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扎胞苷的新医药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39937阅读:2365来源:国知局
阿扎胞苷的新医药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阿扎胞苷的医药新用途,具体涉及阿扎胞苷在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以及阿扎胞苷作为活性成分与药用载体制成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习惯称类风湿。我国以前的教科书和文献上曾称为偻麻质斯、慢性风湿病、畸形性关节炎、增殖性关节炎和萎缩性关节炎,以后多称伪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的文献统一采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名称。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消耗性、反复发作、以关节症状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多发于女性,其发病率国内尚无精确的统计,估计在1.08%左右,欧美国家的发病率较高,约为0.5~3%。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的多发性小关节炎,以手、腕、足、膝等关节最常受累。早期可有红、肿、热、痛和关节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直和畸形,并有骨腐蚀和骨骼肌的萎缩,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

阿扎胞苷(azacitidine)是一种嘧啶核苷胞苷的类似物,可影响分化细胞、基因表达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和代谢,从而产生细胞毒性,这种细胞毒作用,可以使快速分裂的细胞死亡,包括对正常的生长调控机制不再起反应的恶性肿瘤细胞,而非增殖细胞则相对不敏感。

阿扎胞苷通过最大限度抑制dna甲基化时的浓度,不严重阻碍dna合成,研究表明,其作用对机体免疫细胞同样有效,通过作用于免疫活性淋巴细胞,抑制由自身免疫产生的免疫细胞活性,对由自身抗体引起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明显的调节和治疗作用,尤其是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够快速清除炎症因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研究设计阿扎胞苷的新医药用途,即阿扎胞苷在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阿扎胞苷的结构式如下: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阿扎胞苷在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通过体内外ra相关因子(类风湿因子(rf-igm)、抗环状瓜氨酸(ccp)抗体、类风湿因子igg及iga、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以及抗核抗体、抗ena抗体)用药前后测定,结果显示,阿扎胞苷有较好的体内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因此,可用于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以阿扎胞苷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尤其用于制备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含有治疗有效量的阿扎胞苷药物组合物。其中活性成分在药物组合物中的重量为5-95%。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可通过口服和注射给药的方式施用于需要这种治疗的患者。用于口服时,可将其职称常规的固体制剂如片剂、颗粒剂、胶囊等或制成液体制剂如水或油悬浮剂、糖浆等;用于注射给药时,可将其制成针剂和经皮给药的剂型等。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各种剂型可以按照药学领域的常规生产方法制备。例如阿扎胞苷进行合成,然后将其制成所需的剂型。

附图说明

图1是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生成no的影响图。

图1中,1为空白对照组,2为模型组,3为阳性药物对照组,4、5、6、7、8为阿扎胞苷组(浓度分别为10、3、1、0.3、0.1μm/l)*p<0.05**p<0.01。

图2是阿扎胞苷对lps刺激的raw264.7炎症细胞tnf-α的影响图。

图2中,1为空白对照组,2为模型组,3为阳性药物对照组,4为1μm/l阿扎胞苷组,*p<0.05**p<0.01。

图3是阿扎胞苷对lps刺激的raw264.7炎症细胞il-1β的影响图。

图3中,1为空白对照组,2为模型组,3为阳性药物对照组,4为1μm/l阿扎胞苷组,*p<0.05**p<0.01。

图4是阿扎胞苷体外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大鼠后足关节病变程度)。

图4中,1为模型组,2为甲氨蝶呤组,3为阿扎胞苷低剂量组,4为阿扎胞苷高剂量组,*p<0.05**p<0.0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扎胞苷的新医药用途,下文将以具体实施方式的形式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具体实施例仅仅是阐述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做出适当的修改和变动。这些修改和变动都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实验中使用的各种试剂都可从市场上购得,其用量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按照常规的量使用。

