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出装置及其罩盖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01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抽出装置及其罩盖元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出装置,其用于至少一个抽吸装置的集聚空气,用以气动集聚被引导在环锭纺纱机的穿孔抽吸罗拉上的纤维产品,其中所述抽吸装置具有连接到抽吸通道的至少一个抽吸口,所述抽吸通道整体成形在所述抽吸装置中,其中所述抽吸装置的设置有抽吸口的一侧离抽吸罗拉的内表面有一小间隔,并且抽吸装置通过连接到抽出管道的抽吸通道的一端在轴向上部分突出于抽吸罗拉。
背景技术
在DE 102005044967A1中公开了这种类型的集棉装置,其中在抽吸转鼓内布置有带抽吸口的可拆除的抽吸插入部件。抽吸口连接到抽吸通道,抽吸通道的排出口连接到抽 出管道的一个开口。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抽出管道设计成具有两个开口的叉形管道形式,每个开口连接到集棉装置的抽吸通道,集棉装置镜像地彼此相邻布置。借此,这两个抽吸插入部件在其工作位置通过一个可旋转的夹板保持在支撑板上。支撑板安装在相邻的抽吸罗拉之间并且固定到抽出管道。在固定的抽吸插入部件和旋转的抽吸罗拉之间存在有一个小的间隙或间隔。现在已经证实,纤维飞絮和其它污物聚集并沉积在抽吸插入部件的固定点和抽吸插入部件从抽吸罗拉突出的部件上的抽吸罗拉之间的区域中。由于在抽吸转鼓内部通过抽吸口产生的真空,这些纤维飞絮的沉积物被卷入在抽吸罗拉和抽吸插入部件之间的间隙,并因此引起在各个抽吸口区域中的阻塞。这导致以这种方式阻塞的抽吸装置失去了它的功能。在抽吸罗拉和抽吸插入部件之间的间隙通常在0. I至0. 5mm之间。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结构的缺点并提出一种不易受污物影响的集棉装置。该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提出,一种抽出装置,其用于至少一个抽吸装置的集聚空气,用以气动集聚由环锭纺纱机上穿孔的抽吸罗拉引导的纤维产品,其中所述抽吸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抽吸口,所述抽吸口连接到一体成形在所述抽吸装置中的抽吸通道,其中所述抽吸装置的设置有所述抽吸口的侧面离所述抽吸罗拉的内表面一小距离,并且所述抽吸装置通过连接到抽出管道的所述抽吸通道的一端在轴向上部分地突出于所述抽吸罗拉,其中,将一罩盖元件固定到抽吸装置轴向地从抽吸罗拉突出的部分上方,并且从抽吸罗拉的轴向方向看,罩盖元件从侧面遮盖了抽吸罗拉的内表面和抽吸装置之间的间隙,其中罩盖元件的与抽吸罗拉正面相对的侧表面离所述正面以一个小的的间隔延伸以形成密封。在这种情形下,措辞“小的密封间隔”意味着罩盖元件的侧表面离抽吸罗拉的正面至少足够远,使得在运行期间在旋转的抽吸罗拉和静止的罩盖元件之间不会发生接触。所述间隔在0. 5至2_之间。在任何情形下,该间隔都应当选择成充分小,以防止纤维飞絮沉积物穿过抽吸罗拉内表面和抽吸装置之间的间隙,这等于是对纤维飞絮密封。[0007]另外,本申请提出,将抽吸装置配置成可置换的,并且在其工作位置通过一个可移动地安放的夹板固定到支承板上,罩盖元件延伸到抽出管道的上方,罩盖元件的另一个侧表面在其锁定位置以小的间隔离开夹板的外部轮廓延伸。在这种情形下,术语“以小的间隔”意味着该间隔必须充分大,使得罩盖元件能够容易地安装,而不用放置在夹板上。