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00223阅读:747来源:国知局
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有一种用于对缝制对象的特定部位实施图案缝纫的缝纫机。图案缝纫为基于操作者预先设定好的缝制信息进行缝制的方法。日本特许公开2002年143584号公报所述的缝纫机能够对缝制对象的多个特定部位依次实施图案缝纫。缝纫机具有显示部,缝纫机存储有样本图像和缝制信息。样本图像表示缝制对象。缝制信息包含用于表示样本图像中的多个特定部位的位置信息。缝纫机在执行图案缝纫时,在显示部显示样本图像。显示部以能够在样本图像中相对于其他特定部位识别出当前执行图案缝纫的特定部位的方式进行显示,因此,操作者能够把握特定部位。操作者配置缝制对象,使得待实施图案缝纫的特定部位处的缝制方向与缝纫机实际的缝制方向一致。在样本图像中的待实施图案缝纫的特定部位处的缝制方向与实际的缝制方向不一致时,操作者难以把握缝制对象的配置方向。因此,存在作业产生延迟,导致作业效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让操作者容易地把握缝制对象的配置方向的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能够执行用于实施图案缝纫的缝制程序,在该图案缝纫中,在缝制对象中的至少一个特定部位形成规定线迹,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具有:显示部;第一存储部,其存储有用于在所述显示部进行显示的、所述缝制对象的图像信息即样本图像;第二存储部,其存储有信息表格,在该信息表格中,将作为所述缝制程序所针对的对象的所述缝制对象的所述样本图像、所述样本图像中的实施所述图案缝纫的所述特定部位和所述样本图像中的所述特定部位处的线迹的形成方向即对象缝制方向对应起来;指定部,其能够指定所述缝制程序;第一获取部,其能够从所述第二存储部获取所述指定部指定的所述缝制程序的所述信息表格;第二获取部,其能够基于所述第一获取部获取的所述信息表格,从所述第一存储部获取所述缝制对象的所述样本图像;及第一显示控制部,其能够以所述第一获取部获取的所述信息表格中的所述对象缝制方向与所述缝制对象的所述特定部位处的实际的线迹的形成方向即实际缝制方向一致的朝向在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第二获取部获取的所述样本图像。

缝纫机能够指定缝制程序。缝纫机能够从第一存储部获取作为所指定的缝制程序所针对的对象的缝制对象的样本图像。缝纫机能够以对象缝制方向与实际缝制方向一致的朝向在显示部显示所获取的样本图像。操作者能够通过确认样本图像来容易地把握缝制对象的配置方向。操作者能够按照样本图像的显示方向来适当地配置缝制对象。

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具有第二显示控制部,该第二显示控制部能够以能够在所述第一显示控制部显示的所述样本图像中识别出实施所述图案缝纫的所述特定部位的方式识别显示该实施所述图案缝纫的所述特定部位。缝纫机能够以能够在样本图像中识别出特定部位的方式进行显示。操作者能够通过确认特定部位来容易地把握缝制对象的配置位置。操作者能够按照所识别显示的特定部位来适当地配置缝制对象。

技术方案3的缝纫机具有第三显示控制部,该第三显示控制部能够进一步地在所述显示部显示放大图像,该放大图像为将由所述第二显示控制部识别显示了所述特定部位的所述样本图像中的、包含至少所述特定部位的区域放大后得到的图像,所述第三显示控制部显示的所述放大图像能够显示在所述缝制对象上形成的线迹形状。缝纫机能够显示样本图像和放大图像。放大图像为将样本图像中的、包含至少缝制对象的特定部位的区域放大后得到的图像。放大图像能够显示特定部位的线迹形状。操作者能够通过确认样本图像的显示方向和放大图像来把握缝制对象的配置方向和线迹形状。缝纫机能够以易于使操作者明白的方式显示线迹形状。

技术方案4的缝纫机具有:针杆,其能够装配机针,该针杆在形成所述线迹时上下运动;及第四显示控制部,其能够在所述第三显示控制部显示的所述放大图像中显示落针点中的、表示最初的所述落针点的位置的开始点,其中,该落针点为在所述针杆上下运动时所述机针所刺入的所述缝制对象上的预定位置。缝纫机能够在放大图像中显示表示最初的落针点的位置的开始点。落针点为在针杆上下运动时机针所刺入的缝制对象上的预定位置。操作者能够通过确认放大图像来把握在开始图案缝纫时机针最初刺入缝制对象的哪个位置。因此,操作者能够参照机针最初刺入的位置来适当地配置缝制对象。

技术方案5、6的缝纫机具有:压脚,其用于从上方将所述缝制对象按压于在所述缝纫机的机座部设置的送布板上;及第五显示控制部,其能够在所述第三显示控制部显示的所述放大图像中显示所述压脚按压所述缝制对象的区域。缝纫机能够在放大图像中显示压脚按压缝制对象的区域。操作者能够通过确认放大图像来把握压脚按压缝制对象的哪个位置。

技术方案7的缝纫机的所述缝制程序包含循环程序,该循环程序为用于对所述缝制对象的多个所述特定部位依次实施所述图案缝纫的程序,所述指定部能够指定所述循环程序,所述缝纫机具有:第六显示控制部,其能够进一步地在所述显示部显示作为所述指定部指定的所述循环程序所针对的对象的多个所述特定部位的总数;及第七显示控制部,在执行所述指定部指定的所述循环程序时,在当前的所述图案缝纫结束之后,该第七显示控制部能够进一步地在所述显示部显示接下来的所述图案缝纫的顺序。缝纫机能够在显示部显示作为所指定的循环程序所针对的对象的多个特定部位的总数。缝纫机在当前的图案缝纫结束之后,能够在显示部显示接下来图案缝纫的顺序。在将对缝制对象的多个特定部位实施的图案缝纫的从最初到最后的过程视为一个循环时,缝纫机能够使操作者明确一个循环中实施图案缝纫的特定部位的剩余数量。操作者能够通过确认显示部来把握特定部位的剩余数量。缝纫机能够抑制操作者忘记缝制剩余的特定部位的情况发生。

