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留管孔专用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035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预留管孔专用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砼浇灌时预留管孔的专用模具。
背景技术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厨房、厕所、洗涤间及其他有给排水的房屋,其给排水管道一般都要穿过各层楼面垂直安装,这就要求我们施工时,在有管道通过的楼板上预先留设大于管道外径的孔洞。现在通常采用的预留孔洞的方法大至有以下几种一是采用大于管径的PVC管预埋;二是原木筒预埋;三是随意放几块砖头预埋等等。用以上方法预留的管孔有几个影响工程质量的缺点一是留设不准确。不管你采用PVC管、原木筒或者砖头等哪一种材料放置于楼板的模板上都很难固定,当浇灌混凝土的振动泵插入振动时,其振波的推力和混凝土的挤压会使预埋物严重移位,导致各层预留孔不同心,尺寸偏差大,安装时,若管道不能通过,只好将预留孔凿大,甚至要重新开孔,这样严重损伤楼板,使混凝土产生裂纹,极易造成难以修补的渗漏,留下质量隐患。二是孔径不规则。国家建筑96S341标准设计规定“管道穿楼板或穿墙时,须预留孔洞,孔洞直径可比管道外径大50mm。但一般情况下,施工时基本上是就地取材,认为孔洞大点小点无所谓,所以预留的孔洞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孔径太大增加堵孔难度,影响楼板的结构质量;孔径太小,堵孔时混凝土不能进入,造成渗漏。三是施工麻烦,费工时。用不规则的“模芯”预留管孔,在模板上固定相当难,钉钉子、绑铁丝费工费料,但浇灌混凝土时“模芯”仍会严重位移。拆除“模芯”时由于其形状不规则,拆除难度也相当大。四是浪费材料,提高成本。由于“模芯”拆除难度大,施工时往往采用破坏性拆除。也就是说“模芯”只能一次性使用,浪费了材料,增加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建筑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拆卸方便、位置容易固定且可反复使用的预留管孔专用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个圆椎台状模芯的中部设置有螺栓导孔3。所述圆椎台状模芯由底部封闭的圆锥台状底座1和与之相配合的顶盖7组成,圆锥台状底座1为内空的盆状,顶盖7配合套装在圆锥台状底座1的上部。所述圆椎台状模芯的中部设置有螺栓导程管2,螺栓导程管2内设置有螺栓导孔3。所述圆锥台状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内凹或外突的底座环状加强带4。所述顶盖7的底部设置有内凹的顶盖环状加强带10。所述圆锥台状底座1的内壁上设置有护壁加强筋6。所述圆锥台状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周壁的护壁支撑筋5。所述顶盖7上顶部设置的顶盖环状加强带10槽内配合固装有金属圆柱销子8,中部设置有与螺栓导程管2相配合的螺栓孔9,其下侧设置有与护壁加强筋5相配合的凹糟18和与护壁加强筋6相配合的凹槽19。所述底座1和顶盖7相互固联或配合套装而成一个牢固的整体。所述底座1和顶盖7是采用塑料或金属材料固接或配合套装而成的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为圆锥台形状,且采用自攻螺栓在模具中心与模板紧密固定,所以振捣机械从任意方向接近模具和受混凝土的不平衡挤压,都不会使模具移位。也就是说,只要施工人员不搞错安装位置,则预留孔洞一定是准确的。所以它具有结构简单、轻便、安装快捷,拆卸方便,预留孔位置尺寸准确,使用方便、经久耐用、安全可靠、制造容易、成本低等特点。它可取代了原始的预留孔洞的不科学方法,达到了技术可靠、尺寸准确、节约材料、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缩短工期,减轻劳动强度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I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3的II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顶盖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的左端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7的C-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7的D-D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锥台状底座,2-螺栓导程管,3-螺栓导孔,4-底座加强带,5-护壁支撑筋,6-护壁加强筋,7-顶盖,8-金属圆柱销,9-螺栓孔,10-顶盖加强带,11-自攻螺栓,12-扳手,13-六角孔,14-自攻螺栓六角头,15-两圆孔,16-“S”形小钢筋,17-自攻螺栓六角头小孔,18-凹糟,19-凹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圆椎台状模芯的中部设置有螺栓导孔3。可通过在螺栓导孔3内套装螺钉将圆椎台状模芯预先固定在需预留管孔处的模板上后,即可进行混凝土,待混凝土稍凝固后即可拧松螺钉取出圆椎台状模芯,则预留管孔形成。参阅图1至图12。
实施例2,所述圆椎台状模芯可由底部封闭的圆锥台状底座1和与之相配合的顶盖7组成,圆锥台状底座1为内空的盆状,顶盖7配合套装在圆锥台状底座1的上部。将圆锥台状底座1制成空心的,既可节省材料,也降低成本,又可方便加工。参阅图1至图12,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在圆椎台状模芯的中部设置有螺栓导程管2,螺栓导程管2内设置有导孔3。通过设置螺栓导程管2,可更方便地套装螺栓。参阅图1至图12,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实施例4,在圆锥台状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内凹或外突的底座环状加强带4。可加强圆锥台状底座1底部的结构。参阅图1至图12,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实施例5,在顶盖7的底部设置有内凹的顶盖环状加强带10。可加强顶盖7底部的结构。