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69072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有一种能够按照程序执行循环缝纫的缝纫机。循环缝纫是将多个缝制数据的缝制顺序登录到一个程序中,再基于各缝制数据按顺序形成线迹花样的缝纫方法。日本特许公开2003年53074号公报所述的缝纫机在执行循环缝纫时在显示部显示线迹图像和程序编号。线迹图像表示的是在当前缝制的过程中形成在缝制对象上的线迹花样。

上述缝纫机在显示部显示缝制对象的缝制数据之后,接收开始缝制的指示。缝制数据逐针地确定规定的线迹花样的落针点。缝制数据的数据量非常大。因此,基于缝制对象的缝制数据在显示部显示线迹图像的显示处理较花费时间。缝纫机存在这样的问题:在执行显示处理的过程中,无法开始缝制,产生等待时间,导致缝制作业被推迟。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缩短执行循环缝纫时的缝制时间的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具有:显示部;针杆,能够在该针杆装配机针;针杆上下运动机构,其能够使所述针杆上下运动;及送布机构,其能够与所述针杆在所述针杆上下运动机构的作用下进行的上下运动同步地送布,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具有:存储设备,其存储有多个用于形成线迹的缝制数据;第一读取部,其从包含多个所述缝制数据与缝制顺序的对应关系的循环程序中特定出所述缝制顺序中接下来的缝制数据即对象数据,从所述存储设备中读取所述对象数据;第一控制部,其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用于表示所述第一读取部读取的所述对象数据的标识符;第一获取部,其能够在所述第一控制部在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标识符之后,获取第一指示,该第一指示是按照所述第一读取部读取的所述对象数据开始缝制的指示;第一驱动部,其在所述第一获取部获取到所述第一指示时,驱动所述送布机构和所述针杆上下运动机构,按照所述第一读取部读取的所述对象数据开始缝制;判断部,其在所述第一驱动部开始缝制之后,对是否已结束按照所述对象数据进行的缝制进行判断;第二获取部,其能够在所述判断部判断为已结束按照所述对象数据进行的缝制之前,获取第二指示,该第二指示是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用于表示基于所述对象数据的线迹花样的线迹图像的指示;及第二控制部,其在所述第二获取部获取到所述第二指示时,在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线迹图像。缝纫机能够在显示部显示标识符之后,获取第一指示。缝纫机在要在显示部显示线迹图像时,根据缝制数据生成用于显示线迹图像的图像数据。线迹图像是基于缝制数据生成的,因此,与显示标识符相比,显示线迹图像在显示所需的时间上要长一些。缝纫机显示标识符,不显示线迹图像,因此,显示所需的时间较短,能够抑制产生等待时间。缝纫机能够在获取到第二指示时在显示部显示线迹图像。操作者只要输入第二指示就能够确认线迹图像。缝纫机能够仅在操作者想确认线迹图像时显示线迹图像。缝纫机能够在不损害对操作者而言的便利性的前提下与以往的缝纫机相比缩短执行循环缝纫时的缝制时间。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具有计时部,该计时部用于计算从所述第一控制部在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标识符之后起经过的时间,所述第二获取部在所述计时部所计算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间且所述第一获取部未获取到所述第一指示时,获取到所述第二指示。缝纫机能够在显示部显示线迹图像也不会影响缝制作业的情况下,自动地在显示部显示线迹图像。操作者即使不输入显示指示也能够确认线迹图像。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3的缝纫机还具有:第三获取部,其获取第三指示,该第三指示是按照所述循环程序的所述缝制数据进行动作测试的指示,该动作测试是在不利用所述针杆上下运动机构使所述针杆上下运动的情况下驱动所述送布机构来进行的动作测试;第二读取部,其在所述第三获取部获取到所述第三指示时,读取所述循环程序的所述对象数据;第三控制部,其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用于表示所述第二读取部读取的所述对象数据的所述线迹图像;第四获取部,其能够在所述第三控制部在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线迹图像之后,获取第四指示,该第四指示是按照所述第二读取部读取的所述对象数据开始所述动作测试的指示;及第二驱动部,其在所述第四获取部获取到所述第四指示时,驱动所述送布机构,按照所述第二读取部读取的所述对象数据进行所述动作测试。缝纫机在动作测试时自动地在显示部显示对象数据的线迹图像。操作者例如在要确认针杆的下方的位置(落针点)时执行动作测试。操作者能够通过动作测试来比较进而把握线迹图像和送布机构的送布情况。操作者在动作测试的过程中无需输入显示指示就能够确认线迹图像。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4、5的缝纫机具有中断部,该中断部在所述第一驱动部开始缝制之后,能够在所述判断部判断为已结束按照所述对象数据进行的缝制之前,获取中断缝制的指示,所述第二获取部在所述中断部获取到中断缝制的指示时,获取所述第二指示。在缝制中断时,操作者能够通过已形成的线迹和显示部显示的线迹图像容易且迅速地确认循环程序的进度情况。操作者能够通过确认线迹图像来准确地输入用于使缝制再次开始的指示。

