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流管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流管理装置,包括集液盒、控制模块、点滴瓶,所述控制模块与集液盒均为方形盒子,所述控制模块上设置卡槽,所述集液盒设置在卡槽内,所述集液盒底端设置点滴瓶管、灌注管、抽吸管,所述点滴瓶通过点滴瓶管与集液盒连接,所述灌注管、抽吸管连接到眼球前方。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精确检测及控制,维持稳定的前房不塌陷,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术后不良反应,并且方便拆卸、组合,消毒及液流管路更换。
【专利说明】一种液流管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超声乳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流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中,乳化头释放的能量将晶状体核击碎成乳糜状后,如果乳糜状晶状体核碎块残存于眼内,会引起术后持久的炎症反应,故应彻底清除。现在常用的方法是在眼球前房一边正压灌注平衡盐液,一边负压抽出前房液体,不停循环清洗直到晶状体核块完全清除,这个过程需要保证正压略大于负压,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灌注,维持稳定的前房不塌陷。但由于大碎块随行能力差,可能会堵塞管道,造成抽吸负压、抽吸流速忽大忽小,特别是在堵塞到畅通的瞬间,负压急剧变小,抽吸流速瞬间增大,并大于灌注流速,有导致前房塌陷的风险。现有的灌注、抽吸系统其液流模块跟患者直接接触,是一次性消耗品,液流模块和控制模块没有完全分开,液流模块的集液盒拆装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实际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传感器检测正压、负压,并通过负压传感器控制液流通断,从而精确控制前房液流情况,维持前房稳定不塌陷,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术后反应。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流管理装置,包括集液盒、控制模块、点滴瓶,所述控制模块上设置卡槽,所述集液盒设置在卡槽内,所述集液盒底端设置点滴瓶管、灌注管、抽吸管,所述点滴瓶通过点滴瓶管与集液盒连接,所述灌注管、抽吸管连接到眼球前房。
[0005]所述集液盒为方形盒子,正面设置泵管、第一电磁阀触点、第二电磁阀触点、正压传感器感应部位、负压传感器感应部位,背面设置排液袋;
[0006]所述控制模块为方形盒子,设置步进电机、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正压传感器、负压传感器;
[0007]所述第一电磁铁与第一电磁阀触点组合形成第一电磁阀;
[0008]所述第二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阀触点组合形成第二电磁阀;
[0009]所述正压传感器、负压传感器位置与集液盒正面正压传感器感应部位、负压传感器感应部位的位置一一对应;
[0010]所述步进电机上设置有泵头;
[0011]所述栗头与栗管连接形成抽吸栗;
[0012]所述眼球前房依次连接灌注管、第一电磁阀、点滴瓶管、点滴瓶形成灌注通道;
[0013]所述眼球前房依次连接抽吸管、抽吸泵、排液袋形成抽吸通道;
[0014]所述点滴瓶管与点滴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道钉滴液腔。
[0015]工作原理:由两个电磁铁控制两个电磁阀触点,正压传感器检测灌注压力,负压传感器检测抽吸压力,点滴瓶中的平衡盐液是靠重力灌入眼球前房的,手术时第一电磁阀连通,第二电磁阀断开,溶液灌入前房,抽吸泵启动,将眼球前房的液体(其中含有超声乳化后的乳糜状晶状体核粉碎物)抽出,排到排液袋里,从而不停的循环清洗,这个过程中需要保证正压略大于负压,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灌注,维持稳定的前房不塌陷。如果大颗粒乳糜状晶状体核粉碎物堵塞管道,从堵塞到畅通的瞬间,会导致抽吸流速瞬间增大,负压短时间减小,抽吸流速大于灌注流速,会导致前房塌陷,当负压传感器检测到此种情况时,第二电磁阀连通,将泵旁通,同时泵反转约90度后停止,回路失去驱动力,从而停止抽吸,避免塌陷。
[0016]有益效果:1.由于控制模块的检测及控制,可避免抽吸流速大于灌注流速,维持稳定的前房补塌陷,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术后不良反应。2.由于电磁阀、压力传感器均与液流隔绝,防止腐蚀,抽吸泵不是一个整体,由泵头和泵管连接组成,方便拆卸、组合,以上两种结构便于将集液盒的更换及消毒。3.由伺服电机每转360度为IOK个脉冲,可实现精细抽吸控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集液盒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
