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种植体光面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627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护种植体光面的夹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种植体酸洗过程中工装种植体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保护种植体光面的夹具。



背景技术:

口腔种植体又称为牙种植体,还称为人工牙根,如图1所示为种植体的结构示意图,其外部为螺牙(14),内部开设有内螺纹,其头部的外围为环形光面(13),环形光面(13)与假牙相连。种植体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将其植入人体缺牙部位的上或下颌骨内,待其手术伤口愈合后,螺牙(14)与上或下颌骨结合为一体。种植体使用前,由于其表面附着有油污和杂质,因此必须采用酸液对种植体外表面进行酸蚀,以清除油污和杂质。蚀刻过程中不能对环形光面(13)进行酸蚀,因为环形光面(13)接触酸后会腐蚀不能很好的与假牙稳定连接。因此在酸洗过程中对环形光面保护。现有的保护方式是在环形光面(13)外部缠绕胶带,胶带虽然能够隔绝酸液与环形光面(13)接触,但是缠绕和后续拆卸都非常繁琐,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酸蚀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有效保护环形光面、快速工装和卸下种植体、提高后续酸洗效率、操作简单的保护种植体光面的夹具。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保护种植体光面的夹具,它包括夹具本体和平板,所述平板上固设有垂向设置的螺栓,所述的夹具本体的上端部与螺栓连接,夹具本体的底部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底部开设有盲孔,环形凹槽的底部还固设有圆盘,圆盘的中部开设有连通环形凹槽和盲孔的通孔,盲孔的底部固设有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下半部分向下穿过通孔且延伸于环形凹槽外部,所述的夹具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盲孔的导向孔,导向孔内插装有压杆。

所述的盲孔的中心线与环形凹槽的中心线重合。

所述的夹具本体的顶部固设有凸台。

所述的凸台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

所述的螺纹孔与螺栓螺纹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有效保护环形光面、快速工装和卸下种植体、提高后续酸洗效率、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种植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夹具本体,2-平板,3-螺栓,4-环形凹槽,5-盲孔,6-圆盘,7-通孔,8-拉伸弹簧,9-压杆,10-凸台,11-螺纹孔,12-种植体,13-环形光面,14-螺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2所示,一种保护种植体光面的夹具,它包括夹具本体1和平板2,所述平板2上固设有垂向设置的螺栓3,所述的夹具本体1的上端部与螺栓3连接,夹具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环形凹槽4,环形凹槽4的底部开设有盲孔5,盲孔5的中心线与环形凹槽4的中心线重合,环形凹槽4的底部还固设有圆盘6,本实施例中,圆盘6焊接于环形凹槽4的底部,因此环形凹槽4与圆盘6之间形成环形槽,环形槽的槽宽刚好能够与种植体的环形光面13形成过盈配合,在酸洗过程中,酸液不会与环形光面13,很好的保护了环形光面13。

圆盘6的中部开设有连通环形凹槽4和盲孔5的通孔7,盲孔5的底部固设有拉伸弹簧8,拉伸弹簧8的下半部分向下穿过通孔7且延伸于环形凹槽4外部,所述的夹具本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盲孔5的导向孔,导向孔内插装有压杆9。

所述的夹具本体1的顶部固设有凸台10,凸台10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11,螺纹孔11与螺栓3螺纹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如图3所示,先将种植体12的螺纹孔朝上套于拉伸弹簧8底部,再向上移动,拉伸弹簧8逐渐被压缩,再将环形光面13嵌入环形槽内,然后向左推动压杆9,压杆9的头部卡住拉伸弹簧8避免拉伸弹簧8复位,因此实现了种植体的快速工装。最后将平板2搭在盛装有酸液的水槽顶部,种植体12处于悬挂状态并浸入于酸液中,酸液即可对种植体外表面进行酸蚀。当酸洗结束后,从导向孔中拔出压杆9,酸洗后的种植体在拉伸弹簧8弹簧恢复力作用下向下伸出,从而将种植体快速拆卸,极大的提高了酸洗效率。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护种植体光面的夹具,它包括夹具本体(1)和平板(2),所述平板(2)上固设有垂向设置的螺栓(3),夹具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环形凹槽(4),环形凹槽(4)的底部开设有盲孔(5),环形凹槽(4)的底部还固设有圆盘(6),圆盘(6)的中部开设有连通环形凹槽(4)和盲孔(5)的通孔(7),盲孔(5)的底部固设有拉伸弹簧(8),拉伸弹簧(8)的下半部分向下穿过通孔(7)且延伸于环形凹槽(4)外部,夹具本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盲孔(5)的导向孔,导向孔内插装有压杆(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保护环形光面、快速工装和卸下种植体、提高后续酸洗效率、操作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鄢新章;刘谋山;郑开彬;杨省伟;林丽君;陈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贝施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01
技术公布日:2017.09.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