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349373阅读:来源:国知局
但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起的各类病状有显著 疗效,而且相互之间起到协同作用,相得益彰,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作用时间长,安全 无毒副作用,对预防和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具有很好的效果。经临床验证,治愈率高达 91. 43%,疗效甚佳,价格低廉,养殖户可以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实施例1
[0034] 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铁线蕨35g,山 豆根26g,莲子草38g,刺览33g,砂仁19g,桑寄生16g,通城虎32g,细叶小檗32g,青蒿45g, 鬼针草30g,蒲公英40g,玉米须48g,夏枯草14g,独行千里6g。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重量份 的各原料混合,加入10倍量的水,加热提取2次,每次l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喷雾干燥, 加4wt %的糊精混匀,加水制粒,干燥,制成颗粒剂。
[0035] 实施例2
[0036] -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铁线蕨32份, 山豆根25份,莲子草35份,刺苋30份,砂仁18份,桑寄生15份,通城虎30份,细叶小檗30 份,青蒿42份,鬼针草28份,蒲公英38份,玉米须45份,夏枯草12份,独行千里5份。制 备方法为:加入20倍量的水,加热提取3次,每次0. 5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喷雾干燥, 加4wt %的糊精混匀,加水制粒,干燥,制成颗粒剂。
[0037] 实施例3
[0038] -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铁线蕨32-36 份,山豆根28份,莲子草40份,刺苋35份,砂仁20份,桑寄生18份,通城虎35份,细叶小 檗35份,青蒿46份,鬼针草32份,蒲公英42份,玉米须50份,夏枯草12-18份,独行千里 10份。制备方法为:加入30倍量的水或乙醇,加热提取2次,每次lh,过滤,合并滤液,浓 缩,喷雾干燥,加4wt %的糊精混匀,加水制粒,干燥,制成颗粒剂。
[0039]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防治猪蓝耳病中药制剂,为证明其安全性,发明者使用按上 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粉剂进行了毒理学,研究结果如下:
[0040] 药理学毒性试验
[0041] 1、急性毒性试验
[0042] 应用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制剂颗粒剂,在 488. Sg生药/kg剂量下,给药后小鼠出现轻微活动减少,1小时左右恢复正常,给药后连续 观察7天,无一动物死亡,其全身状况、饮食、摄水、小便和体重增长均正常,实验结果表明: 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的最大给药量为488. 8g生药/kg/d (LD 50 > 488. 8g生药 /kg)。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每日临床用药总量为0.1 g生药/kg/d ;提示该药急性毒性低,临 床用药安全。
[0043] 2、长期毒性试验
[0044] 选用SD大鼠,给予不同浓度(18. 0、6. 0、2. Og生药/kg)的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粉 齐?,每天灌胃一次,连续90天,末次给药后24小时各组活杀1/2动物(雌雄各半),其余 1/2动物继续观察2周后活杀。试验期间观察动物的外观、一般行为、摄食量、体重变化,给 药后90天和停药2周进行血液学(RBC、HB、网织红细胞、PLT、CT、WBC及分类)和血液生化 (AST、ALT、ALP、Glu、BUN、Crea、TP、BIL、ALB、CH0L)、尿液生化、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等 指标检查。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在高、中、低剂量组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外观体 征、行为活动、进食量和体重增长均无异常变化;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血液学检查、血液生 化学、尿液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无显著差异;各组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 显异常。上述指标停药2周后也未见改变。本试验用药剂量分别为临床用药剂量的180、 60、20倍,根据试验结果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在高、中、低三个剂量(18. 0、6. 0、2. Og生药/kg) 连续90天给药对大鼠无明显影响,无明确的毒性靶器官和敏感指标,恢复期观察也未见延 迟性毒性反应,提示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剂量安全性较高。
