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熔纺、拉伸和卷绕复丝的方法以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832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熔纺、拉伸和卷绕复丝的方法以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复丝熔纺、拉伸和卷绕成FDY丝的方法以及按权利要求7 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由DE 31 46 054A1已知一种同类型的用于熔纺、拉伸和卷绕复丝的方法以 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在生产合成纱线时,根据纱线内部的聚合物材料分子链的定向程度分为所谓的 POY丝和FDY丝。预取向丝(POY)具有预取向,但仍未完成拉伸的结构。这种纱线优选在拉 伸挤出过程中进一步加工。与之相反,全拉伸丝(FDY)具有已取向的且拉伸的结构。这些 纱线无需进一步处理可直接加工成平面产品。为了能够在单步工艺过程中生产所谓的FDY丝,新挤出的单丝在合并成纱线后将 被完全拉伸,并且紧接着卷绕成卷筒。这样例如由DE31 46 054A1中描述了一种用于制造 FDY纱线的方法。首先从聚合物熔体中,例如聚合酯或聚酰亚胺中挤出大量的单丝。紧接着 单丝被冷却,用于聚合物材料的固化以及结晶。在此常规的是,使冷空气流吹向单丝,以便 使纱线材料冷却到低于玻璃化温度的温度。在冷却后,单丝束的单丝借助上油流体合并,以 便接着通过导丝辊系统进行拉伸。在此常见的是,为了获得规定的拉伸点,在拉伸前加热纱 线。在已知的方法和已知的装置中,纱线的加热通过牵拉导丝辊的加热的导向壳实现,在该 导向壳上,纱线以部分缠绕进行引导。由于通常较高的拉伸速度(其大于4000m/min),为了 使纱线加热充分,在纱线的部分缠绕时,在牵拉导丝辊上仅有很短的接触长度。为了达到纱 线材料的用于触发拉伸点所需的玻璃化温度,因此优选使用多次缠绕的牵拉导丝辊,以致 额外地需要给牵拉导丝辊配设过绕辊。从EP 0 731 196A1已知一种用于合成纱线的熔纺、拉伸和卷绕的方法,其中,要 对纱线进行多次热处理,特别是为了得到收缩小的纱线。纱线不仅在拉伸时而且在拉伸后 分别进行热处理,在热处理时,无接触地通过加热的表面加热纱线。在这里,纱线与加热板 的加热表面间隔一定距离地引导,该加热板设置在牵拉导丝辊和拉伸导丝辊之间。为了支 持纱线这类型的拉伸此外还存在的可能性是,附加地使用设置在冷却装置和牵拉导丝辊之 间的加热管,在该加热管内无接触地加热纱线。因此,纱线已经进行预拉伸,其由第二次位 于导丝辊之间的后拉伸进行叠加。因此,从EP 0 731 169B1已知的方法和已知的装置仅适 合于通过多次的加热处理来生产特殊丝。在此,纱线的引导一直通过导丝辊系统实施,其由 受驱动的导丝辊和过绕辊构成。就这一方面,为了生产完全拉伸的纱线需要有高昂的设备 费用。从WO 99/2 99 35已知另一种方法和另一种装置,其中,单丝束无冷却地直接从 纺丝区拉伸。在此,单丝束在多个直接与纺丝喷嘴相连的加热区内加热。这样,直接在纺丝 喷嘴下方设置第一加热区。单丝束的拉出通过加热的导丝辊进行,其构成另外的加热区。紧接着加热的导丝辊有加热管,通过该加热管构成另一个加热区。在加热区末端设有导丝辊, 以便拉伸纱线。从WO 99/29935已知的方法和已知的装置是基于,在单丝束的单丝中构成 精细的张力感应的结晶。由此避免冷却和热结晶。从EP 0 731 196A1和WO 99/29935已知的方法仅有条件的适用,以便在拉伸阶段 制造全拉伸的纱线。此外,为了进行纱线的拉伸,已知的方法和已知装置基于高的能量和材 料的使用。

发明内容