技术方案6的缝纫机的控制方法所涉及的缝纫机包括:显示部;针杆,能够在该针杆装配机针;针杆上下运动机构,其能够使所述针杆上下运动;送布机构,其能够与所述针杆在所述针杆上下运动机构的作用下进行的上下运动同步地送布;及存储设备,其存储有多个用于形成线迹的缝制数据,该缝纫机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读取工序,在该读取工序中,从包含多个所述缝制数据与缝制顺序的对应关系的循环程序中特定出所述缝制顺序中接下来的缝制数据即对象数据,从所述存储设备中读取所述对象数据;第一控制工序,在该第一控制工序中,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用于表示在所述读取工序中读取的所述对象数据的标识符;第一获取工序,在该第一获取工序中,在所述第一控制工序中在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标识符之后,获取第一指示,该第一指示是按照在所述读取工序中读取的所述对象数据开始缝制的指示;驱动工序,在该驱动工序中,在所述第一获取工序中获取到所述第一指示时,驱动所述送布机构和所述针杆上下运动机构,按照在所述读取工序中读取的所述对象数据开始缝制;判断工序,在该判断工序中,在所述驱动工序中开始缝制之后,对是否已结束按照所述对象数据进行的缝制进行判断;第二获取工序,在该第二获取工序中,在所述判断工序中判断为已结束按照所述对象数据进行的缝制之前,获取第二指示,该第二指示是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用于表示基于所述对象数据的线迹花样的线迹图像的指示;及第二控制工序,在该第二控制工序中,在所述第二获取工序中获取到所述第二指示时,在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线迹图像。缝纫机的控制方法能够发挥与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同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缝纫机1的立体图。

图2是缝纫机主体10的立体图。

图3是送布机构80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缝纫机1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5是缝制数据和线迹的示意图。

图6是循环程序的示意图。

图7是循环模式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缝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显示部95显示的画面40的说明图。

图10是显示部95显示的画面48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面的说明使用附图中用箭头表示的上下、左右、前后。

参照图1说明缝纫机1的整体构造。缝纫机1为用于在布料上形成打结线迹的打结机,具有缝纫机主体10、工作台9、控制装置50、显示部95、操作面板98、踏板23和电源开关77。缝纫机主体10、显示部95、操作面板98配置在工作台9上。控制装置50、踏板23、电源开关77配置在工作台9的下方。显示部95为液晶显示屏。操作面板98为设在显示部95的前表面的触摸面板。踏板23为供操作者用脚操作的踏板,其为能够向控制装置50输入各种指示的操作部。踏板23在内部具有第一开关24和第二开关25(参照图4),具有与踩踏量相应的两个档位的踩踏位置。在未踩踏踏板23的状态下,第一开关24、第二开关25均为关闭状态。当踩踏至第一档时,第一开关24打开,当踩踏至第二档时,第二开关25打开。因此,控制装置50能够基于第一开关24、第二开关25的打开、关闭状态来检测踏板23的踩踏位置。