因为夹板以及罩盖元件在运行时是固定不动的,理论上罩盖元件的另一个侧面和夹板的外部轮廓相互接触也是可以的。然而,考虑到可能的公差,该间隔通常选择在0. 5至2mm之间。优选地,本申请还提出,将罩盖元件的上表面连同夹板的表面在工作位置形成实际上封闭的表面。不过,略微断开该封闭表面的小间隙只能在夹板的外部轮廓和罩盖元件的侧表面之间的边界区域存在。通过对罩盖元件和所形成的基本上封闭的表面所提出的布置和结构,只有小的纤维飞絮沉积物能够聚集于其上,并且能够被间歇性经过的清洁装置(鼓风机)很容易地移除。即使直到下一个清洁周期在夹板和罩盖元件上方会发生纤维飞絮的较少聚集,由于抽 吸罗拉的内表面和抽吸装置之间的间隙密封,这些纤维飞絮不会通过罩盖元件而被卷入该间隙中。在实践中,具有一体的抽吸罗拉的两个牵伸装置通常相互对称地布置,其中用于抽吸罗拉的两个抽吸装置的共用抽出管道对称地安装在抽吸罗拉之间。这种结构例如可以从 DE 102005044967A1 和 DE 19625526B4 中得知。在此情形下,本申请提出,设置有两个抽吸罗拉,其相互对称地布置并且每个都具有可置换的抽吸装置,其中的抽吸装置在其工作位置通过上述夹板被固定到共用支承板上,并且罩盖元件或者说罩盖在两个抽吸罗拉的相对的正面之间在抽吸装置的突出于抽吸罗拉的的部分上方延伸。由此,在夹板和具有上述优点的罩盖的区域内就获得了在相邻的抽吸罗拉之间的基本上封闭的表面。此外,本申请提出一种罩盖元件,其用于上述抽出装置,其中,罩盖元件由罩盖组成,所述罩盖布置在抽吸装置突出于抽吸罗拉的部分的上方并且至少部分地遮盖住所述部分,其中与抽吸罗拉的正面相对的罩盖的侧表面离该正面一个小的间隔而延伸以形成密封,并且该侧表面的尺寸这样设计,使得沿抽吸罗拉的轴向方向看,该侧表面在抽吸罗拉的正面区域侧向地覆盖了在抽吸罗拉的内表面和抽吸装置之间的间隙。为了将罩盖(罩盖元件)在运行期间稳固地保持在其安装位置,本申请提出,罩盖设置有支架,罩盖通过支架装配和定位在其安装位置。如此一来,罩盖的至少一个支架连同被安装到可移动地安放的夹板上的一舌片在工作位置形成了锁定位置。对于具有共用抽出管道的相互对称布置的两个抽吸罗拉,本申请提出了,罩盖在两个镜像地彼此相邻布置的抽出装置之间延伸,并且分别布置在各自抽吸装置突出于各自抽吸罗拉的部分的上方,其中所述共用抽出管道布置在抽吸罗拉之间。此外,本申请提出了,罩盖一体式地连接到可移动地安放的夹板上,在此,也省去了夹板和罩盖之间的间隙,并且在抽吸罗拉之间的区域得到了完全封闭的表面。

[0018]在下面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更详细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优点。在图中图I示出了具有包括抽吸装置的抽吸罗拉的环锭纺纱机的牵伸装置的示意侧视图;图2示出了图I的局部视图X,具有相互对称布置的两个抽吸罗拉和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罩盖;图3a示出了紧固到支承板上的抽吸装置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图3b示出了用于紧固图3a的抽吸装置的支承板;图3c用侧视图示出了根据图3a和图3b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抽出装置;图4示出了图2的A-A剖视图; 图5示出了图2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I示出了纺纱机(环锭纺纱机,未示出)的(多个相邻布置的牵伸装置的)一个牵伸装置1,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的牵伸装置由三对罗拉组成。这些罗拉对由入口罗拉对