[0045] 3、选用SD大鼠,给予不同浓度(18. 0、6. 0、2. Og生药/kg)的本发明的中药制剂 散剂,每天灌胃一次,连续90天,末次给药后24小时各组活杀1/2动物(雌雄各半),其余 1/2动物继续观察2周后活杀。试验期间观察动物的外观、一般行为、摄食量、体重变化,给 药后90天和停药2周进行血液学(RBC、HB、网织红细胞、PLT、CT、WBC及分类)和血液生化 (AST、ALT、ALP、Glu、BUN、Crea、TP、BIL、ALB、CH0L)、尿液生化、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等 指标检查。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在高、中、低剂量组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外观体 征、行为活动、进食量和体重增长均无异常变化;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血液学检查、血液生 化学、尿液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无显著差异;各组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 显异常。上述指标停药2周后也未见改变。本试验用药剂量分别为临床用药剂量的180、 60、20倍,根据试验结果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在高、中、低三个剂量(18. 0、6. 0、2. Og生药/kg) 连续90天给药对大鼠无明显影响,无明确的毒性靶器官和敏感指标,恢复期观察也未见延 迟性毒性反应,提示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剂量安全性较高。
[0046] 为进一步验证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治疗作用,发明人进行了患蓝耳病猪的临床试验 考察:
[0047] 1、材料
[0048] I. 1动物:山东省聊城市某猪场患有猪蓝耳病病猪210只。
[0049] 1. 2供试样品:同实施例1 ;对照组药:清瘟败毒散,(一种兽药,主要成份:地黄、 水牛角、黄连、桅子、牡丹皮、黄芩、石膏等),批准文号:兽药字(2012) 160685165。
[0050] 2、方法和结果
[0051] 2. 1实验方法:将确诊为猪蓝耳病的病猪,集中到隔离舍,随机选取大小和病况基 本一致的病猪210头,分成3组,每组70头,第1组为本实施例1处方组,第2组为对照药 组,第三组为不给药组。给药方法为每天每头猪1剂,分2次喂服,每次喂服100g本发明实 施例1的中药制剂,给药时间为5天。喂服的方法为:将中药制剂混合到猪饲料中喂服。
[0052] 2. 2观察方法:自投药之日起连续观察20天,每天上午、下午各观察1次,及时做 好观察记录。
[0053] 2. 3饲养环境的控制:试验期间保持圈舍干燥、清洁、通风,饲喂、饮水和饲养管理 按常规方法进行,尽可能保持一致。
[0054] 2. 4判定标准:
[0055] (1)治愈:病猪体温、体色、粪便、精神、食欲恢复正常,且不复发的;
[0056] (2)显效:病猪体温、体色、精神、食欲逐步恢复正常,大便干结程度逐步改善或病 猪逐渐痊愈,观察期内又复发的;
[0057] (3)无效:经用药后,病猪症状并未缓解,甚至加重死亡。
[0058] 为了统计上的便利,不给药组中生猪视其症状缓解情况亦比照上述标准进行统计 归类。
[0059] 2. 5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见表1。
[0060] 表1对猪蓝耳病病猪的治疗效果实验结果表
[0061]
【主权项】
1. 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铁线蕨 30-38份,山豆根23-32份,莲子草30-43份,刺苋25-40份,砂仁15-20份,桑寄生10-20 份,通城虎28-36份,细叶小檗28-40份,青蒿40-50份,鬼针草25-35份,蒲公英32-45份, 玉米须42-50份,夏枯草10-20份,独行千里5-15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 料制成:铁线蕨32-36份,山豆根25-28份,莲子草35-40份,刺苋30-35份,砂仁18-20份, 桑寄生15-18份,通城虎30-35份,细叶小檗30-35份,青蒿42-46份,鬼针草28-32份,蒲 公英38-42份,玉米须45-50份,夏枯草12-18份,独行千里5-10份。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 料制成:铁线蕨35份,山豆根26份,莲子草38份,刺苋33份,砂仁19份,桑寄生16份,通 城虎32份,细叶小檗32份,青蒿45份,鬼针草30份,蒲公英40份,玉米须48份,夏枯草14 份,独行千里6份。
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 的剂型为颗粒剂。
5. 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 下步骤:将各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加入10-30倍量的水,加热提取1-4次,每次0.5-5h,过 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再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辅料,得到。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中药原料制成:铁线蕨,山豆根,莲子草,刺苋,砂仁,桑寄生,通城虎,细叶小檗,青蒿,鬼针草份,蒲公英,玉米须,夏枯草和独行千里。本发明是以常见的中草药为原料,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和现代医药研究理论,各类原料药材不但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起的各类病状有显着疗效,而且相互之间起到协同作用,相得益彰,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作用时间长,安全无毒副作用,对预防和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具有很好的效果。
【IPC分类】A61P31-14, A61K36-9064
【公开号】CN104667128
【申请号】CN201510111234
【发明人】王海丽, 徐公义, 刘承军
【申请人】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