实施例1:基于剌激的炎症细胞模型的阿扎胞苷的筛选

raw264.7细胞(购自中科院生科院细胞库)轻轻吹打下来后,加入dmem培养基(gibco)调整细胞浓度至5*10^5细胞/ml,以200μl每孔的量接种至96孔板中,于5%co2和37℃条件下培养过夜后,去除100μl培养上清后,加入50μl含不同浓度(10μm/l、3μm/l、1μm/l、0.3μm/l、0.1μm/l)阿扎胞苷的磷酸盐缓冲液,反应1小时后,再加入50μl含1μg/ml的lps(sigma)的磷酸盐缓冲液,于co2培养箱(thermo)培养24小时。吸取100μl培养上清液于1.5ml离心管保存,放至冰箱中保存备用。各孔加入10μlmtt(5mg/ml)(sigma),37℃孵育4小后,小心去除上清,每孔加入150μldmso(sigma),酶标仪(perkinelmer)570nm检测各孔的吸光值。

结果说明:mtt结果表明,当浓度为10μm/l时,阿扎胞苷对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所以本专利选取阿扎胞苷的实验浓度为10、3、1、0.3、0.1μm/l。

实施例2:对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生成no的影响

取出收集好的培养上清,梯度解冻,加入样品50μl到96孔板,然后再加入格里斯试剂150μl,再加入格里斯试剂250μl,涡旋震荡均匀后,于540nm处检测各孔吸光值。

结果说明:lps刺激后,raw264.7细胞no浓度明显升高,药物处理后结果显示,阿扎胞苷在浓度为10、3、1、0.3、0.1μm/l时可明显降低raw264.7细胞上清液no水平,且成剂量效应关系。

实施例3:阿扎胞苷对lps刺激的raw264.7炎症细胞il-1β和tnf-α水平的影响

raw264.7细胞轻轻吹打下来后,加入dmem培养基调整细胞浓度至5*10^5细胞/ml,以200μl每孔的量接种至96孔板中,于5%co2和37℃条件下培养过夜后,去除100μl培养上清后,加入50μl含1μm/l阿扎胞苷的磷酸盐缓冲液,反应1小时后,再加入50μl含1μg/ml的lps的磷酸盐缓冲液,于co2培养箱培养24小时。吸取培养上清液,稀释后,根据试剂盒(碧云天)说明书进行操作,终止反应后,用酶标仪检测450nm下各孔的吸光度。

结果说明:正常raw264.7细胞上清tnf-α和il-1β含量低,经过lps刺激后,tnf-α和il-1β的含量明显增加。1μm/l阿扎胞苷对raw264.7细胞分泌tnf-α和il-1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实施例4:阿扎胞苷体外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将30只实验大鼠(广东省实验动物中心)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甲氨蝶呤)、阿扎胞苷高剂量组(31.5mg/kg)、阿扎胞苷低剂量组(7.5mg/kg),每组6只。将所有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在大鼠(正常组除外)左后足跖部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0.1ml/只致炎,并于第二天进行预防性给药,阿扎胞苷高低剂量组分别为31.5mg/kg,7.5mg/kg,阳性对照组为3mg/kg。模型组、正常组给予等剂量蒸馏水。给药途径为灌胃法,灌胃体积每只1ml,每日1次,给药28天。致炎后第二天开始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后足关节病变程度,每3天1次。每只足爪的关节炎指数评分标准:0=正常,无肿胀;1=踝关节轻微肿胀并出现红斑;2=踝关节到跖关节或掌关节轻微肿胀并出现红斑;3=踝关节到跖趾关节或掌关节中毒肿胀并出现红斑;4=踝关节到跖关节重度肿胀并出现红斑。致炎后7天开始,没隔一周用游标卡尺测量出足趾踝关节宽度,直到处死动物。结果说明:实验前各组大鼠之间足爪踝关节欢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各剂量阿扎胞苷组及甲氨蝶呤组大鼠足爪踝关节宽度均于造模后7天开始增高,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于造模后14、21天,各剂量阿扎胞苷及甲氨蝶呤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能显著性将降低大鼠的足肿胀程度,且呈剂量依赖性。

由上可知,通过实施例1-4的实验结果表明,阿扎胞苷呤具有较好的体内外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活性,因此可以证实阿扎胞苷可用于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