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斗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550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械斗牛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娱乐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机械斗牛装置。
图中1-底座,2-电机座,3-电机,4-筋板,5-皮带轮,6-导电盘,7-皮带轮,8-轴承,9-回转套,10-中心轴,11-外罩,12-电机,13-皮带轮,14-皮带轮,15-减速机,16-拐臂,17-轴承,18-隔套,19-连杆,20-活动架,21-预埋件,22-轴承座,23-轴承座,24-电机底板,25-导电刷架。



图1并参见图2、图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斗牛装置,具有底座1,其中,所述的底座1其本体上分别设有带有电机3、皮带轮5的电机座2,导电刷架25,筋板4,外罩11,其中,在所述的筋板4的中心且垂直于所述底座1的中心位置上设有一根带有导电盘6、皮带轮7、轴承8、回转套9、轴承17、隔套1 8的中心轴10且在所述回转套9上设有带有电机底板24、皮带轮14的电机12,在所述中心轴10的上端设有一减速机15,在所述减速机15上分别设有皮带轮13、拐臂16、轴承座23,且所述拐臂16其本体上设有一个活动架20,所述活动架20其一端通过连杆19与所述的轴承座23相连接,所述活动架20的另一端与一轴承座22相连接,在所述22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预埋件21。从原理上说,本装置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它们是一、平转部分这一部分是牛身起伏的连动系统,可沿中心轴10作水平旋转。它是由牛身及起伏连动系统整体作顺时针、停顿或逆时针的水平旋转达到模拟野牛左右摆动的动作,电机自带减速机输出转数为75转/分。二、起伏窜动部分这一部分是本装置的起伏窜动系统,它是由两个350W的直流电机提供源动力,用三角皮带通过皮带轮驱动涡轮蜗杆减速机,两个减速机15有不同的减速比,可通过拐臂16输出不同转数,造成两对拐臂16有不同的运动状态;其中一端直接通过轴承与支架连接,拐臂16驱动支架尾部做上下起伏动作。另一端拐臂通过轴承与活动连杆19连接,连杆19又通过转向轴承与拐臂16连接,在减速机15驱动拐臂16时连杆19也就跟随做上、下、前、后随动。同时也就控制了活动支架20做一定范围的前、后、上、下移动。而活动支架20又与牛身的予埋件21连接,从而活动支架20又驱动牛身做上下窜动。也就模拟了西部蛮牛的挣拖动作。
至此,上述的两个部分即平转与起伏窜动相互配合从而逼真的再现了西部斗牛动作的现场效应。
权利要求1.一种机械斗牛装置,具有底座(1),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1)其本体上分别设有带有电机(3)、皮带轮(5)的电机座(2),导电刷架(25),筋板(4),外罩(11),其中,在所述的筋板(4)的中心且垂直于所述底座(1)的中心位置上设有一根带有导电盘(6)、皮带轮(7)、轴承(8)、回转套(9)、轴承(17)、隔套(18)的中心轴(10)且在所述回转套(9)上设有带有电机底板(24、皮带轮(14)的电机(12),在所述中心轴(10)的上端设有一减速机(15),在所述减速机(15)上分别设有皮带轮(13)、拐臂(16)、轴承座(23,且所述拐臂(16)其本体上设有一个活动架(20),所述活动架(20)其一端通过连杆(19)与所述的轴承座(23)相连接,所述活动架(20)的另一端与一轴承座(22)相连接,在所述轴承座(22)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预埋件(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斗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预埋件(21)是一种其底部安装面相对所述拐臂(16)垂直的预埋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娱乐装置即机械斗牛装置。该装置由平转部分、起伏窜动部分组成,具体地说是包括了以中心轴、减速机、拐臂、活动支架为主的传动控制部件加之与这些部件相配套的相关部件实现了西部斗牛动作的现场效应。该装置十分适合于公共娱乐场所对娱乐设备增置的需要,极具有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A63G31/00GK2576300SQ0228555
公开日2003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8日
发明者张弘 申请人:张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