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我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各类混凝土搅拌站及混凝土预制构件厂发展迅速,然而由于混凝土原材料,如砂石、水泥等的粉尘污染较大,因此给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导致空气污染严重。此外,在原有混凝土搅拌技术中,砂石、水泥等原材料进入搅拌机时,会有大量粉尘溢出扩散到空气中,不仅给搅拌站的卫生清理带来难度,同时也污染环境;为了解决这一现象,目前市场上已有可以避免粉尘在混凝土的结构过程中与空气直接接触的方案出现。
如专利申请文本上公开的一种混凝土搅拌机自动除尘回收装置(申请号:CN201320007307.5),包括混凝土搅拌机本体和称料斗,称料斗固定在混凝土搅拌机本体的上方,在混凝土搅拌机本体的上方设有粉尘收集箱,粉尘收集管从混凝土搅拌机本体引出并接到粉尘收集箱,粉尘收集箱的上部接有防尘布带,粉尘收集箱的底部与混凝土搅拌机本体连接,粉尘收集箱并通过收集箱阀门与混凝土搅拌机本体隔开,在混凝土搅拌机本体和称料斗的连接处设有防尘布袋及称料斗阀门, 使用时,先控制称料斗阀门呈开启状态,然后将原材料通过称料斗进入到混凝土搅拌机本体内,在原材料进入到混凝土搅拌机本体内时及时关闭称料斗阀门,此时混凝土搅拌机本体内会产生空气压力使粉尘通过粉尘收集管进入到粉尘收集箱内,待到混凝土搅拌机本体与粉尘收集箱内的空气压力差消失后,粉尘收集箱内的粉尘会通过回收管道自动落入混凝土搅拌机本体,因此实现了对粉尘回收、利用的目的。
虽然此种混凝土搅拌机自动除尘回收装置在进行搅拌混凝土的工作过程中,可以使得飘起的粉尘通过回收管道再次落入混凝土搅拌机本体内,从而避免了与空气的直接接触,但是在对混凝土的剪板工作结束时,需要将混凝土从混凝土搅拌机本体中取出使用时,此时混凝土搅拌机本体内依旧存在着许多的粉尘,此时这些粉尘得不到处理并飘留在混凝土搅拌机本体内部,在打开混凝土搅拌机本体后,这些粉尘又将与空气接触,再次引发了空气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混凝土加工结束后需要将混凝土搅拌机打开并将混凝土取出使用时,能够避免粉尘污染空气环境的混凝土搅拌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机,包括设有搅拌浆的装料室,与装料室相通的进料斗、设置在装料室的底部的开关门以及与装料室相通的粉尘循环输送装置,所述装料室的上端与粉尘处理室相连,所述粉尘处理室内壁上设有多个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均与通水管相连,所述通水管密封贯穿粉尘处理室与喷水装置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在混凝土的搅拌工作结束后,启动喷水装置,使得水源通过通水管进入雾化喷头中,再由雾化喷头形成雾气喷洒在粉尘处理室内,与粉尘处理室内的粉尘接触后增加了粉尘的自重,使得粉尘可以自动落回混凝土中,不会再从装料室中飘散出去,从而有效避免了工作结束后,粉尘与空气接触造成空气污染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喷水装置包括与通水管相通的喷水管、密封滑移设置在喷水管内的推盘和与推盘连接的推杆,所述推杆设置在推盘上远离雾化喷头的一端,所述喷水管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储水盒相连,所述储水盒设置在粉尘处理室的外表面上,所述进水管内设有防止液体倒流的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处于喷水管内的推盘和推杆的结构向喷水管外拉动,此时喷水管内的气压增大,使得进水管内水源进入通水管内,此时推动推杆,使推杆带动推盘在喷水管内滑移,由于均为密封连接,推盘在移动的同时对喷水管内的水产生推力,此时由于单向阀的存在,水源不会流回储水腔中,只能通过通水管进入雾化喷头内后再由雾化喷头喷出,实现对粉尘处理室中进行喷洒水雾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粉尘循环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装料室的底部的粉尘输送管和设置在粉尘输送管内的鼓风机,所述粉尘输送管的另一端与粉尘处理室上远离雾化喷头的一端相连,所述鼓风机设置在粉尘输送管内远离装料室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