技术方案8的缝纫机具有:第一设定部,其用于在所述样本图像中设定表示实施所述图案缝纫的所述特定部位的位置;第二设定部,其用于设定所述第一设定部设定的表示所述特定部位的位置处的所述对象缝制方向;及存储部,其用于将所述第一设定部设定的表示所述特定部位的位置和所述第二设定部设定的所述对象缝制方向相对应地存储至所述第二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信息表格。缝纫机能够在样本图像中设定表示特定部位的位置和该位置处的缝制方向,并能够将上述两者相对应地存储至信息表格。缝纫机能够预先设定在缝制对象的哪个部位向哪个方向形成线迹。

技术方案9的缝纫机的所述第一显示控制部能够以在所述第一设定部设定的表示所述特定部位的位置处,由所述第二设定部设定的所述对象缝制方向与所述实际缝制方向一致的朝向在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第二获取部获取的所述样本图像。缝纫机能够以所设定的表示特定部位的位置处的对象缝制方向与实际缝制方向一致的朝向在显示部显示样本图像。操作者能够通过确认样本图像来容易地把握缝制对象的配置方向。

技术方案10~13的缝纫机的所述第二存储部将所述特定部位存为坐标信息,该坐标信息表示所述特定部位在包含规定的原点的所述样本图像上的坐标系中相对于所述原点而言的位置,所述第二存储部将所述对象缝制方向存为对象角度信息,该对象角度信息表示所述实际缝制方向在所述坐标系中相对于所述样本图像的基准方向的角度,所述第一获取部能够从所述第二存储部获取所述坐标信息和所述对象角度信息,所述第一显示控制部能够基于所述第一获取部获取的所述坐标信息和所述对象角度信息,使所述样本图像以所述原点为中心旋转至所述对象缝制方向与所述基准方向一致,并以此状态显示所述样本图像。缝纫机能够使样本图像以原点为中心旋转至对象缝制方向与基准方向一致并以该状态显示样本图像。缝纫机能够改变样本图像的显示方向,使得对象缝制方向与实际缝制方向一致,并以该状态在显示部显示样本图像。操作者能够容易地把握缝制对象的适当的配置方向。

技术方案14的缝纫机的控制方法所涉及的缝纫机能够执行用于实施图案缝纫的缝制程序,在该图案缝纫中,在缝制对象中的至少一个特定部位形成规定线迹,该缝纫机具有:显示部;第一存储部,其存储有用于在所述显示部进行显示的、所述缝制对象的图像信息即样本图像;及第二存储部,其存储有信息表格,在该信息表格中,将作为所述缝制程序所针对的对象的所述缝制对象的所述样本图像、所述样本图像中的实施所述图案缝纫的所述特定部位和所述样本图像中的所述特定部位处的线迹的形成方向即对象缝制方向对应起来,该缝纫机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指定工序,在该指定工序中,指定所述缝制程序;第一获取工序,在该第一获取工序中,从所述第二存储部获取在所述指定工序中指定的所述缝制程序的所述信息表格;第二获取工序,在该第二获取工序中,基于在所述第一获取工序中获取的所述信息表格,从所述第一存储部获取所述缝制对象的所述样本图像;及第一显示控制工序,在该第一显示控制工序中,以在所述第一获取工序中获取的所述信息表格中的所述对象缝制方向与所述缝制对象的所述特定部位处的实际的线迹的形成方向即实际缝制方向一致的朝向在所述显示部显示在所述第二获取工序中获取的所述样本图像。缝纫机能够通过执行该控制方法来获得与技术方案1同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缝纫机1的立体图。

图2是主体10的立体图。

图3是送布机构20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缝纫机1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5是缝制信息和线迹的示意图。

图6是循环程序的示意图。

图7是信息表格70的示意图。

图8是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与图8相连的流程图。

图10是显示部95显示的设定画面40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在显示处理中显示部95显示的画面的一例(第1行的缝制顺序)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在显示处理中显示部95显示的画面的一例(第5行的缝制顺序)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在显示处理中显示部95显示的画面的一例(第6行的缝制顺序)的说明图。

图14是显示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与图14相连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面的说明使用附图中用箭头表示的左右、前后、上下。

参照图1说明缝纫机1。缝纫机1为用于在缝制对象(例如布料)上形成打结线迹的打结机。缝纫机1具有主体10、控制装置50、显示部95、操作面板98、踏板23和电源开关77。主体10、显示部95、操作面板98配置在工作台9上。控制装置50、踏板23、电源开关77配置在工作台9的下方。显示部95为液晶显示屏。操作面板98为设在显示部95的前表面的触摸面板。踏板23为通过操作者用脚来操作从而能够输入针对控制装置50的各种指示的操作部。

参照图1~图3说明主体10。图2中省略了送布板38。主体10具有机座部2、支柱部3、机臂部4和压布装置11。机座部2配置在工作台9上,沿前后方向延伸。机座部2在内部具有垂直梭子8、送布台37、摆动机构63、X轴输送用马达92等,机座部2在前端部的上表面具有针板29,针板29具有容针孔30。

