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纱线的导纱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307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润滑纱线的导纱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涉及安装在环锭纺细纱机导纱钩位置,通过给纱线自动润滑方式来达到减少纱线毛羽、降低摩擦系数的目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外一些厂家的经纱、纬纱都使用单纱以适应轻薄化要求,可是单纱不如股线紧密,而且单纱均勻度不如股线,捻度小,强力差,毛羽多。未经上浆的单纱在织造时断头率高,生产效率低。经过上浆的单纱纤维间的粘结力增加,纱的强度提高,毛羽粘附于纱体上,纱线表面平滑性得以提高,但织物却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全新的润滑纱线的导纱钩,给纱线表面上蜡,使纱线毛羽软化,并将其应用于环锭纺纱工艺中。同时提供的装置与细纱机搭配使用,整个装置便于安装、维护。把固体石蜡用于纺纱生产中,纱线直接经过瓷眼,由于钢丝圈带动纱线旋转产生气圈,气圈在瓷眼下方的蜡上滑过,使纱线毛羽软化、纱线间的纠缠减少,从而织造时纱线间摩擦作用减小,静电现象改善,从而织造时开口清晰,断头减少。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石蜡和润滑纱线的导纱钩,使纱线经过装有固体石蜡的导纱钩处,该导纱钩主要是由吕块、瓷眼、固体石蜡和防尘罩组成。本发明可以应用在普通环锭纺细纱机上进行简单的技术改造,通过安装在导纱钩位置,纱线旋转从固体石蜡表面滑过,从而有利于纤维之间定型,减少成纱毛羽;该装置与现有其它技术相比,安装简便、易维护、效果明显、性价比高。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由图1与图2所示,纤维须条从前罗拉(6)和前胶辊( 握持输出后,经过车台面 (7)到导纱钩(8)处,使纱线经过瓷眼(1),然后在固体石蜡(4)的表面旋转,通过锭子的转动来带动钢丝圈(9)沿着钢领(10)跑道转动将纱线加捻并卷绕到纱管(11)上。导纱钩(8) 是由瓷眼(1)、吕块O)、防护罩⑶和固体石蜡⑷组成。瓷眼(1)由吕块⑵保护着并插接在固体石蜡的顶部中心孔上,固体石蜡由防护罩(3)保护,避免与外界接触。
权利要求
1.一种润滑纱线的导纱钩,其特征在于导纱钩由瓷眼⑴、吕块O)、防护罩⑶和固体石蜡⑷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纱线的导纱钩,其特征在于采用固体石蜡(4)使纱线毛羽软化、降低摩擦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纱线的导纱钩,其特征在于瓷眼(1)由吕块(2)保护着并插接在固体石蜡(4)的顶部中心孔上,固体石蜡由防护罩(3)保护,避免与外界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纱线的导纱钩,其特征在于固体石蜡(4)角度的设计比正常气圈弧度小,吕块(2)和防护罩(3)是用螺纹拧合,防护罩(3)可以打开更换固体石蜡⑷。
全文摘要
一种润滑纱线的导纱钩,该导纱钩主要是由吕块、瓷眼、固体石蜡和防尘罩组成。本发明可以应用在进行细纱机技术改造,通过安装在导纱钩位置,纱线旋转从固体石蜡表面滑过,从而有利于纤维之间定型,减少成纱毛羽,降低摩擦系数;该装置与现有其它技术相比,安装简便、性价比高。
文档编号D01H13/04GK102505222SQ20111036207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1日
发明者俞洋, 徐伯俊, 苏旭中, 谢春萍 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