本混凝土搅拌机进行对混凝土的搅拌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可以在鼓风机的作用下进入粉尘输送管道内后再次进入混凝土中,实现了粉尘的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料斗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通过可拆卸连接装置设置在进料斗的开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过滤庄装置的作用下,可以使得质量较轻的粉尘通过过滤装置的过滤后,变成纯净的空气释放到大气中,从而避免了空气污染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设有过滤孔的双层过滤板,所述双层过滤板之间设有活性炭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层过滤板可以对粉尘中的较大垃圾进行过滤,活性炭则具有对杂质的吸附功能,从而可以有效的对粉尘进行过滤净化,避免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可拆卸连接装置包括圆周阵列分布在双层过滤板上外圆周面上的限位条,所述进料斗的内圆周壁上靠近开口端处圆周阵列分布有供限位条嵌置的滑道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的将双层过滤板的结构安装在进料斗处,实现对粉尘的过滤效果,并且也可以方便的将双层过滤板的结构取下,实现混凝土的进料过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双层过滤板由静电驻极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静电驻极过滤材料具有过滤效率高、阻力小和抗菌等优点,能够有效的对粉尘进行净化,增强了粉尘的纯净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有效使得在搅拌工作结束后对粉尘的处理工作;
2、可以使得在搅拌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达到循环使用的效果;
3、可以进一步对粉尘进行过滤,避免对空气的污染;
4、可以方便的实现混凝土材料的上料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2中粉尘输送管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B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3中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料室;11、搅拌浆;12、开关门;2、进料斗;3、粉尘处理室;31、雾化喷头;32、通水管;4、喷水装置;41、推盘;42、推杆;43、进水管;44、储水盒;45、单向阀;5、粉尘循环输送装置;51、粉尘输送管;52、鼓风机;6、过滤装置;61、双层过滤板;62、活性炭层;63、过滤孔;7、可拆卸连接装置;71、限位条;72、滑道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混凝土搅拌机,如图1所示,主要由装料室1和进料斗2组成,装料室1内设有搅拌浆11,进料斗2与装料室1相通,装料室1的底部设有开关门12,并且,在装料室1上还设有与之相通的粉尘循环输送装置5;当需要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工作时,将砂石、水泥等原材料通过进料斗2装入装料室1中,此时装料室1内的搅拌浆11工作,开始对这些原材料进行综合的搅拌,从而完成混凝土的制成。
由于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由于重量较轻会逐渐飘散在装料室1内,并会沿进料斗2飘散出去,造成空气的污染,此时在粉尘循环输送装置5的作用下,可以对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所产生粉尘进行往装料室1内输送,达到粉尘循环使用的目的;但是,在混凝土的搅拌工作结束后,装料室1内的粉尘没有得到处理,依旧处于装料室1内,并会沿进料斗2飘散至空气中,再次造成空气的污染。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此时在装料室1的上方设置了一个与之相通的粉尘处理室3,如图1或2所示,在粉尘处理室3的内壁上设置了多个与通水管32相通的雾化喷头31,通水管32密封贯穿了粉尘处理室3与一个喷水装置4相连。