支柱部3自机座部2的后侧向上方延伸。支柱部3在内部具有缝纫机马达91(参照图4)、Y轴输送用马达93和压布用马达94(参照图4)。机臂部4自支柱部3的上端向前方以与机座部2大致平行的方式延伸。机臂部4在内部具有上下运动机构34和能够被缝纫机马达91驱动的主轴33。机臂部4的前端部5突出到比机臂部4的其他部位靠下方的位置。前端部5在内部以针杆6能够上下运动的方式支承该针杆6。针杆6从前端部5的下端向下方延伸,能够在针杆6的下端装配机针7,且能够将机针7从针杆6的下端拆下来。上下运动机构34能够在主轴33的驱动下使针杆6上下运动。压布装置11设在机座部2的上部,能够利用压脚12从上方按压缝制对象。压脚12在俯视时呈矩形形状,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俯视时呈矩形形状的孔13。压布装置11能够被压布用马达94驱动,从而使压脚12上下运动,其中,该压布用马达94驱动为脉冲马达。

参照图3说明送布机构20。送布机构20能够与针杆6(参照图2)在上下运动机构34(参照图2)的作用下进行的上下运动同步地输送缝制对象。送布机构20具有送布台37、送布板38、摆动机构63、X轴输送用马达92和Y轴输送用马达93。送布台37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齿条轴60的前端部相连结,送布板38固定在送布台37的上表面。送布板38在前端部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俯视时呈矩形形状的通孔39。机针7在缝制时穿过通孔39到达容针孔30。送布机构20能够使送布台37和送布板38沿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移动。摆动机构63在送布台37的后端部的下方与该送布台37的后端部相连结。X轴输送用马达92为用于驱动摆动机构63的脉冲马达。摆动机构63能够在X轴输送用马达92的驱动下使送布台37以轴部61为中心沿左右方向摆动。轴部61与齿条轴60的前端部相连结。Y轴输送用马达93为用于使齿条轴60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脉冲马达。Y轴输送用马达93的输出轴64固定有齿轮65。齿轮65与齿条轴60的齿部62相啮合。送布台37和送布板38能够伴随着齿条轴60的移动沿前后方向移动。压脚12能够按压被配置在送布板38的上表面的缝制对象,因此,缝制对象能够与送布板38一起移动。

参照图4说明缝纫机1的电气结构。控制装置50具有微型计算机、输入接口56、输出接口57和驱动电路71~驱动电路75,其中,该微型计算机包含CPU51、ROM52、RAM53和存储装置54。输入接口56和输出接口57借助数据总线等与微型计算机相连接。CPU51综合控制缝纫机1的动作。ROM52预先存储有用于执行设定处理(参照图8、图9)和显示处理(参照图14、图15)的程序、缝制信息、多个图像信息等。CPU51为了形成各种打结线迹使用缝制信息。缝制信息包含按顺序确定落针点来做成的坐标信息。落针点为在针杆6上下运动时机针7所刺入的缝制对象上的预定位置。图像信息包含样本图像100(参照图11)和线迹图像111(参照图11)。样本图像100表示例如短裤或衬衣等缝制对象的形状。线迹图像111表示例如打结线迹形状等缝纫机1在缝制对象上所缝制的线迹花样形状。RAM53用于暂时存储执行各种处理的过程中生成的信息。存储装置54为非易失性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后述的循环程序(参照图6)、信息表格70(参照图7)等。

驱动电路71~驱动电路75与输出接口57相连接。驱动电路71与缝纫机马达91相连接,能够基于CPU51的控制指令驱动缝纫机马达91。驱动电路72与X轴输送用马达92相连接,能够基于CPU51的控制指令驱动X轴输送用马达92。驱动电路73与Y轴输送用马达93相连接,能够基于CPU51的控制指令驱动Y轴输送用马达93。驱动电路74与压布用马达94相连接,能够基于CPU51的控制指令驱动压布用马达94。驱动电路75与显示部95相连接,能够基于CPU51的控制指令驱动显示部95。

电源开关77、踏板23、编码器91A~编码器94A、操作面板98与输入接口56相连接。电源开关77用于启动缝纫机1和关闭缝纫机1。编码器91A与缝纫机马达91相连接,能够向输入接口56输入缝纫机马达91的旋转位置、旋转速度的信息。编码器92A与X轴输送用马达92相连接,能够向输入接口56输入与X轴输送用马达92的旋转方向、旋转位置、旋转速度相对应地输出的脉冲信息。编码器93A与Y轴输送用马达93相连接,能够向输入接口56输入与Y轴输送用马达93的旋转方向、旋转位置、旋转速度相对应地输出的脉冲信息。编码器94A与压布用马达94相连接,能够向输入接口56输入与压布用马达94的旋转方向、旋转位置、旋转速度相对应地输出的脉冲信息。操作面板98能够检测到来自操作者的手指等的按压操作,并能够基于检测到的按压位置来向输入接口56输入各种指示。能够利用操作面板98输入缝制开始、缝制停止等各种设定。

参照图5说明缝制信息的一例。缝制信息为用于通过驱动缝纫机1在缝制对象上缝制线迹花样的信息。即,缝制信息为用于实施图案缝纫的信息。缝制信息包含缝制编号和多个信息流。本实施方式中的缝制编号为用于识别多个缝制信息的固有字符串。信息流用X/Y来表示线迹花样中的落针点在第一XY坐标系中相对于原点而言的相对坐标。X表示左右方向上的相对坐标。Y表示前后方向上的相对坐标。第一XY坐标系的原点为开始缝纫时的落针点(下面称作开始点)。缝制信息从开始点开始将多个信息流按顺序排列起来。图5中的缝制编号为U2。缝制编号为U2的缝制信息的各个信息流表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锯齿状的线迹花样中的各个落针点。CPU51按照从开始点排列起来的顺序读取缝制信息的信息流,并驱动X轴输送用马达92和Y轴输送用马达93。

