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8689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药产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单硝酸异山梨酯,又称5-单硝酸异山梨酯,为长效硝酸酯类抗心绞痛药,是硝酸异山梨酯体内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口服吸收快,绝对生物利用度可达100%,个体差异小,且毒副作用比硝酸甘油和硝酸异山梨酯小,生物半衰期为4~5h,可用于冠心病的长期治疗、心绞痛的预防、心肌梗死后持续心绞痛的治疗等,是目前防治心绞痛最好的药物之一。目前,单硝酸异山梨酯临床使用剂型有普通片剂、缓释制剂和注射剂。普通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剂或胶囊制剂,由于给药次数频繁(需日服2~3次)、血药浓度波动较大,在深夜或凌晨时机体血药浓度降至最低水平时,易发生心绞痛,且频繁给药易产生耐药性。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制剂在服药期间,每日给药一次,减小了服药次数,基本无耐药性的发生;同时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制剂具有的独特药物释放系统,符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昼夜节律,不仅快速起效且能长效保护,从而大大降低了患者夜间心绞痛的发生概率,提高了患者依从性。现有技术中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制剂,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受湿度影响药物会发生迁移;另外,在高温和高湿环境下,由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的高渗透性使其极易发生升华作用,这也是药物发生迁移的原因。然而,现有技术中防止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制剂发生药物迁移的方法,依然存在着无法有效防止单硝酸异山梨酯迁移、生产工艺复杂以及药物稳定性差的技术缺陷。因此,研发出一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制剂无法有效防止单硝酸异山梨酯迁移、生产工艺复杂以及药物稳定性差的技术缺陷,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制剂无法有效防止单硝酸异山梨酯迁移、生产工艺复杂以及药物稳定性差的技术缺陷。目前的理论认为造成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析晶现象的原因主要有:(1)由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的高溶解性,使其缓释制剂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受湿度影响,单硝酸异山梨进行了溶解后在微丸表面再析晶的过程;(2)另外,在高温和高湿环境下,由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的高渗透性使其极易发生升华作用,从而迁移至微丸表面发成再结晶。然而,根据单硝酸异山梨酯的理化数据显示,单硝酸异山梨酯虽然具有高水溶性,但其却不具有引湿性,从而有理由推断出,单硝酸异山梨酯自内而外的迁移,主要取决于微丸内部残留溶剂量,而外界湿度对其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因此,对单硝酸异山梨酯微丸内部残留溶剂的控制是控制微丸表面析晶的关键。而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加入PVP作为抑晶剂的挤出滚圆或混悬上药制备微丸的方法中,由于单硝酸异山梨酯本身熔点较低(68~72),当单硝酸异山梨酯与PVP混合后转化为无定型态,其无定型态的熔点较结晶态更低,从而造成干燥温度不能过高、干燥时间长、残留溶剂难以完全除去的弊端;另外,由于挤出滚圆或混悬上药的工艺中溶剂用量较高,就更加加大了残留溶剂的去除难度。本发明的研究也表明,采用加入PVP作为抑晶剂的挤出滚圆或混悬上药制备微丸的现有技术工艺生产获得的胶囊,虽然在刚制得微丸初期未见有析晶现象,但放置一定时间后微丸表面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析晶;而这一现象与其微丸内残留溶剂不能得到良好控制有密切的关系。基于上述理论支持,经过大量的研究探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方案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粉末层积法(powderlayering)制备载药微丸。首先,喷粘合剂溶液于丸核上,再加药物或赋形剂粉末,靠液体毛细管力粘附粉末粒子,形成细粉层;随着粘合剂的喷入,更多的粉末粘附到丸核上,直至制得适宜大小的微丸;在同时进行的干燥过程中,随着部分溶剂的蒸发,粘合剂和其他溶剂成分析出,液体桥部分被固体桥取代。粉末层积法与挤出滚圆和混悬上药(液体层积法)相比,粉末层积法中溶剂用量大大降低,采用粉末层积法制备获得的微丸经干燥后残留溶剂量极低;而挤出滚圆和混悬上药工艺溶剂用量较高,后续的干燥时间比较长,而且残留溶剂很难完全除去。从理论上来讲,采用粉末层积法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载药微丸可使微丸内溶剂残留量极低,即从内部控制住了单硝酸异山梨酯重结晶的条件,避免其发成重结晶进而阻止单硝酸异山梨酯微丸析晶现象的发生。经过对比试验的验证,发现采用粉末层积法制备的单硝酸异山梨酯载药微丸确实能够有效地抑制单硝酸异山梨酯微丸析晶现象的发生。经工业化放大生产研究,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易于操作、工艺时间短、操作清场便捷,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本发明所述制备工艺生产获得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稳定性良好,不仅解决了单硝酸异山梨酯的析晶问题,还避免了现有工艺主药与辅料易结块、加热变绵软不利于残留溶剂去除、微丸粘连等问题。