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转粗纱、长丝退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45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不转粗纱、长丝退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棉、毛纺织机械部件,是一种适用于细纱机粗纱安装固定的装置,它可以使粗纱在固定状态下退绕粗纱或长丝。
背景技术
现有国内外细纱机上的粗纱退绕装置,均是由拉动粗纱条来带动粗纱转动从粗纱侧面退绕的,由于粗纱卷装容量不断增大,原先设计的吊锭或托锭灵活性不一致,粗纱退绕时易产生意外伸长,造成细节影响布面质量和纱的强力,在使用化纤长丝时现有细纱机还设有可稳定而张力一致的退绕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退绕轻松自如、无拉伸现象的不转粗纱、长丝退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不转粗纱、长丝退绕装置,由粗纱托座、粗纱托座固定装置等组成。在粗纱托座上固定有圆柱形的粗纱管下插座,粗纱管下插座有通透的中心内孔,粗纱托座上有与中心内孔相匹配的孔,在粗纱管下插座的侧壁上和粗纱托座上有一条通长的与中心内孔的中心线平行的V形槽,V形槽的槽底部与中心内孔相连通,圆柱形的粗纱管上插座的上部固定有一根伸向上方的导纱管,导纱管为与粗纱上插座同轴心线的管,粗纱管上插座有与导纱管的内孔相匹配的中心通孔,在粗纱管上插座的上安装有导纱环,导纱环的外部为光滑的弧面,导纱环的中心位于粗纱管上插座的中心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下述的技术措施来实现粗纱托座为一个长形的板状,在粗纱托座的两端固定粗纱管下插座,在粗纱托座的中心固定粗纱托座固定装置,粗纱脱座固定装置为粗纱托座固定装置式或是托杆式固定装置,粗纱在粗纱托座上部的粗纱管下插座上有圆形的凸台。
粗纱管上插座和粗纱管下插座的插装部位为圆柱形,圆柱形的外径与粗纱管的内孔相匹配,也可以是粗纱管上插座和粗纱管下插座的内孔与粗纱管的外径相匹配。
粗纱管上插座和粗纱管下插座的插装部位为前细后粗的圆锥形,在圆锥形的锥面上有多根纵向设置的凹槽或是多根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凸楞。
在粗纱托座的下部设置有导纱杆卡座,在导纱杆卡座内卡装有导纱杆,导纱杆的中部位于粗纱托座上设置的孔的下部并与孔的纵向中心线呈垂直状设置。
在粗纱管上插座上套装固定有伞形的防尘帽,在防尘帽下部设置有导纱环,导纱环的外部为光滑的弧面,导纱环的圆心位于防尘帽和导纱管的纵向的共同中心线上,导纱管从防尘帽的帽顶伸向上部。
在粗纱管上插座的上部的导纱管上套装有锭翼式的导纱环,导纱环中部为与导纱管光滑匹配的圆孔,导纱环从中部有两个呈“八”字形向伸开的斜臂,在斜臂的下端部上设置有一个光滑的穿纱孔。
在粗纱管上插座上部固定有多根防尘帽支撑肋,多根防尘帽支撑肋呈伞架状向下延伸,在多根防尘帽支撑肋的下端装有一个圆形的导纱环将它们连固成伞架状,导纱环的外部直径大于伞架下部的直径。
在伞架状的多根防尘帽支撑肋上套装有一个与其相匹配的伞状的防尘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退绕灵活、穿装纱和安装粗纱方便,可有效地消除因粗纱转动阻力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等优点。


图1是不转粗纱、长丝退绕装置安装使用时主视图的示意图。
图2是不转粗纱、长丝退绕装置粗纱管下插座的俯视图。
图3是装有导纱杆的粗纱管下插座的主视图。
图4是装有导纱杆的粗纱管下插座的俯视图。
图5是装有防尘帽的粗纱管上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装有锭翼式导纱环的粗纱管上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装在伞架式框架上的导纱环的主视图。
图8是装在伞架式框架上的导纱环的俯视图。
图9是在伞架上装防尘帽的装配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10是在伞架上装防尘帽的装配示意图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不转粗纱、长丝退绕装置,由粗纱托座5、粗纱托座固定装置或支架6等组成,在粗纱托座5固定有圆柱形的粗纱管下插座9,粗纱管下插座9有通透的中心内孔,粗纱托座5上有与中心内孔相匹配的同心孔,在粗纱管下插座9的侧壁上和粗纱托座5上开有一条自上而下通长的与中心内孔的中心线平行的V形槽10,V形槽10的槽底部与中心内孔相连通,圆柱形的粗纱管上插座8的上部固定有一根伸向上方的导纱管1,导纱管1为与粗纱上插座同轴心线的管,粗纱管上插座8有与导纱管1的内孔相匹配的同轴中心通孔,在粗纱管上插座8的上安装有圆环形的导纱环2,导纱环2的外部为光滑的弧面,导纱环2的中心位于粗纱管上插座8的中心线上,导纱环2的上下端面垂直于导纱管1。粗纱托座5为一个细长形的板状,在粗纱托座5的两端各镶装固定一个粗纱管下插座9,在粗纱托座5的中心固定粗纱托座固定装置6,在粗纱托座5上部的粗纱管下插座9上有阶梯轴形的圆形的凸台。
粗纱管上插座8和粗纱管下插座9的插装部位为的圆柱形,圆柱形的外径与粗纱管的内孔相匹配,圆柱形粗纱管上插座8和粗纱管下插座9的插装部位为前细后粗的圆锥形,在圆锥形的锥面上有多根纵向设置的凹槽或是多根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凸楞,粗纱4安装于粗纱管上插座8与粗纱管下插座9之间,粗纱条3从粗纱4上退下由上自下从孔内穿出。
图3图4所示在粗纱托座5的下部设置有导纱杆卡座13,导纱杆卡座13呈“L”字形的导纱杆卡座13位于孔两侧在导纱杆卡座13内通过凹槽卡装有导纱杆12,导纱杆12的中部位于粗纱托座5上设置的孔的下部并与孔的纵向中心线呈垂直状设置,导纱杆12的一侧的圆柱面的最外部位于孔的中心部位。图中左侧的导纱杆12为“一”字形圆柱形,右侧的导纱杆12为“Ω”形。