参照图6说明循环程序的一例。循环程序为用于进行循环缝纫的程序。循环缝纫为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缝制顺序对缝制对象的多个特定部位实施图案缝纫的缝制方法。循环程序包含程序编号(下面称作CP编号)和多个缝制信息。CP编号为包含用于识别多个循环程序的固有编号的字符串。多个缝制信息与缝制顺序相对应。图6中的CP编号为C1。在CP编号为C1的循环程序中,特定部位有十一处。C1的循环程序与第1行~第11行的缝制顺序相对应地登录十一个缝制信息。在C1的循环程序中,缝制信息按照U2、U2、U2、U2、U1、U2、U2、U2、U2、U3、U3的顺序排列起来。下面,将缝制顺序为第N行的缝制顺序仅称作第N行。

参照图7说明信息表格70。信息表格70中存储有用于控制CPU51在显示部95显示的画面的信息。信息表格70与规定的CP编号的循环程序相对应。信息表格70中包括CP编号栏、缝制对象种类栏、缝制顺序栏、缝制信息栏、正面背面信息栏、位置信息栏、方向信息栏。信息表格70中将作为循环程序所针对的对象的缝制对象种类与CP编号相对应地存储起来。缝制对象种类例如为短裤、衬衣等,与样本图像100(参照图11)相对应。信息表格70中将缝制信息、正面背面信息、位置信息、方向信息与缝制顺序相对应地存储起来。在信息表格70中,缝制信息表示缝制编号,用于识别线迹图像111(参照图11)的种类。正面背面信息表示特定部位位于缝制对象的正面还是位于缝制对象的背面。位置信息用X/Y来表示开始点在第二XY坐标系中相对于原点A(参照图10)而言的相对坐标。X表示左右方向上的相对坐标。Y表示前后方向上的相对坐标。第二XY坐标系的原点A为样本图像100上的规定点。第二XY坐标系为样本图像100上的坐标系。第二XY坐标系中的X轴正方向为右方向。方向信息为表示实际缝制方向相对于样本图像100的基准方向的角度的对象角度。本实施方式的基准方向为第二XY坐标系中的X轴正方向。实际缝制方向为缝制对象的特定部位处的实际的线迹的形成方向。图7中的信息表格70为与C1的循环程序和C2的循环程序相对应的表格。作为C1的循环程序所针对的对象的缝制对象种类为短裤,作为C2的循环程序所针对的对象的缝制对象种类为衬衣。例如在C1的循环程序中,第1行的缝制信息为U2,正面背面信息为正面,位置信息为X:-50/Y:+90,方向信息为0度。位置信息中的-表示相对于原点A而言的负方向,位置信息中的+表示相对于原点A而言的正方向。

参照图8、图9说明设定处理。操作者在进行循环缝纫时,预先设定CP和信息表格70。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者同时设定循环程序和与循环程序相对应的信息表格70。操作者操作电源开关77启动缝纫机1。当操作者操作操作面板98选择设定模式时,CPU51从ROM52中读取程序,执行设定处理。下面,对缝纫机1新设定图6所示的C1的循环程序和与循环程序相对应的信息表格70的例子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CPU51在显示部95显示输入画面(S1)。CPU51对在输入画面是否有对CP编号的输入进行判断(S2)。在操作者操作操作面板98在输入画面输入CP编号时,CPU51判断为有对CP编号的输入。在CPU51判断为有对CP编号的输入之前(S2:否),CPU51重复执行S2。在本例中,操作者操作操作面板98输入C1作为CP编号。在CPU51判断为有对CP编号的输入时(S2:是),CPU51对存储装置54中是否有与CP编号相匹配的循环程序进行判断(S3)。在CPU51判断为存储装置54中没有与CP编号相匹配的循环程序时(S3:否),CPU51对是否有新设定循环程序和信息表格70的新设定指示进行判断(S4)。在操作者操作操作面板98输入新设定指示时,CPU51判断为有新设定指示。在CPU51判断为没有新设定指示时(S4:否),CPU51使处理返回至S2。为了新设定循环程序,操作者输入新设定指示。在CPU51判断为有新设定指示时(S4:是),CPU51使处理进入S11。

在CPU51判断为存储装置54中有与CP编号相匹配的循环程序时(S3:是),CPU51在显示部95显示表示与CP编号相匹配的循环程序的信息表格70的画面(S5)。CPU51对是否有变更循环程序或信息表格70的设定的变更指示进行判断(S6)。在操作者操作操作面板98输入变更指示时,CPU51判断为有变更指示。在CPU51判断为没有变更指示时(S6:否),CPU51使处理返回至S2。例如在要重新设定之前设定好的循环程序或信息表格70时,操作者输入变更指示。在CPU51判断为有变更指示时(S6:是),CPU51使处理进入S11。

CPU51在显示部95显示选择画面(S11)。选择画面表示多种缝制对象的样本图像100。CPU51对在选择画面是否有对样本图像100的选择进行判断(S12)。在操作者操作操作面板98在选择画面从多种缝制对象的样本图像100中选择一个样本图像时,CPU51判断为有对样本图像100的选择。在CPU51判断为有对样本图像100的选择之前(S12:否),CPU51重复执行S12。在进行C1的循环程序的信息表格70的设定时,操作者选择短裤的样本图像100。在CPU51判断为有对样本图像100的选择时(S12:是),CPU51确定操作者所选的样本图像100(S13)。