现在本发明的目的是,将开头所述类型的用于复丝的熔纺、拉伸和卷绕的方法以 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这样地进一步构成,使得为了在拉伸阶段完全拉伸能够以尽可能 少的能量加热纱线。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同类型的方法和装置,通过所述方法,大量的平行 纺丝的单丝束能够可能以一个紧凑的布局制造。按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方法以及通过具有权利要求8特 征的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得以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改进通过相应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和特征组合限定。本发明基于预料不到的认识,即两个以保留为特点的效果对于单丝束的拉伸有 利地补充。因此众所周知的是,由多根单丝合成的单丝束在每次以表面接触时产生静电电 荷,其导致单丝束的不受控制的散开。这种效果特别是在纱线速度增加时强化。因此,在现 有技术中常见的是,单丝在冷却后通过用上油流体进行湿润来合成。另一方面早已知的是,在纱线拉伸时由于相对较高的纱线速度需要在加热装置和 单丝束间有强烈的热量交换,以便获得充分的单丝加热。因此,加热管的热空气氛围仅有条 件地适用,以便在拉伸区内在以相对高的速度引导的单丝束上获得高于热塑性材料的玻璃 化温度的纱线温度。虽然保留,但本发明选择一种全新的方法,在该方法中,纱线的上油在拉伸之后才 进行,以便单丝束基本上在干燥状态下在冷却后从纺丝区内拉出。单丝束的在干燥状态时 合成的单丝由此形成静电电荷,其在单丝从牵拉导丝辊输出时导致单丝束的散开。当然现 在这种效果在加热管的热空气氛围中加热单丝束时会起有利的作用。这样热空气氛围可以 直接地对散开的单丝束的每个单独单丝起作用,并且即使在高的拉伸速度的情况下可以达 到期望的纱线温度。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在加热纱线时不需要用于蒸发上油介质的附加的能 量。单丝束的单丝能够高效地在加热管的热空气氛围中处理。为了使在拉伸导丝辊的圆周上可靠地引导单丝束成为可能,根据优选的方法变 型,单丝束直接在加热后在张紧在两个导丝辊间的纱线段上进行上油。由此,单丝束的不 想要的电荷增加在接下来的引导时能够避免,并且可保证可靠的纱线紧密度直到纱线的卷 绕。为了以高的纱线行程速度来拉出和拉伸已干燥的单丝束,根据本发明的有利进一 步改进,单丝束以在>90°范围内的单次的部分缠绕在受驱动的导丝辊的圆周上引导。特 别是对于这种情况,即多股单丝束同时以彼此狭窄的纱线距离在牵拉导丝辊的导向壳上引导,也存在这种可能性,即每个单丝束的导向壳具有导向槽,单丝在所述导向槽中引导。为了分别根据单丝束的纱线材料和纱线的纤度范围获得拉伸点的足够的稳定,根 据有利的变型方案,在加热管内部用于加热单丝束的热空气氛围调温至1201至对01的 温度范围内。在此,加热管的长度范围为800mm至2500mm,以致即使在最高的纱线速度的情 况下足够的调温也是可能的。根据本发明的有利进一步改进,单丝束的对于热结晶所需的冷却通过冷空气流来 丝线,其由外向内或由内向外作用到单丝束上。因此能够有利地使用横流吹气装置、径向吹 气装置或者吹风管。为了松弛处理优选使用以下方法变型方案,S卩上油的纱线为了后处理在其中一 个拉伸导丝辊的圆周上以为100°C至180°C范围的表面温度进行加热。这类型的后处理特 别在精细的纤度时对有利的卷绕构造起作用。为了丝的进一步加工,纱线需要具有足够的纱线紧密度,其通常情况下通过所谓 的缠绕结产生,所述缠绕结在单丝束的涡流变形时会出现。为了能在纱线上调节出对于涡 流变形最佳的纱线张力,其特别依赖于上述的过程步骤和以下过程步骤,根据本发明的有 利的进一步改进,纱线在卷绕前在张紧在两个受驱动的导丝辊之间的纱线段上进行涡流变 形,其中涡流变形使每米纱线长度产生至少10个缠绕结(Verflechtimgsknoten)。