如图1~图3所示,缝纫机主体10具有机座部2、支柱部3、机臂部4、压布装置11和切线机构。机座部2配置在工作台9上。机座部2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内部具有垂直梭子8、送布台37、摆动机构63、X轴输送用马达92等。机座部2在前端部的上表面具有针板29,针板29具有容针孔30。

支柱部3自机座部2的后侧向上方延伸,在内部具有缝纫机马达91(参照图4)、Y轴输送用马达93和压布用马达94(参照图4)。机臂部4自支柱部3的上端以与机座部2大致平行的方式向前方延伸,在内部具有主轴33和针杆上下运动机构34。缝纫机马达91用于驱动主轴33。主轴33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前端部连接有针杆上下运动机构34。机臂部4的前端部5突出到比机臂部4的其他部位靠下方的位置。前端部5在内部以针杆6能够上下运动的方式支承该针杆6。针杆6从前端部5的下端向下方延伸。能够在针杆6的下端装配机针7,且能够将机针7从针杆6的下端拆下来。针杆上下运动机构34能够在主轴33的驱动下使针杆6上下运动。压布装置11设在机座部2的上部,能够利用压脚12从上方按压作为缝制对象的布料。压布装置11能够被压布用马达94驱动,从而使压脚12上下运动。压布用马达94为脉冲马达。切线机构设在机座部2的内部,其用于在缝制结束后将面线和底线切断。切线机构具有在针板29的下侧设置的固定刀和能够相对于固定刀活动的可动刀,切线机构借助连杆机构使可动刀移动,从而将面线和底线切断。

参照图3说明送布机构80。送布机构80能够与针杆6在针杆上下运动机构34的作用下进行的上下运动同步地送布。送布机构80能够使送布台37和送布板38沿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移动。布料被载置于送布板38的上表面。送布机构80具有送布台37、X轴输送用马达92、摆动机构63和Y轴输送用马达93。送布台37在上表面固定有送布板38。送布台37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齿条轴60的前端部相连结。送布台37与摆动机构63相连结,摆动机构63位于送布台37的后端部的下方。X轴输送用马达92为脉冲马达,用于驱动摆动机构63。送布台37能够伴随着摆动机构63的驱动以轴部61为中心沿左右方向摆动。轴部61与齿条轴60的前端部相连结。Y轴输送用马达93的输出轴64固定有齿轮65。齿轮65与齿条轴60的齿条62相啮合。Y轴输送用马达93为脉冲马达,能够借助齿轮65和齿条62使齿条轴60沿前后方向移动。送布台37和送布板38能够伴随着齿条轴60的移动沿前后方向移动。送布板38在前端部具有通孔39。通孔39俯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沿上下方向贯穿送布板38。机针7在缝制时穿过通孔39到达针板29的容针孔30。压脚12按压送布板38上的布料。布料与送布板38一起移动。

参照图4说明缝纫机1的电气结构。缝纫机1的控制装置50具有微型计算机、输入接口56、输出接口57、驱动电路71~驱动电路75等。微型计算机包含CPU51、ROM52、RAM53和存储装置54。微型计算机借助数据总线等与输入接口56、输出接口57相连接。CPU51综合控制缝纫机1的动作。ROM52预先存储有循环模式程序、用于形成各种打结线迹的缝制数据等。循环模式程序在循环模式处理(参照图7)下执行。缝制数据包含按顺序确定落针点来做成的坐标数据。落针点为机针7与针杆6一起向下方移动时机针7所刺入的布料上的预定位置。RAM53用于暂时存储执行各种处理的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信息。RAM53能够存储计时器的测量值。存储装置54为非易失性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后述的循环程序(参照图6)。

各驱动电路71~驱动电路75与输出接口57相连接。驱动电路71与缝纫机马达91相连接,能够基于CPU51的控制指令驱动缝纫机马达91。驱动电路72与X轴输送用马达92相连接,能够基于CPU51的控制指令驱动X轴输送用马达92。驱动电路73与Y轴输送用马达93相连接,能够基于CPU51的控制指令驱动Y轴输送用马达93。驱动电路74与压布用马达94相连接,能够基于CPU51的控制指令驱动压布用马达94。驱动电路75与显示部95相连接,能够基于CPU51的控制指令驱动显示部95。