经过体外溶出和体内生物等效试验研究,本发明所提供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与原研制剂相比具有生物等效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步骤一、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单硝酸异山梨酯与填充剂混合后,气流粉碎得微粉化粉体;粘合剂溶于水/乙醇溶液中,搅拌得粘合剂溶液;将微粉化粉体通过粘合剂溶液包被于空白丸芯表面,进行第一次包衣,干燥得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步骤二、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微丸:缓释膜材料、增塑剂和抗粘剂溶于水/乙醇溶液,搅拌得缓释层溶液;将所述缓释层溶液包被于所述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表面,进行第二次包衣,干燥得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微丸;步骤三、混合:所述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微丸混合,填充胶囊得产品。优选地,所述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微丸中有效成分的质量比为3:7;所述有效成分为单硝酸异山梨酯。优选地,所述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由内到外的结构为:空白丸芯和载药层,所述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微丸由内到外的结构为:空白丸芯、载药层和缓释包衣层。优选地,所述空白丸芯为糖丸芯,所述空白丸芯的粒径为0.600~0.700mm,所述空白丸芯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的质量比为8:(4~6)。优选地,以质量份计,所述载药层包括:单硝酸异山梨酯10份、填充剂3~5份和粘合剂1~2份;所述填充剂为乳糖和/或微晶纤维素,所述粘合剂为羟丙甲纤维素和/或聚乙烯吡咯烷酮。优选地,以质量份计,所述缓释包衣层包括:缓释膜材料10份、增塑剂1~2份和抗粘剂4~6份;所述缓释膜材料选自: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和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塑剂选自:邻苯二甲酸酯、柠檬酸三乙酯和葵二酸二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粘剂选自:滑石粉、微粉硅胶和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第一次包衣的底盘转速为150~250rpm,所述第一次包衣的进风风机转速为400~600rpm,所述第一次包衣的排风风机转速为200~400rpm,所述第一次包衣的进风温度为35~45,所述第一次包衣的雾化压力为0.4~0.6Bar。优选地,所述微粉化粉体和所述粘合剂溶液的物料温度为25~30,所述微粉化粉体和所述粘合剂溶液的供粉-供液比为(10~20):15,所述粘合剂溶液的供液蠕动泵转速为12~18rpm,所述微粉化粉体的饲粉速度为10~20g/min。优选地,所述第二次包衣的底盘转速为150~250rpm,所述第二次包衣的进风风机转速为400~600rpm,所述第二次包衣的出风风机转速为200~400rpm,所述第二次包衣的进风温度为35~45,所述第二次包衣的雾化压力为0.4~0.6Bar。优选地,所述缓释层溶液的物料温度为25~30,所述缓释层溶液的供液蠕动泵转速为12~18rpm,所述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微丸的含水量小于2%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步骤一、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步骤二、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微丸:步骤三、混合:所述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微丸混合,填充胶囊得产品。经实验测定可得,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制得的产品稳定性良好,不仅解决了单硝酸异山梨酯的析晶问题,还避免了现有工艺主药与辅料易结块、加热变绵软不利于残留溶剂去除、微丸粘连等问题。经质量对比研究,本发明所提供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中的质量与原研制剂一致,具有较好的药物安全性。经过体外溶出和体内生物等效试验研究,本发明所提供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与原研制剂相比具有生物等效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5中,对照产品溶液的色谱图;图2为实施例5中,产品1溶液的色谱图;图3为实施例5中,产品2溶液的色谱图;图4为实施例5中,产品3溶液的色谱图;图5为实施例5中,异乐定溶液的色谱图;图6为产品1、产品2、产品3和异乐定在介质水的溶出曲线;图7为产品1、产品2、产品3和异乐定在介质0.1N盐酸溶液的溶出曲线;图8为产品1、产品2、产品3和异乐定在介质pH4.5缓冲液的溶出曲线;图9为产品1、产品2、产品3和异乐定在介质pH6.8缓冲液的溶出曲线;图10为实施例8中,产品1和异乐定在家兔体内的平均药-时曲线对比图;图11为实施例8中,产品2和异乐定在家兔体内的平均药-时曲线对比图;图12为实施例8中,产品3和异乐定在家兔体内的平均药-时曲线对比图;图13为实施例1制得的产品1在0月和12月的显微图;图14为实施例2制得的产品2在0月和12月的显微图;图15为实施例3制得的产品3在0月和12月的显微图;图16为对比例1制得的对照产品1在0月和12月的显微图;图17为对比例2制得的对照产品2在0月和12月的显微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制剂无法有效防止单硝酸异山梨酯迁移、生产工艺复杂以及药物稳定性差的技术缺陷。