图6所示在粗纱管上插座8的上部的导纱管10套装有锭翼式的导纱环2,导纱环2中部为与导纱管1光滑匹配的圆孔,导纱环2从中部有两个呈“八”字形向伸开的光滑的细钢丝制成的斜臂,在斜臂的下端部上设置有一个光滑的由上自下通透的穿纱孔。
图7、图8所示在粗纱管上插座8上部固定有四根防尘帽支撑肋15,四根防尘帽支撑肋15呈伞架状向下延伸,在四根防尘帽支撑肋15的下端装有一个圆形的导纱环2将它们连固成伞架状,导纱环2的外部直径大于伞架下部的直径。
图9、图10所示在伞架状的四根防尘帽支撑肋15上套装有一个与其相匹配的伞状的防尘帽16。
权利要求1.不转粗纱、长丝退绕装置,由粗纱托座(5)、粗纱托座固定装置(6)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粗纱托座(5)上固定有圆柱形的粗纱管下插座(9),粗纱管下插座(9)有通透的中心内孔,粗纱托座(5)上有与中心内孔相匹配的孔,在粗纱管下插座(9)的侧壁上和粗纱托座(5)上有一条通长的与中心内孔的中心线平行的V形槽(10),V形槽(10)的槽底部与中心内孔相连通,圆柱形的粗纱管上插座(8)的上部固定有一根伸向上方的导纱管(1),导纱管(1)为与粗纱上插座(8)同轴心线的管,粗纱管上插座(8)有与导纱管(1)的内孔相匹配的中心通孔,在粗纱管上插座(8)的上安装有导纱环(2),导纱环(2)的外部为光滑的弧面,导纱环(2)的中心位于粗纱管上插座(8)的中心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转粗纱、长丝退绕装置,其特征在于粗纱托座(5)为一个长形的板状,在粗纱托座(5)的两端固定粗纱管下插座(9),在粗纱托座(5)的中心固定粗纱托座固定装置(6),粗纱托座固定装置(6)为粗纱托座固定装置式或是托杆式固定装置,在粗纱托座(5)上部的粗纱管下插座(9)上有圆形的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转粗纱、长丝退绕装置,其特征在于粗纱管上插座(8)和粗纱管下插座(9)的插装部位为圆柱形,圆柱形的外径与粗纱管的内孔相匹配,也可以是粗纱管上插座(8)和粗纱管下插座(9)的内孔与粗纱管的外径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转粗纱、长丝退绕装置,其特征在于粗纱管上插座(8)和粗纱管下插座(9)的插装部位为前细后粗的圆锥形,在圆锥形的锥面上有多根纵向设置的凹槽或是多根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凸楞。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不转粗纱、长丝退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粗纱托座(5)的下部设置有导纱杆卡座(13),在导纱杆卡座(13)内卡装有导纱杆(12),导纱杆(12)的中部位于粗纱托座(5)上设置的孔的下部并与孔的纵向中心线呈垂直状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不转粗纱、长丝退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粗纱管上插座(5)上套装固定有伞形的防尘帽(16),在防尘帽(16)下部设置有导纱环(2),导纱环(2)的外部为光滑的弧面,导纱环(2)的圆心位于防尘帽(16)和导纱管(1)的纵向的共同中心线上,导纱管(1)从防尘帽(16)的帽顶伸向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转粗纱、长丝退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粗纱管上插座(8)的上部的导纱管(1)上套装有锭翼式的导纱环(2),导纱环(2)中部为与导纱管(1)光滑匹配的圆孔或是在圆孔内装有轴承,导纱环(2)从中部有两个呈“八”字形向伸开的斜臂,在斜臂的下端部上设置有一个光滑的穿纱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转粗纱、长丝退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粗纱管上插座(8)上部固定有多根防尘帽支撑肋(15),多根防尘帽支撑肋(15)呈伞架状向下延伸,在多根防尘帽支撑肋(15)的下端装有一个圆形的导纱环(2)将它们连固成伞架状,导纱环(2)的外部直径大于伞架下部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转粗纱、长丝退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伞架状的多根防尘帽支撑肋(15)上套装有一个与其相匹配的伞状的防尘帽(1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纱机的粗纱、长丝退绕装置,它由粗纱托座、粗纱托座固定装置等组成。在粗纱托座上固定有圆柱形的粗纱管下插座,粗纱管下插座有通透的中心内孔,粗纱托座上有与中心内孔相匹配的孔,在粗纱管下插座的侧壁上和粗纱托座上有一条通长的与中心内孔的中心线平行的V形槽,V形槽的槽底部与中心内孔相连通,圆柱形的粗纱管上插座的上部固定有一根伸向上方的导纱管,导纱管为与粗纱上插座同轴心线的管,粗纱管上下插座有与导纱管的内孔相匹配的中心通孔,在粗纱管上插座的上安装有导纱环,导纱环的外部为光滑的弧面,导纱环的中心位于粗纱管上插座的中心线上。它是一种退绕轻松灵活的粗纱、长丝退绕装置。
文档编号D01H13/00GK2729016SQ20042009324
公开日2005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0日
发明者刘志祥 申请人:刘志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