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445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耳部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部冲洗装置,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流体进行外耳道冲洗的耳部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冲洗装置采用在压力作用下注入的流体来去除积聚在外耳道内的耳蜡或耳垢。美国专利No.4,206,756(Grossan),5,364,343(Apolet等人),和6,210,358B1(Roger)中公开了这类冲洗装置的实例。
每个已知的装置都是要去除已积聚在外耳道内的耳垢。但是,每个已知的装置都有可能损伤耳鼓或鼓膜。这是因为已知的冲洗装置将流体向内且向大体上鼓膜的方向导入。
鼓膜损伤的危险是众所周知的,有些已知的冲洗装置具有能够减少这种危险的特点。例如,Apolet等人的专利中所公开的冲洗装置向内喷射流体,但通常射向外耳道壁表面,表面上试图减低喷射流体撞击鼓膜程度。然而,由于Apoiet等人的专利中所公开的装置当从装置向内喷射流体时大体放置在耳道的外端,从装置喷射的至少部分流体会冲射到鼓膜上,因而该装置仍然存在损伤可能性。注入的流体冲射到鼓膜上还会引起某些患者的不适。
耳垢可能会例如被患者的手指向内推进外耳道内。耳垢还可能阻塞,即塞满外耳道。由于损伤鼓膜和耳部的其它结构的危险,沉积在外耳道内的积聚的耳垢和阻塞的耳垢应当由医生去除。然而,每次看医生,会导致费用的增加。此外,患者去医生办公室去除耳垢所花费的时间积累起来也是很可观的。
一直需要一种能够由患者在无需专业帮助的情况下使用的,防止外耳道内耳垢积聚的耳部冲洗装置。
发明概述在本发明的主要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将流体注入外耳和鼓膜之间延伸的外耳道内的耳部冲洗装置。外耳道包括从外耳向内延伸并具有耳垢产生腺体的外部和在鼓膜和外部之间的内部。该耳部冲洗装置具有包括内向端和外向端的纵向延伸主体和从外向端延伸至内向端并终止于一喷嘴的输入管道。而且,喷嘴适于将流体横向导出主体外并导向外耳。当主体的内向端放置到接近外耳道的内部且流体在压力作用下导入输入管道时,流体通过喷嘴射出主体以冲出外耳道的外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耳部冲洗装置的喷嘴具有多个形成在内向端内并与输入管道及主体的外表面流体连通的径向设置的输出管道,和设置在内向端处以阻塞输入管道的阻塞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喷嘴包括四个输出管道,且每个输出管道与相邻输入管道径向地间隔约90°。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喷嘴包括一个从所述内向端横向延伸的挡板(deflector),且输出管道形成为将流体导向挡板。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输出管道形成为将流体导离阻塞器。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耳部冲洗装置还包括使主体的内向端位于接近外耳道内部的止动部。当主体的内向端位于外耳道内时,该止动部在内向端和外向端之间横向延伸以邻接于外耳。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防止耳垢在延伸在外耳和鼓膜之间的外耳道内积聚的方法。外耳道包括从外耳向内延伸并具有耳垢产生腺体的外部和在鼓膜和外部之间的内部。该方法包括提供一种用流体冲洗外耳道的耳部冲洗装置的步骤。该耳部冲洗装置具有包括内向端和外向端的纵向延伸主体和从外向端延伸至内向端并终止于一喷嘴的输入管道。喷嘴适于将流体横向导出主体外并导向外耳。此外,该方法还包括步骤将耳部冲洗装置主体的内向端插入外耳道直到该内向端接近外耳道内部,并在压力作用下在外向端处供应流体至输入管道内。结果,流体通过喷嘴射出主体以冲洗外耳道的外部。


本发明将通过参照附图而得到更好的理解,其中图1是耳部冲洗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等比例视图;图2是图1中耳部冲洗装置的部分横截面图;图3是以缩小比例绘制的插入到外耳道内的图1中耳部冲洗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以放大比例绘制的图1中耳部冲洗装置的部分横截面图;图5是图1中耳部冲洗装置内向端的例视图;图6是以缩小比例绘制的连接到耳部冲洗装置输入延伸部分的流体贮存器的侧视图;以及图7是以放大比例绘制的耳部冲洗装置另一实施例的部分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参见图1和2来描述通常以标记20表示的根据本发明的耳部冲洗装置的优选实施例。耳部冲洗装置20包括一个纵向延伸的主体22,主体22具有从主体22的外向端26延伸至主体22的内向端28的输入管道24。正如将更具体描述的,输入管道24在内向端28处终止于喷嘴30内。