电源开关77、踏板23的第一开关24和第二开关25、编码器91A~编码器94A、操作面板98等与输入接口56相连接。电源开关77用于启动缝纫机1和关闭缝纫机1。编码器91A与缝纫机马达91相连接,能够向输入接口56输入缝纫机马达91的旋转位置、旋转速度的信息。编码器92A与X轴输送用马达92相连接,能够向输入接口56输入与X轴输送用马达92的旋转方向、旋转位置、旋转速度相对应地输出的脉冲信息。编码器93A与Y轴输送用马达93相连接,能够向输入接口56输入与Y轴输送用马达93的旋转方向、旋转位置、旋转速度相对应地输出的脉冲信息。编码器94A与压布用马达94相连接,能够向输入接口56输入与压布用马达94的旋转方向、旋转位置、旋转速度相对应地输出的脉冲信息。操作面板98能够检测到来自操作者的手指等的按压操作,并能够基于检测到的按压位置来识别画面中的选择项目。能够利用操作面板98输入开始缝制的指示、停止缝制的指示、对循环程序的程序编号等的各种设定。

参照图5说明缝制数据。缝制数据为用于通过驱动缝纫机1在布料上缝制线迹花样的数据。缝制数据包含标识符和多个数据流。本实施方式中的标识符为用于标识多个缝制数据的固有字符串。数据流是用(X、Y)来表示线迹花样中的落针点的相对坐标值。X表示左右方向上的相对坐标。Y表示前后方向上的相对坐标。XY坐标系的原点为开始缝纫时的落针点。缝制数据是从开始缝纫时的落针点开始将多个数据流按顺序排列起来做成的。图5中的缝制数据的标识符为“U009”,缝制数据的各个数据流表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锯齿状的线迹花样中的各个落针点。CPU51从图5中的上部开始按顺序读取缝制数据的数据流,并驱动X轴输送用马达92和Y轴输送用马达93。

参照图6说明循环程序。循环程序为用于执行循环缝纫的程序。循环缝纫为针对多个缝制数据按照预先确定好的顺序进行缝制进而在布料上形成线迹花样的缝纫方法。循环程序包含多个缝制数据与缝制顺序的对应关系。循环程序包含程序编号和多个数据流。程序编号为包含用于标识多个循环程序的固有编号的字符串。本实施方式中的数据流按照缝制顺序表示循环程序所包含的缝制数据的标识符。图6中的循环程序的程序编号为“C001”。该循环程序包含六个缝制数据,六个缝制数据按照缝制顺序的先后依次为U009、U001、U002、U006、U011、U010。

参照图7~图10说明循环模式处理。操作者在要使用循环程序进行缝制或动作测试时,利用操作面板98选择循环模式。当操作者操作电源开关77启动缝纫机1,并操作操作面板98输入执行循环模式的指示时,CPU51从ROM52中读取循环模式程序,执行本处理。

CPU51在显示部95显示选择画面(S1)。选择画面中包含按照循环程序进行缝制的缝制指示的输入键和按照循环程序执行动作测试的动作测试指示(第三指示)的输入键。操作者利用操作面板98指定程序编号,选择期望的输入键。CPU51对是否获取到缝制指示进行判断(S2)。在CPU51判断为获取到缝制指示时(S2:是),CPU51获取操作者指定的程序编号(S3)。CPU51按照在S3中获取的程序编号的循环程序(下面称作对象程序)进行缝制(S4)。

如图8所示,CPU51从在S3中获取的程序编号的循环程序中特定出缝制顺序中接下来的缝制数据(下面称作对象数据),从ROM52中读取对象数据(S30)。CPU51将第K行的缝制数据作为对象数据进行读取。K的初始值为1。在对象程序的程序编号为图6中的C001,K为1时,CPU51从ROM52中读取标识符为U009的缝制数据。

