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包芯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包芯纱,包括包芯纱本体,还包括氨纶芯丝,所述包芯纱本体包括氨纶长丝、人造丝和尼龙丝,所述氨纶芯丝由多根氨纶长丝捻成,所述人造丝呈螺旋状正捻卷绕在氨纶芯丝上,所述尼龙丝呈螺旋状反捻卷绕在人造丝外表面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氨纶芯丝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同时在氨纶芯丝外表面包裹有反捻的尼龙丝和正捻的人造丝,增大了包芯纱本身的结构强度,不易断裂且手感较好。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包芯纱。 新型包芯纱
【背景技术】
[0002] 包芯纱包括内层芯丝和外层纤维,一般现有技术的包芯纱强度低、弹性差,因此, 容易断裂,也不容易伸长,从而无法满足某些高强度产品的要求,通过外层纤维将内层芯丝 包覆或者包缠,这种纺纱结构在织造工程中存在一些缺点,容易起毛球导致制造困难,且结 构容易散乱结构稳定,如用强捻方式,则包芯纱手感较差,品质降低,此外如阻燃纤维包芯 纱,玻璃纤维为芯丝层,但是其脆性较大,容易断裂,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包芯纱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断裂,手感较好, 结构稳定且不易起毛球的新型包芯纱。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包芯纱,包括包芯纱 本体,还包括氨纶芯丝,所述包芯纱本体包括氨纶长丝、人造丝和尼龙丝,所述氨纶芯丝由 多根氨纶长丝捻成,所述人造丝呈螺旋状正捻卷绕在氨纶芯丝上,所述尼龙丝呈螺旋状反 捻卷绕在人造丝外表面上。
[000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多根氨纶长丝加捻成一根具有一定直径的氨纶芯丝, 使得氨纶芯丝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增大了抗拉性,同时氨纶长丝本身也具有良好的弹性, 同时在氨纶长丝所组成的氨纶芯丝外表面绕设有尼龙丝,将尼龙丝自捻成具有一定东西的 体积的尼龙丝,再将尼龙丝正捻在氨纶芯丝表面,尼龙丝呈螺旋状绕设在氨纶芯丝外表面 上,而后将氨纶芯丝完全包裹住,使得氨纶芯丝不易散乱的同时由于尼龙丝具有比其他纤 维更好的耐磨性,也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使得包芯纱不易被拉扯断,同时也增大了包芯纱 的抗拉性,最后在尼龙丝所缠绕后的包芯纱外表面上再缠绕有人造丝,人造丝缠绕方向与 尼龙丝缠绕方向相反,使得尼龙丝不易散乱的同时,再次增加了包芯纱的结构强度,同时人 造丝也具有一定的耐磨性且在正常使用后也不会产生静电和起球等现象,使得包芯纱具有 良好的光洁度,同时由于尼龙丝和人造丝分层缠绕使得包芯纱具有良好的手感,手感较好, 生产制造简单。
[0006]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氨纶芯丝由呈正捻的氨纶长丝与呈反捻的氨纶 长丝捻成。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一部分的80旦?120旦的氨纶长丝正捻成一股,再将另 一部分的80旦?到120旦的氨纶长丝反捻成一股,最后将两股氨纶长丝正常加捻成一股整 合的氨纶芯丝,来确保氨纶芯丝之间不易相互分离散乱,使得氨纶芯丝具有较好的结构强 度,增大氨纶芯丝的抗拉强度,使得不易被拉扯断,结构稳定性好。
[0008]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尼龙丝由多根呈反捻的尼龙丝捻成,所述人造 丝由多根呈正捻的人造丝捻成。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丝由多根25D飞0D的尼龙丝反捻而成,然后将尼龙 丝呈加捻的尼龙丝反捻在氨纶芯丝外表面,螺旋绕设在氨纶芯丝表面同时将氨纶芯丝完全 包裹住,使得可以与氨纶芯丝进行更好的底部连接,使得两者不会轻易分离,结构稳定,接 着再将多根25D飞0D的人造丝正捻而成,最后将正捻的人造丝螺旋绕设在尼龙丝所形成的 外表面上,人造丝加捻方向与尼龙丝加捻方向相反,使得两者抵触连接后,两者自身的旋转 力确保了两者相互作用而使得各自保持本身原有的状态,使得包芯纱在增大了整体机构强 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不易轻易散乱。
[0010]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尼龙丝外表面包括有若干凸条。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单根尼龙丝外表面包括有若干凸条,使得尼龙丝在横 截面积上具有若干凸起,增大了抗拉强度的同时增大了尼龙丝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不易散 舌L,同时尼龙丝由于位于氨纶芯丝与人造丝之间,使得凸条也增大了尼龙丝与两者的之间 的摩擦力,确保了包芯纱整体不易散乱,结构稳定。
