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翼飞行器对折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0801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定翼飞行器对折翼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翼飞行器对折翼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固定翼航模中,为了方便运输携带,多采用机身与机翼可拆卸式连接,拆装过程繁琐。翼体通常布置有舵机、无线收发等电子设备,多次拆装易导致跨翼体与机身间线路插口的接触不良,影响飞行安全和整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固定翼飞行器对折翼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定翼飞行器对折翼装置,包括机身和对称翻转连接于机身两侧的左机翼和右机翼,左机翼和右机翼均包括翼体、连接于翼体根部的与翼体平面平行设置定位块、贯穿于翼体内部并超出翼体根部的翼梁,机身包括上机身和下机身,上机身和下机身的后缘通过旋转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便于开合的<型,上机身和下机身上均设有便于翼梁卡住并相互锁紧在一起的翼梁连接器以及便于定位块卡住的定位槽,翼梁连接器和机身表面开设有便于翼梁卡住的凹槽。

进一步地,左机翼和右机翼通过铰链翻转连接于上机身/下机身的两侧,铰链一面固定于翼体根部底面,另一面固定于上机身/下机身表面。

进一步地,定位槽靠近机身后缘,翼梁连接器位于定位槽的外侧。

进一步地,上机身和下机身上的翼梁连接器之间通过锁紧件连接,锁紧件呈工字型片状实心结构,翼梁连接器上开设有贯穿上机身和下机身的通孔,锁紧件穿过通孔并旋转将翼梁连接器之间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卡紧的翼梁连接器可实现整机翼梁的连贯性,保证结构强度。此对折装置结构简单、动作快速,可有效减小整机的运输携带体积,且便于机身与翼体间的线缆布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左机翼/右机翼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上机身/下机身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翼梁与翼梁连接器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1.左机翼,2.右机翼,3.翼体,4.铰链,5.翼梁,6.定位块,7.上机身,8.下机身,9.翼梁连接器,10.定位槽,11.锁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4所示的一种固定翼飞行器对折翼装置,包括机身和对称翻转连接于机身两侧的左机翼1和右机翼2,左机翼1和右机翼2均包括翼体3、连接于翼体3根部的与翼体3平面平行设置的定位块6、贯穿于翼体3内部并超出翼体3根部的翼梁5,机身包括上机身7和下机身8,上机身7和下机身8的后缘通过旋转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便于开合的<型,上机身7和下机身8上均设有便于翼梁5卡住并相互锁紧在一起的翼梁连接器9以及便于定位块6卡住的定位槽10,翼梁连接器9和机身表面开设有便于翼梁5卡住的凹槽。

左机翼1和右机翼2通过铰链4翻转连接于上机身7/下机身8的两侧,铰链4一面固定于翼体3根部底面,另一面固定于上机身7/下机身8表面。

定位槽10靠近机身后缘,翼梁连接器9位于定位槽10的外侧。这样布置使得翼梁连接器锁紧更加牢固。

上机身7和下机身8上的翼梁连接器9之间通过锁紧件11连接,锁紧件11呈工字型片状结构,翼梁连接器9上开设有贯穿上机身7和下机身8的通孔,锁紧件11穿过通孔并旋转将翼梁连接器9之间锁紧。

动作时,先将机翼展平,后闭合机身,此时定位块落入定位槽被机身压紧,翼梁被翼梁连接器扣紧连接,锁紧件穿过翼梁连接器的通孔,并旋转将翼梁连接器之间锁紧,整机展开动作完成。左右翼梁落入翼梁连接器的凹槽内,左右翼梁连接器连接左右翼梁,翼梁端部填满整个凹槽,可以保证结构的连贯性;定位块落入机身的定位槽,可以进一步限定住机翼相对机身的位置,防止机翼松动。

运输时,将机翼向上弯折至机体上方,闭合机身,翼梁连接器扣紧,装在运输箱内,便于运输。

卡紧的翼梁连接器可实现整机翼梁的连贯性,保证结构强度。此对折装置结构简单、动作快速,可有效减小整机的运输携带体积,且方便布线。

翼梁连接器嵌设于机身内表面,或者与机身一体成型。翼梁呈圆柱形或方柱形,相应的凹槽呈半圆柱形或半方柱形。上机身和下机身后缘的旋转件为铰链。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