2、3形成,在入口罗拉对2、3的下游布置有中间罗拉对5、6。从未示出的粗纱线轴拉出的纤维粗纱F(粗纱)经由入口罗拉2、3供给到牵伸装置I。中间罗拉5、6的速度相比于入口罗拉2、3的速度略有增加,结果使得在这些罗拉对之间发生了纤维粗纱F的预牵伸。通过未详细示出的罩笼保持在所示位置的皮圈11、12分别被引导在中间罗拉5、6的周围。在离开中间罗拉5、6之间的夹持线Zl之后,预牵伸的纤维粗纱F借助于皮圈11、12被输送到出口罗拉对8、9的夹持点Z2。出口罗拉8、9相比于中间罗拉5、6具有显著更高的速度,其中在夹持点Zl和Z2之间发生了纤维粗纱F的主牵伸。通常,罗拉3、6、9直接连接到未更详细示出的驱动装置,而罗拉2、5和8分别在压力载荷下抵靠在罗拉3、6和9上,并且由罗拉
3、6和9通过摩擦驱动。在本实施例中,出口罗拉9配置成从动抽吸罗拉的形式,在其中央区域设置有在整个圆周上延伸的穿孔或开口 0,这特别地可以从图2中的视图X可见。如示意性所示,固定不动的抽吸装置50安装在抽吸罗拉9内部。在与抽吸罗拉9的内表面IF相对的侧面,抽吸装置50具有示意性示出的抽吸开口 51,抽吸开口 51沿着集棉区域V延伸并且通过示意性示出的抽吸通道54和抽出管道62连接到真空源P。如图2可见,抽出管道62具有包括开口 63、64的两个分支62a和62b,开口 63、64在安装状态与抽吸通道54、54a的开口 55、55a相对。该结构旨在用于标准布置,其中具有连接抽吸装置的两个牵伸装置彼此对称布置。这里,带有分支62a、62b的共用抽出管道62布置在相邻的抽吸罗拉9、9a之间。入口罗拉2、3和中间罗拉5、6以及罗拉8和14为清楚起见没有在图2中示出。集棉区域V具有宽度b,并且由抽吸罗拉9的外表面AF和装配到抽吸罗拉9的空气导向元件16的底部表面U所限定。这种抽吸口 S的结构和布置的更多详细信息例如可以在EP-2161356A1中找到。捻度抑制罗拉14连同抽吸罗拉9形成了夹持线D,并且位于集棉区域V之后。由此,夹持线D形成捻度抑制间隙,纤维产品从该捻度抑制间隙沿输送方向FS以凝聚纱FK的形式在加捻下供给到未示出的具有环和导丝钩的环锭纺纱装置,并且在那里卷绕到纱管上。图3a、3b、3c详细示出了固定在机器上的可置换的抽吸装置5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申请并不限于这种结构。抽吸装置稳固安装在其工作位置的结构也是可能的。图3a示出了抽吸装置50,图3b为支承板61,图3c为沿图3a的箭头C方向看的插入在支承板61内的抽吸装置50的侧视图。抽吸罗拉9没有示出。图3a示出了具有抽吸区53和抽吸通道54的抽吸装置50,抽吸区53由抽吸口 51形成,抽吸通道54以虚线表示并且从抽吸口 51开始通向同样以虚线表示的连接开口 5 5以连接到抽出管道62 (图2)的分支62a的开口 63。图中还示出了一对滑轨57、58,其设置成用于接合直径上对置的滑槽72、73 (图3b)。图3b还示出了成形在抽出管道62 (图3c)上的支承板61。抽出管道62的末端区段设计成叉形管形式(图2)并且相应地在其分支62a、62b的端部具有两个抽出口 63、64。由此,根据图2中所示的布置,两个抽吸装置50、50a能够直接结合到抽出管道62。相应地,支承板61被配置成通过中间壁65来容纳两个抽吸装置50、50a,中间壁65将位于抽出管道62之前的空间分成两个腔室66、67。腔室66在后部由抽出口 63限界,在侧面由支承板61的边缘68和中间壁65所限界。边缘68和中间壁65具有突起69、70,突起69、70连同支承板61的底部区域71的相应区段一起形成滑槽72、73用于抽吸装置50的滑轨57、58 (图3a)。腔室67在后部由抽出口64限定,在侧面由支承板61的边缘74和中间壁65所限定。边缘74和中间壁65具有突起75、76,突起75、76连同支承板61的底部区域71的相应区段一起形成滑槽77、78用于另一抽吸装置的滑轨,该另一抽吸装置在这里未示出以使图不那么杂乱。