CPU51在显示部95显示表示在S30中读取的对象数据的标识符(S31)。显示部95按照CPU51的控制指示显示图9中的画面40。画面40中包含栏41~栏44和输入键45、输入键46。栏41中显示程序编号。栏42中显示对象数据的标识符。操作者在要输入显示线迹图像的显示指示时,选择栏42。栏43中的左部显示对象数据的缝制顺序,栏43中的右部显示对象程序所包含的缝制数据的总数。栏44中的上部显示当前针数,栏44中的下部显示总针数。能够利用输入键45输入在当前针数的基础上以一针为单位增加或减少的指示。在有后述的中途停止的指示(第二指示)等时,显示输入键45,能够利用输入键45输入指示。能够利用输入键46输入解除暂时停止、解除错误停止的指示。CPU51启动用于计算从执行S31的处理时起经过的时间的计时器(S32)。计时器每隔规定时间(例如100ms)更新一次经过时间。

操作者将布料载置于送布板38上,并利用压脚12按压布料,之后,踩踏踏板23,使第二开关25处于打开状态。第二开关25向控制装置50输入开始缝制的指示。CPU51能够在S31之后接收开始缝制的指示。CPU51对是否获取到开始缝制的指示进行判断(S33)。在CPU51判断为未获取到开始缝制的指示时(S33:否),CPU51对是否获取到显示线迹图像的显示指示(第二指示)进行判断(S35)。CPU51能够在后述的S45中判断为已结束按照对象数据进行的缝制之前,接收第二指示。CPU51获取显示指示的情况有两种。第一种是操作者通过在S31中选择在显示部95显示的栏42从而输入显示指示的情况。第二种是在S31中开始在显示部95显示标识符之后,在S33中未获取到开始缝制指示并超过规定时间时视作输入显示指示的情况。CPU51参照在S32中启动的计时器,对在S31中开始在显示部95显示标识符之后,是否超过规定时间进行判断。线迹图像为表示基于缝制数据的线迹花样的图像。

在CPU51判断为未获取到显示指示时(S35:否),CPU51使处理返回至S33。在CPU51判断为获取到显示指示时(S35:是),在显示部95显示表示对象数据的线迹花样的线迹图像(S36)。CPU51基于对象数据生成用于在显示部95显示线迹图像的图像数据。CPU51通过公知的方法生成图像数据。CPU51特定出对象数据的数据流所表示的落针点的相对坐标。CPU51生成表示将各个落针点按照缝制顺序连结起来的线段的图像数据。CPU51基于图像数据在显示部95显示线迹图像(S36)。显示部95基于图像数据显示图10中的画面48。画面48中包含栏41、栏44、栏47和输入键45、输入键46。栏47中显示对象数据的线迹图像。操作者在要输入显示标识符的显示指示时选择栏47。CPU51将计时器设定为0,使计时器停止(S47)。CPU51使处理返回至S33。

在CPU51判断为获取到开始缝制的指示时(S33:是),CPU51驱动送布机构80和针杆上下运动机构34,按照在S30中读取的对象数据开始缝制(S34)。在CPU51判断为获取到开始缝制的指示时,CPU51在显示部95显示图9中的画面40。CPU51与缝制进度相应地随时更新栏44等。CPU51对是否获取到中途停止的指示(第二指示)进行判断(S37)。CPU51在缝纫机1发生断线等不良情况并由操作者输入使缝纫机1的动作停止的指示时,获取中途停止的指示。CPU51在开始缝制之后,能够在后述的S45中判断为已结束按照对象数据进行的缝制之前,接收中途停止的指示。在CPU51判断为获取到中途停止的指示时(S37:是),CPU51与S36同样地在显示部95显示表示对象数据的线迹图像(S38)。显示部95按照CPU51的控制信号显示与图10中的画面48同样的线迹图像。也可以是,CPU51在S38中用不同于其他落针位置的显示方式(例如不同颜色、不同亮度、是否闪烁)来表示当前落针位置。