通过调 节两个导丝辊的速度差因此能调节出对于涡流变形最佳的纱线张力。后续的过程步骤、例 如卷绕能以与卷绕无关的卷绕张力实施。用于实施本发明方法的按本发明的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纱线行程中上油装置设置 在加热装置的下游,并且加热装置作为具有用于非接触加热单丝束的热空气氛围的加热管 设置在牵拉导丝辊和其中一个拉伸导丝辊之间。按本发明的装置具有特别的优点是能够 有利地应用通过拉出干燥的单丝束而在单丝上产生的静电电荷,以便在加热管的热空气氛 围中获得均勻的强化的单丝束加热。此外,在加热管中的引导具有的优点是即使单丝束散 开也可保证在单丝束拉伸时的可靠的引导。另一个优点在于,对于所有纱线的纱线材料在 同样的路径内可加热到高于玻璃化温度的温度,从而拉伸点在单丝束的每个单丝上的位置 基本上是一样的。由此实现高的拉伸均勻性和由此在单丝上产生的物理性能的均勻性。根据按本发明装置的有利的进一步改进,在纱线行程中,上油装置优选设置在两 个导丝辊之间。这使得纱线的上油直接在拉伸区内进行。但可选的是,也存在以下可能性 能调节与上油操作一致的最佳纱线张力,从而导丝辊通过单独的驱动装置以预规定的速度 差运行。为了使用于拉伸单丝束的设备花费尽可能的少,导丝辊分别具有一个受驱动的导 向壳,通过所述导向壳,单丝束能以在>90°范围内的单次的部分缠绕的方式引导。由此能 构成短的紧凑的导向壳,在此,一个或多个纱线能平行并排地引导。为了能够拉伸尽可能所有适用的纱线材料,例如聚合酯、聚酰亚胺或者聚丙烯以 及范围更大的纱线纤度,根据本发明的有利进一步改进,加热管设计成长度范围为800mm 至2500mm。就这一方面,工艺过程的相应匹配和纱线材料是可能的。为了在挤出后单丝的固化和热结晶,冷却装置优选通过吹风装置构成,通过所述 吹风装置,可在单丝束上产生由内至外或由外至内的冷空气流。由此每个单丝束的大量的 单丝能够强化且均勻地冷却。
为了保证用于纱线的进一步加工的单丝束合成,根据优选的进一步改进,在纱线 行程中在卷绕装置的上游设置涡流变形装置,其中,涡流变形装置设置在两个导丝辊之间。 由此,能够在涡流变形时调节单独的纱线张力,而不影响后续的或之前的过程步骤。在实际中常见的是,在一个纺丝工位上同时纺丝、拉伸和卷绕多股纱线。在一个纺 丝工位上例如能够同时制造8、10、12或者甚至更多的纱线。为了获得尽可能紧凑的布局,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进一步改进,牵拉导丝辊在侧面设置在汇集导丝器的旁边,其与一组 纺丝喷嘴相配。各单丝束能够在汇集导丝器上平行并排地以同样对齐的相应>45°的部分 缠绕进行引导,并且在牵拉导丝辊的圆周上间隔一定处理距离地平行并排地被接纳。在牵拉导丝辊圆周上引导的单丝束组将以紧密的距离并排地引导通过多个加热 管。在这里,加热管优选在加热箱内并排地构成,其中,加热箱在竖直的位置或水平的位置 上设置在牵拉导丝辊的下游。特别是通过在水平方向上的定向能构成非常紧凑的拉伸区 域,其特征是短的构造高度。为了使穿线和加热管的清洗成为可能,根据有利的进一步改进,加热箱由两部分 构成,以便打开加热管,其中一部分至少是一个可活动的盖板。整个装置的紧凑性仍可通过以下措施改善,即卷绕装置在每个卷绕位置分别具 有一个分配辊,通过所述分配辊从最后一个导丝辊输出的纱线能分离到卷绕位置上。由此 避免从竖直平面出来的散开,并且纱线能够由输出导丝辊基本上从水平平面出来分配到各 个卷绕位置上。


