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条机压辊非接触式自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88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并条机压辊非接触式自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棉纺并条机的压辊发生纤维缠绕时自停装置,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棉纺并条机高速运转时,因各种原因经常会发生高速运转的杠杆式压辊发生纤维缠绕现象,一般高速棉纺并条机都是采用微动开关来实现机器的停车,由于棉纺厂的环境属多灰尘和湿度大的状态,经常会发生因短纤维或灰尘,湿度大或振动导致微动开关失灵,从而发生纤维缠绕压辊而棉纺并条机不能及时停止运转,导致压辊弯曲,影响纤维的条干质量和成条质量,或纤维缠绕压辊后,由于复映作用导致弯曲后的压辊发生疲劳断裂,机器无法运行。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并条机压辊非接触式自
停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并条机压辊非接触式自停装置,包括自停机构、前压辊机构、压紧机构、后压辊机构和喇叭口,所说的前压辊机构内置有前压辊轴、球型轴承壳、左轴承和右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左轴承支撑前压辊轴,右轴承压紧压缩弹簧,使前压辊轴端面位移接近开关的径向端面。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在棉纺并条机存在的缺点,采用基于无触点接近开关原理, 利用接近开关的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重复定位精度高、无机械磨损、无火花、无噪音、抗振能力强等特点,解决了棉纺并条机压辊发生纤维缠绕时不能可靠自停的难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并条机压辊非接触式自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自停机构,2为前压辊机构,3为压紧机构,4为后压辊机构,5为喇叭口, 21为前压辊轴,22为球型轴承壳,23为左轴承,24为右轴承,31为压缩弹簧,11为接近开关,12为固定接近开关的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并条机压辊非接触式自停装置包括以下结构自停机构1、前压辊机构2、压紧机构3、后压辊机构4和喇叭口 5,所说自停机构1包括接近开关11 和固定接近开关的支架12,所说的前压辊机构2内置有前压辊轴21、球型轴承壳22、左轴承 23和右轴承M,左轴承23支撑前压辊轴21,右轴承M压紧压缩弹簧31,使前压辊轴端面位移接近开关的径向端面。本实用新型的并条机压辊非接触式自停装置,采用线性高频振荡型接近开关,用支架把接近开关固定在前压辊轴可移动轴头的一侧,在机器正常运转时,接近开关与前压辊相对,接通电源后,在传感器的感应面将产生一个交变磁场,此时机器处于接通状态,纤维束经过喇叭口从在压紧机构压紧作用下的前压辊轴、后压辊轴之间顺利通过,保证纤维的正常运动。当纤维缠绕压辊时,前压辊轴与后压辊轴之间的间隙变大,前压辊轴左侧的压辊轴承将在球型轴承壳内发生转动,前压辊轴右侧将压紧压缩弹簧,使前压辊轴与接近开关相对的端面发生径向位移,从而振荡器(传感器)输出幅度线性衰减,此时接近开关发出停机信号,控制系统在接到信号后立即停车。
权利要求1.并条机压辊非接触式自停装置,包括自停机构、前压辊机构、压紧机构、后压辊机构和喇叭口,所说的前压辊机构内置有前压辊轴、球型轴承壳、左轴承和右轴承,其特征在于, 所说的左轴承支撑前压辊轴,右轴承压紧压缩弹簧,使前压辊轴端面位移接近开关的径向端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并条机压辊非接触式自停装置,包括自停机构、前压辊机构、压紧机构、后压辊机构和喇叭口,所说的前压辊机构内置有前压辊轴、球型轴承壳、左轴承和右轴承,所说的左轴承支撑前压辊轴,右轴承压紧压缩弹簧,使前压辊轴端面位移接近开关的径向端面。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在棉纺并条机存在的缺点,采用基于无触点接近开关原理,利用接近开关的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重复定位精度高、无机械磨损、无火花、无噪音、抗振能力强等特点,解决了棉纺并条机压辊发生纤维缠绕时不能可靠自停的难题。
文档编号D01G31/00GK202226984SQ20112029421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5日
发明者储瑞龙, 夏卫东, 崔荣, 施泽平, 陈汝剑 申请人:海安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