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为了更详细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进行具体地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为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产品1的具体实施例。产品1的处方组成请参阅表1。表1:产品1的处方组成(4000粒)产品1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将单硝酸异山梨酯原料药和微晶纤维素按处方比例充分混合后进行气流粉碎处理,得到微粉化的混合粉体(D90:10~20微米),称取上述微粉化粉体(其中单硝酸异山梨酯与微晶纤维素的质量比为2:1)300.0g,用于粉末上药;称取40.0gHPMCE30于室温下加入1000g的纯化水中,搅拌溶解至澄清,即得粘合剂溶液;称取乳糖丸芯400.0g置于多功能制丸包衣机中,设置底盘转速200rpm,进风风机500rpm,排风风机300rpm,进风温度为40,物料温度为25,雾化压力为0.5Bar,供液蠕动泵转速为15rpm,饲粉速度为10g/min,进行粉末上药。上药结束后,将含药微丸置于鼓风干燥箱中,设置干燥温度为40干燥4h,即得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1,所得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1的总重为731.6g。步骤二、称取乙基纤维素59.2g加入95%乙醇水溶液1000g中搅拌均匀,精密称取柠檬酸三乙酯11.84g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滑石粉35.52g,搅拌均匀即得缓释层溶液。取上述步骤制得的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1共计512.1g填入多功能制丸包衣机中,设置底盘转速200rpm,进风风机500rpm,排风风机300rpm,进风温度为40,物料温度为25,雾化压力为0.5Bar,供液蠕动泵转速为15rpm,进行包衣操作,将上述缓释层溶液包被于微丸表面,直至缓释层溶液喷完。设定物料温度为40,将包被上阻滞层的微丸置于鼓风干燥箱中,设置干燥温度为40干燥,直至水分含量小于2%,得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微丸1。步骤三、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1和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微丸1按照以单硝酸异山梨酯含量计的质量比3:7混合均匀,填充胶囊,得硝酸异山梨酯缓胶囊,即为产品1。本实施例中,产品1的产量为4000粒。实施例2本实施例为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产品2的具体实施例。产品2的处方组成请参阅表2。表2:产品2的处方组成(4000粒)产品2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将单硝酸异山梨酯原料药和处方量的微晶纤维素按比例充分混合后进行气流粉碎处理,得到微粉化(D90:10~20微米)的混合粉体,称取上述微粉化粉体(其中单硝酸异山梨酯与微晶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0:4)280.0g,用于粉末上药;称取HPMCE3030.0g于室温下加入1000g的纯化水中,搅拌溶解至澄清,即得粘合剂溶液;称取蔗糖丸芯320.0g置于多功能制丸包衣机中,设置底盘转速200rpm,进风风机500rpm,排风风机300rpm,进风温度为40,物料温度为25,雾化压力为0.5Bar,供液蠕动泵转速为15rpm,饲粉速度为15g/min,进行粉末上药。上药结束后,将含药微丸置于鼓风干燥箱中,设置干燥温度为40干燥4h,即得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2,所得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2的总重为622.8g。步骤二、精密称取乙基纤维素63.0g加入95%乙醇水溶液1000g中搅拌均匀,精密称取柠檬酸三乙酯9.45g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滑石粉31.5g,搅拌均匀即得缓释层溶液。取上述步骤制得的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2共计436.0g填入多功能制丸包衣机中,设置底盘转速200rpm,进风风机500rpm,排风风机300rpm,进风温度为40,物料温度为25,雾化压力为0.5Bar,供液蠕动泵转速为15rpm,进行包衣操作,将上述缓释层溶液包被于微丸表面,直至缓释层溶液喷完。设定物料温度为40,将包被上阻滞层的微丸置于鼓风干燥箱中,设置干燥温度为40干燥,直至水分含量小于2%,得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微丸2。步骤三、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2和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微丸2按照以单硝酸异山梨酯含量计的质量比3:7混合均匀,填充胶囊,得硝酸异山梨酯缓胶囊,即为产品2。本实施例中,产品2的产量为4000粒。实施例3本实施例为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产品3的具体实施例。产品3的处方组成请参阅表3。