图3c用图3a的箭头C方向的侧视图示出了支承板61、抽出管道62和抽吸装置50,其中支承板61具有边缘68及其底部区域67,边缘68具有突起69,抽出管道62具有分支62a,抽吸装置50具有开口 51、抽吸通道54和连接开口 55,连接开口 55邻靠着抽出管道62的分支62a的抽吸口 63。被遮盖住的轮廓再次用虚线表示。通过将抽吸装置50朝箭头82方向的逆时针方向沿着底部区域71滑移直到抽吸装置50的滑轨57、58脱离开由滑槽72、73提供的强制导向,抽吸装置50就可以从其根据图3c的准备运行位置离开。抽吸装置50于是可以向侧面地滑靠着底部区域71,在这里其处于置换位置90,该置换位置90在图3b中以虚线示出在抽出管道62的末端区段之前的空间里。抽吸装置50的运动方向在图3a中用双箭头80来描述(在强制导向期间的运动相应于根据箭头82和81 (自由运动区段)的运动)。抽吸装置50 (和另一个抽吸装置50a,其未示出以使图3a和图3c不那么杂乱)的置换位置90所在的区域再次用虚线示出,并且在抽出装置按预期插入抽吸罗拉(图2)时该置换位置位于抽吸罗拉9和9a之间的区域。结果,滑槽72、73连同其所关联的滑轨57、58 —起形成了机械导向,首选是仅仅允许抽吸装置50运动的强制导向,这种导向这样确定了在抽出管道62的分支62a的抽出口63和抽吸装置50的连接开口 55之间的耦合运动的最后区段,使得这种耦合运动在这两个开口 55、63基本上没有侧向偏移的情形下就直接朝向彼此或者彼此离开地进行。在图2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图3a_图3b所描绘的结构被示出为处于安装和运行位置,其中抽吸装置50、50a通过夹板20被保持在该位置。同时,夹板被安放到腹板18上,腹板18固定到支承板61上,从而夹板可绕轴21转动。如从图5的B-B剖视图可见,向下突起的舌片27装配到夹板20上,通过所述舌片,所述夹板被安装成能够绕轴21转动。此外,夹板在离其转动轴21 —定距离处具有两个L形的开口,两个L形的腹板24通过该开口而突出,其中这些腹板24中的每一个分别固定到各个抽吸装置50、50a中。与此同时,腹板24分别固定到抽吸装置50、50a从抽吸罗拉9、9a突出的端部40。在夹板20与转动轴21相对的端部处,夹板设置有向下指向的腹板25,腹板25在其自由端具有凸耳25a。在图4和图5所示的锁定位置,该凸耳25a接合在支承板61的下方并且将夹板20锁定在该位置。由于夹板20和腹板25通常是由塑料制成,当夹板从虚线所示的打开位置移动进入所示的锁定位置时,腹板25和凸耳25a能够弹性地让开。面向各个抽吸罗拉9和9a的正面SF的侧表面20a和20b分别离抽吸罗拉9和9a 的各自正面SF有小的间隔SI,无论如何,该间隔SI必须足够大,以使在转动的抽吸罗拉9、9a和静止的夹板20之间不会发生接触,通常,间隔SI在0. 5至2mm之间。在抽吸罗拉的正面SF中抽吸装置的一部分突出于抽吸罗拉9、9a的区域,为了防止纤维飞絮渗入在抽吸插入部件和抽吸罗拉的内表面IF之间的间隙,该间隔SI绝对不能选择得太大。在抽吸罗拉的正面SF的区域,同样为了密封在抽吸插入部件和抽吸罗拉的内表面IF之间未被夹板20所遮盖的间隙,以防止纤维飞絮渗入该区域,在两个抽吸罗拉之间布置和固定有一附加的罩盖30。该罩盖30具有镜像布置的并且通过腹板30c相互连接的两个侧部30a和30b。罩盖30的侧部30a和30b面向各个抽吸罗拉9、9a的侧表面SA从抽吸罗拉9和9a的正面SF以一个小间隔S2延伸。在抽吸插入部件50、50a从中突出的抽吸罗拉的正面SF的区域,为防止纤维飞絮渗入间隙SP中,该距离S2也必须不能超过某一规定值。间隙SP通过罩盖30和夹板20的密封特别地示出在图4和图5的A-A剖视图和B-B剖视图(图2)中。