CPU51对是否获取到退一针的指示进行判断(S39)。操作者能够利用输入键45输入退一针的指示。在CPU51判断为获取到退一针的指示时(S39:是),CPU51执行退一针处理(S41)。CPU51将缝制数据的当前数据流作为缝制顺序中的前一个数据流。CPU51按照缝制顺序中的前一个数据流控制X轴输送用马达92和Y轴输送用马达93使它们进行驱动。送布机构80伴随着X轴输送用马达92和Y轴输送用马达93的驱动使送布台37和送布板38移动。CPU51从显示部95显示的栏44中的当前针数中减去一。在CPU51判断为未获取到退一针的指示时(S39:否),CPU51对是否获取到再次开始缝制的指示进行判断(S40)。操作者能够利用输入键46输入再次开始缝制的指示。在CPU51判断为未获取到再次开始缝制的指示时(S40:否),或是在S41之后,CPU51使处理返回至S39。在CPU51判断为获取到再次开始缝制的指示时(S40:是),按照对象数据中的、当前针数以后的数据流再次开始缝制(S42)。此时,显示部95显示图9中的画面40。

在CPU51判断为未获取到中途停止的指示时(S37:否),或是在S42之后,CPU51对是否获取到显示指示进行判断(S43)。在S43中,在操作者利用操作面板98选择了显示部95显示的栏42时,CPU51获取显示指示。在CPU51判断为获取到显示指示时(S43:是),CPU51与S36同样地在显示部95显示线迹图像(S44)。显示部95按照CPU51的控制信号显示与图10中的画面48同样的线迹图像。在CPU51判断为未获取到显示指示时(S43:否),CPU51对基于对象数据进行的缝制是否已结束进行判断(S45)。在CPU51判断为缝制未结束时(S45:否),或是在S44之后,CPU51使处理返回至S37。

在CPU51判断为缝制结束时(S45:是),CPU51参照对象程序对对象数据的缝制顺序是否为最后进行判断(S46)。在CPU51判断为对象数据的缝制顺序不为最后时(S46:否),CPU51在K上加上1,之后,使处理返回至S30。在CPU51判断为对象数据的缝制顺序为最后时(S46:是),CPU51结束缝制处理,使处理返回至图7。

CPU51在S4之后,对是否获取到循环模式处理的结束指示进行判断(S17)。操作者能够通过操作电源开关77关闭缝纫机1来输入结束指示。在CPU51判断为未获取到结束指示时(S17:否),CPU51使处理返回至S2。在CPU51判断为获取到结束指示时(S17:是),CPU51结束循环模式处理。

在CPU51判断为未获取到缝制指示时(S2:否),CPU51对是否获取到动作测试指示进行判断(S5)。在CPU51判断为未获取到动作测试指示时(S5:否),CPU51使处理返回至S2。在CPU51判断为获取到动作测试指示时(S5:是),CPU51与S3同样地获取程序编号(S6)。CPU51参照在S6中获取的程序编号的循环程序(下面称作对象程序),从ROM52中读取缝制顺序中接下来的缝制数据(下面称作对象数据)(S7)。K的初始值为1。CPU51在显示部95显示表示在S7中读取的对象数据的线迹图像(S8)。CPU51能够在显示线迹图像之后接收开始动作测试的指示。CPU51对是否获取到开始基于对象数据的动作测试的开始指示(第四指示)进行判断(S9)。操作者例如在要确认落针点时执行动作测试。操作者能够利用踏板23输入开始指示。在CPU51判断为获取到开始指示之前(S9:否),CPU51待机,直至判断为获取到开始指示为止。

