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清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50678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管清洁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管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微创(minimally invasive),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创口、创伤,是现代医学外科手术治疗应用的特点,就是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只对患者造成微小创伤、术后只留下微小创口的技术,是相对传统手术的科技成果。微创是专门与手术以及外科相连接的词语,如微创手术,微创外科等。微创主要具有四大优点: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
[0003]微创技术的成熟造就了针对血管淤积支架扩张治疗术的产生,支架治疗术是现如今最理想的针对血管淤积的治疗方法,支架可解除病变处的血管狭窄,改善血流量而达到缓解肌体缺血的治疗目的。常见的血管支架是不同尺寸的镂空的金属管,如图所示,其起支撑血管壁的作用,可完全解除病变处的狭窄。血管支架被折叠后贴附在回缩的球囊上,由导管输送系统输送,经股动脉或是经桡动脉,将导管沿动脉血管走向送到冠状动脉开口处,再将引导钢丝沿导管送至病变的冠状动脉远端,最后是将支架沿钢丝送至冠状动脉的血管狭窄病变处;而后用压力泵加压使球囊扩张,血管支架在球囊扩张过程中逐渐恢复管状结构;最后减压,将球囊取出,支架保留在那里。
[0004]当金属血管支架成功地用于临床治疗后,第二个挑战就是如何克服人体对支架的“攻击”。原来,机体将支架当成异物,把支架和动脉膜接触的部位当成创伤区。有了创伤,人体就要对其进行修复。于是,动脉的支架处就会出现炎症反应。许多病人尤其是糖尿病人,在金属支架周围出现严重的疤痕组织增生,这种疤痕组织增生,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造成畅通了的动脉重新狭窄,甚至堵塞。如果支架植入后,患者未能坚持服药,没有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得不理想,原本正常的血管就可能会产生新的病变,支架部位也可能出现再狭窄。但血管支架一旦植入体内,便由患者终生携带,无法再次取出。所以,预防支架的二次淤积变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0005]为了减少支架术后再狭窄,目前常用的方法为:患者需不间断服药来抵抗可能出现的血管狭窄,但长时间服药,既麻烦又会为患者身体机能带来伤害。第二代覆膜支架是将药物和支架结合在一起,即在金属支架表面“镀上”一层药膜,这种支架植入体内后,药物便会缓慢释放出来,抑制疤痕组织在支架周围生长,保持冠状动脉通畅。覆膜支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术后二次堵塞的概率,但覆膜支架上的药物终会耗尽,而药物的不可控性也极大的限制了覆膜支架的治疗效果,所以,支架植入后的二次堵塞问题依然存在。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通过提供一种血管清洁装置,可将淤积于血管内壁上的以及淤积于血管支架上的血栓清除。
[0007]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发明提供的血管清洁装置,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具有:主体支架部,包括以同心圆形式排列的内层管单元、中间管单元以及外层管单元;转轴部,转轴部和内层管单元螺合连接,用于带动内层管单元旋转;以及清洁部,用于清理淤积物,包括设置于外层管单元外壁上的清洁刷。其中,转轴部伸出体外,中间管单元上设置有复数个滚珠,滚珠的一端和内层管单元的外壁相贴合,另一端和外层管单元的内壁相贴合,内层管单元通过滚珠带动外层管单元旋转,进而带动清洁刷旋转,清理血管支架内的淤积物。
[0009]本发明提供的血管清洁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扩张支撑部,包括结构相同且以预定间距设置于中间管单元外壁上的第一扩张支撑部以及第二扩张支撑部,用于撑开血管壁。扩张支撑部包括设置于中间管单元外壁上的伞状支架以及覆盖于伞状支架上的滤膜,用于阻隔淤积物。
[0010]本发明提供的血管清洁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伞状支架由形状记忆材料制备,在血液温度的作用下恢复形状展开,微撑开血管壁。
[0011]本发明提供的血管清洁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中间管单元伸出体外,可沿轴向相对于内层管单元和外层管单元移动,用于调节扩张支撑部的位置。
[0012]本发明提供的血管清洁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清洁部还包括设置于外层管单元外壁上的凹槽,以及与凹槽和清洁刷相匹配的拉线,拉线用于控制清洁刷的升降。清洁刷放置于凹槽内,包括宽度比凹槽宽度略小的刷体,以及一端嵌于刷体顶端的刷毛。
[0013]本发明提供的血管清洁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凹槽前后两端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等高的且带有环隙的第一圆柱体,第一圆柱体的个数为4个,刷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带有环隙的第二圆柱体,第二圆柱体的个数为2个。