表3:产品3的处方组成(12000粒)产品3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将单硝酸异山梨酯原料药和处方量的微晶纤维素按比例充分混合后进行气流粉碎处理,得到微粉化(D90:10~20微米)的混合粉体,称取上述微粉化粉体(其中单硝酸异山梨酯与微晶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0:3)780.0g,用于粉末上药;称取60.0gHPMCE30于室温下加入3000g的纯化水中,搅拌溶解至澄清,即得粘合剂溶液;称取蔗糖丸芯800.0g置于多功能制丸包衣机中,设置底盘转速200rpm,进风风机500rpm,排风风机300rpm,进风温度为40,物料温度为25,雾化压力为0.5Bar,供液蠕动泵转速为15rpm,饲粉速度为20g/min,进行粉末上药。上药结束后,将含药微丸置于鼓风干燥箱中,设置干燥温度为40干燥4h,即得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3,所得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3的总重为1619.8g。步骤二、精密称取乙基纤维素196.8g加入95%乙醇水溶液1000g中搅拌均匀,精密称取柠檬酸三乙酯19.68g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滑石粉78.72g,搅拌均匀即得缓释层溶液。取上述步骤制得的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3共计1133.9g填入多功能制丸包衣机中,设置底盘转速200rpm,进风风机500rpm,排风风机300rpm,进风温度为40,物料温度为25,雾化压力为0.5Bar,供液蠕动泵转速为15rpm,进行包衣操作,将上述缓释层溶液包被于微丸表面,直至缓释层溶液喷完。设定物料温度为40,将包被上阻滞层的微丸置于鼓风干燥箱中,设置干燥温度为40干燥,直至水分含量小于2%,即得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微丸3。步骤三、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3和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微丸3按照以单硝酸异山梨酯含量计的质量比3:7混合均匀,填充胶囊,得硝酸异山梨酯缓胶囊,即为产品3。本实施例中,产品3的产量为12000粒。对比例1本实施例为通过滚圆法、采用PVP作为抑晶剂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即对照产品1的具体实施例。对照产品1的处方组成请参阅表4。表4:对照产品1的处方组成(3000粒)类别原辅料名称功能投料量(g)速释微丸单硝酸异山梨酯活性成分150.0微晶纤维素填充剂650.0PVPK30抑晶剂130.0HPMCE30粘合剂70.0纯化水溶剂3000.0缓释包衣乙基纤维素缓释膜材料100.0柠檬酸三乙酯增塑剂10.0滑石粉抗粘剂50.095%乙醇水溶液溶剂1000.0对照产品1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精密称取单硝酸异山梨酯150.0g、微晶纤维素650.0g、PVPK30共计130.0g混合后,用3%的HPMCE30水溶液作为粘合剂制备湿软材,软材挤出成圆柱条后滚圆。在滚圆的初始阶段,设置低速维持2-4min,然后增加转速至200rpm维持30min。收集载药小丸并于40烘箱干燥12h,即得速释微丸1,总重为958.6g。步骤二、精密称取乙基纤维素100.0g加入95%乙醇水溶液1000g中搅拌均匀,精密称取柠檬酸三乙酯10.0g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滑石粉50.0g,搅拌均匀即得缓释层溶液。取上述步骤制得的速释微丸1共计671.0g填入多功能制丸包衣机中,设置底盘转速200rpm,进风风机500rpm,排风风机300rpm,进风温度为40,物料温度为25,雾化压力为0.5Bar,供液蠕动泵转速为15rpm,进行包衣操作,将上述缓释层溶液包被于微丸表面,直至缓释层溶液喷完。设定物料温度为40,将包被上缓释层的微丸置于鼓风干燥箱中,设置干燥温度为40干燥,直至水分含量小于2%,即得缓释微丸1。步骤三、速释微丸1和缓释微丸1按照以单硝酸异山梨酯含量计的质量比3:7混合均匀,填充胶囊,得硝酸异山梨酯缓胶囊,即为对照产品1。本实施例中,对照产品1的产量为3000粒。对比例2本实施例为通过液相层积法、以PVP作为抑晶剂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即对照产品2的具体实施例。对照产品2的处方组成请参阅表5。表5:对照产品2的处方组成(4000粒)对照产品2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精密称取25.0gPVPK30,于室温下加入1000g的纯化水溶液中,搅拌混匀;精密称取乳糖50.0g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混匀后,缓慢加入单硝酸异山梨酯200.0g,搅拌均匀,获得载药层溶液。将500.0g蔗糖丸芯填入多功能制粒包衣机中,设置底盘转速200rpm,进风风机500rpm,排风风机300rpm,进风温度为40,物料温度为25,雾化压力为0.5Bar,供液蠕动泵转速为15rpm,进行上药操作,将上述载药层溶液包被于空白丸芯表面,直至载药层溶液喷完。上药结束后,将含药微丸置于鼓风干燥箱中,设置干燥温度为40干燥4h,即得速释微丸2,总重为753.2g。步骤二、精密称取乙基纤维素77.5g加入95%乙醇水溶液1000g中搅拌均匀,精密称取柠檬酸三乙酯7.75g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滑石粉38.75g,搅拌均匀即得缓释层溶液。取速释微丸2共计527.2g填入多功能制丸包衣机中,设置底盘转速200rpm,进风风机500rpm,排风风机300rpm,进风温度为40,物料温度为25,雾化压力为0.5Bar,供液蠕动泵转速为15rpm,进行包衣操作,将上述缓释层溶液包被于微丸表面,直至缓释层溶液喷完。设定物料温度为40,将包被上缓释层的微丸置于鼓风干燥箱中,设置干燥温度为40干燥,直至水分含量小于2%,即得缓释微丸2。步骤三、速释微丸2和缓释微丸2按照以单硝酸异山梨酯含量计的质量比3:7混合均匀,填充胶囊,得硝酸异山梨酯缓胶囊,即为对照产品2。本实施例中,对照产品2的产量为4000粒。实施例4本实施例为产品1、产品2、产品3、对照产品1和对照产品2内的微丸析晶现象对比研究。