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6437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的涉及银杏内酯和冰片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冰片为天然冰片(右旋龙脑)、艾片(左旋龙脑)或冰片(合成龙脑)或其混合物;银杏内酯组合物为银杏二萜内酯、银杏倍半萜内酯或其混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银杏叶研究的发展,现已证实:银杏叶的活性成分主要是黄酮和内酯类化合物。银杏内酯是仅在银杏叶中发现的一类具有特殊结构及显著药理活性的重要成分,迄今尚未发现存在于其他任何植物中。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治疗价值。银杏内酯类化合物有: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银杏内酯M、银杏内酯J、银杏内酯K及白果内酯等,已证明银杏内酯均为强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银杏内酯包括银杏倍半萜内酯和银杏二萜内酯。现已经发现的银杏内酯化合物中,除白果内酯属于银杏倍半萜化合物,其余银杏内酯化合物均属于银杏二萜内酯类化合物。

银杏内酯是迄今为止自然界存在的生理活性最强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银杏内酯中银杏内酯B的生理活性最强,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可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血栓、急性胰腺炎和心血管疾病,还可用于转移性癌症的治疗,对损伤神经元也有保护作用,同时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银杏内酯A对应激性溃疡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对胆碱能损伤记忆功能具有恢复作用,能防止ChAT活力降低,缓解和改善心肌缺血作用,可阻抑DAD的发生,并有抗焦虑作用。而白果内酯则被认为具有很强的促进神经生长的作用,可以防止脑、脊髓神经脱髓鞘作用,其神经营养、神经保护作用比目前的银杏二萜内酯都强。

目前市场已有成都百裕科技制药有限公司的银杏内酯注射液以及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两个银杏内酯类注射液产品上市。银杏内酯注射液:

【药品名称】银杏内酯注射液

【成份】银杏内酯。

【规格】每支装2ml(含萜类内酯10毫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缺血性中风病中经络。症见头晕目眩,口舌歪斜,言语蹇涩,肢体麻木,头痛,半身不遂,适用于急性期脑梗死和恢复期脑梗死见上述表现者。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每次5支,临用前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毫升中缓慢静滴,一日1次。用药期间须严格控制滴速,滴注速度不高于40~60滴/分钟,疗程为14天。

【生产企业】成都百裕科技制药有限公司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药品名称】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成份】主要成分为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K等。

【规格】每支装5ml(含银杏二萜内酯25毫克)。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用于中风病中经络(轻中度脑梗死)恢复期痰瘀阻络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肢体麻木等。

【用法用量】一次1支(25毫克),一日一次。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毫升中稀释,静脉滴注。

【生产企业】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传统常用中药,冰片在中药中常作为“引药”应用,其本身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功效。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收录有天然冰片(右旋龙脑)、艾片(左旋龙脑)或冰片(合成龙脑),三者均作为冰片正品使用。

现有技术中未见将银杏内酯和冰片作为活性成分同时使用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在寻找一种强效的治疗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时,发明人惊喜的发现,将银杏内酯、冰片两者进行配伍,具有良好的疗效,两者联合使用,疗效远高于单独使用银杏内酯或冰片。于是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创造性劳动,反复推理、验证、改进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药用组合物,其包括银杏内酯、冰片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冰片为天然冰片(右旋龙脑)、艾片(左旋龙脑)或冰片(合成龙脑)。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银杏内酯为银杏二萜内酯、银杏倍半萜内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包含制备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银杏内酯、冰片两者的配伍,根据药效试验结果,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两者具有显著增加药效的协同作用。

银杏内酯的获取:

银杏叶粉碎,提取有效部位,得到银杏叶有效部位1,含银杏二萜内酯超过70%。

银杏叶粉碎,提取有效部位,得到银杏叶有效部位2,含银杏内酯(银杏二萜内酯和白果内酯之和)超过70%。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以下将结合动物实验数据以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给出本发明的实施细节,但是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 限制。

实施例1:

试验1: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

1.1材料与方法

1.1.1实验动物

Sprague-Dawley(SD)大鼠,雄性,清洁级,体重260-290g。

1.1.2方法

1.1.2.1脑缺血模型的制备

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用7%水合三氯乙醛(6ml/kg)麻醉后,俯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消毒皮肤,颈部正中切开,分离右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轻轻剥离迷走神经,结扎并剪断颈外动脉,循颈内动脉向前,结扎翼腭动脉。夹闭颈总动脉近心端,从颈外动脉的结扎线的远端作一切口插入外径为0.285mm的尼龙线,进过颈总动脉分叉进入颈内动脉,然后徐徐插入至有轻微阻力为止(自分叉处约20mm),阻断大脑中动脉的所有血供,右侧脑缺血2h后,轻轻拔出尼龙线,恢复血供进行再灌注,缝合皮肤,消毒。

