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分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42814发布日期:2021-03-12 13:18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分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分切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无纺布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在实际应用时无纺布往往需要将大宽幅的原料分切为所需的宽幅,因此需要使用到分切设备,而现有分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无纺布进行分切时往往因为无纺布不能较好的展平或输送过程中出现偏移,导致分切精度不高,影响无纺布成品质量;

2.现有分切设备往往多为固定时,不能对无纺布进行多种宽幅的分切操作,导致分切设备适用范围窄,不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3.对于分切过程中产生的边料不能较好的处理,废弃的边料不仅导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极易干扰分切机的分切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分切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分切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下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一号支撑脚,所述机箱左端中部开有进料口,所述机箱右端中部开有出料口,所述机箱左端固定安装有压平装置,所述机箱右端固定安装有展平件,所述机箱下端中部分别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安装有纠正装置,且纠正装置下端前侧与机箱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出料口内部、压平装置中部、纠正装置中部、展平件中部和出料口内部共同贯穿有无纺布料,所述纠正装置右方设置有检测件,且检测件下端与机箱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机箱上端开有一号通孔,所述一号通孔位于检测件正上方,且一号通孔位于矩形结构,所述机箱上端左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盒,且控制盒前端固定安装有若干控制按钮,所述机箱上端右部贯穿有切割装置,所述机箱下端右部固定安装有回收件,所述机箱下端右部固定安装有送风件,且送风件下端延伸至回收件内部,所述回收件右端中部贯穿有驱动件。

优选的,所述压平装置包括两个一号支撑杆和两个二号支撑杆,两个所述一号支撑杆位于两个二号支撑杆后方,且两个一号支撑杆和两个二号支撑杆均呈上下对称分布,两个所述一号支撑杆和两个二号支撑杆之间活动安装有两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加温棒,两个所述一号支撑杆前端和两个二号支撑杆后端共同固定安装有一号立杆,所述加温棒与控制盒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切割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下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下端滑动安装有两个分切刀,所述安装块右端固定安装有刻度尺,所述安装块右端下部螺纹安装有两个紧固旋钮,且两个紧固旋钮均位于刻度尺上方,所述安装块右端开有若干安装孔,且两个紧固旋钮均贯穿若干安装孔内部并与分切刀右端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缸下端与机箱上端固定连接,且气缸与控制盒电性连接,所述推杆上端贯穿机箱上端壁。

优选的,所述纠正装置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后端固定连接有二号立杆,所述二号立杆后端活动安装有两个辊轴,两个所述辊轴后端共同活动安装有三号立杆,所述二号立杆下端和三号立杆下端均与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液压缸与控制盒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送风件包括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左端固定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下端前部和下端后部均固定连接有喷管,所述喷管右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回收件包括回收箱,所述回收箱上端前部和上端后部均固定连接有集料管,所述集料管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板,所述回收箱中部均活动安装有两个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粉碎辊,且两个粉碎辊之间相互啮合,所述导板均倾斜安装,且导板下端均靠近两个粉碎辊上端,所述回收箱下端中部固定安装有二号通孔,所述回收箱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二号支撑脚。

优选的,两个所述转动轴右端均与驱动件左端固定连接,所述集料管上部内壁均与连接杆右端固定连接,且喷管均延伸至集料管内部。

优选的,所述检测件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二号红外传感器和一号红外传感器,且二号红外传感器位于一号红外传感器前方,所述滑轨右端均开有若干三号通孔,两个所述滑轨右端均螺纹安装有紧固螺丝,且紧固螺丝均与若干三号通孔匹配并螺纹连接,所述二号红外传感器和一号红外传感器均与控制盒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通过压平装置上的两个加温棒转动,并与无纺布上下表面接触,从而对无纺布表面进行熨平操作,保证无纺布平整;而纠正装置可在检测件的作用下对辊轴间的无纺布进行移动,避免分切的无纺布出现偏移,保证分切精度,提高分切成品质量。

