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脱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39977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折叠式脱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式脱水装置,包括脱水部和桶座,桶座内设有可容纳脱水部的空间,所述脱水部通过枢轴与所述桶座可转动地活动连接。所述脱水部固定在底座上对应于所述桶座的一面,所述底座在相对所述桶座的另一面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脚踏驱动件,所述脚踏驱动件通过变速机构可驱动旋转篮的主轴旋转。折叠时,本实用新型的脱水部可翻转放入桶座的空腔内,使其所占空间大大减小,且具有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专利说明】 折叠式脱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卫生用具,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为实现拖把旋转脱水,通常是在与拖把相配合使用的脱水桶上设有脚踏驱动装置,该脚踏驱动装置设有齿条,通过齿条与齿轮以及齿轮之间的多级传动来驱动脱水桶内的脱水篮快速旋转,从而带动拖把旋转使清洁头上的织物脱水。然而,采用这种驱动方式的脱水桶存在体积大,且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且所占空间小的折叠式脱水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包括脱水部和桶座,桶座内设有可容纳脱水部的空间,所述脱水部通过枢轴与所述桶座可转动地活动连接。所述脱水部固定在底座上对应于所述桶座的一面,所述底座在相对所述桶座的另一面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脚踏驱动件,所述脚踏驱动件通过变速机构可驱动旋转篮的主轴旋转。
[0005]所述变速机构包括扇形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以及小齿轮。其中扇形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共轴且第二齿轮为圆锥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为圆锥齿轮且与第四齿轮共轴,所述第四齿轮与小齿轮相啮合,所述小齿轮通过单向轴承固定在旋转篮的主轴上。
[0006]所述脚踏驱动件的一端为框式结构,所述框式结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可与所述支架两侧的凹槽相配合,以保障脚踏驱动件的上、下移动,所述脚踏驱动件的另一端通过联接件与扇形齿轮的延长臂连接。
[0007]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脚踏驱动件的上下移动,经多级齿轮变速以带动旋转篮的主轴高速旋转,可实现拖把清洁头上的织物脱水。折叠时,本实用新型的脱水部可翻转放入桶座的空腔内,使其所占空间大大减小,且具有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分解图;
[0011]图4是本实用新型脱水部的底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描述:
[0013]本实用新型包括脱水部I和桶座2,桶座内设有可容纳脱水部的空间。所述脱水部通过枢轴3与所述桶座可转动地活动连接。所述脱水部固定在底座14上对应于所述桶座的一面,所述底座在相对所述桶座的另一面安装有支架7。所述支架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脚踏驱动件6,所述脚踏驱动件通过变速机构可驱动旋转篮4的主轴4-1旋转。
[0014]所述变速机构包括扇形齿轮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第三齿轮11,第四齿轮12以及小齿轮13。其中扇形齿轮8与第一齿轮9相啮合,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0共轴且第二齿轮为圆锥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11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为圆锥齿轮且与第四齿轮12共轴,所述第四齿轮与小齿轮13相啮合,所述小齿轮通过单向轴承固定在旋转篮的主轴4-1上。所述第一齿轮9的轴平行于底座14的表面安装,第二齿轮10的齿数多于第三齿轮11的齿数,第四齿轮(12)的齿数多于小齿轮13的齿数。
[0015]所述脚踏驱动件6的一端为框式结构,所述框式结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块6-1,所述定位块可与所述支架7两侧的凹槽7-1相配合,以保障脚踏驱动件的上、下移动。所述联接件6-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脚踏驱动件6的上框体,联接件的另一端设有腰形通孔,通过短轴与扇形齿轮8的延长臂8-1连接。
[0016]所述支架7可活动地安装在远离枢轴3的底座14端部,该支架的高度应保证脚踏驱动件6在上、下移动时有足够的空间。所述支架采用支撑杆15定位,支撑杆15的一端固定在支架7上,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在脱水部的底座14上。所述支撑杆由二根杆通过短轴连接而成,可进行折叠,所述支撑杆折叠后可放入底座14相应的凹槽内。所述扇形齿轮8与其齿轮轴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或是所述的脚踏驱动件(6)和支架(7),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0017]当拖把洗涤后需要脱水时,先将支架7翻转成与脱水部I底座外表面近似垂直,再将脱水部I绕枢轴3翻转,使支架7着地;然后,用脚踩住脚踏驱动件6的中空部分,往下用力从而驱动扇形齿轮8,再通过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第三齿轮11,第四齿轮12,高速带动固定有小齿轮13的主轴4-1按单一方向旋转,使之固定在主轴上端的旋转篮4高速旋转。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扇形齿轮8可自动复位,将脚踏驱动件带回高位,以便为进行下一次的踩压作好准备。此时,旋转篮及其主轴在惯性作用下继续转动,如此往复操作,即可快速实现拖把清洁头上的布条或织物脱水。当拖把的脱水作业完成后,可将脱水部I及其变速机构绕枢轴3翻转并藏于桶座2的空间内,脱水部的底座14盖在桶底2的端口,支架7则通过短轴收回并置于底座14相应的凹槽内。为方便移动,在桶底2的端口边沿处设有提手5。整个脱水装置显得结构紧凑,体积小,外形整洁。
[001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叠式脱水装置,包括脱水部(I)和桶座(2),桶座内设有可容纳脱水部的空间,所述脱水部通过枢轴(3)与所述桶座可转动地活动连接,所述脱水部固定在底座(14)上对应于所述桶座的一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在相对所述桶座的另一面安装有支架(7),所述支架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脚踏驱动件(6),所述脚踏驱动件通过变速机构可驱动旋转篮的主轴(4-1)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机构包括扇形齿轮(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第三齿轮(11),第四齿轮(12)以及小齿轮(13),其中扇形齿轮(8)与第一齿轮(9)相啮合,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0)共轴且第二齿轮为圆锥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11)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为圆锥齿轮且与第四齿轮(12)共轴,所述第四齿轮与小齿轮(13)相啮合,所述小齿轮通过单向轴承固定在旋转篮的主轴(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驱动件(6)的一端为框式结构,所述框式结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块(6-1),所述定位块可与所述支架(7)两侧的凹槽(7-1)相配合,以保障脚踏驱动件的上、下移动,所述脚踏驱动件的另一端通过联接件(6-2)与扇形齿轮(8)的延长臂(8-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9)的轴平行于底座(14)的表面安装,第二齿轮(10)的齿数多于第三齿轮(11)的齿数,第四齿轮(12)的齿数多于小齿轮(13)的齿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件(6-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脚踏驱动件出)的上框体,其另一端设有腰形通孔,通过短轴与扇形齿轮(8)的延长臂(8-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7)可活动地安装在远离枢轴(3)的底座(14)端部,所述 支架采用支撑杆(15)定位,所述支撑杆由二根杆通过短轴连接而成,可进行折叠,所述支撑杆折叠后可放入底座(14)相应的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齿轮(8)与其齿轮轴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驱动件(6)和支架(7),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文档编号】A47L13/58GK203408006SQ201320502710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5日
【发明者】陈世广 申请人:陈世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