将产品1、产品2、产品3、对照产品1和对照产品2分别放置于恒温恒湿箱内,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附录<9001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的要求,设置恒温恒湿箱的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0%。在温度为25±2、相对湿度为60%±10%的条件下,分别考察0月和12月时各胶囊制剂内微丸的析晶现象。所得结果可参阅表6。表6:胶囊内微丸析晶现象对比研究结果从表6中可得,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有效地解决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微丸的表面析晶问题。分别观察产品1、产品2、产品3、对照产品1和对照产品2在0月和12月的显微图,显微图请参阅图13~图17。产品1在0月的显微图显示微丸表面圆整、光滑,在12月的显微图显示微丸与0月时相比未有明显变化;产品2在0月的显微图显示微丸表面圆整、光滑,在12月的显微图显示微丸与0月时相比未有明显变化;产品3在0月的显微图显示微丸表面圆整、光滑,在12月的显微图与0月时相比未有明显变化;对照产品1在0月的显微图显示微丸表面圆整、光滑,在12月的显微图显示微丸表面析出并附着大量针晶;对照产品2在0月的显微图显示部分微丸粘连、微丸表面未见针晶,在12月的显微图显示微丸表面附着有少量针晶。从对照产品2的显微图中可以看出,12月后对照产品2中有一部分微丸呈现出两个微丸粘连在一起的状态,这是由于单硝酸异山梨酯与PVP易发生结块现象所致;而这一现象使得微丸加热后会变得绵软,从而不能通过加温使其残留溶剂完全去除,使其仍有重新结晶条件的存在,致使其在长期放置过程中出现析晶现象。而微丸粘连不仅会影响药物的释放行为,并且使药物流动性降低而增大后续制备生产的难度。12月后,产品1、产品2和产品3的微丸未出现微丸黏连现象,并且具有较好的圆整度。由此可见,本专利所述处方工艺不仅在抑制析晶方面优于现有的以PVP作为抑晶剂的制备工艺,更避免了以PVP作为抑晶剂的制备工艺中主药与辅料易结块、加热变绵软不利于残留溶剂去除、微丸粘连等问题。实施例5本实施例为产品1、产品2和产品3与原研制剂的质量对比研究的具体实施例。参照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国家药品标准《WS1-(X-116)-2006Z》、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二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和EUROPEANPHARMACOPOEIA8.0《ISOSORBIDEMONONITRATE,DILUTED》,结合各标准的具体要求,以杂质B硝酸异山梨酯和杂质C2-单硝酸异山梨酯作为特定杂质,分别考察产品1、产品2、产品3和异乐定中各特定杂质和总杂的含量。异乐定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都认可的市售常规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的原研制剂。5.1试验样品产品1、产品2、产品3和异乐定(异乐定批号为614019)。5.2溶液的配制流动相:精密量取甲醇500ml、纯化水1500ml置于烧杯中,混合均匀,微孔滤膜过滤后超声10min,即得。对照产品溶液:精密称取单硝酸异山梨酯工作对照产品10mg、硝酸异山梨酯对照产品10mg、2-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产品10mg,置于100.0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超声溶解,并稀释至刻度,过滤。精密移取上述续滤液5ml置于100ml容量瓶内,用流动相稀释定容至刻度,即得对照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取不少于10粒胶囊,计算平均装量。研细后精密称取(依据理论含药量计算,约相当于含主药单硝酸异山梨酯25mg),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5ml甲醇,超声15分钟,加适量流动相超声20分钟溶解,过滤,取续滤液5ml到50ml,并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即得供试品溶液。5.3试验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设置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室温。按照上述供试品溶液的配制方法分别配置产品1、产品2、产品3和异乐定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移取各产品的供试品溶液和对照产品溶液各20μl进样检测,记录色谱图。5.4试验结果对照产品溶液和待测样品溶液的色谱图参阅附图1~附图5,各待测样品中特定杂质B、杂质C以及总杂的含量请参阅表7。表7的试验结果显示:产品1、产品2、产品3和异乐定中,杂质B和杂质C均为未检出,总杂含量为0。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制得的产品与原研制剂质量一致,具有较高的药物安全性。表7:胶囊质量对比研究结果试验样品硝酸异山梨酯(杂质B)%2-单硝酸异山梨酯(杂质C)%总杂%产品1未检出未检出0产品2未检出未检出0产品3未检出未检出0异乐定未检出未检出0实施例6本实施例为产品1、产品2和产品3与原研制剂的体外释放度对比研究的具体实施例。参照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国家药品标准《WS1-(X-116)-2006Z》,分别考察产品1、产品2、产品3和异乐定分别在水、0.1N盐酸溶液、pH4.5缓冲液和pH6.8缓冲液这四种溶出介质种的体外释放度。6.1试验样品产品1、产品2、产品3和异乐定(异乐定批号为614019)。6.2溶液的配制水:煮沸后的纯化水。0.1N盐酸溶液:取盐酸约9ml,稀释至1000ml,即得。pH4.5缓冲液:取三水合乙酸钠2.99g加冰乙酸约1.6ml,稀释至1000ml,即得。pH6.8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6.8g和氢氧化钠0.9g,加水1000ml,即得。对照产品溶液:称取单硝酸异山梨酯工作对照产品10mg到200ml容量瓶,加相应的溶出介质溶解,并稀释到刻度,作为对照产品溶液。