如图9所示,CPU51在显示部95显示供操作者设定信息表格70中的缝制顺序、正面背面信息、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的设定画面40(参照图10)(S21)。如图10所示,设定画面40包含主区域41、缝制顺序输入栏42、正面背面输入栏43、X坐标输入栏44、Y坐标输入栏45、角度输入栏46和缝制编号输入栏47。主区域41中显示样本图像100,其表示供操作者通过操作操作面板98来输入开始点坐标的区域。缝制顺序输入栏42中将目前为止所设定的特定部位总数表示为分母,将当前设定的缝制顺序表示为分子,缝制顺序输入栏42表示供操作者通过操作操作面板98来选择缝制顺序的区域。正面背面输入栏43表示供操作者通过操作操作面板98来输入正面背面信息的区域。X坐标输入栏44表示供操作者通过操作操作面板98来输入开始点的X坐标的区域,Y坐标输入栏45表示供操作者通过操作操作面板98来输入开始点的Y坐标的区域。角度输入栏46表示供操作者通过操作操作面板98来输入对象角度的区域。缝制编号输入栏47表示供操作者通过操作操作面板98来输入缝制编号的区域。

如图9所示,CPU51对是否有对缝制顺序和正面背面信息的选择进行判断(S22)。在操作者操作操作面板98在缝制顺序输入栏42中选择缝制顺序并在正面背面输入栏43中选择正面背面信息时,CPU51判断为有对缝制顺序和正面背面信息的选择。在CPU51判断为有对缝制顺序和正面背面信息的选择之前(S22:否),CPU51重复执行S22。在进行第1行的设定时,操作者选择1作为缝制顺序,选择正面作为正面背面信息。在CPU51判断为有对缝制顺序和正面背面信息的选择时(S22:是),CPU51获取缝制顺序和正面背面信息(S23)。CPU51基于正面背面信息在主区域41显示样本图像100(S24)。在进行C1的循环程序中的第1行的各信息的设定时,CPU51在主区域41显示短裤正面的样本图像100。如图10所示,短裤正面的样本图像100包含下布部101A和上布部101B。下布部101A表示短裤外侧形状。上布部101B表示被缝在短裤上的布料,例如为裤兜、供腰带穿过的裤耳等。样本图像100以能够识别出上布部101B和下布部101A的方式进行表示。样本图像100例如可以利用不同于下布部101A的颜色的颜色来表示上布部101B。样本图像100也可以利用不同于下布部101A的颜色将上布部101B周围圈起来进行表示。

操作者在选择缝制顺序和正面背面信息之后,输入开始点坐标。操作者能够通过数值输入或直接输入的方式在设定画面40输入开始点坐标。在数值输入的情况下,操作者通过操作操作面板98,在X坐标输入栏44中输入X坐标,并在Y坐标输入栏45中输入Y坐标,从而输入开始点坐标。在直接输入的情况下,操作者通过借助操作面板98在主区域41中显示的样本图像100中按下表示开始点的位置来输入开始点坐标。

CPU51对是否有开始点的数值输入进行判断(S25)。在CPU51判断为没有开始点的数值输入时(S25:否),CPU51对是否有开始点的直接输入进行判断(S26)。在CPU51判断为没有开始点的直接输入时(S26:否),CPU51重复执行S25、S26。在进行C1的循环程序中的第1行的位置信息的设定时,操作者可以通过操作操作面板98,在X坐标输入栏44中输入“-50”,在Y坐标输入栏45中输入“+90”(参照图7)。在主区域41中,X坐标正方向为右方向。在主区域41中,Y坐标正方向为上方向。操作者也可以借助操作面板98按下图10中的点B的位置。点B表示在第二XY坐标系中与X:-50/Y:+90相对应的位置。在CPU51判断为有开始点的数值输入或直接输入时(S25或S26:是),CPU51获取开始点在第二XY坐标系中的坐标(S27)。

CPU51对是否有对对象角度和缝制编号的输入进行判断(S28)。在操作者操作操作面板98,在角度输入栏46中输入对象角度,在缝制编号输入栏47中输入缝制编号时,CPU51判断为有对对象角度和缝制编号的输入。在CPU51判断为有对对象角度和缝制编号的输入之前(S28:否),CPU51重复执行S28。在进行C1的循环程序中的第1行的各信息的设定时,操作者在角度输入栏46中输入0度作为对象角度,在缝制编号输入栏47中输入U2作为缝制编号。在CPU51判断为有对对象角度和缝制编号的输入时(S28:是),CPU51获取对象角度和缝制编号的缝制信息(S29)。

CPU51将缝制信息和缝制顺序相对应地登录为循环程序,并且将开始点的坐标、正面背面信息、对象角度、缝制信息与信息表格70中的缝制顺序相对应地存储起来(S30)。在进行第1行的各信息的设定时,CPU51登录U2作为C1的循环程序中的第1行的缝制信息,并将U2作为缝制信息,将正面作为正面背面信息,将X:-50/Y:+90作为位置信息,将0度作为角度信息存储至信息表格70的第1行。C1的循环程序和信息表格70的第1行的各信息的设定结束。

CPU51对是否有结束设定模式的设定结束指示进行判断(S31)。在操作者操作操作面板98输入设定结束指示时,CPU51判断为有设定结束指示。在CPU51判断为没有设定结束指示时(S31:否),CPU51使处理返回至S21。例如在刚设定好的缝制顺序为最后时,操作者操作操作面板98输入设定结束指示。在CPU51判断为有设定结束指示时(S31:是),CPU51结束设定模式并结束设定处理。在进行C1的循环程序和信息表格70的设定时,在设定好第1行~第11行全部的循环程序和信息表格70之后,操作者输入设定结束指示。