下面参照附图借助于按本发明装置的一些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按本发明的方法 和按本发明的装置的其他优点。其中图1按本发明的用于实施本发明方法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按本发明的用于实施本发明方法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按本发明的用于实施本发明方法的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按本发明的用于实施本发明为了生产FDY丝的方法的装置的第一实施 例。为了复丝的熔纺,设有可加热的纺丝头1,该纺丝头在其下面具有带有多个喷嘴开口的 纺丝喷嘴3,并且在其上面具有一个熔体输入管2。熔体输入管2与在这里没有示出的熔体 源、例如挤出机相连。在纺丝头内可设置其他的引导熔体和输送熔体的构件,关于它在此不 再详细探讨。在该实施例中,纺丝头1在其下侧仅带有一个纺丝喷嘴3。但在实际中,这类型的 纺丝头装有多个设置成一排的纺丝喷嘴,以便同时生产多股平行并排的纱线。但因为纱线 的数量不会影响按本发明的方法和按本发明的装置,在该实施例中仅示出一个纱线行程。在纺丝头1下方设有冷却装置6,其具有用于产生冷空气流的吹风装置7。该吹风 装置7与冷却甬道8共同作用,其直接在纺丝喷嘴3下面沿竖直方向延伸,以致单丝束5的 从纺丝喷嘴1中挤出的单丝4穿过冷却甬道8。在该实施例中,吹风装置7通过横向气流吹 风器构成,其产生冷空气流,所述冷空气流从侧面引入到冷却甬道并且从外面对准单丝束5。通过这样从纺丝喷嘴3中挤出的单丝4均勻地冷却。在冷却甬道8下方设有汇集导丝器9,以便把单丝4 一起引导成单丝束5。在这里, 汇集导丝器9居中地设置在纺丝喷嘴3下方,以致单丝4可在汇集导丝器9上均勻地合并。 在该实施例中,汇集导丝器7构成为转向辊25,单丝4在该转向辊的圆周上接触式地转向。 在这里,这类型的转向辊25优选具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在转向辊25圆周上构成并且便于 单丝的合并。为了把单丝束5从纺丝区拉出,并且紧接着进行拉伸,在汇集导丝器9下面设置牵 拉导丝辊10和与牵拉导丝辊10共同作用的拉伸导丝辊11。牵拉导丝辊10在侧向设置在 汇集导丝器9的旁边,其中,单丝束5在牵拉导丝辊10的导向壳32上部分缠绕地引导。牵 拉导丝辊10的导向壳32通过导丝辊驱动装置13. 1以预定的牵拉速度驱动。在该实施例 中,牵拉导丝辊10的导向壳32未被加热,以便单丝束在冷的状态下在拉伸区内引导。在拉伸区内在牵拉导丝辊10和拉伸导丝辊11之间设有加热管14形式的加热装 置。加热管14具有细长形的处理通道15,单丝束5将被引导穿过它。加热管14构成为可 加热的,以致在处理通道15内形成热空气氛围。这样,单丝束5的单丝4在穿过加热管14 的处理通道15时加热到纱线温度,该纱线温度为了触发拉伸点高于纱线材料的玻璃化温 度。为了拉伸,通过拉伸导丝辊11从加热管14拉出单丝束。对此,拉伸导丝辊11的 导向壳通过导丝辊驱动装置13. 2以一个拉伸速度驱动,该拉伸速度大于牵拉导丝辊10的 牵拉速度。为了能够实施单丝4的完全拉伸,在拉伸导丝辊11上设定至少为4000m/min拉 伸速度。为了在单丝束的进一步引导时防止由于单丝的静电电荷而导致单丝4的散开,在 加热管14和拉伸导丝辊11之间设置上油装置16,该上油装置16可使单丝束5沾湿,以致 调节纱线紧密度并且单丝束5可作为一根纱线33引导。单丝束5的沾湿借助上油流体实 现,其均勻地附在单丝4的表面上。为了改善纱线中的单丝4的纱线紧密度,在拉伸导丝辊11下游设置涡流变形装置 17,在该拉伸导丝辊上纱线33通过缠绕结的形成而获得密集的纱线紧密度。在此,在涡流 变形装置17下游设置输出导丝辊12,以便用于纱线33的涡流变形的有利纱线张力能调节。 为此,通过输出导丝辊12可调节相对于拉伸导丝辊11所期望的差速。输出导丝辊12通过 导丝辊驱动装置13. 3驱动。在输出导丝辊12下方设置卷绕装置18,在该实施例中,卷绕装置18通过所谓的 卷绕回转机构成,其具有一个带有两个自由悬伸的筒管锭子22. 1和22. 2的可旋转的锭子 架24。锭子架M支承在机器架34上。