流动相:精密量取甲醇500ml、纯化水1500ml置于烧杯中,混合均匀,微孔滤膜过滤后超声10min,即得。6.3检测方法采用第二法(桨法)进行释放度测定,6个溶出杯中分别装入相同的溶出介质(即:pH4.5缓冲液或pH6.8缓冲液、水和0.1N盐酸)1000ml,然后取待测样品6粒,分别投入6个溶出杯中,设置桨转速为90转/分钟,温度37,分别于0.5h、1h、2h、4h、6h、8h和12h取样5ml,经微孔滤膜过滤后,取续滤液检测其中主药含量。含量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设置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室温,分别取对照产品溶液或上述取样溶液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按下述公式计算样品释放度:其中,i为取样次数,Ci为第i次取样的浓度,V为溶出介质的体积,V0为取样体积,m为投样重量。根据各取样点释放度绘制溶出曲线,所得产品1、产品2、产品3和异乐定溶出曲线分别为图6~图9,按照下述公式计算f2因子:f2=50×lg[(1+Q/i)-0.5×100]其中,Q为试验药品与原研药品的平均溶出度的方差和,i为取样次数。6.4检测结果产品1、产品2、产品3和异乐定在四种介质中的释放度和f2因子请参阅表8。表8:胶囊体外释放度对比研究结果从表8可得,产品1、产品2、产品3和异乐定在四种介质中的释放曲线f2因子均大于50,表明: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制得的产品具有与原研制剂异乐定相似的溶出特性。实施例7本实施例为产品1、产品2和产品3稳定性研究的具体实施例。分别将产品1、产品2和产品3用铝塑包装,12粒/板。将样品放入相对湿度为65%±10%,温度25±2的恒温恒湿箱内,进行长期稳定性试验。按照国家药品标准《WS1-(X-116)-2006Z》,分别于0、3、6、9、12月取样,分别对样品性状、含量、有关物质及溶出度进行检测,考察各批次样品的稳定性情况。试验结果见表9。表9:胶囊稳定性研究试验结果从表9可得,产品1、产品2和产品3在长期稳定性试验条件下放置12个月内各检验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制得的产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实施例8本实施例为产品1、产品2和产品3药代动力学对比研究的具体实施例。8.1试验动物健康雄性家兔,体重在3kg左右。8.2试验药品:产品1、产品2、产品3和异乐定(异乐定批号为614019),以C13标记的单硝酸异山梨酯作为内标8.3给药方案、血样采集及血样预处理:取雄性家兔72只,平均分为试验组1、试验组2和试验组3共3组,每组24只。所有试验组均采用两制剂单剂量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洗脱期为14d,各组受试家兔分别于试验前一晚开始禁食,试验当日晨给药一次,每次给药1粒,给药后4h自由进食。其中试验组1给予产品1和异乐定,试验组2给予产品2和异乐定,试验组3给予产品3和异乐定,各组给药方案请参阅表10。各组家兔分别于服药前(0h)及服药后0.25、0.5、1、2、3、4、5、6、8、10、12、16、24、36h时耳缘静脉采血1ml。表10:给药方案所取各血样置于肝素化EP管中,4000rpm离心15min,取上层血浆,于-20冷冻储存。在分析测试前,移取50μl血浆样品,加入50μl内标溶液(10μg/ml的C13标记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甲醇溶液),涡旋2min,加入2ml乙酸乙酯-乙腈(9:1)混合萃取剂涡旋5min,1000rpm高速离心10min,取上清液40氮气吹干,残留物用500μl甲醇复溶,即得供试品溶液。取上述供试品溶液的续虑液20μl进样,记录色谱图,根据色谱峰面积,计算单硝酸异山梨酯血浆浓度。8.4分析方法及其验证供试品溶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法进行分析测定,其中仪器系统为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串联API3200Qtrap质谱系统。色谱条件为:色谱柱采用InertsilODS-4C18色谱柱(3.0×150mm,2μm),配有InertsilODS-4C18预柱(3.0×10mm,2μm),流动相为流动相A(1.00mmol/L乙酸铵水溶液):甲醇=70:30(等度洗脱),柱流速为0.5ml/min,柱温30,进样量为20μl。质谱条件为:采用离子喷雾离子源(ESI源),离子极性为负离子,离子检测方式为多反应检测(MRM),喷射电压为-4500V,离子源温度为300,离子源气体(N2)1压力为344.5kPa,离子源气体(N2)2压力为586kPa,气帘气(N2)压力为70kPa,碰撞气(N2)压力为中级,去簇电压为-15V,入口电压为-4V,碰撞能量为-27eV,碰撞池出口电压为-7V,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对质荷比分别为m/z249.5→m/z59.0(单硝酸异山梨酯)和m/z256.0→m/z59.1(内标)。分别考察上述分析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和定量下限、精密度、回收率和稳定性,方法学验证结果如下所述。8.4.1专属性试验专属性测得5-单硝酸异山梨酯和内标在6份不同批号大鼠血浆中的色谱图。在5-单硝酸异山梨酯和内标的保留时间处均没有检测到明显的干扰峰,说明:本试验具有良好的专属性。8.4.2标准曲线和定量下限试验精密吸取空白血浆50μl,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产品溶液50μl,混匀配制成单硝酸异山梨酯药物浓度为5、10、20、50、100、200、500、1000、5000ng/ml的血浆样品,再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0μg/ml)50μl,按照上述血样预处理方法进行样品处理,最终进样检测,每个样品重复进样两次,记录各色谱峰面积,以血浆药物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的比值Y对药物浓度X进行线性回归,求得回归方程为:Y=0.00187X–0.01652(R2=0.9987),即在5~50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5ng/ml。