参照图11~图13,说明执行后述的显示处理时的显示部95的显示状态。执行显示处理时的显示部95包含第一区域81、第二区域82和第三区域83。第一区域81显示作为循环程序所针对的对象的缝制对象的正面或背面的样本图像100。图11、图12中的第一区域81作为一例显示短裤正面的样本图像100。图13中的第一区域81作为一例显示短裤背面的样本图像100。

第一区域81在样本图像100中显示表示多个特定部位和各特定部位的缝制顺序的特定显示图像103。缝纫机1以能够在特定显示图像103中相对于其他特定显示图像103识别出与当前执行缝制的特定部位相对应的特定显示图像103的方式进行显示。特定显示图像103中的、与当前执行缝制的特定部位相对应的特定显示图像103用空心数字表示,可相对于其他特定显示图像103识别出来。在当前未执行缝制时,与接下来要执行缝制的特定部位相对应的特定显示图像103用空心数字表示可相对于其他特定显示图像103识别出来。下布部101A、上布部101B中显示的特定部位用不同于下布部101A、上布部101B的颜色进行显示。如图11~图13所示,短裤的样本图像100的特定部位为包含短裤正面的五处和短裤背面的六处在内的十一处部位。特定显示图像103与第1行~第11行的缝制顺序相对应地分别显示十一处特定部位。第一区域81以对象缝制方向与实际缝制方向一致的朝向显示样本图像100。对象缝制方向为样本图像100的特定部位处的线迹的形成方向。

第二区域82显示将样本图像100中的、包含特定部位的区域放大后得到的放大图像110。放大图像110包含压脚12按压缝制对象的按压区域113及与用于对特定部位实施图案缝纫的缝制信息相对应的线迹图像111。第二区域82还显示用于表示开始点的箭头112。优选的是,放大图像110包含至少下布部101A的端部或上布部101B的端部。操作者易于通过确认端部来特定特定部位在整个缝制对象中的位置。在第三区域83中,将特定部位总数显示为分母,将当前执行缝制的缝制顺序显示为分子。在当前未执行缝制时,在第三区域83中,将接下来要执行的缝制的缝制顺序显示为分子。

参照图14、图15说明显示处理。在基于循环程序进行循环缝纫时,操作者通过操作操作面板98来选择显示模式。操作者操作电源开关77启动缝纫机1。当操作者操作操作面板98来选择显示模式时,CPU51从ROM52中读取程序,进行显示处理。在显示处理中,CPU51控制循环缝纫和显示部95。下面,对缝纫机1基于图6中的C1的循环程序进行循环缝纫的例子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CPU51在显示部95显示指定画面(S51)。指定画面显示操作者在设定模式中预先设定好的CP编号,例如显示C1和C2作为CP编号。CPU51对在指定画面是否有对CP编号的指定进行判断(S52)。在操作者操作操作面板98在指定画面指定CP编号时,CPU51判断为有对CP编号的指定。在CPU51判断为有对CP编号的指定之前(S52:否),CPU51重复执行S52。操作者为了执行C1的循环程序,通过操作操作面板98来指定CP编号。在CPU51判断为有对CP编号的指定时(S52:是),CPU51从存储装置54中读取CP编号的循环程序的信息表格70(S53)。下面,将在S53中从存储装置54中读取的信息表格70称作对象信息表格。

CPU51参照对象信息表格中的缝制对象种类栏,从ROM52中读取样本图像100(S54)。CPU51参照对象信息表格的第1行的正面背面信息栏,确定是缝制对象的背面还是缝制对象的正面。CPU51参照对象信息表格的第1行的方向信息栏,基于对象角度和样本图像100的基准角度,改变样本图像100的显示角度,使得对象缝制方向为与基准方向一致的朝向,并以该状态在第一区域81显示样本图像100(S55)。本实施方式中的基准角度为0度。样本图像100的基准角度所示的方向为样本图像100的基准方向。CPU51参照对象信息表格中的位置信息栏,在样本图像100中显示特定显示图像103(S56)。CPU51将登录到所指定的循环程序中的特定部位总数显示为第三区域83中的分母(S57)。CPU51将1作为缝制顺序,并将1显示为第三区域83中的分子(S58)。在指定C1的CP编号时,CPU51在第一区域81显示短裤正面的样本图像100,在第三区域83显示“1/11”。下面,将缝制顺序设为K,且设为K=1(S58)。

如图15所示,CPU51以能够相对于其他特定部位识别出来的方式识别显示与第K行相对应的特定部位(S61)。在本实施方式中,CPU51用空心数字表示与第K行相对应的特定显示图像103(参照图11)。CPU51在第二区域82显示与第K行相对应的放大图像110(参照图11)(S62)。CPU51参照对象信息表格中的缝制信息栏,从ROM52中读取所对应的线迹图像111,并在放大图像110中显示该线迹图像111。CPU51在第二区域82显示箭头112(参照图11)(S63)。在本实施方式中,CPU51参照对象信息表格中的位置信息栏,以箭头112的顶端对准开始点的方式显示该箭头112。CPU51在第二区域82显示按压区域113(参照图11)(S64)。例如在K=1时,CPU51在显示部95显示图11所示的画面。

操作者在该状态下一边确认显示部95一边将缝制对象配置在送布板38的上表面。显示部95用空心数字表示与第K行相对应的特定显示图像103,因此,操作者易于把握参照哪个特定部位来配置缝制对象。显示部95以对象缝制方向与实际缝制方向一致的朝向显示样本图像100,因此,操作者能够参照样本图像100的朝向来适当地配置缝制对象。显示部95显示线迹图像111,因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确认实际形成在特定部位的线迹形状。在将上布部101B配置在下布部101A上实施图案缝纫时,放大图像110在下布部101A上显示上布部101B。操作者易于把握上布部101B相对于下布部101A的配置方向。在像图11~图13所示的那样,放大图像110包含下布部101A的端部或上布部101B的端部时,操作者还能够根据放大图像110来把握配置方向。