在CPU51判断为获取到开始指示时(S9:是),CPU51驱动送布机构80,按照对象数据开始动作测试(S10)。CPU51基于对象数据控制X轴输送用马达92和Y轴输送用马达93使它们进行驱动。送布机构80伴随着X轴输送用马达92和Y轴输送用马达93的驱动使送布台37和送布板38移动。此时,CPU51与缝制处理的情况不同,并不控制缝纫机马达91使其进行驱动。CPU51将机针7维持在针上位置。针上位置为机针7的下端位于比针板29靠上的位置时的机针7的位置。CPU51与动作测试的进度情况相应地随时更新画面48中的栏44等。操作者确认落针位置。操作者能够通过动作测试来比较进而把握显示部95显示的线迹图像和送布机构80的送布情况。

CPU51对是否获取到中断动作测试的中断指示进行判断(S11)。操作者能够利用操作面板98输入中断指示。在CPU51判断为获取到中断指示时(S11:是),CPU51使X轴输送用马达92、Y轴输送用马达93停止(S12)。CPU51对是否获取到再次开始指示进行判断(S13)。操作者能够利用操作面板98输入再次开始指示。在CPU51判断为获取到再次开始指示之前(S13:否),CPU51待机,直至判断为获取到再次开始指示为止。在CPU51判断为获取到再次开始指示时(S13:是),CPU51驱动送布机构80,按照对象数据再次开始动作测试(S14)。

CPU51对基于对象数据进行的动作测试是否已结束进行判断(S15)。在CPU51判断为动作测试未结束时(S15:否),CPU51使处理返回至S11。在CPU51判断为动作测试已结束时(S15:是),CPU51参照对象程序,对对象数据的缝制顺序是否为最后进行判断(S16)。在CPU51判断为对象数据的缝制顺序不为最后时(S16:否),CPU51在K上加上1,使处理返回至S7。在CPU51判断为对象数据的缝制顺序为最后时(S16:是),CPU51对是否获取到循环模式处理的结束指示进行判断(S17),在CPU51判断为未获取到结束指示时(S17:否),CPU51使处理返回至S2。在CPU51判断为获取到结束指示时(S17:是),CPU51结束循环模式处理。

缝纫机1的显示部95相当于本发明的显示部,针杆6相当于本发明的针杆,针杆上下运动机构34相当于本发明的针杆上下运动机构,送布机构80相当于本发明的送布机构,ROM52相当于本发明的存储设备。S30的处理相当于本发明的读取工序。执行S30的处理时的CPU51发挥本发明的第一读取部的作用。S31的处理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控制工序。执行S31的处理时的CPU51发挥本发明的第一控制部的作用。S33的处理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获取工序。执行S33的处理时的CPU51发挥本发明的第一获取部的作用。S34的处理相当于本发明的驱动工序。执行S34的处理时的CPU51发挥本发明的第一驱动部的作用。S45的处理相当于本发明的判断工序。执行S45的处理时的CPU51发挥本发明的判断部的作用。S35、S37、S43的处理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获取工序。执行S35、S37、S43的处理时的CPU51发挥本发明的第二获取部的作用。S36、S38、S44的处理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控制工序。执行S36、S38、S44的处理时的CPU51发挥本发明的第二控制部的作用。执行S32的处理时的CPU51发挥本发明的计时部的作用。执行S5的处理时的CPU51发挥本发明的第三获取部的作用。执行S7的处理时的CPU51发挥本发明的第二读取部的作用。执行S8的处理时的CPU51发挥本发明的第三控制部的作用。执行S9的处理时的CPU51发挥本发明的第四获取部的作用。执行S10的处理时的CPU51发挥本发明的第二驱动部的作用。执行S37的处理时的CPU51发挥本发明的中断部的作用。

在CPU51要在显示部95显示线迹图像时,CPU51根据缝制数据生成用于显示线迹图像的图像数据。线迹图像是基于缝制数据生成的,因此,与显示标识符相比,显示线迹图像在显示所需的时间上要长一些。缝纫机1显示标识符,不显示线迹图像,因此,显示所需的时间较短,能够抑制产生等待时间。操作者能够通过操作踏板23输入开始缝制的指示(第一指示)。缝纫机1能够在获取到显示指示(第二指示)时(S35或S43),在显示部95显示线迹图像。操作者只要输入显示指示就能够确认线迹图像。缝纫机1能够仅在操作者想确认线迹图像时显示线迹图像。缝纫机1能够在不损害对操作者而言的便利性的前提下与以往的缝纫机相比缩短执行循环缝纫时的缝制时间。