对此,筒管锭子22. 1和22. 2可以在用于卷绕卷筒 的操作范围内和在用于卷筒更换的更换范围内交替地导引。在机器架34上设有往复运动 装置20和加压辊21,以便把纱线33卷绕成卷筒23。在这里,加压辊21接触式地贴靠在卷 筒23的表面上。在往复运动装置20上方设有顶端导丝器19,通过该顶端导丝器将纱线引 入到卷绕位置中。为了生产完全拉伸的纱线,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例如由聚酯或者聚酰亚胺组成 的聚合物熔体输入到纺丝头1中。在纺丝喷嘴3的内部,聚合物熔体在受压下通过在纺丝 喷嘴3下侧构成的喷嘴孔压出,以便挤出大量的单丝4。在冷却甬道8中,单丝4通过冷空气流(其通过吹风装置7引入到冷却甬道内)冷却到低于热塑性材料的玻璃化温度,以便 通过热结晶在单丝4上出现固化和预取向。在单丝4冷却之后,其通过与汇集导丝器9的 接触合并成单丝束。但是在此没有提供上油流体,以便单丝束5的单丝4在干燥状态下没 有外来介质地进行合成。接着单丝束5经在干燥状态合成后用高于1500m/min的牵拉速度 拉出,并且输送给拉伸装置。在这里,牵拉速度通过牵拉导丝辊10规定,在其导向壳上单丝 束5以在90°范围内的单次的部分缠绕的方式引导。通过单丝束5与汇集导丝器9和牵 拉导丝辊10的接触在单丝4上分别会产生静电电荷,其会导致在从输出导丝辊10的导向 壳32的表面上输出单丝束5时单丝4彼此间碰撞。在各单丝4之间的变动作用会导致单 丝束5的散开。单丝束5在散开状态下将引导穿过加热管14的处理通道15。为了加热单丝束5, 分别根据纱线材料和纱线纤度来把处理通道15内的热空气氛围调节到1201至对01范围 的温度。在此,加热管14的处理通道15的长度范围为800mm至2500mm。由此存在以下的 可能性,即可实现将具有单丝4的单丝束足够地加热到高于热塑性材料的玻璃化温度。因 此例如对于聚合酯,玻璃化温度是在80°C的范围内。在此,在加热管14的处理通道15内的热空气氛围可通过加热管14的加热或者通 过把热空气引入到处理通道15内来产生。在此重要的是,单丝束5的单丝4无接触地引导, 并且紧接着通过热空气氛围加热。为了获得单丝束5的完全拉伸和因此在单丝4中的纱线材料的分子结构的完全取 向,单丝束5以高于3500m/min,优选的是高于4000m/min的拉伸速度进行拉伸。在该实施 例中,拉伸速度通过设置在下游的拉伸导丝辊11产生,在该拉伸导丝辊上,后处理可以同 时以对单丝束5的松弛方式实施。为了松弛,拉伸导丝辊11的导向壳优选加热到表面温度为100至1800°C范围内。 这类型的后处理使得在纱线33内形成进一步的收缩减少,其尤其对于精细的纤度而言在 卷筒的卷绕构造中起积极的作用。在单丝束5完全拉伸后进行上油操作,以便形成单丝束5的纱线紧密度并因此形 成纱线33。在这里,单丝束5在引导到拉伸导丝辊11前进行上油操作。为了在单丝束5内 实现上油流体的尽可能均勻的分配,可以设有与上油装置组合的附加的装置。在卷绕完全拉伸的纱线33前,纱线紧密度通过涡流变形装置17来进一步固定,借 此,在纱线33内产生大量的缠绕结。这样,在FDY丝内每米纱线长度会每产生至少10个节。按本发明的方法和按本发明的装置的特征特别在于,以较少的能量使用来实施纱 线的拉伸。这样,干燥的单丝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且以较少的能量加热到拉伸温度,即使常 规的高的生产速度高达至6000m/min以及以上。在图2中以示意图示出了实施按本发明的用于将完全拉伸的纱线制造成FDY丝的 方法的按本发明装置的另一实施例。该实施例以示意图示出了多股纱线的平行并排纺丝、 拉伸和卷绕。图2示出的整个装置在纱线的处理方面相对于根据图1的前述实施例基本上 是相同的,以致在这里只参考前面的描述,并且以下基本上仅阐述不同之处。在图2所示的装置中,纺丝头1在其下侧具有多个纺丝喷嘴3,其以排型布局并排 地保持。纺丝喷嘴3与熔体输入管2相连,其中,给每个纺丝喷嘴3配设了一个在这里没有 描述出来的纺丝泵。