当操作者将缝制对象配置在送布板38的上表面时,缝纫机1驱动压布装置11,利用压脚12将缝制对象按压在送布板38的上表面。放大图像110中显示按压区域113,因此,操作者能够参照按压区域113来将缝制对象配置在适当的位置。显示部95用箭头112显示开始点,因此,操作者能够以机针7在最初刺入开始点的方式准确地配置缝制对象。显示部95显示特定部位总数和缝制顺序,因此,操作者能够把握缝制前的特定部位的数量。

CPU51对是否有开始缝制的缝制指示进行判断(S71)。在操作者踩踏踏板23使踏板23处于打开状态时,CPU51判断为有缝制指示。在CPU51判断为有缝制指示时(S71:是),CPU51从ROM52中读取与第K行相对应的缝制信息,并按照缝制信息进行图案缝纫(S72)。CPU51控制缝纫机马达91、X轴输送用马达92和Y轴输送用马达93使它们进行驱动。缝制信息中预先设定好例如针杆6的上下运动次数。在缝制信息中的针杆6的上下运动次数完成时,CPU51结束图案缝纫。CPU51在K上加上1(S73)。

CPU51参照所指定的CP编号,对是否存在第K行进行判断(S81)。在CPU51判断为不存在第K行时(S81:否),CPU51使处理返回至S55。在CPU51判断为存在第K行时(S81:是),CPU51参照对象信息表格中的第K行的正面背面信息和方向信息栏,使样本图像100以原点A为中心旋转至对象缝制方向与基准方向一致,并以该状态在第一区域81显示样本图像100(S82)。此时,CPU51用使样本图像100以原点A为中心旋转的动画进行显示。CPU51将K作为缝制顺序并将K显示为第三区域83中的分子(S83)。

CPU51以能够相对于其他缝制顺序识别出第K行的方式识别显示与第K行相对应的特定显示图像103(S84)。在本实施方式中,CPU51用空心数字表示与第K行相对应的特定显示图像103。CPU51在第二区域82显示与第K行相对应的放大图像110(S85)。CPU51参照对象信息表格中的第K行的缝制信息栏,从ROM52中读取与第K行相对应的线迹图像111,并在放大图像110中显示该线迹图像111。CPU51在第二区域82显示箭头112(S86)。CPU51参照对象信息表格中的第K行的缝制顺序的位置信息栏,以箭头112的顶端对准开始点的方式显示该箭头112。CPU51在第二区域82中的放大图像110中显示按压区域113(S87),并使处理返回至S71。操作者在该状态下一边确认显示部95一边重新配置缝制对象,使得执行前一次缝制时的配置位置、配置方向变为接下来要缝制时的配置位置、配置方向。

在CPU51判断为没有缝制指示时(S71:否),CPU51对是否有对缝制顺序的变更进行判断(S88)。在操作者操作操作面板98变更缝制顺序时,CPU51判断为有对缝制顺序的变更。在CPU51判断为有对缝制顺序的变更时(S88:是),CPU51参照对象信息表格中的变更后的缝制顺序的方向信息栏,以与变更后的缝制顺序相对应的对象缝制方向与实际缝制方向一致的朝向在第一区域81显示样本图像100(S89)。CPU51将变更后的缝制顺序设为K,在第三区域83显示K来作为变更后的缝制顺序(S90),并使处理返回至S61。

在CPU51判断为没有对缝制顺序的变更时(S88:否),CPU51对是否有结束显示模式的显示结束指示进行判断(S91)。在操作者操作操作面板98输入显示结束指示时,CPU51判断为有显示结束指示。在CPU51判断为没有显示结束指示时(S91:否),CPU51使处理返回至S71。在CPU51判断为有显示结束指示时(S91:是),CPU51结束显示模式,并结束显示处理。

例如在S81中指定C1的循环程序,由于具有第5行的缝制信息(U1),因此,在K=4时,CPU51在S82~S86中在显示部95显示图12中的画面。例如CPU51基于对象角度(90度)和基准角度(0度),使样本图像100以原点A为中心绕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并以该状态在第一区域81显示样本图像100。CPU51用空心数字表示与第5行相对应的特定显示图像103。CPU51在第二区域82显示与第5行相对应的放大图像110。CPU51在与第5行相对应的放大图像110中显示缝制编号为U1的线迹图像111。C1的循环程序由于具有第6行的缝制信息(U2),因此,在K=5时,CPU51在S82~S86中在显示部95显示图13中的画面。例如在从第5行到第6行的缝制过程中,特定部位从短裤正面切换到短裤背面,因此,CPU51在第一区域81显示短裤背面的样本图像100。与第6行相对应的对象角度(0度)与基准角度(0度)一致,因此,CPU51无需使样本图像100旋转,以原始状态在第一区域81显示样本图像100。CPU51用空心数字表示与第6行相对应的特定显示图像103。CPU51在第二区域82显示与第6行相对应的放大图像110。与第6行相对应的放大图像110中显示缝制信息为U2的线迹图像111。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缝纫机1能够指定循环程序的CP编号。缝纫机1能够从ROM52中获取作为所指定的CP编号所针对的对象的缝制对象的样本图像100。缝纫机1能够以对象缝制方向与基准方向一致的朝向在显示部95显示所获取的样本图像100,因此,对象缝制方向与实际缝制方向一致。操作者能够通过确认样本图像100来容易地把握缝制对象的配置方向。操作者能够按照样本图像100的显示方向来适当地配置缝制对象。

