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火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295133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火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火烫伤的药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备所述用于水火烫伤 药物。
【背景技术】
[0002] 水火烫伤是指燃烧物及灼热的液体、固体、气体以及电流等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 肌肤烫伤或烧伤。常伴有皮肤潮红水肿,表面大量渗出,以伤处红肿灼痛、起泡、结焦痂等皮 肤损伤类疾病。轻者损及皮毛,甚则伤及肌肉筋内,严重者还会现休克或呼吸、心跳暂停。水 火烫伤根据其"面积"的大小和"深度"深浅,可分为I度烫伤、II度烫伤和III度烫伤。西医 治疗烫伤的方法主要分为湿性治疗法和干性治疗法。湿性治疗技术需要比较好的再次清创 手段,不然创面总是潮湿,相对污秽。干性治疗技术,是在正规的清洗后,涂喷诸如磺胺嘧啶 银粉或磺胺嘧啶银膏之类的药物,以保持创面干燥。无论是湿性治疗法和干性治疗法目前 都需要上医院,在一定条件治疗室内进行治疗,对于一般患者来说,其治疗费用高,而且见 效相对比较慢。现有的中医治疗方法中所治的创面愈合后会留有疤痕等后遗症。
[0003] 故此,现有用于水火烫伤的药物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和疗效好,不留疤痕,用于水火烫伤的药物;
[0005]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用于水火烫伤药物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 单,加工方便。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0007] -种用于水火烫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0008] 木棉花树皮 1200-2200 老姜 1000-2000 小米椒 1000-2000 蚯蚓 2000-3000 象皮 100-150 山茶油 适量 。
[0009]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火烫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
[0010] 木棉花树皮 1400-2000: 老姜 1200-1800 小米椒 1200-1800 蚯蚓 1800-2800 象皮 110-140 山茶油 适量。
[0011]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火烫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山茶油为高山陈年山茶 油。
[0012] 本发明一种用于水火烫伤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3] A、按配比将木棉花树皮、老姜、小米椒、蚯蚓、象皮放入铁锅中混合均匀,用木柴生 火煮煎研成粉末,冷却,得黑药粉;
[0014]B、将步骤A中所述的黑药粉加入适量的山茶油调匀成酱糊状即可。
[0015] 本发明中各组分的功效简述:
[0016] 1、木棉花树皮:
[0017] 功能:散瘀止血,活血消肿,止痛。
[0018] 功效:血脉顽痹,跌打损伤,火疮,金创。
[0019] 2、老姜:
[0020] 功能:解毒,杀菌,镇痛,增强血液循环。
[0021] 功效:抗炎,舒张毛细血管,还有消化疤痕的功效。
[0022] 3、小米椒:
[0023] 功能:消炎,杀菌,止痛,消肿,疮□溃烂,血脓。
[0024] 功效:缓解疼痛感可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辟邪恶,杀腥气诸毒,祛风,行 血活血。
[0025] 4、蚯蚓:
[0026] 功能:通络,瘰疬,疮疡。
[0027] 功效:虫伏尸,鬼疰蛊毒,痘疮紫黑,有利于加快死去的肌肤快速愈合,回复弹性。
[0028] 5、象皮:
[0029] 功能:止血敛疮,外伤出血,溃疡久不收口,褥疮。
[0030] 功效:肌肉麻木不仁,或患处肿胀,伤□愈□缓慢,伤□溃烂等等。
[0031]6、山茶油:
[0032] 本发明中优选高山陈年山茶油,它有解毒消炎,杀菌,镇痛,软化血管,疥癣,烫火 伤,利于保持肌肤湿润,使药力慢慢让肌肤吸收,有利于增强药效。
[0033]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0034] 本发明中原料成本低廉且易得,制备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身体各部位的水火烫 伤的治疗,能有效减轻疼痛、收敛生肌快、消炎抗菌好,治疗方便,疗效速度快,痊愈后不留 疤痕。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36] 实施例1
[0037] 木棉花树皮 1200 老姜 1.000 小米椒 1000 蚯蚓 2000 象皮 150 山茶油 适量 。
[0038] 按配比将木棉花树皮、老姜、小米椒、蚯蚓、象皮放入铁锅中混合均匀,用木柴生火 煮煎研成粉末,冷却,得黑药粉;
[0039] B、将上述黑药粉加入适量的山茶油调匀成酱糊状即可。
[0040] 使用时,用棉签或干净的白鸭羽毛涂于患处,一天可涂4到6次,直到痊愈为止。
[0041] 实施例2
[0042] 木棉花树皮 2200 老笼 2000 小米椒 2000 蚯蚓 3000 象皮 100 山茶油 :道量0