如图2虚线所示,两个向下突出的腹板32、33装配到罩盖30上,罩盖30通过这两个腹板32、33被保持在位于抽吸罗拉9、9a的正面SF之间的位置。在安装位置,腹板32、33抵靠抽出管道62的各个分支62a和62b的外壁,这在图4中同样不出。此外,各自在自由端设置有凸耳35a的两个向下突出的腹板35装配在罩盖30的腹板30c的区域。如图5(A-A截面)可见,各个腹板35的凸耳35a在所示出的封闭位置围绕夹板20的转动舌片27。该罩盖30因而也被锁定在垂直位置(垂直于抽吸罗拉9、9a的转动轴),并且处于安装位置。只有当夹板20转动进入图5中虚线所示的位置时,各个腹板18转动进入这样一个位置,在该位置处腹板18从凸耳35a的凸肩区域移出并因而使罩盖30能够在垂直方向被移除。如图2所示,罩盖30的与夹板20的侧表面20c和20d相对的侧表面SB离这些侧表面20c和20d —个小的间隔延伸,以便在两个抽吸罗拉9、9a之间获得一个尽可能封闭的表面,该封闭表面由夹板20和罩盖30的表面形成。在侧表面20c、20d和侧表面SB之间的间隔可以在0. 5至2mm之间。如果在运行期间纤维飞絮要是聚集在所述封闭表面上,那么这可以相对容易地由间歇性经过的清洁装置(例如,“风机”)来移除干净。在本申请的框架内,一种与图2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的结构也是可能的,抽吸装置固定地安装在其工作位置,使得可以省去用于固定的夹板。 本申请提议安装附加的罩盖,一方面最小化了抽吸罗拉内在各个抽吸口区域中堵塞的风险,另一方面有利于移除彼此平行地相邻工作并且被配置有共用抽吸管道的抽吸罗拉之间的沉积物。
权利要求1.一种抽出装置,其用于至少一个抽吸装置(50、50a)的集聚空气,用以气动集聚由环锭纺纱机上穿孔的抽吸罗拉(9、9a)引导的纤维产品(F),其中所述抽吸装置(50、50a)具有至少一个抽吸口(51),所述抽吸口(51)连接到一体成形在所述抽吸装置中的抽吸通道(54),其中所述抽吸装置(50、50a)的设置有所述抽吸口的侧面离所述抽吸罗拉(9、9a)的内表面(IF) —小距离(SP),并且所述抽吸装置通过连接到抽出管道(62、62a、62b)的所述抽吸通道(54)的一端在轴向上部分地突出于所述抽吸罗拉(9、9a),其特征在于,一罩盖元件(30)固定到所述抽吸装置(50、50a)的轴向地从所述抽吸罗拉突出的部分(40)上方,并且从所述抽吸罗拉的轴向方向看,所述罩盖元件(30)从侧面遮盖了所述抽吸罗拉(9、9a)的所述内表面(IF)和所述抽吸装置(50、50a)之间的所述间隙(SP),其中所述罩盖元件(30)的与所述抽吸罗拉(9、9a)的正面(SF)相对的侧表面(SA)以一个小的间隔(S2)离开所述正面(SF)而延伸以形成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抽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装置(50、50a)配置成可置换的,并且在其工作位置通过一个可移动地安放的夹板(20)固定到支承板(61)上,所述罩盖元件(30)延伸直到所述抽出管道¢2)的上方,所述罩盖元件(30)的另一侧表面(SB)离开位于其锁定位置的夹板(20)的外部轮廓(20c、20d) —个小的间隔而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元件(30)的上表面(OA)连同所述夹板(20)的表面(OB)在工作位置形成实际上封闭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之一所述的抽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两个抽吸罗拉(9、9a),其相互对称地布置并且每个都具有可置换的抽吸装置(50、50a),其中的所述抽吸装置在其工作位置通过所述夹板(20)被固定到共用支承板¢1)上,并且所述罩盖元件(30)在所述两个抽吸罗拉(9、9a)的面对面的所述正面(SF)之间并位于所述抽吸装置(50、50a)的突出于所述抽吸罗拉的所述部分(40)上方延伸。