8.4.3精密度试验取空白血浆50μl,按上述标准曲线溶液的配制方法配制高、中、低3个浓度(5、500、5000ng/ml)的血浆样品,处理后的样品置于冰箱中保存,各浓度样品于第一天重复进样6次。计算日内精密度;连续5天重复上述操作,计算日间精密度,结果请参阅表11。根据表11中数据可知,该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表11:精密度试验结果8.4.4回收率试验取空白血浆50μl,按上述标准曲线溶液的配制方法配制高、中、低3个浓度(5、500、5000ng/ml)的血浆样品,每个浓度配制5份样品,每份样品重复进样2次,记录色谱图和峰面积,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实测值与加入量的百分比,计算回收率,试验结果见下表12。由表12试验数据可知,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表12回收率试验结果8.4.5稳定性试验考察未经处理的单硝酸异山梨酯血浆样品室温放置2h稳定性,血浆样品经历3次冷冻解冻循环的稳定性以及血浆样品-20冷冻放置30天的稳定性。取空白血浆50μl,按上述标准曲线溶液的配制方法配制高、中、低3个浓度(5、500、5000ng/ml)的血浆样品,每一种浓度水平每一个条件的稳定性考察进行三个样本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样品室温放置2h、样品反复冻融3次及长期冷冻储存30d内样品稳定性良好。上述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符合化学药品制剂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和生物样品分析国际规范的有关要求,可用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在试验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8.5数据处理和统计采用DAS2.0药动学软件中的生物等效性评价模块计算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受试者用药后的药动学参数。8.6药动参数及生物等效性试验结果:试验组1药动学参数及生物等效性试验结果见下表13和表14,试验组2药动学参数及生物等效性试验结果见下表15和表16,试验组3药动学参数及生物等效性试验结果见下表17和表18。各试验组的平均药-时曲线见图10~12。表13:试验组1药动学参数结果表14:试验组1中AUC(0-t)等效性分析(ABE):[1-2α]置信区间法(A:R)数值结论相对生物利用度(F%)94.1%等效标准80.0%~125.0%置信区间91.8%~96.5%合格表15:试验组2药动学参数结果表16:试验组2中AUC(0-t)等效性分析(ABE):[1-2α]置信区间法(A:R)数值结论相对生物利用度(F%)108.3%等效标准80.0%~125.0%置信区间105.2%~111.5%合格表17:试验组3药动学参数结果表18:试验组3中AUC(0-t)等效性分析(ABE):[1-2α]置信区间法(A:R)数值结论相对生物利用度(F%)101.3%等效标准80.0%~125.0%置信区间99.2%~103.4%合格根据表13~18的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可知,产品1、产品2和产品3均与原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由此表明,本发明所述处方工艺制备生产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具有可靠的临床疗效。实施例9本实施例为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产品4的具体实施例。产品4的处方组成请参阅表19。表19:产品4的处方组成(4000粒)产品4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将单硝酸异山梨酯原料药和处方量的乳糖按比例充分混合后进行气流粉碎处理,得到微粉化(D90:10~20微米)的混合粉体,称取上述微粉化粉体(其中单硝酸异山梨酯与乳糖的质量比为10:5)300.0g,用于粉末上药;称取PVPK3040.0g于室温下加入1000g的95%乙醇水溶液中,搅拌溶解至澄清,即得粘合剂溶液;称取乳糖丸芯400.0g置于多功能制丸包衣机中,设置底盘转速150rpm,进风风机400rpm,排风风机200rpm,进风温度为35℃,物料温度为28℃,雾化压力为0.4Bar,供液蠕动泵转速为18rpm,饲粉速度为18g/min,进行粉末上药。上药结束后,将含药微丸置于鼓风干燥箱中,设置干燥温度为40℃干燥4h,即得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4,所得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4的总重为723.2g。步骤二、精密称取醋酸纤维素37.0g加入95%乙醇水溶液1000g中搅拌均匀,精密称取邻苯二甲酸二乙酯7.4g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微粉硅胶18.5g,搅拌均匀即得缓释层溶液。取上述步骤制得的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4共计506.2g填入多功能制丸包衣机中,设置底盘转速150rpm,进风风机400rpm,排风风机200rpm,进风温度为35℃,物料温度为28℃,雾化压力为0.4Bar,供液蠕动泵转速为18rpm,进行包衣操作,将上述缓释层溶液包被于微丸表面,直至缓释层溶液喷完。设定物料温度为40℃,将包被上阻滞层的微丸置于鼓风干燥箱中,设置干燥温度为40℃干燥,直至水分含量小于2%,即得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微丸4。步骤三、取上述制备获得的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4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微丸4混合均匀后,填充胶囊,即得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即为产品4。