常用部位安装一个,由于实现同步制动,所以踩踏其中任意一个踏板3均实现中控床轮7的制动。工作原理如下:任意一侧的踏板3通过六角杆8与第一拨动杆4连接在一起,踏板3的转动可引起六角杆8和第一拨动杆4的同步转动,六角杆8转动可形成对中控床轮7的制动,同时第一拨动杆4通过连杆2与第二拨动杆5连接,当第一拨动杆4转动时,可通过连杆2传递力矩,使第二拨动杆5同步转动,由于第二拨动杆5通过传动杆6与另一侧的第二拨动杆5连接在一起,所以通过传动杆6传递力矩,两侧的第二拨动杆5实现同步转动,另一侧连杆2传递力给该侧的六角杆8,六角杆8转动,使该侧的中控床轮7达到同步的制动。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
权利要求1.一种中控床轮的制动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床底座(9)四角的四个中控床轮(7),其特征在于:床底座(9)后端的左右两个中控床轮(7)上分别配套安装有床轮制动组件,床底座(9)中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同步制动组件,左侧床轮制动组件通过连杆(2)与左侧同步制动组件连接,右侧床轮制动组件通过连杆(2)与右侧同步制动组件连接,左侧同步制动组件与右侧同步制动组件通过传动杆(6 )横向连接,左侧床轮制动组件通过两个同步制动组件的力传递与右侧床轮制动组件形成同步制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控床轮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轮制动组件包括踏板(3)、第一拨动杆(4)和六角杆(8),踏板(3)通过六角杆(8)—端安装在中控床轮(7)外侧,六角杆(8)另一端插入中控床轮(7)的六角轴孔内并从中控床轮(7)另一侧伸出,六角杆(8)伸出后与第一拨动杆(4)连接; 所述的同步制动组件包括固定座(I)和第二拨动杆(5 ),固定座(I)支撑在床底座(9 )两侧,固定座(I)一侧设置第二拨动杆(5),传动杆(6)将两侧的固定座(I)以及第二拨动杆(5)同轴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第一拨动杆(4)下端和第二拨动杆(5)下端通过连杆(2)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控床轮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拨动杆(4)上部开有与六角杆(8)相适应的六角内孔,六角杆(8)穿入六角内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控床轮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拨动杆 (4)上部开有圆孔,六角杆(8)端头设计为圆杆状,圆杆穿入圆孔内使六角杆(8)与第一拨动杆(4)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控床轮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拨动杆(5)上部开有与传动杆(6)外径相适应的圆孔,传动杆(6)穿入圆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控床轮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拨动杆(4)和第二拨动杆(5)下端分别通过螺栓与连杆(2)的两端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中控床轮的制动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零部件领域。包括分别安装在床底座(9)四角的四个中控床轮(7),其特征在于床底座(9)后端的左右两个中控床轮(7)上分别配套安装有床轮制动组件,床底座(9)中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同步制动组件,左侧床轮制动组件通过连杆(2)与左侧同步制动组件连接,右侧床轮制动组件通过连杆(2)与右侧同步制动组件连接,左侧同步制动组件与右侧同步制动组件通过传动杆(6)横向连接,左侧床轮制动组件通过两个同步制动组件的力传递与右侧床轮制动组件形成同步制动。该中控床轮的制动装置使用方便、不影响使用者正常行走、并且安全可靠、外观美观。
文档编号A61G7/05GK203122842SQ201320137588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5日
发明者郑光辉 申请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