5.一种罩盖元件,其用于根据权利要求I至4之一所述的抽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元件由罩盖(30)组成,所述罩盖(30)布置在抽吸装置(50、50a)的突出于所述抽吸罗拉(9,9a)的部分(40)的上方并且至少部分地遮盖住所述部分(40),其中与所述抽吸罗拉(9、9a)的正面(SF)位置相对的所述罩盖(30)的侧表面(SA)以一个小的间隔(S2)离开所述正面(SF)而延伸以形成密封,并且所述侧表面(SA)的尺寸这样设计,使得沿所述抽吸罗拉(9、9a)的轴向方向看,所述侧表面(SA)在所述抽吸罗拉(9、9a)的所述正面(SF)区域侧向地遮盖了在所述抽吸罗拉(9、9a)的内表面(IF)和所述抽吸装置(50、50a)之间的间隙(SP)。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罩盖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30)设置有支架(32、33、35),所述罩盖(30)通过所述支架(32、33、35)装配和定位在其安装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罩盖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30)的至少一个所述支架(35)连同被安装到可移动地安放的所述夹板(20)上的舌片(27)而在工作位置形成了锁定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罩盖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30)在两个镜像地彼此相邻布置的抽出装置之间延伸,并且分别布置在各自所述抽吸装置(50、50a)的突出于各自所述抽吸罗拉(9、9a)的所述部分(40)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5或8之一所述的罩盖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30)—体式地连接到所述可移动地安放的夹板(20)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出装置,其用于至少一个抽吸装置的集聚空气,用以气动集聚由环锭纺纱机上设置有穿孔的抽吸罗拉引导的纤维产品,其中抽吸装置具有连接到一体成形在抽吸装置中的抽吸通道的至少一个抽吸口,其中抽吸装置设置有抽吸口的侧面离抽吸罗拉的内表面一小距离,并且抽吸装置通过连接到抽出管道的抽吸通道的一端在轴向上部分地突出于抽吸罗拉。为了最小化在抽吸口区域中堵塞的风险,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罩盖元件,其固定到抽吸装置轴向地从抽吸罗拉突出的该部分上方,并且从抽吸罗拉的轴向方向看,其从侧面遮盖了抽吸罗拉的内表面和抽吸装置之间的间隙,其中罩盖元件与抽吸罗拉的正面相对的侧表面离该正面一个小的间隔延伸以形成密封。
文档编号D01H5/72GK202576717SQ20112030046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6日
发明者拉尔夫·迈尔, 罗伯特·纳热利, 加布里尔·施奈德 申请人:里特机械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