如图3所示,主体22的内向端28插入到外耳道32内。外耳道32在外耳34至鼓膜36之间延伸。外耳道32包括从外耳34向内延伸并具有耳垢产生腺体40的外部38。耳垢或耳蜡由耳垢产生腺体40分泌,从而耳垢因此沉积在外部38。但是外耳道32还包括位于鼓膜36和外部38之间的内部42。内部42不包括有耳垢产生的腺体。
当主体22的内向端28位于接近外耳道32的内部42处且流体(未示出)在压力作用下导入输入管道24时,流体通过喷嘴30射出主体以向外耳34冲洗外耳道的外部38。由图2、3、4和7中可看出,喷嘴30适于将流体向外耳34横向和向外地导出主体。
如图2、4和5中可以看出,喷嘴30优选具有四个径向设置的输出管道44、46、48、50。每个输出管道44、46、48、50在内向端28内形成且与输入管道24和主体22的外表面52流体连通。优选地,每个输出管道44、46、48、50与相邻输出管道径向地间隔约90°。喷嘴30还包括设置在内向端28处的阻塞器54以阻塞输入管道24。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喷嘴30还包括一个从内向端28横向伸出的挡板56。为方便起见,在图2和4中仅示出输出管道46、50。但应当理解的是,四个径向设置的输出管道44、46、48、50类似地形成和安置,且下面关于输出通道46、50的描述应理解为同样适用于全部输出管道44、46、48、50。
如图2和4可看出,在该优选实施例中,输出管道46、50形成为将流体导向挡板56。图4中的箭头A代表流体经过输出管道46射出主体的方向,以示出流体射出主体22的典型路径。图4中的箭头B代表当流体经过输出管道46射出主体22后由于挡板56所产生的流体反射而导致的流体流向。由于从输出管道44、46、48、50导出的流体撞击挡板56的角度,流体又被挡板56向横向和向外反射,即,射出外耳道32,射向外耳。为简单起见,射出输出管道44、48、50的流体类似表示未示出。由于当流体由挡板56再导向时使流体趋于从内向端28向横向和向外溅射,图2和4所示的实施例是优选的。
每个输出管道44、46、48、50与由外表面52所包围的输入管道24形成角度58。图4示出了角度58。正如将在以下更详细的描述,耳部冲洗装置20优选设置为一种类型的尺寸适于成人使用,且还有一种类型的尺寸适于儿童使用。优选地,对于为成人使用所制造的耳部冲洗装置20的类型,角度58为大约150°。还优选地,对于为某一年龄段的儿童使用所设计的耳部冲洗装置20的类型,角度58为大约160°,如下面将要描述的。
从前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将内向端28放置到接近外耳道32的内部42是很重要的。如图3所示,耳部冲洗装置20的优选实施例还包括一个止动部60,如图3中可以看到的,该止动部60使主体22的内向端28处于接近外耳道32的内部32的位置。具体地,止动部60防止主体22的内向端28插入外耳道32内太深。正如将要描述的,由于典型的成人外耳道的尺寸与儿童的明显不同,耳部冲洗装置20的尺寸优选适于典型成人或儿童使用,视情况而定。
虽然可以采用各种设置,但止动部60优选包括一个用于当主体22的内向端28位于接近外耳道32的内部42时阻塞外耳道的轮缘62,如图1和5所示。止动部60优选地还包括四根从主体22向轮缘62横向延伸以使轮缘62与主体22间隔开的辐条64、66、68、70。每根辐条64、66、68、70优选与相邻辐条径向地间隔约90°。由于这种设置使流体能够在外耳34处较小地受到止动部60的阻挡而射出外耳道。
可采用各种手段来在压力作用下将流体在外向端26处注入输出管道。优选地,耳部冲洗装置20还包括一个从主体22的外向端26伸出,用于连接贮液器76和贮液器管78的输入延伸部分74,如图6所示。由现有技术可知,包括有输入延伸管道80的输入延伸部分74适于容纳贮液器管78的端部82。输入延伸管道80在外向端26处与输入管道24流体连通。贮液器管78还具有一个连接到贮液器76的端部84,从而贮液器76通过贮液器管78与输入延伸管道80流体连通。如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贮液器76优选为适于在压力作用下通过管78排出其中的流体的柔性塑料瓶。例如,当贮液瓶76为一具有柔性侧壁79的塑料瓶时,则响应挤压贮液器76,流体通过贮液器管78注入输入延伸管道80,并最终在压力作用下进入输入管道24内。优选地,贮液器76为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可由使用者(未示出)用一只手容易地操作的瓶或注射器类型。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耳部冲洗装置20不是设计用于去除塞满的耳垢,或大量积聚的耳垢。耳部冲洗装置20仅用于当医生已从外耳道32基本上去除了所有耳垢后。一旦外耳道32已清除基本上所有耳垢,就可使用耳部冲洗装置20。