[0020]其中,1-点滴瓶2-集液盒3-控制模块4-眼球前房5-第一电磁阀6_第二电磁阀7-抽吸泵21-点滴瓶管22-泵管23-第一电磁阀触点24-第二电磁阀触点25-正压传感器感应部位26-负压传感器感应部位27-灌注管28-抽吸管29-排液袋31-卡槽32-步进电机33-第一电磁铁34-第二电磁铁35-正压传感器36-负压传感器211-道钉滴液腔321-泵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2、3所示,一种液流管理装置,包括点滴瓶1、集液盒2、控制模块3,所述控制模块3上设置卡槽31,所述集液盒2设置在卡槽31内,所述集液盒2底端设置点滴瓶管21、灌注管27、抽吸管28,所述点滴瓶I通过点滴瓶管21与集液盒2连接,所述灌注管27、抽吸管28连接到眼球前方4。
[0022]所述集液盒2为方形盒子,正面设置泵管22、第一电磁阀触点23、第二电磁阀触点24、正压传感器感应部位25、负压传感器感应部位26,背面设置排液袋29 ;
[0023]所述控制模块3为方形盒子,设置步进电机32、第一电磁铁33、第二电磁铁34、正压传感器35、负压传感器36 ;
[0024]所述第一电磁铁33与第一电磁阀触点23组合形成第一电磁阀5 ;
[0025]所述第二电磁铁34与第二电磁阀触点24组合形成第二电磁阀6 ;
[0026]所述正压传感器35、负压传感器36位置与集液盒正面正压传感器感应部位25、负压传感器感应部位26的位置一一对应;
[0027]所述步进电机32上设置有泵头321 ;
[0028]所述泵头321与泵管22连接形成抽吸泵7 ;
[0029]所述眼球前房4依次连接灌注管27、第一电磁阀5、点滴瓶管21、点滴瓶I形成灌注通道;[0030]所述眼球前房4依次连接抽吸管28、抽吸泵7、排液袋29形成抽吸通道;
[0031]所述点滴瓶管21与点滴瓶I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道钉滴液腔211。
[0032]工作原理:由两个电磁铁控制两个电磁阀触点,正压传感器检测灌注压力,负压传感器检测抽吸压力,点滴瓶中的平衡盐液是靠重力灌入眼球前房的,手术时第一电磁阀连通,第二电磁阀断开,溶液灌入前房,抽吸泵启动,将眼球前房的液体(其中含有超声乳化后的乳糜状晶状体核粉碎物)抽出,排到排液袋里,从而不停的循环清洗,这个过程中需要保证正压略大于负压,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灌注,维持稳定的前房不塌陷。如果大颗粒乳糜状晶状体核粉碎物堵塞管道,从堵塞到畅通的瞬间,会导致抽吸流速瞬间增大,负压短时间减小,抽吸流速大于灌注流速,会导致前房塌陷,当负压传感器检测到此种情况时,第二电磁阀连通,将泵旁通,同时泵反转约90度后停止,回路失去驱动力,从而停止抽吸,避免塌陷。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流管理装置,包括集液盒、控制模块、点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上设置卡槽,所述集液盒设置在卡槽内,所述集液盒底端设置点滴瓶管、灌注管、抽吸管,所述点滴瓶通过点滴瓶管与集液盒连接,所述灌注管、抽吸管连接到眼球前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盒为方形盒子,正面设置泵管、第一电磁阀触点、第二电磁阀触点、正压传感器感应部位、负压传感器感应部位,背面设置排液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为方形盒子,设置步进电机、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正压传感器、负压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铁与第一电磁阀触点组合形成第一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阀触点组合形成第二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传感器、负压传感器位置与集液盒正面正压传感器感应部位、负压传感器感应部位的位置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电机上设置有泵头,所述泵头与泵管连接形成抽吸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球前房依次连接灌注管、第一电磁阀、点滴瓶管、点滴瓶形成灌注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球前房依次连接抽吸管、抽吸泵、排液袋形成抽吸通道。
【文档编号】A61F9/007GK203417285SQ201320402272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8日
【发明者】张文东, 黄振庭 申请人:宁波艾克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