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棉染色织物的剥色方法

文档序号:1748815阅读:19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纯棉染色织物的剥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棉染色织物的剥色方法,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在吸湿、透气以及生态环保等方面的诸多优点,纯棉织物一直是广受消费者欢迎的一类天然纤维纺织品。该类纺织品的染色印花所用的染料有多种,包括直接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等。活性染料是其分子中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反应性基团,在适当条件下,能和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蛋白质纤维及聚酰胺纤维上的氨基等发生键合反应,在染料和纤维之间生产共价键结合。由于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色谱齐全、湿处理牢度优良和染色方便等优点,已逐步取代不溶性偶氮染料、直接染料、硫化染料和还原染料,而成为纯棉织物染色的主要染料。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无论是出口产品还是内销产品,对纺织品面料的染色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就纯棉织物染色质量而言,包括色光、均勻度等指标方面的要求上,通常只有达到4级以上才能被接受。因此,纯棉织物染色产品的“复修”时有发生,有些印染厂的疵品回修率甚至高达3%,这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乃至企业的生存,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对于纯棉织物的染色疵品返修,很多企业多是运用传统工艺来处理,这些剥色处理工艺存在诸多不足,如剥色不均、复染不勻、强度下降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棉织物的再加工应用。基于此,本发明旨在研究探讨一种纯棉染色织物的剥色方法,藉此既可以获得较好的剥色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剥色对棉织物的内在品质等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纯棉染色织物的剥色方法。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纯棉染色织物的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活性染料染色的纯棉织物放入20°C 950C的剥色溶液中处理5 60min,所述剥色溶液包括5%_60% o. w. f的无机还原剂或无机氧化剂,3%-35% ο. w. f 的 NaOH 或 Na2CO3。进一步的设置在于
所述的无机还原剂为连二亚硫酸钠、甲醛次硫酸氢钠、二氧化硫脲或硫代硫酸钠中之
ο所述的无机氧化剂为过氧化氢、次氯酸钠或次氯酸中之一。 所述剥色溶液还包括有0. 5%-6. 0% ο. w. f的耐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耐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型,结构中所含碳原子数介于C7 C35的范围。剥色处理的浴比为1:30-1:35.
所述剥色溶液由20% ο. w. f的无机还原剂和6% ο. w. f Na2CO3组成。所述剥色溶液由5% ο. w. f的无机氧化剂和3% ο. w. f Na2CO3组成。
所述剥色溶液由30% o.w. f的无机还原剂、0.5% o.w. f的耐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10. 0% O. W. f的NaOH组成。所述剥色溶液由12% o.w.f的过氧化氢、0.5% o.w.f的耐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1. 0% O. W. f的NaOH组成
所述剥色溶液由10% o.w.f的无机氧化剂、1.5% o.w.f的耐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 10% ο. w. f 的 NaOH 组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纯棉织物是目前广为消费者所喜爱的天然纤维纺织品,除了作为内衣类领域的广泛应用外,随着高支高密纺织技术以及相应的功能性整理加工,纯棉织物用作外衣领域也占相当的比例。而对于该类纺织品的活性染料染色加工,为满足染色均勻性、重现性等质量要求而实施的纺织品回修加工中,对剥色处理剥色均勻性、剥色织物强度等有较高的要求,为满足上述要求,对于纯棉织物活性染料的剥色加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发明一种纯棉染色织物的剥色方法的新工艺中,通过由无机氧化剂或无机还原剂为主、由耐碱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NaOH或Na2CO3等碱性物质按照一定比例调节而成的混合剥色溶液,用活性染料染色的纯棉织物在一定温度的剥色液中处理一定时间后,就可以部分或全部剥除掉所染的活性染料,而纯棉织物的强度满足加工使用的要求。该发明作为一种纯棉染色织物的剥色方法,对于活性染料染色的纯棉织物剥色回修再加工,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述各实例中,活性染料染色纯棉织物剥色处理前后的剥色效果测试是照下式以有色棉织物的剥色率来表征的
(KfB) -(KiS)2 剥色率=^__——Ii X100% (KiS)1
式中,(Κ/S) !为用datacolor-600型测色配色仪测试剥色前织物的表观色深度;(K/S)2 为剥色后织物的表观色深度。织物的强力损耗用美国TiniusoISEN公司H_10K_L型台式双立柱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所得。在下述各实例中,所用无机还原剂为连二亚硫酸钠、甲醛次硫酸氢钠、二氧化硫脲或硫代硫酸钠中之一。无机氧化剂为过氧化氢、次氯酸钠或次氯酸中之一。所述的耐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型,结构中所含碳原子数介于C7 C35的范围。实施例1
按浴比1 30,把活性染料染色的纯棉机织物放入加有混合剥色溶液的玻璃容器中,该混合剥色溶液由按照织物重量20% (o. w. f)的上述无机还原剂之一和6% (o. w. DNa2CO3组成,并在恒温振荡水浴锅中加热到60°C。染色织物在此处理液中处理45min,对处理后的织物清洗、皂洗、水洗、烘干。按此工艺处理,有色棉织物的剥色率为65%,织物的强损为0. 95%。实施例2