现在可以看出耳部冲洗装置20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假设塞满的耳垢最近才由医生去除,使用者可在无需医生或医疗专业人员的帮助而安全地使用耳部冲洗装置20。耳部冲洗装置20可每天或每星期定期使用以防止耳垢的积聚,从而减少使用者去看医生的次数。耳部冲洗装置20使使用者能够从外耳道32内的特定位置,即接近内部42的位置,向外喷射流体,从而流体向外冲洗过耳垢分泌并最初沉积的外部38,到达外耳34并流出。耳部冲洗装置20构型为利用特定的身体特点,即在内部42中没有耳垢产生腺体。如果以所描述的方式使用,耳部冲洗装置20不会将流体直接或间接地导入外耳道32射向鼓膜36。
在优选实施例中,耳部冲洗装置20由轻且柔软的柔性塑料材料构成,如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所用的材料应当柔软,从而使损伤外耳道32的可能性最小化。
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任何合适的流体均可用于耳部冲洗装置20。例如,流体可以是温水,或50%过氧化氢和50%水的溶液,如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优选地,流体为含有过氧化氢溶液从而使耳垢至少部分溶解,易于被冲洗出外耳道。溶液还可含有樟脑以为使用者提供清凉舒适的效果,如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但是,本领域人员应当意识到可采用各种适于用于耳部冲洗装置20的流体。
对于典型的成人,外部38是长度大约8mm的软骨部分,且外部38是多骨部分。典型成人的外耳道32具有约2.5cm的总长度。
优选地,对于用于成人的耳部冲装置20的类型,主体22通常为直立柱形且直径约为2mm,其输入管道24的直径约为1mm。同样优选地,止动部60放置在距内向端28约17mm处。而且,在用于成人的耳部冲洗装置20中,挡板56的直径优选约为3mm。轮缘22,如图5所示,优选当从主体22的内向端28看去呈现为一个圆圈。优选地,轮缘62的直径约为18mm,以易于由成人使用。如上所述,角度58优选约为150°。
儿童的外耳道和相关结构的不同尺寸需要较小类型的耳部冲洗装置20。尺寸适用于7到15岁的典型儿童的耳部冲洗装置20包括一个直径约为1.3mm的主体22,其输入管道24的直径约为0.70mm。对于用于儿童的耳部冲装置20的类型,止动部60放置在距内向端28约12mm处,且挡板56的直径优选约为2mm。儿童类型的耳部冲洗装置20中的轮缘62的直径优选约为12mm。如上所述,儿童类型的耳部冲洗装置20中角度58优选约为160°。
工业实用性使用时,将主体22的内向端插入外耳道内直至内向端28接近内部42。内向端28在外耳道32内的放置位置如图3所示。使用者在压力作用下在外向端26处向输入管道24提供流体。流体可由使用者挤压贮液器76来提供,如已描述的。流体通过喷嘴30射出主体22,且喷嘴30将流体横向和朝向外耳34导出主体22。因此,流体冲出外部38并冲向外耳34,从而流出外耳道32。
在优选实施例中,流体通过四个输出管道44、46、48、50射出主体22外,射向挡板56。流体又被挡板反射,从而流体横向和向外射向外耳34。止动部60中的辐条64、66、68、70之间的间隙允许流体射出外耳道32。
图7示出了耳部冲洗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120。在耳部冲洗装置120中,在内向端28优选形成四个输出管道。为方便起见,图7中只示出了输出管道146和150。每个输出管道还优选与相邻输出管道径向地间隔约90°。但是,在该可选择的实施例中,输出管道146、150形成为将流体导离阻塞器54。在该可选择的实施例中,由每个输出管道与由外表面52包围的输入管道24限定角度158。在用于儿童和成人的耳部冲洗装置120类型中,角度158优选约为3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然本发明可以有多种形式,且这些形式均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例如,所采用的输出管道的数目可多些或少些,或可采用其它形式的喷嘴来实现横向和向外射出主体的流体流。