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喉管式冷风牵伸熔融微纤维纺丝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8117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喉管式冷风牵伸熔融微纤维纺丝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喉管式冷风牵伸熔融微纤维纺丝装置,具体包括:挤出机,计量泵,喷丝板,喉管式气流牵伸器,接收装置及收卷装置,所述挤出机通过输送管穿过计量泵连接喷丝板,所述喷丝板置于所述喉管式气流牵伸器上端,所述喷丝板下端设有喷丝口,所述喉管式气流牵伸器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与下部之间具有第一气流通道,所述下部中心为第二气流通道,所述接收装置设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正下方,所述收卷装置位于所述接收装置一侧。本发明所揭示一种喉管式冷风牵伸熔融微纤维纺丝装置,本发明的大大降低了生产能耗,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
【专利说明】一种喉管式冷风牵伸熔融微纤维纺丝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纺丝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喉管式冷风牵伸熔融微纤维纺丝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微纤维是一种直径小于5微米的纤维,其纺丝难度较高,现有的熔融纺丝装置室采用热空气牵伸的熔融方法纺丝,这类方法虽然可以制得熔融微纤维,但其能耗高,而且因为采用高温(200°C以上)热气流牵伸,使得纤维内部的热应力难以消除,从而生产的纤维柔软性差,纤维的抗拉强度低。


【发明内容】

[0003]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的牵伸原理,提供一种采用冷风牵伸的熔融微纤维纺丝装置,通过特殊结构的喉管式气流牵伸器,使得流出的熔融状态下的树脂经过喉管式牵伸器,纤维被牵伸器内部的冷气流握住并迅速降温,以达到消除纤维内热应力,同时对纤维进行拉伸。
[0004]技术方案:一种喉管式冷风牵伸熔融微纤维纺丝装置,具体包括:挤出机,计量泵,喷丝板,喉管式气流牵伸器,接收装置及收卷装置,所述挤出机通过输送管穿过计量泵连接喷丝板,所述喷丝板置于所述喉管式气流牵伸器上端,所述喷丝板下端设有喷丝口,所述喉管式气流牵伸器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与下部之间具有第一气流通道,所述下部中心为第二气流通道,所述接收装置设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正下方,所述收卷装置位于所述接收装置一侧。
[0005]所述喷丝口位于所述喉管式气流牵伸器中心线上方。
[0006]所述上部为漏斗形。
[0007]所述喷丝板呈倒三角形状,且下方的喷丝口孔径为0.1-lmm。
[0008]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符合文氏管原理。
[0009]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垂直夹角为10-45°。
[0010]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及第二气流通道的截面直径为r1mm。
[0011]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揭示的一种全新的喉管式冷风牵伸熔融微纤维纺丝装置,采用特殊的喉管式气流牵伸器,使从喷丝口流出的熔融状态下的树脂经过特殊喉管牵伸器,纤维被喉管部位的冷气流握住并迅速降温,达到消除纤维内热应力,同时对未进入喉管的熔融纤维进行拉伸,依据纤维的细度要求调节风量,从而生产出不同特性要求的纤维材料,同时生产能耗低,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
[0012]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所揭示的纺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揭示的喉管式气流牵伸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15]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揭示的一种喉管式冷风牵伸熔融微纤维纺丝装置,主要用于生产熔融微纤维,具体包括挤出机1,计量泵2,喷丝板3,喉管式气流牵伸器4,接收装置5及收卷装置6,所述挤出机I通过输送管7经过计量泵2连接喷丝板3,所述喷丝板3置于所述喉管式气流牵伸器4上端,且间隔大于3mm,所述接收装置5设于所述喉管式气流牵伸器4正下方,所述收卷装置6位于所述接收装置5 —侧。
[0016]具体说来,所述喷丝板为倒三角结构,下端具有孔径为0.1-1 mm的喷丝口 8,且所述喷丝口 8位于所述喉管式气流牵伸器4中心线上方,前端加工的熔融树脂通过该喷丝口8处流出。
[0017]如图2所示,所述喉管式气流牵伸器4包括上部9及下部10,所述上部9呈漏斗形,所述下部10中间设有第二气流通道11,且所述第二气流通道11符合文氏管原理,所述上部9与下部10之间设有第一气流通道12,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2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11垂直夹角为10-45°,所述第一气流通12及第二气流通道间歇距离为r1mm。
[0018]本发明所揭示的一种喉管式冷风牵伸熔融微纤维纺丝装置,其原理为:树脂材料加入到挤出机I内挤出,调节计量泵2的流量,熔融状态下的树脂流入喷丝板3内,且通过下端的喷丝口 8流入喉管式牵伸器4的第二气流通道11内,冷空气从第一气流通道12吹入第二气流通道11内,冷空气握住熔融状态下的树脂,以消除纤维内的应力,同时拉伸熔融纤维达到指定细度要求,纤维继续向下落入接收装置5内,并通过收卷装置6进行收卷。
[0019]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发明启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发明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发明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喉管式冷风牵伸熔融微纤维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挤出机,计量泵,喷丝板,喉管式气流牵伸器,接收装置及收卷装置,所述挤出机通过输送管穿过计量泵连接喷丝板,所述喷丝板置于所述喉管式气流牵伸器上端,所述喷丝板下端设有喷丝口,所述喉管式气流牵伸器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与下部之间具有第一气流通道,所述下部中心为第二气流通道,所述接收装置设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正下方,所述收卷装置位于所述接收装置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喉管式冷风牵伸熔融微纤维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丝口位于所述喉管式气流牵伸器中心线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喉管式冷风牵伸熔融微纤维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为漏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喉管式冷风牵伸熔融微纤维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丝板呈倒三角形状,且下方的喷丝口孔径为0.1-l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喉管式冷风牵伸熔融微纤维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符合文氏管原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喉管式冷风牵伸熔融微纤维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垂直夹角为10-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喉管式冷风牵伸熔融微纤维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及第 二气流通道的间歇距离为r1mm。
【文档编号】D01D5/14GK104073897SQ201410316184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4日
【发明者】尤祥银, 尤洋 申请人:南通丽洋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