[0043] 按配比将木棉花树皮、老姜、小米椒、蚯蚓、象皮放入铁锅中混合均匀,用木柴生火 煮煎研成粉末,冷却,得黑药粉;
[0044] B、将上述黑药粉加入适量的山茶油调匀成酱糊状即可。
[0045] 使用时,用棉签或干净的白鸭羽毛涂于患处,一天可涂4到6次,直到痊愈为止。
[0046] 实施例3
[0047] 木棉花树皮 1600 老姜 1500 小米椒 1S00 蚯蚓 2300 象皮 125 山茶油 适量
[0048] 按配比将木棉花树皮、老姜、小米椒、蚯蚓、象皮放入铁锅中混合均匀,用木柴生火 煮煎研成粉末,冷却,得黑药粉;
[0049] B、将上述黑药粉加入适量的山茶油调匀成酱糊状即可。
[0050] 使用时,用棉签或干净的白鸭羽毛涂于患处,一天可涂4到6次,直到痊愈为止。
[0051] 实施例4
[0052] 木棉花树皮 1200 老姜 2000 小米椒 2000 賴丨 1000 象皮 150 山茶油 适量 。
[0053] 按配比将木棉花树皮、老姜、小米椒、蚯蚓、象皮放入铁锅中混合均匀,用木柴生火 煮煎研成粉末,冷却,得黑药粉;
[0054] B、将上述黑药粉加入适量的山茶油调匀成酱糊状即可。
[0055] 使用时,用棉签或干净的白鸭羽毛涂于患处,一天可涂4到6次,直到痊愈为止。
[0056] 实施例5
[0057] 木棉花树皮 2200: 老姜 1000 小米椒 2000 蚯蚓 3000
[0058] 象皮 150 山茶油 适量 。
[0059] 按配比将木棉花树皮、老姜、小米椒、蚯蚓、象皮放入铁锅中混合均匀,用木柴生火 煮煎研成粉末,冷却,得黑药粉;
[0060]B、将上述黑药粉加入适量的山茶油调匀成酱糊状即可。
[0061] 使用时,用棉签或干净的白鸭羽毛涂于患处,一天可涂4到6次,直到痊愈为止。
[0062] 实施例6
[0063] 木棉花树皮 2200 老姜 2000 小米椒 W00 蚯蚓 3_0 象皮 150 山茶油 适量 。
[0064] 按配比将木棉花树皮、老姜、小米椒、蚯蚓、象皮放入铁锅中混合均匀,用木柴生火 煮煎研成粉末,冷却,得黑药粉;
[0065]B、将上述黑药粉加入适量的山茶油调匀成酱糊状即可。
[0066] 使用时,用棉签或干净的白鸭羽毛涂于患处,一天可涂4到6次,直到痊愈为止。
[0067] 实施例7
[0068] 木棉花树皮 2200 老姜 2000
[0069] 小米椒 2000 蚯蚓 2000 象皮 150 山茶油 适量 。
[0070] 按配比将木棉花树皮、老姜、小米椒、蚯蚓、象皮放入铁锅中混合均匀,用木柴生火 煮煎研成粉末,冷却,得黑药粉;
[0071]B、将上述黑药粉加入适量的山茶油调匀成酱糊状即可。
[0072] 使用时,用棉签或干净的白鸭羽毛涂于患处,一天可涂4到6次,直到痊愈为止。
[007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 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 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 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 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水火烫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木棉花树皮 1200-2200 老荽 1000-2000 小米椒 1000-2000 蚯蚓 2000-3000 象皮 100-150 山茶油 适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火烫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 组成: 木棉花树皮 1400-2000 老姜 1200-丨800 小米椒 1200-1800 蚯蚓 1800-2800 象皮 110 140 山茶油 适量 b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火烫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山茶油为 高山陈年山茶油。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火烫伤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骤: A、 按配比将木棉花树皮、老姜、小米椒、蚯蚓、象皮放入铁锅中混合均匀,用木柴生火煮 煎研成粉末,冷却,得黑药粉; B、 将步骤A中所述的黑药粉加入适量的山茶油调匀成酱糊状即可。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火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按包括以下组分:1200-2200重量份的木棉花树皮;1000-2000重量份的老姜;1000-2000重量份的小米椒;2000-3000重量份的蚯蚓;100-150重量份的象皮;适量的山茶油。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和疗效好,不留疤痕,用于水火烫伤的药物;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用于水火烫伤药物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加工方便。
【IPC分类】A61K35/36, A61K35/62, A61K36/9068, A61P17/02
【公开号】CN105012916
【申请号】CN201510469053
【发明人】雷明亮
【申请人】雷明亮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