[0012]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尼龙丝由尼龙丝66制成。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丝66相对于其它尼龙丝型号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 且弹性较好来确保包芯纱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同时相对于其它型号的尼龙丝,尼龙丝66 具有较小的密度,使得尼龙丝本身质量较轻。
[0014]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氨纶芯丝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同时在氨纶芯丝外表 面包裹有反捻的尼龙丝和正捻的人造丝,增大了包芯纱本身的结构强度,不易断裂且手感 较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包芯纱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尼龙丝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1、包芯纱;2、氨纶长丝;3、人造丝;4、尼龙丝;5、凸条;6、氨纶芯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包芯纱1,包括包芯纱1本体和氨纶芯 丝6,所述包芯纱1本体包括氨纶长丝2、人造丝3和尼龙丝4,所述尼龙丝4外表面包括有 若干凸条5,所述包芯纱1还包括由呈正捻的氨纶长丝2与呈反捻的氨纶长丝2捻成的氨 纶芯丝6,所述尼龙丝4由多根呈反捻的尼龙丝4捻成,所述人造丝3由多根呈正捻的人造 丝3捻成,所述人造丝3呈螺旋状正捻卷绕在氨纶芯丝6上,所述尼龙丝4呈螺旋状反捻 卷绕在人造丝3外表面上。
[0019] 将一部分的80旦?120旦的氨纶长丝2正捻成一股,再将另一部分的80旦?到120 旦的氨纶长丝2反捻成一股,最后将两股氨纶长丝2正常加捻成一股整合的氨纶芯丝6,尼 龙丝4由多根25D飞0D的尼龙丝4反捻而成,然后将尼龙丝4呈加捻的尼龙丝4反捻在氨 纶芯丝6外表面,螺旋绕设在氨纶芯丝6表面同时将氨纶芯丝6完全包裹住,尼龙丝4外表 面包括有凸条5,凸条5形状优选为三棱柱凸条5,使得凸条5尼龙丝4之间可以更好的抵 触连接,同时也可以与氨纶芯丝6跟人造丝3抵触连接,增大了摩擦力,最后将多根25D飞0D 的人造丝3正捻而成,最后将正捻的人造丝3螺旋绕设在尼龙丝4所形成的外表面上,人造 丝3缠绕方向与尼龙丝4缠绕方式相反,两者自身的旋转力确保了两者相互作用而使得各 自保持本身原有的状态,使得尼龙丝4不易散乱的同时,再次增加了包芯纱1的结构强度, 同时人造丝3也具有一定的耐磨性且在良好使用后也不会产生静电和起球等现象,使得包 芯纱1具有良好的光洁度,同时由于尼龙丝4和人造丝3分层缠绕使得包芯纱1具有良好 的手感,手感较好,尼龙丝4也可以由棉、高弹丝等其它材料制成,再通过绕设在氨纶芯丝6 上来起到增大结构强度,增强抗压力。
[002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 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 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 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新型包芯纱,包括包芯纱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氨纟仑芯丝,所述包芯纱本体 包括氨纶长丝、人造丝和尼龙丝,所述氨纶芯丝由多根氨纶长丝捻成,所述人造丝呈螺旋状 正捻卷绕在氨纶芯丝上,所述尼龙丝呈螺旋状反捻卷绕在人造丝外表面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包芯纱,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纶芯丝由呈正捻的氨纶长 丝与呈反捻的氨纶长丝捻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包芯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丝由多根呈反捻的尼龙 丝捻成,所述人造丝由多根呈正捻的人造丝捻成。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包芯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丝外表面包括有若干凸 条。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包芯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丝由尼龙丝66制成。
【文档编号】D02G3/26GK203890578SQ201420283348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9日
【发明者】孙金兵, 刘晓宜, 胡青山 申请人:宁波武田纺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