在该实施例中示出了四个纺丝喷嘴。在一个纺丝工位中保持的纺丝喷嘴的数量仅是举例。原则上,在一个纺丝头1中也可并排地保持多于四个的纺丝喷嘴。在纺丝喷嘴3下方构成有冷却甬道8,其与吹风装置7共同作用。为了在冷却甬 道8内把通过在这里没有详细示出的吹风装置产生的冷空气转引到单丝4上,在每个纺丝 喷嘴3下方分别设置有一个圆筒筛27,其具有可通空气的壁并且包围其中一个纺丝喷嘴3 的单丝4。由此,会形成从外至内作用到单丝束5上的冷空气流的特别均勻的分配。在冷却甬道8下方给每个纺丝喷嘴3配设了一个汇集导丝器9,其在该实施例中同 样通过转向辊25构成。在侧向在汇集导丝器9旁边设有牵拉导丝辊10。在该实施例中,牵 拉导丝辊10具有导向壳32,该导向壳在其圆周上包含多个环绕的引导槽26。在每个引导 槽洸上分别引入一股单丝束5。导向壳32通过具有导丝辊驱动装置13. 1以高于1500m/ min的范围的输出速度来驱动。单丝束5能共同的从纺丝喷嘴3和纺丝区拉出。为了拉伸,在牵拉导丝辊10下方设置加热箱观。加热箱观为每个单丝束5分别 设置了具有处理通道15的加热管14,以便单丝束5彼此无关地可通过单独的处理通道15 加热。为了构成加热管14,加热箱28由支承板四和盖板30两部分构成。盖板30可摆动 地设置在支承板四上。加热管14同样也由两部分构成,其中,给支承板四配设一个静止 的部件,并且一个活动的部件与盖板30相连。通过打开盖板30,加热管14的所有处理通道 都可打开。加热箱观的这种构造是特别有利的,以便在过程开始时把单丝束5放置到单独 的处理通道15内。同样的,加热箱观内的处理通道15在盖板30处于打开状态时容易清 洗。为了在过程开始时能够把单丝束5放置到单独的装置内,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 即给汇集导丝器9配设可开关的上油装置,其仅在该阶段在其上放置单丝束5,并且把上 油流体涂敷到单丝4上。当单丝束进行穿线和放置后,配设给汇集导丝器9的上油装置关 闭,以便在干燥状态下从牵拉导丝辊10中拉出单丝束5。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加热箱观设置成竖直的,并且设置在牵拉导丝辊下方,以 便形成基本上竖直设置的拉伸区。在加热箱观的输出侧上设置上油装置16,通过该上油装 置,单丝束5分别合成为一股纱线33。为此,上油装置16分别具有总共四个湿润工具,其与 单丝束5相配。在卷绕装置18上方,在卷绕装置18的端侧固定输出导丝辊12。输出导丝辊12与 驱动装置13. 3相连。在输出导丝辊12和拉伸导丝辊11间,在张紧的纱线段上设置涡流变 形装置17,以便纱线33在分别的单独的涡流变形通道里平行并排地涡流变形,用于形成缠绕结。在该实施例中,在卷绕装置18的卷绕位置上分别配设有顶端导丝器19,其通过可 自由旋转的分配辊35构成。从输出导丝辊12中输出的纱线33从基本上水平的分配平面 出来被转引到卷绕装置上。在卷绕位置上纱线的散开(如其例如在根据图1的装置上可能 发生)可以由此避免。卷绕装置18相对于根据图1所示的实施例基本上是相同的,其中,筒管锭子22. 1 和22. 2分别把四股纱线同时卷绕成卷筒。就这一方面,图2所示的实施例同样适合实施按本发明的方法,以便制造FDY丝。 用于单丝束和纱线的拉出、拉伸和引导的导丝辊分别部分缠绕,其中,特别是牵拉导丝辊具 有用于引导单丝束的环绕的引导槽。