1.1.2.2给药

制备脑缺血模型后,将动物机率均等单盲分配至各组。动物于再灌注后立即静脉给药1次,模型组动物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脑缺血后24小时评价神经缺陷症状,而后处死动物,取脑,染色,拍照测定脑梗死面积。

1.1.2.3动物分组与给药剂量

1.1.2.4神经缺陷症状评分及脑梗死面积的测定

采用改良Bederson 5分制法进行神经缺陷症状评价。采用单盲法评价脑缺血后大鼠的神经缺陷症状,即由试验设计者将动物按组标记,对神经缺陷症状进行评分的试验者不知道动物的分组情况,评分结束后,评分者将各种标记的评分结果呈交设计者,由设计者揭盲,获得各试验组每只动物的评分。

神经缺陷症状评分Bederson 5分制法

0:提尾悬空时,动物的两前肢均伸向地板方向,且无其他行为缺陷。

1:提尾悬空时,动物的手术对(左)侧前肢表现为腕肘屈曲、肩内旋、肘外展、紧贴胸壁。

2:将动物置于光滑平板上,推手术侧肩向对侧移动时阻力降低。

3:动物自由行走时,向手术对侧环行或转圈。

4:肢体软瘫,肢体无自发活动。

脑梗死程度的测定,动物处死后,断头取脑,去除嗅球、小脑和低位脑干,用生理盐水冲洗大脑表面血迹,吸去表面残留水迹,于-20℃放置20min,取出后立即于视线交叉平面垂直向下作冠状切面,并向后每隔2mm切一片,将脑片置于2%TTC染液中孵育(37℃90min),正常脑组织染成深红色,缺血脑组织则呈苍白色,用生理盐水冲洗后,迅速将脑片从前向后按顺序排成一排,吸干表面残留水迹,拍照。

照片用图像分析软件处理,根据公式计算左脑相应的体积以及梗死灶体积,求出梗死灶百分比。

梗死体积计算法:

V=t(A1+A2+A3+.........+An)

t为切片厚度,A为梗死面积。

%I=100%×(VC-VL)/VC

%I为梗死体积百分比,VC为对照侧(左脑半球)脑体积,VL为梗死侧(右脑半球)非梗死区域体积。

1.1.2.5统计学分析

定量资料表示为均值±标准差。脑梗死面积和神经缺陷症状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cheffe's检验测定两组间的差异显著性。将差异P<0.05定义为差异显著。

1.2实验结果

1.2.1对神经缺陷症状的影响

神经缺陷症状的程度:与模型组相比,各复方组均能显著改善神经缺陷症状,且有明显量效关系。

1.2.2对脑梗塞面积的影响

对脑梗塞面积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各复方组组均能显著减小动物缺血再灌后脑梗塞面积,且有明显量效关系。

实施例2:对东莨菪碱所致痴呆小鼠学习能力的影响

2.1材料:

药物:

哈伯因(石杉碱甲片)。

氢溴酸东莨菪碱注射液。

健康清洁级ICR小鼠,5-6周龄,18~22g,雌雄各半。

仪器:成都泰盟DT200小鼠跳台仪。

2.2实验方法:

动物分组与给药剂量

给药

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10天,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溶剂对照。

观测的指标

小鼠跳台装置为六个长方形反射箱,大小为10cm*10cm*30cm,用黑色塑料板分隔成为6间。底面为不锈钢网栅,网栅间距为0.5cm。每间左后角放置一高和直径4.5cm的橡胶站台。将小鼠面向墙角轻轻放置与站台上,适应环境3min,然后通以32V电流。若动物跳下站台则受电击,其正常反应应该是跳回站台以躲避伤害性刺激,多数动物可能会再次或多次跳至网栅上,受到电击后又迅速跳回站台。本实验末次给药后1小时进行跳台训练,24小时后测试记忆成绩。模型组及各给药组于测试前30分钟腹腔注射东莨菪碱2mg/kg,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将小鼠面向墙角放置于站台上,观察并记录5分钟内小鼠跳下站台而遭受电击的次数和潜伏期。5min内未跳下的小鼠其跳台潜伏期按300s计算。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软件,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若方差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若方差不齐则采用Dunnett’s T3检验行两两比较;如不符合正态分布,则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进行统计分析。

2.3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对比,模型组潜伏期明显缩短,错误次数明显增加。哈伯因组与模型组比小鼠潜伏期明显延长。

各复方组潜伏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错误次数也明显减少,且有明显量效关系,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且疗效明显优于哈伯因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