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覆膜血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部分覆膜血管支架,包括裸支架和覆膜,所述裸支架的局部覆盖有所述覆膜,所述覆膜占所述裸支架圆周表面积的1/2~3/4;在覆膜的中间水平线上设有至少一处第一不透X线标记点;在覆膜的左侧边缘、右侧边缘、上边缘或下边缘设有至少两处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本发明将覆膜纵向覆盖在裸支架上,在裸支架覆膜中间设置一处不透X线标记点,在覆膜边缘设置两处不透X线标记点,用以确定支架释放的位置,保证了支架释放后覆膜侧覆盖动脉瘤,而裸支架不会覆盖分支血管。
【专利说明】部分覆膜血管支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覆膜支架,尤其涉及一种部分覆膜的血管支架。
【背景技术】
[0002]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通常,动脉瘤是由于动脉血管壁在发生疾病、损伤的情况下或因先天性因素引起的血管壁局部变得薄弱,在承受血流冲击下,该薄弱处的动脉血管壁向外突出,逐渐扩张,而形成如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或梭形的囊状膨大。动脉瘤会在血流的冲击下不断生长,压迫周围的器官或组织。并且由于血压增高或其他因素可能引起动脉瘤破裂,发生急剧出血,从而可能产生生命危险。
[0003]动脉瘤可发生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是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通常是由于脑动脉血管壁的先天性缺陷和脑动脉腔内压力增高引起的,多发于脑底动脉分叉处。
[0004]治疗动脉瘤的传统方法是外科手术。例如,对于颅内动脉瘤,采用开颅显微外科手术。其一般采取夹闭方法,即,采用特制的动脉瘤夹,夹闭动脉瘤颈部,并保持载瘤动脉的通畅性。但这种方法对病人创伤大,对医生操作要求高,而且有相当大的风险。
[0005]为了避免外科手术所存在的高风险的问题,目前主要采用微创伤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来治疗动脉瘤。例如,采用支架封堵或弹簧圈、液体栓塞等。其中,采用覆膜支架治疗动脉瘤效果显著,其可有效且迅速地将动脉瘤壁与正常血液隔绝,改变瘤内的血流状态,降低血流对瘤壁的冲击损伤,促使血栓形成,加速血管病变部位内皮化。该方法对病人的创伤小,安全性高,且治疗效果良好。
[0006]目前,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的覆膜血管支架一般为全覆膜支架,是将动脉瘤用覆膜支架覆盖,使瘤腔与管腔分离,促使瘤腔内形成血栓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当动脉瘤周围有血管分支时,分支血管会被覆膜支架完全覆盖,导致分支血管闭塞引起缺血等并发症。
[0007]现有的另一种覆膜支架两端为裸支架,可以避免植入覆膜支架时覆盖动脉瘤两端的分支血管,但是,当分支血管位于动脉瘤同一水平时,则该覆膜支架不能避免堵塞分支血管。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部分覆膜血管支架。
[0009]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部分覆膜血管支架,包括裸支架和覆膜,所述裸支架的局部覆盖有所述覆膜,所述覆膜占所述裸支架圆周表面积的1/2~3/4 ;在覆膜的中间水平线上设有至少一处第一不透X线标记点;在覆膜的左侧边缘、右侧边缘、上边缘或下边缘设有至少两处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为两处,分别以所述中间水平线为中线对称设在左侧边缘或右侧边缘。[0011]优选地,所述两处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设在左侧边缘与上边缘、下边缘或右侧边缘与上边缘、下边缘的两个交界处。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为四处,并以两处为一组,两组分别设在所述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
[0013]优选地,所述四处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设在左侧边缘、右侧边缘和覆膜上边缘、下边缘的交界处。
[0014]优选地,所述覆膜的上边缘、下边缘与所述裸支架的顶端、底端重合。
[0015]优选地,所述裸支架的顶端和/或底端部分裸露。
[0016]优选地,所述覆膜周向占所述裸支架圆周表面积的1/2。
[0017]优选地,所述覆膜周向占所述裸支架圆周表面积的3/4。
[0018]优选地,所述裸支架为Z型支架或网格支架。
[0019]优选地,所述覆膜为聚四乙烯膜。
[0020]本发明将覆膜纵向覆盖在裸支架上,在裸支架覆膜中间设置一处不透X线标记点,在覆膜边缘设置两处不透X线标记点,用以确定支架释放的位置。当动脉瘤同一水平有重要血管分支时,旋转造影观察动脉瘤与分支血管关系,将X线垂直于动脉瘤与血管分支连线,释放支架时将不透X线标记点对齐动脉瘤与分支血管连线中点,保证支架释放后覆膜侧覆盖动脉瘤,而裸支架不会覆盖分支血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发明中裸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0023]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0024]图4为本发明中裸支架覆盖3/4覆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发明中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位于覆膜左侧边缘的展开图;
[0026]图6为本发明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位于覆膜右侧边缘的展开图;
[0027]图7为本发明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位于覆膜上边缘的展开图;
[0028]图8为本发明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位于覆膜下边缘的展开图;
[0029]图9为本发明覆膜四个边缘均设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的展开图;
[0030]图10为本发明覆膜位于裸支架中间位置的示意图;
[0031]图11为本发明覆膜下边缘距裸支架底端有一定距离的示意图;
[0032]图12为本发明覆膜上边缘距裸支架顶端有一定距离的示意图;
[0033]图13为本发明具体使用时的实施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技术特征、发明目的与技术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3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发明中的一种部分覆膜血管支架10,包括裸支架20和覆膜30,本发明中的裸支架20为Z型支架或网格支架。本发明中以裸支架20为网格支架、覆膜30为聚四乙烯膜进行说明。[0036] 在裸支架20的局部覆盖有所述覆膜30,覆膜30覆盖在裸支架20的外表面或内表面,或者覆盖内外表面双层。覆膜30占所述裸支架20圆周表面积的1/2~3/4 ;并在覆膜30的中间水平线31上设有至少一处第一不透X线标记点40,该第一不透X线标记点40也可以位于覆膜30的中心位置。如图5所示,在覆膜30的边缘,包括左侧边缘32、右侧边缘33、上边缘34和下边缘35,为了与第一不透X线标记点40共同确定覆膜30的位置,在上述边缘上设有至少两处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41。