按浴比1:30,把活性染料染色纯棉机织物放入加有混合剥色溶液的玻璃容器中,该混合剥色溶液由按照织物重量5% (o. w. f)的上述无机氧化剂之一和3% (o. w. DNa2CO3组成, 并在恒温振荡水浴锅中加热到45°C。染色织物在此处理液中处理50min,对处理后的织物清洗、皂洗、水洗、烘干。按此工艺处理,有色棉织物的剥色率可达92%,织物的强损为4. 3%。实施例3
按浴比1:30,配制混合剥色液。混合剥色溶液由按照织物重量30% (o.w.f)的上述无机还原剂之一、0. 5% (o. w. f )的耐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10. 0% (o. w. f)NaOH组成。将此混合剥色液在恒温振荡水浴锅中加热到65°C。把活性染料染色纯棉机织物放入加有混合剥色溶液的玻璃容器中,染色织物在此处理液中处理45min,对处理后的织物清洗、皂洗、水洗、烘干。按此工艺处理,有色棉织物的剥色率可达87%,织物的强损为5. m。实施例4
按浴比1:30,配制混合剥色液。混合剥色溶液由按照织物重量12% (o. w. f)的过氧化氢、0. 5% (o. w. f )的耐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1. 0% (o. w. f ) NaOH组成。将此混合剥色液在恒温振荡水浴锅中加热到85°C。把活性染料染色纯棉机织物放入加有混合剥色溶液的玻璃容器中,染色织物在此处理液中处理45min,对处理后的织物清洗、皂洗、水洗、烘干。按此工艺处理,有色棉织物的剥色率最大可达72. 5%,织物的强损为10. 9%。实施例5:
按浴比1:35,把活性染料染色纯棉机织物放入加有混合剥色溶液的玻璃容器中,该混合剥色溶液由按照织物重量10% (o. w. f)的上述无机氧化剂之一、1. 5% (o. w. f)的耐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10% (0. . 妝0!1组成,并在恒温振荡水浴锅中加热到601。染色织物在此处理液中处理45min,对处理后的织物清洗、皂洗、水洗、烘干。按此工艺处理,有色棉织物的剥色率为100%,织物的强损为8. 3%。
权利要求
1.一种纯棉染色织物的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活性染料染色的纯棉织物放入 200C 95°C的剥色溶液中处理5 60min,所述剥色溶液包括5%_60% o. w. f的无机还原剂或无机氧化剂,3%-35% ο. w. f的NaOH或Na2CO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棉染色织物的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还原剂为连二亚硫酸钠、甲醛次硫酸氢钠、二氧化硫脲或硫代硫酸钠中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棉染色织物的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氧化剂为过氧化氢、次氯酸钠或次氯酸中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纯棉染色织物的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剥色溶液还包括有0. 5%-6. 0% o.w.f的耐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耐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型,结构中所含碳原子数介于C7 C35的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棉染色织物的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剥色处理的浴比为 1:30-1: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棉染色织物的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剥色溶液由20% ο. w. f的无机还原剂和6% ο. w. f Na2CO3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棉染色织物的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剥色溶液由5% ο. w. f的无机氧化剂和3% ο. w. f Na2CO3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纯棉染色织物的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剥色溶液由30% ο. w. f的无机还原剂、0. 5% ο. w. f的耐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10. 0% ο. w. f的 NaOH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纯棉染色织物的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剥色溶液由12% ο. w. f的过氧化氢、0. 5% ο. w. f的耐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1. 0% ο. w. f的NaOH 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纯棉染色织物的剥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剥色溶液由10% o.w.f的无机氧化剂、1.5% o.w.f的耐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10% o.w.f的 NaOH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棉染色织物的剥色方法,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活性染料染色纯棉织物放入20℃~95℃的由5%-60%o.w.f的无机还原剂或无机氧化剂为主要成分,还包括3%-35%o.w.f的NaOH或Na2CO3等碱性物质作为溶液酸碱度调节剂、0.5%-6.0%o.w.f的耐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剥色溶液中,处理5~60min,就可以部分或全部去除活性染料染色纯棉织物上染的染料,织物的强度无显著降低。
文档编号D06P5/08GK102535206SQ20121000246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6日
发明者刘越 申请人:绍兴文理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