因此,附加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将不由在此所包含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所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流体注入外耳道内的耳部冲洗装置,外耳道在外耳和鼓膜之间延伸,外耳道包括从外耳向内延伸并包括耳垢产生腺体的外部以及在鼓膜和外部之间的内部,该耳部冲洗装置具有包括内向端和外向端的纵向延伸主体;从外向端延伸至内向端并终止于一喷嘴的输入管道;以及该喷嘴适于将流体横向并向外耳导出主体外,由此,当主体的内向端放置到接近外耳道的内部且流体在压力下导入输入管道时,流体通过喷嘴排出主体以朝向外耳冲洗外耳道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嘴具有多个径向设置的输出管道,这些输出管道形成在所述内向端内并与所述输入管道及主体的外表面流体连通,且在所述内向端处设置有一个阻塞器以阻塞输入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包括四个输出管道,每个输出管道与相邻的输出管道径向地间隔约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嘴包括从所述内向端横向伸出的挡板,所述输出管道形成为将流体导向所述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道形成为将流体导离所述阻塞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部冲洗装置,还包括使主体的内向端位于接近外耳道内部处的止动部,该止动部在内向端和外向端之间横向延伸以当主体的内向端位于外耳道内时邻接于外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止动部包括一个当主体的内向端位于接近外耳道内部处时邻接外耳的轮缘以及至少一个从主体横向延伸至轮缘以定位轮缘的辐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部冲洗装置,还包括一个从主体的外向端伸出的输入延伸部分,该输入延伸部分包括一个在外向端处与主体内的输入管道流体连通的输入延伸管道,以及一个用于接纳且密封联接于容器输入适配器的适配器,从而流体从贮液器分发穿过输入延伸部分并且在压力作用下进入输入管道。
9.一种用于将流体注入外耳道内的耳部冲洗装置,外耳道在外耳和鼓膜之间延伸,外耳道包括从外耳向内延伸并包括耳垢产生腺体的外部以及在鼓膜和外部之间的内部,该耳部冲洗装置具有包括内向端和外向端的纵向延伸主体;从外向端延伸至内向端的输入管道;在所述主体的内向端内形成并与所述输入管道及主体的外表面流体连通的四个输出管道,每个输出管道与相邻的输出管道径向地间隔约90°;设置在所述内向端处以阻塞输入管道的阻塞器;从所述内向端横向伸出的挡板;以及所述输出管道形成为使流体导向所述挡板,由此,当主体的内向端位于接近外耳道的内部且流体在压力下导入输入管道时,流体穿过所述输出管道排出主体且又由挡板反射向外冲过外耳道的外部朝向外耳。
10.一种用于将流体注入外耳道内的耳部冲洗装置,外耳道在外耳和鼓膜之间延伸,外耳道包括从外耳向内延伸并包括耳垢产生腺体的外部以及在鼓膜和外部之间的内部,该耳部冲洗装置具有包括有内向端和外向端的纵向延伸主体;从外向端延伸至内向端的输入管道;在所述主体的内向端内形成并与所述输入管道及主体的外表面流体连通的四个输出管道,每个输出管道与相邻的输出管道径向地间隔约90°;设置在所述内向端处以阻塞输入管道的阻塞器;以及所述输出管道形成以使流体导离所述阻塞器,由此,当主体的内向端位于接近外耳道的内部且流体在压力下导入输入管道时,流体穿过所述输出管道射出主体以朝向外耳冲洗外耳道的外部。
11.一种防止外耳道外部内的耳垢积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一种用于将流体注入外耳道内的耳部冲洗装置,外耳道在外耳和鼓膜之间延伸,外耳道包括从外耳向内延伸并包括耳垢产生腺体的外部以及在鼓膜和外部之间的内部,该耳部冲洗装置具有包括内向端和外向端的纵向延伸主体;从外向端通过主体延伸至内向端并终止于一喷嘴内的输入管道;和该喷嘴适于将流体导出主体且朝向外耳;(b)将主体的内向端插入外耳道内直至该内向端接近外耳道的内部;以及(c)在压力下在外向端处提供流体进入输入通道,由此,流体通过喷嘴排出主体以朝向外耳冲洗外耳道的外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部冲洗装置还包括使主体的内向端位于接近外耳道内部处的止动部,该止动部在内向端和外向端之间横向延伸以当主体的内向端位于外耳道内时邻接于外耳。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将流体注入在外耳和鼓膜之间延伸的外耳道内的耳部冲洗装置(20)。外耳道包括从外耳向内延伸并具有耳垢产生腺体的外部以及在鼓膜和外部之间的内部。该耳部冲洗装置具有包括内向端(28)和外向端(26)的纵向延伸主体(22)。该耳部冲洗装置还包括从外向端延伸至内向端并终止于一喷嘴的输入管道。该喷嘴适于当内向端放置到接近外耳道的内部时将流体横向并向外耳导出主体外。
文档编号A47K7/00GK1658917SQ03812958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5日
发明者约翰·麦克雷 申请人:约翰·麦克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