[0014]在清洁部的同一端,第二圆柱体位于两个第一圆柱体之间,且第二圆柱体的位置低于第一圆柱体。拉线的一端固定于其中一个第一圆柱体的环隙中,另一端先后经过第二圆柱体的环隙的下端、另一个第一圆柱体的环隙的上沿,最后通过设置于外层管单元上的贯穿孔进入中间管单元以及外层管单元之间的间隙,被引出血管清洁装置外。
[0015]本发明提供的血管清洁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外层管单元以及内层管单元的长度均为30?60mm,外层管单元的内径为2?6mm,内层管单元的内径为I?4mm,清洁刷的长度为30?60mm,厚度为I?2mm。
[0016]本发明提供的血管清洁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转轴部的外壁带有外螺纹,内层管单元的内壁带有内螺纹,内层管单元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相匹配,在转动轴部的带动下旋转。
[0017]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血管清洁装置清除血管内淤积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步骤一,血管清洁装置在外层软导管的保护下,并在导引导管以及导丝的引导下,进入血管淤积处;
[0019]步骤二,推动中间管单元,使得第一扩张支撑部以及第二扩张支撑部分别进入清洁刷两侧的血液中,微撑开血管壁;
[0020]步骤三,拉动拉线,使得清洁部上升,转动转轴部,使得清洁部在内层管单元以及外层管单元的带动下旋转,清除淤积物。
[0021 ] 步骤四,将清洁装置退出体外。
[0022]发明作用与效果
[002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管清洁装置,具有主体支架部,包括以同心圆形式排列的内层管单元、中间管单元以及外层管单元;转轴部,转轴部和内层管单元螺合连接,用于带动内层管单元旋转;以及清洁部,用于清理淤积物,包括设置于外层管单元外壁上的清洁刷,转轴部伸出体外,中间管单元上设置有复数个滚珠,滚珠的一端和内层管单元的外壁相贴合,另一端和外层管单元的内壁相贴合,内层管单元通过滚珠带动外层管单元旋转,进而带动清洁刷旋转,清理血管支架内的淤积物。本法明中的血管清洁装置,利用机械的力量可将血管内的血栓以及淤积于血管支架上的淤积物方便的清除,患者只需定期随造影清洁支架即可,既方便了日常生活又避免了长期服药的麻烦以及药物副作用对身体的伤害。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发明的血管清洁装置的俯视图;
[0025]图2是本发明的血管清洁装置的正视图;
[0026]图3是本发明的图2中的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发明的转轴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发明的扩张支撑部呈伸展状的血管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本发明的清洁刷伸出的血管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是本发明的清洁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是本发明的血管清洁装置清除血管支架治疗术后产生的二次淤积物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3]图1是本实施例的血管清洁装置的俯视图。
[0034]图2是本实施例的血管清洁装置的正视图。
[0035]图3是本实施例的图2中的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4是本实施例的转轴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7]如图1至图4所示,血管清洁装置100包括主体支架部1、扩张支撑部2、清洁部3以及转轴部4,主体支架部I由以同心圆形式排列的外层管单元11、中间管单元12以及内层管单元13组成,扩张支撑部2和中间管单元12连接,清洁部3位于外层管单元11中,转轴部和内层管单元13连接。
[0038]主体支架部中的中间管单元12上设置有复数个滚珠121,滚珠121的一端和内层管单元13的外壁相贴合,另一端和外层管单元11的内壁相贴合;内层管单元13的内壁上带有内螺纹,和转轴部4上所设置的外螺纹41相匹配,内层管单元13通过螺纹的配合,在转轴部4的带动下旋转,而后通过钢珠121带动外层管单元11转动。外层管单元11的内壁以及内层管单元13的外壁上和滚珠接触的位置采用磨砂处理,以增大和滚珠之间的摩擦,使得外层管单元11的从动旋转能够更好的被带动。同时,中间管单元12通过滚珠121,可沿轴向相对于内层管单元13和外层管单元11移动,以调节扩张支撑部2的位置。
[0039]图5为本实施例的扩张支撑部呈伸展状的血管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0]如图5所示,扩张支撑部2包括结构相同且以预定间距设置于中间管单元12外壁上的第一扩张支撑部21以及第二扩张支撑部22,第一扩张支撑部21以及第二扩张支撑部22分别设置于清洁部4的沿轴向的两侧。第一扩张支撑部21或第二扩张支撑部22包括环绕于中间管单元12外壁上的伞形支架以及覆盖于该伞形支架上的高分子滤膜,以允许正常血流通过,而将由脱落的斑块或形成的血栓等固体颗粒滤住,从而保护下游血管不被堵塞。
[0041]伞状支架由医用形状记忆材料制备,如镍钛合金,在低于血液温度的条件下,伞状支架可以任意形状贴服于中间管单元12的外壁上,在血液温度的条件下,伞状支架可恢复形状,开始向四周伸展,微撑开血管壁。伞状支架也可由高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制备,利用其弹性作用,微撑开血管壁。
[0042]图6是本实施例的清洁刷伸出的血管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7是本实施例的清洁部的结构示意图。
[0044]如图3、图6以及图7所示,清洁部3位于外层管单元11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