2、本发明中,通过两个分切刀与安装块滑动连接和两个滑块沿滑轨的滑动连接,并利用紧固旋钮和紧固螺丝分别对分切刀和两个红外传感器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不同宽幅的无纺布分切操作,使得该设备适用范围广,有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3、本发明中,在送风件的作用将分切下来的两个边料利用集料管和导板输送至回收箱内部,并在两个粉碎辊的转动作用下,实现边料的回收粉碎操作,并将粉碎的边料作为无纺布的原料进行加工,从而避免了布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分切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分切装置的压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分切装置的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分切装置的纠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分切装置的送风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分切装置的回收件的侧向截面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分切装置的检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号支撑脚;2、机箱;3、压平装置;4、切割装置;5、送风件;6、纠正装置;7、回收件;8、检测件;9、进料口;10、无纺布料;11、出料口;12、展平件;13、滑槽;14、一号通孔;15、控制盒;16、驱动件;31、一号立杆;32、一号支撑杆;33、转轴;34、加温棒;35、二号支撑杆;41、气缸;42、推杆;43、推板;44、安装块;45、分切刀;46、刻度尺;47、紧固旋钮;51、鼓风机;52、风管;53、支管;54、喷管;55、连接杆;61、液压缸;62、推动杆;63、二号立杆;64、三号立杆;65、辊轴;71、集料管;72、回收箱;73、导板;74、转动轴;75、二号通孔;76、粉碎辊;77、二号支撑脚;81、滑轨;82、滑块;83、三号通孔;84、一号红外传感器;85、紧固螺丝;86、二号红外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7所示,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分切装置,包括机箱2,机箱2下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一号支撑脚1,机箱2左端中部开有进料口9,机箱2右端中部开有出料口11,机箱2左端固定安装有压平装置3,机箱2右端固定安装有展平件12,机箱2下端中部分别开有滑槽13,滑槽13内部滑动安装有纠正装置6,且纠正装置6下端前侧与机箱2下端中部固定连接,出料口11内部、压平装置3中部、纠正装置6中部、展平件12中部和出料口11内部共同贯穿有无纺布料10,纠正装置6右方设置有检测件8,且检测件8下端与机箱2下端固定连接,机箱2上端开有一号通孔14,一号通孔14位于检测件8正上方,且一号通孔14位于矩形结构,机箱2上端左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盒15,且控制盒15前端固定安装有若干控制按钮,机箱2上端右部贯穿有切割装置4,机箱2下端右部固定安装有回收件7,机箱2下端右部固定安装有送风件5,且送风件5下端延伸至回收件7内部,回收件7右端中部贯穿有驱动件16。

压平装置3包括两个一号支撑杆32和两个二号支撑杆35,两个一号支撑杆32位于两个二号支撑杆35后方,且两个一号支撑杆32和两个二号支撑杆35均呈上下对称分布,两个一号支撑杆32和两个二号支撑杆35之间活动安装有两个转轴33,两个转轴33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加温棒34,两个一号支撑杆32前端和两个二号支撑杆35后端共同固定安装有一号立杆31,加温棒34与控制盒15电性连接。

两个加温棒34进行转动,并与无纺布上下表面接触,从而使得加温棒34对无纺布表面进行熨平和加温操作,加温棒34在保证无纺布平整的同时可使无纺布表面具有一定温度,便于后续的传感器对无纺布进行位置检测。

为了提高分切装置的适用范围,切割装置4包括气缸41,气缸4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42,推杆42下端固定连接有推板43,推板43下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块44,安装块44下端开有滑动槽,安装块44下端滑动安装有两个分切刀45,安装块44右端固定安装有刻度尺46,安装块44右端下部螺纹安装有两个紧固旋钮47,两个紧固旋钮47可将两个分切刀45进行位置的移动固定。

通过松开紧固旋钮47并手动将两个分切刀45沿安装块44下端的滑动槽移动至合适位置,然后将紧固旋钮47贯穿安装块44侧壁上的通孔并与两个分切刀45进行连接,从而实现不同宽幅的无纺布切割操作,并结合刻度尺46可使两个分切刀45的移动精度更加精密,且两个紧固旋钮47均位于刻度尺46上方,安装块44右端开有若干安装孔,且两个紧固旋钮47均贯穿若干安装孔内部并与分切刀45右端螺纹连接。