图3以示意图示出了用于实施按本发明方法的按本发明装置的另一实施例。该实 施例相对于根据图2所示的实施例是基本上相同的,以致参考前面的描述,并且以下仅阐 述不同之处。在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用于冷却单丝4的吹风装置7通过吹风管31构成。在 这里每个纺丝喷嘴3配设有吹风管31,它相对于纺丝喷嘴3同轴地保持,以致从吹风管31 外壳产生的冷空气流从内至外流过单丝4。用于拉出和拉伸单丝束的其他装置相对于根据图2所示的实施例是相同的。但是 在根据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具有加热管的加热箱观以水平对齐地设置在冷却甬道8下 方,以致在牵拉导丝辊10上可实现范围为180°的大的单丝束缠绕角。由此能够产生大的 拉出力和拉伸力。在该实施例中,拉伸导丝辊11与牵拉导丝辊10相对置地设置在冷却甬道8的下 方。因此形成非常紧凑的拉伸区,其与纺丝喷嘴3的纺丝喷嘴排成平行式延伸。在拉伸导丝辊11下方设置有输出导丝辊12和卷绕装置18。在输出导丝辊12和 拉伸导丝辊11之间设有涡流变形装置17。就这一方面,这种布局相对于上述的实施例是相 同的,以致进一步的阐述是多余的。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特别适于能够以用于多股纱线的特别紧凑布局的装置来实 施按本发明的方法。附图标记列表
1纺丝头
2熔体输入管
3纺丝喷嘴
4单丝
5单丝束
6冷却装置
7吹风装置
8冷却甬道
9汇集导丝器
10牵拉导丝辊
11.Jl. 1、11. 2拉伸导丝辊
12输出导丝辊
13.1、13. 2、13. 3驱动装置
14加热管
15处理通道
16上油装置
17涡流变形装置
18卷绕装置
19顶端导丝器
20往复运动装置
21加压辊
22.U22.2筒管锭子
23卷筒
24锭子架
25转向辊
26引导槽
27圆筒筛
28加热箱
29支承板
30盖板
31吹风管
32导向壳
33纱线
34机器架
权利要求
1.用于根据以下步骤将复丝熔纺、拉伸和卷绕成全拉伸丝(FDY)的方法1.1.由热塑性熔体挤出多根单丝;1. 2.将所述单丝冷却到低于热塑性材料的玻璃化温度;1. 3.在没有流体供给的情况下在汇集导丝器上通过各单丝的接触将各单丝合成单丝束;1. 4.通过牵拉导丝辊以大于1500m/min的牵拉速度将所述单丝束拉出; 1. 5.在加热管的热空气氛围内非接触地将所述单丝束加热到高于热塑性材料的玻璃 化温度的纱线温度,并且通过至少一个拉伸导丝辊以高于3500m/min、优选是高于4000m/ min的拉伸速度对所述单丝束进行拉伸; 1.6.用上油流体给所述单丝束上油,和1.7.将各纱线卷绕成卷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丝束在加热后在张紧在两个导丝 辊之间的纱线段上被上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拉出和拉伸,所述单丝束分别以 在大于90°区域内的单次的部分缠绕在多个导丝辊的受驱动的导向壳的圆周上引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单丝束的加热,热空气氛 围调到120°C至240°C之间的温度,并且所述单丝束穿过长度在800mm至2500mm范围内的 加热管。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冷却单丝束,使冷空气流 从外向内或从内向外作用到所述单丝束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后处理,上油的纱线在其 中一个拉伸导丝辊的圆周上借助范围为100°C至180°c的表面温度进行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纱线在卷绕前在张紧在两个 导丝辊之间的纱线段上进行涡流变形,并且通过涡流变形每米纱线长度产生至少五个缠绕 结。