缝纫机1在S32中启动的计时器所计算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间,且判断为未获取到开始缝纫的指示时(S33:否,S35:是),在显示部95显示线迹图像。缝纫机1能够在显示部95显示线迹图像也不会影响缝制作业的情况下,自动地在显示部95显示线迹图像。操作者即使不输入显示指示也能够确认线迹图像。

缝纫机1在动作测试时在显示部95显示对象数据的线迹图像。操作者在动作测试过程中无需输入显示指示就能够确认线迹图像。在缝制中断时,操作者能够通过已形成的线迹和显示部95显示的线迹图像容易且迅速地确认循环程序的进度情况。操作者能够通过确认线迹图像来准确地输入用于使缝制再次开始的指示。

本发明的缝纫机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以外还能够进行各种变更。缝纫机1只要能够执行循环程序即可,也可以是锁眼缝纫机等其他缝纫机。显示部只要能够显示标识符和线迹图像即可。可以适当地变更显示部的配置。可以适当地变更线迹图像的配置。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硬盘装置等其他存储介质。送布机构也可以是能够使布料向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移动的送布齿。

包含用于执行图7中的循环模式处理的指令的程序只要在缝纫机1执行程序之前,存储在缝纫机1所具有的存储设备中即可。可以分别适当地变更程序的获取方法、获取路径、用于存储程序的设备。也可以是,缝纫机1借助线缆或无线通信从其他装置中接收处理器要执行的程序,再将程序存储至闪存等存储装置中。其他装置例如包括个人电脑、借助网络连接的服务器。

图7中的循环模式处理的各步骤不限于由CPU51执行的例子,也可以是,由其他电子设备(例如ASIC)执行其中一部分处理或全部处理。也可以是,上述处理的各步骤由多个电子设备(例如多个CPU)来进行分布式处理。能够根据需要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缝制处理的各步骤的顺序进行变更,或省略步骤,或追加步骤。本发明还包含下述方式:由在缝纫机1中运行的操作系统(OS)等基于来自缝纫机1的控制部的指令,来执行实际处理中的一部分处理或全部处理,通过该处理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作用。

操作面板98也可以是触摸面板以外的构件,只要具有能够输入开始缝制的指示、停止缝制的指示、对循环程序的程序编号等的各种设定、使线迹图像显示的显示指示的按键即可。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画面40、画面48中不包含输入键45、输入键46。

也可以是,缝纫机1不接收动作测试指示。在该情况下,缝纫机1能够省略S5~S16的处理。也可以是,缝纫机1在获取到动作测试指示时(S5:是),在显示部95仅显示标识符。也可以是,缝纫机1在动作测试过程中获取到显示指示时,在显示部95显示线迹图像。

也可以是,缝纫机1在获取到中途停止指示时(S37:是),不显示线迹图像。也可以是,缝纫机1在获取到中途停止指示时,在显示部95除了显示线迹图像之外,还显示缝制数据的标识符。也可以是,缝纫机1在检测到不良情况自动地停止时,获取中途停止的指示。也可以是,缝纫机1在获取到中途停止的指示和显示指示时显示线迹图像。

也可以是,在图8中的S35中CPU51获取到显示指示的情况为下述两种情况中的任一者:操作者通过选择在S31中在显示部95显示的栏42来输入显示指示的情况;在S31中开始在显示部95显示标识符之后,在S33中未获取到开始缝制指示并超过规定时间时视作输入显示指示的情况。也可以是,CPU51在获取到显示指示时,在显示部95除了显示线迹图像之外,还显示缝制数据的标识符。也可以是,CPU51在S35中获取到显示指示时,在开始缝制之后也显示线迹图像。在该情况下,CPU51能够省略获取到中途停止的指示时的S38的处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