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留置球囊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5624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肝动脉留置球囊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能留置体内的输药球囊导管。
目前,在治疗肝癌,尤其是对治疗晚期肝癌的主要的首选方法是肝动脉插管化学治疗及栓塞治疗。其着眼点在于(1)尽可能提高肿瘤区域的化疗药物浓度;(2)减少肿瘤的动脉血液供应。众多医务工作者已作出许多努力来提高治疗效果,代表性的改进方案有A皮下埋置药壶。经般动脉或锁骨下动脉穿刺,行动脉插管介入治疗后,将留置管插入股动脉,并在皮下与药壶连接,缝合皮肤;以后,通过穿刺皮肤及药壶注药,使药物进入肝动脉。B.剖腹探查后,将带有球囊的药泵从胃网膜动脉插入肝动脉,并寻找肝癌供血血管,将药泵固定于腹壁,以后定期充盈球囊,阻断肝癌供血,并从泵内向肝动脉注药。上述两种方案,虽然能为改进给药时间、阻断动脉供血及减少侧支循环提供了机会。但是其在操作完成后不能再调整插管位置。在出现操作失误或导管因血流等原因移位后,只得放弃现有装置。且其操作复杂,对病人有一定的损伤。A方案要皮下扩创形成隧道,介入导管与留置导管要进行交换;它只能注射化疗药,不能注射栓塞剂,因而不能完全阻断血流。B方案要在麻醉下剖腹手术,对体质差的人不能耐受,而且术中造影困难,插管有一定的盲目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能作一次性用普通介入方法插入的球囊导管,通过球囊注射栓塞剂,以达到阻断肿瘤供血途径,同时又可给病灶部位供药以达到治疗目的,且其操作简单、灵活。注药剂量和时间、阻断血流的程度和时间能够方便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来实施的一种肝动脉留置球囊导管,它包括一根细长的导管,导管的头部外绕一个较短的球囊,它还包括在导管内有一根球囊导管,它的一头与球囊内腔连接相通,它的另一头穿过导管的尾部管壁,外接一个三通;导管的尾部与导管接头连接相通,导管接头也连接一个三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优点①它操作较简单,能够可控性地注射药物,使绝大多数晚期肝癌病人有了接受介入治疗的机会,避免了麻醉,一次冲击性给药等造成的不耐受。②可控性地阻断肝动脉血流,减少了一次性栓塞后迅速形成肝癌肿瘤血供侧支循环的机会。③治疗方案的个体化,给药途径长期存在,使医生有可能根据病人的病情、肿瘤细胞的个体特征等决定给药的品种、药量及给药时间。④辐射防护,避免普通介入的重复操作,可减少病人及医生所受辐射的损伤。⑤导管位置调节多重血供或有侧支循环的病人,可通过介入技术移动管头位置。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肝动脉留置球囊导管,如图1所示,它是由导管接头1、柔性导管2、球囊3、柔性球囊导管4等组成的,其中导管接头1是一个直径比导管大的短圆管,其侧壁上有导管操作孔,它与导管2之间有一段圆锥管过渡连接;导管2是一根细长管,其尾部侧壁上有一个球囊导管操作孔,其头部固定有一个球囊,其内腔侧壁上有一个球囊导管开口;球囊导管4通过此开口与球囊3内腔连接相通;球囊3是个球状体,导管2过球囊中心与其固定连接;球囊导管4是根较导管2更细的一根导管,它由导管2的尾部侧壁上的球囊操作孔插入导管2内腔一直通至导管2的前端的球囊管开口,并与球囊连接相通,通过它可操作球囊的膨胀度。导管接头的操作孔连接有一个三通,可控制导管2的给药,图3所示,图中B是表示肿瘤位置。利用普通肝动脉介入技术,将肝动脉留置球囊导管插入肝癌的供血血管内,于皮肤穿刺点缝扎固定导管,由导管2尾部设置的三通供注药液,医生根据病情需要,给导管内注药,进行治疗。并可根据需要随时控制注药的品种、药量及时间,球囊导管4穿出导管2的尾部管壁后接一个三通,可向球囊内充气,以控制球囊的膨胀度或注射造影剂等。也可控制球囊内注射造影剂等的数量、压力及时间等。
权利要求1.一种肝动脉留置球囊导管,它包括一根细长的导管(2),导管(2)的头部连接一个较短的球囊(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在导管(2)内有一根球囊导管(4),它的一头与球囊内腔连接相通,它的另一头穿过导管(2)的尾部管壁,外接一个三通;导管(2)的尾部与导管接头(1)连接相通,导管接头(1)也连接一个三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肝动脉留置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接头(1)是一根比导管(2)大的短圆管,它与较小直径的导管(2)间有一段圆锥管过渡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肝动脉留置球囊导管,它包括导管,导管头部固定一个球囊,导管的尾部有导管接头,和导管接头连接一个三通,导管内腔还有一根球囊导管,它一头与球囊内腔相通,另一头穿出导管尾部的管壁,与一个三通连接。它通过介入技术插入球囊导管,达到阻断肿瘤供血途径,同时可给病灶部位供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其注药量和注药时间及阻断血流的程度和时间能够方便控制。且其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灵活。
文档编号A61M39/00GK2411014SQ9923055
公开日2000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25日
发明者张旭光, 刘伟 申请人:徐州医学院肿瘤防治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