参阅图1至图12,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实施例6,在圆锥台状底座1的内壁上设置有护壁加强筋6。可加强圆锥台状底座1周壁的结构。参阅图1至图12,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实施例7,在圆锥台状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周壁的护壁支撑筋5。可加强圆锥台状底座1周壁的结构,使圆锥台状底座1不容易变形。参阅图1至图12,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实施例8,在顶盖7上顶部设置的顶盖环状加强带10槽内配合固装有金属圆柱销子8,金属圆柱销子8可在制作顶盖7时将其固装其上,中部设置有与螺栓导程管2相配合的螺栓孔9,其下侧设置有与护壁支撑筋5相配合的凹糟18和与护壁加强筋6相配合的凹槽19。参阅图1至图12,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实施例9,可将底座1和顶盖7相互固联或配合套装而成一个牢固的整体。所述底座1和顶盖7既可采用塑料,也可采用金属材料固接或配合套装而成的整体。底座1和顶盖7可采用塑料制成,且可通过焊接或粘接牢固。参阅图1至图12,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实施例10,在顶盖7上设有两个金属圆柱销8和螺栓孔9。参阅图1至图12,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按照其结构特点,工作过程如下先根据施工图确定的管道外径,依据96S341标准规定,选择直径符合设计要求的专用模具。然后按照施工图确定的管道安装尺寸找准管道的中心位置且在中心位置的模板上钻一个小于自攻螺栓直径的穿孔。将选定的专用模放置于模板的钻孔位置。将自攻螺栓11从顶盖7上的螺栓孔9扦入,通过底座1上的螺栓导孔3进入模板上已钻的穿孔内。将扳手12上的六角孔13套入自攻螺栓六角头14并旋紧,使模具与模板紧密拧合不松动。再灌入混凝土,并采用机械振捣密实。当混凝土达到初凝期后,将扳手12上的两圆孔15套入圆柱销子8并旋转,则模具与混凝土脱离。为便于模具取出,将一根“S”形小钢筋16穿入自攻螺栓六角头小孔17内逆时针方向旋转,使螺栓与模板脱离,模具便可轻松取出。对模具表面略加清洗则可重复使用。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为圆锥形,且采用自攻螺栓在模具中心(即圆心)与模板紧密固定,所以振捣机械从任意方向接近模具和受混凝土的不平衡挤压,都不会使模具移位。也就是说,只要施工人员不搞错安装位置,则预留孔洞一定是准确的。它具有结构简单、轻便、安装快捷,拆卸方便,预留孔位置尺寸准确,使用方便、经久耐用、安全可靠、制造容易、成本低等特点。其取代了原始的预留孔洞的不科学方法,达到了技术可靠、尺寸准确、节约材料、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缩短工期,减轻劳动强度的目的。参阅图1至图12,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1.一种预留管孔专用模,其特征是一个圆椎台状模芯的中部设置有螺栓导孔(3),所述圆椎台状模芯由底部封闭的圆锥台状底座(1)和与之相配合的顶盖(7)组成,圆锥台状底座(1)为内空的盆状,顶盖(7)配合套装在圆锥台状底座(1)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管孔专用模,其特征是所述圆椎台状模芯的中部设置有螺栓导程管(2),螺栓导程管(2)内设置有螺栓导孔(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管孔专用模,其特征是所述圆锥台状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内凹或外突的底座环状加强带(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管孔专用模,其特征是所述顶盖(7)的底部设置有内凹的顶盖环状加强带(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管孔专用模,其特征是所述圆锥台状底座(1)的内壁上设置有护壁加强筋(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管孔专用模,其特征是所述圆锥台状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周壁的护壁支撑筋(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管孔专用模,其特征是所述顶盖(7)上顶部设置的顶盖环状加强带(10)槽内配合固装有金属圆柱销子(8),中部设置有与螺栓导程管(2)相配合的螺栓孔(9),其下侧设置有与护壁加强筋(5)相配合的凹糟(18)和与护壁加强筋(6)相配合的凹槽(1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管孔专用模,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和顶盖(7)相互固联或配合套装而成一个牢固的整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留管孔专用模,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和顶盖(7)是采用塑料或金属材料固接或配合套装而成的整体。
专利摘要一种预留管孔专用模,它主要是解决现有预留管孔模的留设不准确、孔径不规则、施工麻烦、浪费材料等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个圆椎台状模芯的中部设置有螺栓导孔,所述圆椎台状模芯也可由底部封闭的圆锥台状底座和与之相配合的顶盖组成,顶盖配合套装在圆锥台状底座的上部。它通过采用圆锥台形状的模芯,并通过采用自攻螺栓在模具中心与模板紧密固定,所以振捣机械从任意方向接近模具和受混凝土的不平衡挤压,都不会使模具移位,则预留孔洞位置尺寸准确,且安装快捷,拆卸方便,经久耐用,制造容易、成本较低,可达到技术可靠、尺寸准确、节约材料、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缩短工期,减轻劳动强度的目的。
文档编号E04G15/00GK2751105SQ20042006844
公开日2006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4日
发明者陈伟明 申请人:陈伟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