缝纫机1能够在样本图像100中显示能够识别出当前执行缝制的特定部位或接下来要缝制的特定部位的特定显示图像103。操作者能够通过根据特定显示图像103确认特定部位来容易地把握缝制对象的配置位置。操作者能够按照所识别显示的特定部位来适当地配置缝制对象。

缝纫机1能够显示样本图像100和放大图像110。放大图像110为将样本图像100中的、包含至少缝制对象的特定部位的区域放大后得到的图像。放大图像110通过显示特定部位的线迹图像111来显示形成在缝制对象上的线迹形状。操作者能够通过确认样本图像100的显示方向和放大图像110来把握缝制对象的配置方向和线迹形状。缝纫机1能够以易于使操作者明白的方式显示线迹形状。

缝纫机1能够通过在放大图像110中显示箭头112来表示开始点。操作者能够通过确认放大图像110来把握在开始图案缝纫时机针7最初刺入缝制对象的哪个位置。因此,操作者能够参照机针7最初刺入的位置来适当地配置缝制对象。

缝纫机1能够在放大图像110中显示压脚12按压缝制对象的按压区域113。操作者能够通过确认放大图像110来把握压脚12按压缝制对象的哪个位置。

缝纫机1能够在显示部95显示作为所指定的CP编号的循环程序所针对的对象的多个特定部位的总数。缝纫机1在当前的图案缝纫结束之后,能够在显示部95显示接下来的图案缝纫的缝制顺序。在将对缝制对象的多个特定部位实施的图案缝纫的从最初到最后的过程视为一个循环时,缝纫机1能够使操作者明确一个循环中实施图案缝纫的特定部位的剩余数量。操作者能够通过确认显示部95来把握特定部位的剩余数量。缝纫机1能够抑制操作者忘记缝制剩余特定部位的情况发生。

缝纫机1能够在样本图像100中设定表示特定部位的位置和该位置处的缝制方向,并能够将上述两者相对应地存储至信息表格70。缝纫机1能够预先设定在哪个部位向哪个方向形成线迹。

缝纫机1能够以所设定的表示特定部位的位置处的对象缝制方向与实际缝制方向一致的朝向在显示部95显示样本图像100。操作者能够通过确认样本图像100来容易地把握缝制对象的配置方向。

缝纫机1能够使样本图像100以原点A为中心旋转至对象缝制方向与基准方向一致并以该状态显示样本图像100。缝纫机1能够将样本图像100的显示方向改变为对象缝制方向与实际缝制方向一致的朝向,并以该状态在显示部95显示样本图像100。操作者能够容易地把握缝制对象的适当的配置方向。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ROM52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存储部。存储装置54相当于第二存储部。执行图14中的S52时的CPU51相当于指定部。执行S53时的CPU51相当于第一获取部。执行S54时的CPU51相当于第二获取部。执行图14中的S55、图15中的S82、图15中的S89时的CPU51相当于第一显示控制部。执行S61、S84时的CPU51相当于第二显示控制部。执行S62、S85时的CPU51相当于第三显示控制部。执行S63、S86时的CPU51相当于第四显示控制部。执行S64、S87时的CPU51相当于第五显示控制部。执行图14中的S57时的CPU51相当于第六显示控制部。执行图14中的S58、图15中的S83时的CPU51相当于第七显示控制部。执行图9中的S25、S26时的CPU51相当于第一设定部。在S29中设定对象角度时的CPU51相当于第二设定部。执行S30时的CPU51相当于存储部。原点A相当于原点。第二XY坐标系相当于坐标系。图14中的S52相当于指定工序。S53相当于第一获取工序。S54相当于第二获取工序。图14中的S55、图15中的S82、图15中的S89相当于第一显示控制工序。

本发明能够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多个特定部位实施图案缝纫的例子,但是,特定部位也可以为一处。缝纫机1也可以是锁眼缝纫机等其他缝纫机。送布机构也可以是能够向规定方向和与规定方向交叉的方向输送缝制对象的送布齿。缝纫机1也可以从外部设备读取程序。样本图像100也可以存储于存储装置54。ROM52也可以存储一种或三种以上的样本图像100。操作面板98也可以是例如能够供操作者输入各种指示的物理按键。

开始点坐标输入方法也可以是数值输入和直接输入中的任一者。在第三区域83显示的特定部位总数和缝制顺序也可以不用数字表示。例如也可以用符号来表示用于表示特定部位总数和缝制顺序的数字的数量。在特定部位总数为六处,当前的缝制顺序为第2行时,也可以用“××○○○○”这样的符号的数量来表示特定部位总数,用符号的种类、颜色等显示方式来表示当前的缝制顺序。

也可以在样本图像100中显示线迹形状、开始点和按压区域。特定显示图像103只要表示至少特定部位即可,也可以不表示缝制顺序。特定显示图像103例如也可以通过闪烁的方式识别显示特定部位的位置。开始点也可以不用箭头112表示。开始点例如也可以通过闪烁来表示,或用不同于其他落针点的颜色来表示。按压区域113例如也可以仅表示压脚12按压缝制对象的区域中的、最外侧的边所对应的形状。操作者能够通过将压脚12对准按压区域113所示的外侧的形状来将缝制对象配置在适当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缝纫机1在当前显示的样本图像100的对象角度与接下来要显示的样本图像100的对象角度不同时,以动画的方式显示使样本图像100旋转至对象缝制方向与基准方向一致的过程。缝纫机1也可以利用两幅静态图(旋转前的样本图像100和旋转后的样本图像100),在完成旋转的状态下切换成接下来要显示的样本图像100并在显示部95显示样本图像100。缝纫机1能够减轻CPU51执行显示处理时的负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