8.用于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装置,包括 用于挤出多根单丝的纺丝喷嘴(3),用于冷却单丝的冷却装置(6),用于将各单丝(4)合并成单丝束(5)的汇集导丝器(9),用于拉出单丝束(5)的牵拉导丝辊(10),至少一个用于拉伸单丝束(5)的拉伸导丝辊(11),用于卷绕纱线(33)的卷绕装置(18);其中,给所述导丝辊配设用于对单丝束( 上油的上油装置(16)和用于加热单丝束的 加热装置(14),其特征在于,在纱线行程中上油装置(16)设置在加热装置(14)的下游,并且加热装置 作为具有用于非接触加热单丝束(5)的热空气氛围的加热管(14)设置在牵拉导丝辊(10) 和其中一个拉伸导丝辊(1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装置(16)在纱线行程中设置在 两个导丝辊(10、1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导丝辊(10、11)分别具有一 个受驱动的导向壳(3 ,通过所述导向壳能使单丝束(5)以在大于90°范围内的单次的部 分缠绕引导。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管(14)具有范围为 800mm至2500mm的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装置(6)具有至少一个 吹风装置(7),通过所述吹风装置能在单丝束( 上产生从内向外或从外向内的冷空气流。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纱线行程中,在卷绕装置 (18)的上游设置涡流变形装置(17),其中在纱线行程中,涡流变形装置(17)设置在两个导 丝辊(11、12)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一组单丝束(5)的纺 丝,设有多个纺丝喷嘴C3)和多个汇集导丝器(9),并且牵拉导丝辊(10)在侧面设置在汇集 导丝器(9)的旁边,其中所述单丝束( 在汇集导丝器(9)上以分别大于45°的相同定向 的部分缠绕引导并且在牵拉导丝辊(10)圆周上间隔一定处理距离地平行并排地引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加热管(14)设计成在加热箱08) 中是并排的,并且所述加热箱08)在竖直的位置上或在水平的位置上设置在牵拉导丝辊 (10)的下游。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打开加热管(14),加热箱(10)由 两部分构成,其中一个部件至少是一个可活动的盖板(30)。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卷绕装置(18)在每个卷绕 位置分别具有一个分配辊(35),通过所述分配辊(3 从最后一个导丝辊(1 输出的纱线 分离到卷绕位置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复丝熔纺、拉伸和卷绕成FDY丝的方法以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在此,首先由热塑性熔体挤出多根单丝,将所述单丝冷却到低于塑料材料的玻璃化温度的温度,并且在没有供给上油流体的情况下将各单丝合成单丝束。接着将单丝束以高于1500m/min的速度拉出,将所述单丝束加热到高于热塑性材料的玻璃化温度的温度并且以高于4000m/min的拉伸速度进行拉伸。为了非接触式加热,单丝束引入到加热管的热空气氛围中。接着用上油流体进行单丝束的上油并且将纱线卷绕成卷筒。在此,在按本发明的装置中在纱线行程中上油装置设置在加热装置的下游,对此,加热装置作为具有用于非接触加热单丝束的热空气氛围的加热管设置在牵拉导丝辊和拉伸导丝辊之间。
文档编号D01D5/08GK102131965SQ200980133096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7日
发明者D·舒尔茨, K·舍费尔, U·恩德斯 申请人: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