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陶瓷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959320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菌陶瓷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陶瓷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抗菌陶瓷制品在九十年代前期开始问世,已有技术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含有金属离子(主要是银离子)的釉料经过烧结成为复盖在陶瓷坯体表面的抗菌釉没什么覆在釉面上的光催化二氧化钛膜,经过锻烧而成为抗菌膜。这种工艺烧结而成的抗菌陶瓷制品虽然具有抗菌剂和陶瓷结合好,抗菌剂缓释性好,以及不改变陶瓷制品外观等优点,但对于烧成温度高(1300℃)的陶瓷器件如高档日用陶瓷制品和卫生陶瓷制品等来说因在制作时抗菌剂易挥发散失而不适合。其二是将具有抗菌活性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通过汽相沉积附着在陶瓷表面上。具体方案是通过在室内加热银或化银来汽化银氧化银,并在冷却区中利用蒸汽与陶瓷接触从而使之沉积在陶瓷表面(详见专利号为96110479.1的发明专利)。存在的主要缺点是工艺设备复杂,不仅难以操控,而且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抗菌陶瓷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不仅生产工艺简单,易操作,而且特别适合高温抗菌陶瓷的制作。
本发明抗菌陶瓷的生产方法的特征是,将烧制好的陶瓷浸入铜盐.锌盐.银盐或镁盐熔液中,使金属离子通过互扩散或自扩散进入陶瓷釉层。
为了保障抗菌剂附着于陶瓷中,陶瓷应该浸置于盐熔液中1-5小时后取出,待冷却后再清洗。
为了有利于施工操作,所设计的抗菌陶瓷的生产装置,包括用以盛装上述金属盐的锅体,其特征在于,锅体上设有由电热元件和温控仪构成的工作电路,锅体内置有用以放置陶瓷的不锈钢网箱,网箱上设有吊环。
本发明生产方法的显著优点是1、工艺设备简单。2、特别适合高温抗菌陶瓷的制作,而且抗菌剂稳定性好,分布均匀。本发明的独创性一是在于高温陶瓷烧成之后才让金属离子自行扩散到陶瓷表层,而且制成后的高温抗菌陶瓷的实际工作温度只有一百度左右,因此有利于抗菌剂稳定地附着于陶瓷中;二是在于利用离子互扩散作用把金属离子均匀地扩散到陶瓷表层内100μm~150μm深度,可最有效的获得抗菌剂的合理分布。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予以具体描述图1是本发明生产设备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案参照图1,不锈钢锅体1盛放含金属离子的盐类2,由不锈钢棒焊接制成的网箱3上放置待处理的陶瓷件4,不锈钢锅体下用电热器件加热。由与不锈钢锅体接触的温度传感器6和控制线路7组成的自动温控系统,保证不锈钢锅体保持在设定的工作温度。吊运设备经吊环8来升降和移动不锈钢网箱。
当温度升至金属离子盐类的熔化温度以上的合适温度时(300~500℃),盐类熔化为熔液,吊运设备经吊环8把载有陶瓷件的不锈钢网箱放入熔液中,使陶瓷件浸入熔液。在设定的温度处理1~5小时后,吊运设备把网箱取出,待陶瓷件冷却后放入水池中清洗。
本发明构思新颖,设计合理,经济适用。经该方法处理的陶瓷件不仅具有长时间的抗菌特性,而且不影响陶瓷件的外观。
权利要求
1.一种抗菌陶瓷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烧制好的陶瓷浸入铜盐、锌盐、银盐或镁盐熔液中,使金属离子通过互扩散或自扩散进入陶瓷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陶瓷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陶瓷浸置于盐熔液中1-5小时后取出,待冷却后再清洗。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陶瓷的生产装置,包括用以盛装上述金属盐的锅体,其特征在于锅体上设有由电热元件和温控仪构成的工作电路,锅体内置有用以放置陶瓷的不锈钢网箱,网箱上设有吊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抗菌陶瓷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烧制好的陶瓷浸入铜盐、锌盐、银盐或镁盐熔液中,使金属离子通过互扩散或自扩散进入陶瓷釉层。该方法不仅生产工艺简单,易操作,而且特别适合高温抗菌陶瓷的制作。
文档编号C04B41/86GK1458128SQ0211584
公开日2003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3日
发明者蔡柏龄, 黎金连, 张旭明, 郑亨光, 王平, 赖昌雷 申请人:福建省测试技术研究所, 福建省闽清县陶瓷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