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子纱染色的还原清洗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9448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筒子纱染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筒子纱染色的还原清洗工艺。



背景技术:

筒子纱的染色前后均需要进行处理。后处理中就包括还原清洗,目前的还原清洗采用的是保险粉进行清洗,但是现在的还原清洗工艺效果差,筒子纱清洗过后质量不达标,不能很好地对筒子纱染色后进行还原清洗。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筒子纱染色的还原清洗工艺,保温之后先往50℃的清水加入溶解的剥色催化剂,之后加入剥色剂和30%的烧碱液,再进行升温到80-130℃,之后进行还原清洗,还原清洗后进行酸中和,最后进行皂洗,这样清洗过的筒子纱颜色艳丽、色泽均净,耐摩擦度和耐晒牢度性能优异,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筒子纱染色的还原清洗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将染色后的筒子纱130℃进行保温30-60min,之后排水;

步骤二:用清水洗净,排掉洗水;

步骤三:往染色缸中加入温度为50℃的清水,往50℃的清水加入溶解的剥色催化剂,搅拌均匀;

步骤四:往步骤二的水中加入剥色剂和30%的烧碱液,搅拌均匀;

步骤五:之后以2.5℃/min升温至80-130℃,之后进行清洗20min;

步骤六:排掉步骤四清洗过的水,加入清水洗净,排掉洗水;

步骤七:重新加入清水,之后加入醋酸中和,最后加入皂洗剂进行皂洗去油。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剥色催化剂为cy-770,浓度为0.25-1.0g/l。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剥色剂为cy-730,浓度为0.125-0.5g/l。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30%的烧碱液浓度为5-10g/l。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五升温至120-130℃后加入高温匀染剂加载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保温之后先往50℃的清水加入溶解的剥色催化剂,之后加入剥色剂和30%的烧碱液,再进行升温到80-130℃,之后进行还原清洗,还原清洗后进行酸中和,最后进行皂洗,这样清洗过的筒子纱颜色艳丽、色泽均净,耐摩擦度和耐晒牢度性能优异,适用于生产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筒子纱染色的还原清洗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将染色后的筒子纱130℃进行保温40min,之后排水;

步骤二:用清水洗净,排掉洗水;

步骤三:往染色缸中加入温度为50℃的清水,往50℃的清水加入溶解的剥色催化剂,搅拌均匀;

步骤四:往步骤二的水中加入剥色剂和30%的烧碱液,搅拌均匀;

步骤五:之后以2.5℃/min升温至130℃,之后进行清洗20min;

步骤六:排掉步骤四清洗过的水,加入清水洗净,排掉洗水;

步骤七:重新加入清水,之后加入醋酸中和,最后加入皂洗剂进行皂洗去油。

所述剥色催化剂为cy-770,浓度为0.5g/l。所述剥色剂为cy-730,浓度为0.25g/l。所述30%的烧碱液浓度为7g/l。所述步骤五升温至120℃后加入高温匀染剂加载体。

保温之后先往50℃的清水加入溶解的剥色催化剂,之后加入剥色剂和30%的烧碱液,再进行升温到130℃,之后进行还原清洗,还原清洗后进行酸中和,最后进行皂洗,这样清洗过的筒子纱颜色艳丽、色泽均净,耐摩擦度和耐晒牢度性能优异,适用于生产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筒子纱染色的还原清洗工艺,保温之后先往50℃的清水加入溶解的剥色催化剂,之后加入剥色剂和30%的烧碱液,再进行升温到80‑130℃,之后进行还原清洗,还原清洗后进行酸中和,最后进行皂洗,这样清洗过的筒子纱颜色艳丽、色泽均净,耐摩擦度和耐晒牢度性能优异,适用于生产中。

技术研发人员:王腾飞;周慧祥;孙丽平;徐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富春染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8
技术公布日:2017.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