为了实现切割装置4的连接,气缸41下端与机箱2上端固定连接,且气缸41与控制盒15电性连接,实现对切割操作的控制,推杆42上端贯穿机箱2上端壁。

为了保证分切精度,纠正装置6包括液压缸61,液压缸6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杆62,推动杆62后端固定连接有二号立杆63,二号立杆63后端活动安装有两个辊轴65,两个辊轴65后端共同活动安装有三号立杆64,二号立杆63下端和三号立杆64下端均与滑槽13内部滑动连接,液压缸61与控制盒15电性连接,单片机控制液压缸61运动,带动推动杆62上的两个立杆沿滑槽13进行运动,从而实现无纺布在输送过程中的位置纠正。

送风件5包括鼓风机51,鼓风机5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风管52,鼓风机51的设置可促进边料的收集,风管52左端固定连接有支管53,支管53下端前部和下端后部均固定连接有喷管54,喷管54右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5。

回收件7包括回收箱72,回收箱72上端前部和上端后部均固定连接有集料管71,集料管71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板73,分切下来的两个边料在送风件5的作用下不断通过集料管71和导板73输送至回收箱72内部,实现对边料的回收;回收箱72中部均活动安装有两个转动轴74,两个转动轴74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粉碎辊76,且两个粉碎辊76之间相互啮合,导板73均倾斜安装,且导板73下端均靠近两个粉碎辊76上端,回收箱72下端中部固定安装有二号通孔75,回收箱72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二号支撑脚77。

两个转动轴74上的粉碎辊76进行转动,驱动件16带动两个转动轴74上的粉碎辊76进行转动,从而对进入回收箱72内的边料进行粉碎操作,便于后续布料的回收。

为了实现回收件7的连接,两个转动轴74右端均与驱动件16左端固定连接,集料管71上部内壁均与连接杆55右端固定连接,且喷管54均延伸至集料管71内部。

检测件8包括滑轨81,滑轨81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82,两个滑块82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二号红外传感器86和一号红外传感器84,且二号红外传感器86位于一号红外传感器84前方,滑轨81右端均开有若干三号通孔83,两个滑轨81右端均螺纹安装有紧固螺丝85,且紧固螺丝85均与若干三号通孔83匹配并螺纹连接,二号红外传感器86和一号红外传感器84均与控制盒15电性连接。

检测件8上的两个红外传感器分别对无纺布的位置进行检测,便于无纺布在分切过程中出现偏移时及时利用纠正装置6进行纠正,实现位置监控的效果,二号红外传感器86和一号红外传感器84均为热敏红外传感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分切装置,当需要对无纺布料10进行分切操作时,首先将无纺布一端缠绕于放线设备上,然后将另一端依次贯穿出料口11内部、压平装置3中部、纠正装置6中部、展平件12中部和出料口11内部并与收线设备进行连接,在收线设备和放线设备的作用下,无纺布在机箱2内部不断传送,此时工作人员接通分切装置电源,此时控制盒15通电、送风件5和回收件7上的驱动件16均开始工作。

工作人员通孔控制盒15上的控制按钮控制压平装置3、检测件8、和切割装置4开始工作,此时经过机箱2的无纺布在两个加温棒34的作用下进行压平操作的同时无纺布的运动带动两个加温棒34进行转动,并与无纺布上下表面接触,从而对无纺布表面进行熨平操作,保证无纺布平整,保证分切精度。

熨平的无纺布输送至检测件8上方,检测件8上的两个红外传感器分别对无纺布的位置进行检测,此时熨平的无纺布带有余温,当两个红外传感器中的某一个红外传感器均接收到无纺布辐射回来的红外光线时,该红外传感器将未接收信号传输给控制盒15,控制盒15内部设置有带有逻辑编程的单片机,单片机控制液压缸61运动,带动推动杆62上的两个立杆沿滑槽13进行运动,且运动方向靠近未接收信号的红外传感器位置,从而实现无纺布在输送过程中的位置纠正,而气缸41带动推杆42上的推板43向下运动,从而带动两个分切刀45作用于纠正的无纺布上进行分切操作。

分切下来的边料工作人员将边料一端放置于两个集料管71内部,而此时分切下来的两个边料在送风件5的作用下不断通过集料管71和导板73输送至回收箱72内部,而驱动件16带动两个转动轴74上的粉碎辊76进行转动,从而对进入回收箱72内的边料进行粉碎操作,经过粉碎的边料通过二号通孔75输送至外部可作为无纺布的原料进行加工,从而避免了布料的浪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