[0037]如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中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41为两处时,该两处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41分别以所述中间水平线31为中线对称设在左侧边缘32或右侧边缘33的任意位置,也可以设在左侧边缘32与上边缘34、下边缘35或右侧边缘33与上边缘34、下边缘35的两个交界处,即覆膜的四个角的位置,既可以标记覆膜边缘也可以标记覆膜30的范围。通过第一不透X线标记点40、与两处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41确定裸支架20释放的位置。
[0038]本发明中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41为四处时,并以两处为一组,两组分别设在所述左侧边缘32和右侧边缘33 ;或者将四处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41设在左侧边缘32、右侧边缘33和覆膜的上边缘34、下边缘35的交界处,参考图9所示。
[0039]如图7和图8所示,另外本发明中左侧边缘32、右侧边缘33、上边缘34和下边缘35以其中一个边缘设两处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41,也可以进行边缘组合设置,比如左侧边缘32分别和右侧边缘33、上边缘34、下边缘35其中之一搭配设置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41,或者四个边缘均设置,只要能通过设置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41可以确定支架10的位置即可,如图9。
[0040]本发明中的覆膜30主要是为了覆盖动脉瘤50,使其完全隔绝瘤腔的同时以保持载瘤动脉的通畅。所以本发明中支架10—方面隔绝动脉瘤50,另一方面保证分支血管51的通畅。
[0041]如图5至9所示,覆膜30覆盖方式有多种,如上边缘34、下边缘35与所述裸支架20的顶端21、底端22重合,覆膜30沿裸支架20的周向进行覆盖。或者覆膜30覆盖在顶端21、底端22之间,使裸支架20部分裸露在外,使覆膜30沿裸支架20的周向进行覆盖,如图10所示。或者覆膜30与裸支架20的一端重合,另一端保持一定间隙,使裸支架20裸露,覆膜30沿裸支架20的周向进行覆盖,如图11和图12所示。上述覆盖方式,只要能使覆膜30覆盖住动脉瘤50即可。
[0042]本发明中的覆膜部分占裸支架20圆周表面积1/2~3/4,实际使用中,当动脉瘤50横向直径与动脉管腔52周长之比小于1/3时,选择1/2覆膜的支架;当其比值大于1/3小于1/2时,选择3/4覆膜支架,如图4所示。
[0043]所述覆膜30中的第一不透X线标记点31位于覆膜30横向中点处,当覆膜边缘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41与X线垂直时,第一不透X线标记点31处于X线最外侧,便于辨识支架10的覆膜部分,以保证支架10的位置释放正确。
[0044]如图13所示,实际使用时,将第一不透X线标记点41对齐动脉瘤50与分支血管51中点处,释放支架10后保证裸支架20覆盖分支血管21,而覆膜30覆盖动脉瘤50。
[0045]当动脉瘤50同一水平有重要血管分支51时,旋转造影观察动脉瘤50与分支血管51的关系,将X线垂直于动脉瘤50与血管分支51连线,释放支架10时将第一不透X线标记点40对齐动脉瘤50与分支血管51连线中点,保证支架10释放后覆膜30覆盖动脉瘤50而裸支架20不会覆盖分支血管51。
[0046]本发明将覆膜纵向覆盖在裸支架上,在裸支架覆膜中间设置一处不透X线标记点,在覆膜边缘设置两处不透X线标记点,用以确定支架释放的位置。当动脉瘤同一水平有重要血管分支时,旋转造影观察动脉瘤与分支血管关系,将X线垂直于动脉瘤与血管分支连线,释放支架时将不透X线标记点对齐动脉瘤与分支血管连线中点,保证支架释放后覆膜侧覆盖动脉瘤,而裸支架不会覆盖分支血管。
[0047]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权利要求】
1.部分覆膜血管支架,包括裸支架和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裸支架的局部覆盖有所述覆膜,所述覆膜占所述裸支架圆周表面积的1/2~3/4 ;在覆膜的中间水平线上设有至少一处第一不透X线标记点;在覆膜的左侧边缘、右侧边缘、上边缘或下边缘设有至少两处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覆膜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为两处,分别以所述中间水平线为中线对称设在左侧边缘或右侧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部分覆膜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处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设在左侧边缘与上边缘、下边缘或右侧边缘与上边缘、下边缘的两个交界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覆膜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为四处,并以两处为一组,两组分别设在所述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部分覆膜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处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设在左侧边缘、右侧边缘和覆膜上边缘、下边缘的交界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覆膜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的上边缘、下边缘与所述裸支架的顶端、底端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覆膜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裸支架的顶端和/或底端部分裸露。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部分覆膜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周向占所述裸支架圆周表面积的1/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部分覆膜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周向占所述裸支架圆周表面积的3/4。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部分覆膜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裸支架为Z型支架或网格支架;所述覆膜为聚四乙烯膜。
【文档编号】A61F2/07GK103989539SQ201410251137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8日
【发明者】高峰, 徐亚利 申请人: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