本实施例中,产品4的产量为4000粒。实施例10本实施例为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产品5的具体实施例。产品5的处方组成请参阅表20。表20:产品5的处方组成(4000粒)产品5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将单硝酸异山梨酯原料药和处方量的乳糖按比例充分混合后进行气流粉碎处理,得到微粉化(D90:10~20微米)的混合粉体,称取上述微粉化粉体(其中单硝酸异山梨酯与乳糖的质量比为10:5)300.0g,用于粉末上药;称取PVPK3040.0g于室温下加入1000g的95%乙醇水溶液中,搅拌溶解至澄清,即得粘合剂溶液;称取乳糖丸芯400.0g置于多功能制丸包衣机中,设置底盘转速250rpm,进风风机600rpm,排风风机400rpm,进风温度为45℃,物料温度为30℃,雾化压力为0.6Bar,供液蠕动泵转速为12rpm,饲粉速度为12g/min,进行粉末上药。上药结束后,将含药微丸置于鼓风干燥箱中,设置干燥温度为40℃干燥4h,即得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5,所得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5的总重为716.8g。步骤二、精密称取醋酸纤维素111.0g加入1000g95%乙醇水溶液中搅拌均匀,精密称取葵二酸二丁酯11.1g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硬脂酸镁44.4g,搅拌均匀即得缓释层溶液。取上述步骤制得的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5填入多功能制丸包衣机中,设置底盘转速250rpm,进风风机600rpm,排风风机400rpm,进风温度为45℃,物料温度为30℃,雾化压力为0.6Bar,供液蠕动泵转速为12rpm,进行包衣操作,将上述缓释层溶液包被于微丸表面,直至缓释层溶液喷完。设定物料温度为40℃,将包被上阻滞层的微丸置于鼓风干燥箱中,设置干燥温度为40℃干燥,直至水分含量小于2%,即得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微丸5。步骤三、取上述制备获得的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5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微丸5混合均匀后,填充胶囊,即得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即为产品5。本实施例中,产品5的产量为4000粒。对实施例9和实施例10制得的产品4和产品5重复实施例4~实施例8的实验,得到相似的实验结果,在此不再赘述。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发明所述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采用粉末层积上药制备载药微丸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药层分布均匀、溶剂使用量少的优点,有利于药层中残留溶剂的控制,可有效地解决单硝酸异山梨酯微丸的表面析晶问题,提高了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的制剂稳定性。经加速和长期稳定性试验考察,结果显示根据本发明所述处方工艺生产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稳定性试验期间各微丸表面未出现析晶现象。(2)经与原研参比制剂“异乐定”进行质量对比研究表明,本发明所述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有关物质与原研参比制剂水平一致,其中杂质B和杂质C均为未检出,总杂含量为0,具有较高的药物安全性。(3)经工业化放大生产研究,本发明所述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处方工艺易于操作、工艺时间短、操作清场便捷,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现有工艺主药与辅料易结块、加热变绵软不利于残留溶剂去除、微丸粘连等问题。(4)经与原研参比制剂“异乐定”体外溶出和体内生物等效试验证明,本发明所提供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与原研制剂异乐定相比具有生物等效性,保证了药物的有效性。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步骤一、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步骤二、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微丸;步骤三、混合:所述单硝酸异山梨酯速释微丸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微丸混合,填充胶囊得产品。经实验测定可得,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制得的产品稳定性良好,不仅解决了单硝酸异山梨酯的析晶问题,还避免了现有工艺主药与辅料易结块、加热变绵软不利于残留溶剂去除、微丸粘连等问题。经过体外溶出和体内生物等效试验研究,本发明所提供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与原研制剂相比具有生物等效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防止单硝酸异山梨酯迁移、生产工艺复杂以及药物稳定性差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能有效抑制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的析晶现象、克服了现有生产工艺中存在的各种技术问题,还保证了由该处方工艺制备的药物制剂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