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取牡蛎油的方法

文档序号:1327207阅读:36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提取牡蛎油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提取牡蛎油的方法,属海洋生物的深加工技术,特别涉及牡蛎的加工技术。
牡蛎肉中的脂肪含量约为11.5克/100克干粉,其中含有丰富的ω-3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人们常说的脑黄金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约占脂肪酸含量的四分之一,但也含有不少饱和脂肪酸,约占三分之一。因此,提取出来的牡蛎油还需要再加工,降低其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才能符合现代油脂保健品的高要求。除含丰富的ω-3不饱和脂肪酸外,牡蛎肉中还含有许多具有医疗和保健营养价值的化学成分,如蛋白质、牛磺酸、复合糖及多种维生素等,在提取牡蛎油的过程中不应破坏这些化学成分。现有技术中采用纯二氧化碳作为萃取剂进行提取(参见日本专利昭61-78899カキ肉オイルの制造方法,即牡蛎肉油的制造方法),但提取速度慢(大约11小时),提取率低(约为47%)。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提取牡蛎油技术提取速度慢、提取率低的缺点,研究发明一种能在较低温度下提取、不破坏牡蛎肉中的其它有医疗和保健营养价值的化学成分,提取速度快,提取率高的提取牡蛎油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用铰肉机将去壳新鲜牡蛎铰烂,真空冷冻干燥9~12小时,再用铰肉机将其粉碎成干粉,将粉碎好的牡蛎干粉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进行提取,萃取剂为加了改性剂无水乙醇的二氧化碳,改性剂乙醇在二氧化碳中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8%,改性剂的添加量由改性剂压缩泵控制,萃取温度为35~50℃,萃取压力为250~400bar;当压力升至预定压力250~400bar时,先静态萃取8~12分钟,即恒压静态萃取8~12分钟,然后萃取剂以1~2ml/(克牡蛎干粉·分钟)的流速动态萃取30~120分钟;萃取的较佳温度应为40~50℃,萃取的较佳压力应为300~400bar,萃取所得产物牡蛎油经减压节流阀喷入收集器中;提取牡蛎油之后的牡蛎肉渣还可进一步加工提取如活性蛋白质、牛磺酸及复合糖等其它活性物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发明工艺流程及操作过程简单,易操作,萃取速度快,提取率高。二氧化碳可循环使用,能耗低,无污染;(2)提取出来的牡蛎油是提取EPA与DHA很好的原料。提取后的肉渣还可以再加工提取其中的活性蛋白质、牛磺酸及复合糖等;(3)本发明适合于牡蛎综合利用深加工的前段工程。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按上面说明书所述的方法技术方案进行操作,便能较好地实施本发明。发明人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和艰苦试验,有很多成功的实施例,下面仅举4个实施例列表于表1所示。从表1可见本方法工艺过程简单,易操作,萃取速度快,在较佳条件下仅约为40分钟,提取率高达90%左右。表权利要求
1.一种包括前处理和萃取过程的提取牡蛎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铰肉机将去壳新鲜牡蛎铰烂,真空冷冻干燥9~12小时,再用铰肉机将其粉碎成干粉,将粉碎好的牡蛎干粉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进行提取,萃取剂为加了改性剂无水乙醇的二氧化碳,改性剂乙醇在二氧化碳中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8%,改性剂的添加量由改性剂压缩泵控制,萃取温度为35~50℃,萃取压力为250~400bar;当压力升至预定压力250~400bar时,先静态萃取8~12分钟,即恒压静态萃取8~12分钟,然后萃取剂以1~2ml/(克牡蛎干粉·分钟)的流速动态萃取30~120分钟,萃取所得产物牡蛎油经减压节流阀喷入收集器中。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括前处理和萃取过程的提取牡蛎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萃取温度较佳应为40~50℃,萃取压力较佳应为300~400bar。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括前处理和萃取过程的提取牡蛎油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提取牡蛎油之后的牡蛎肉渣还可进一步加工提取如活性蛋白质、牛磺酸及复合糖等其它活性物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提取牡蛎油的方法,它是将去壳新鲜牡蛎肉铰烂、真空冷冻干燥、粉碎成粉,再用加了改性剂乙醇的二氧化碳萃取剂,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在一定温度、压力、流速等条件下进行萃取。本方法工艺简单、易操作、萃取速度快、提取率高、萃取剂可循环使用,能耗低;提取出来的牡蛎油是提取EPA及DHA的好原料,提取后的肉渣还可加工提取如活性蛋白质、牛磺酸、复合糖等活性物。
文档编号C11B1/00GK1243866SQ99117019
公开日2000年2月9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3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3日
发明者盛国英, 劳邦盛, 闻克威, 傅家谟, 闵育顺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