此时,当混凝土的搅拌工作结束后,装料室1内弥漫着大量的粉尘,并逐渐飘至粉尘处理室3内,此时只需打开喷水装置4,喷水装置4使得通水管32内得到了水源,并使得雾化喷头31能够向粉尘处理室3和装料室1内喷洒雾化的水雾,这些水雾与所弥漫的粉尘接触后可以增大粉尘的重量,使得粉尘又落入装料室1内的混凝土中,此时即可以通过开关门12将混凝土取出,不用担心有粉尘与空气接触造成环境的污染。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的喷水装置4具体的为与通水管32相连的喷水管46和密封滑移设置在喷水管46内的推盘41,推盘41远离雾化喷头31的一端连接设有一个可以供人手推送的推杆42,此时在粉尘处理室3的外表面上还设有一个储存有水源的储水盒44,储水盒44内密封连接有一个进水管43,进水管43的另一端与喷水管46相通,在进水管43内还设有一个可以防止储水盒44内的水液倒流的单向阀45。
当需要进行对粉尘的喷洒时,此时先拉动推杆42,使得推杆42带动推盘41在喷水管46内向外运动,此时喷水管46内体积增大,气压减小,由于此时与通水管32相连的为雾化喷头31的,雾化喷头31的出水口比较细小,所以此时在拉动推杆42时,通过雾化喷头31进入通水管32和喷水管46内的空气比较稀少且缓慢,所以此时通水管32和喷水管46内的气压还是会大幅度减少,从而可以使得储水盒44内的水源顺利的通过进水管43进入喷水管46和通水管32中,此时再推动推杆42,带动推盘41在喷水管46内向内推动,即此时可以推动喷水管46和通水管32内的水源,并将水源推送至与之相连的雾化喷头31内,雾化喷头31在得到了水源以后即可以实现对粉尘处理室3和装料室1内进行喷洒水雾的工作,从而实现了水雾粉尘的结合,可以达到粉尘变重并落至混凝土中。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喷水装置4也可以采用与通水管32相连的水龙头的设置,也可以实现对通水管32进行随时的送水工作。
实施例2:一种混凝土搅拌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和4所示,上述的粉尘循环输送装置5具体的为设置在装料室1底端的粉尘输送管51,粉尘输送管51的另一端与粉尘处理室3的一端相通,并且在粉尘输送管51内设置有鼓风机52,当在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工作时,粉尘在装料室1和粉尘处理室3中飘散,此时鼓风机52工作,对粉尘输送管51内进行吹风的工作,此时导致粉尘输送管51内的气流增大,气压减小,从而使得逐渐飘升至粉尘处理室3内的粉尘被压入粉尘输送管51中,并再次在鼓风机52的作用下,被送至装料室1内的混凝土中,实现了粉尘的循环使用,也避免了粉尘从进料斗2中飘出污染环境,体现了本混凝土搅拌机在工作过程中达到了清洁生产的目的,为了使得粉尘处理室3内的粉尘快速顺利的被压入粉尘输送管51中,所以鼓风机52设置在粉尘输送管51内靠近粉尘处理室3的一端。
实施例3:一种混凝土搅拌机,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7所示,在混凝土搅拌工作结束后,通过雾化喷头31和喷水装置4,可以使得粉尘处理室3和装料室1内的粉尘在于水雾的结合后质量变重从而落入混凝土中,但是此时,并不能实现所有的粉尘同时能够与水雾结合并落至混凝土中,此时一部分的粉尘将会再次沿进料斗2飘散至空气中造成环境的污染;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此时在进料斗2的开口处设置了一个过滤装置6,从而可以对飘散至进料斗2端口处的一部分粉尘进行过滤的工作,可以使得粉尘被过滤净化成纯净的空气被释放;与此同时,为了便于砂石、水泥等原材料能够通过进料斗2输送至装料室1中,所以过滤装置6在进料斗2中采用了可拆卸连接装置7。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上述的过滤装置6具体的为一个设置在进料斗2端口处的双层过滤板61,过滤板上设有过滤孔63,可以将粉尘处理室3内的较大粉尘进行过滤,并且在此双层过滤板61之间设有活性炭层62,这样一来,可以使得粉尘透过双层过滤板61上的过滤孔63进入活性炭层62中被活性炭进行过滤,活性炭层62可以对粉尘中的杂质和细菌进行吸附,此时粉尘即可被过滤成纯净的空气再通过过滤孔63被释放出去,避免会造成空气的污染。
在本实施例中,双层过滤板61由静电驻极的材料制成,静电驻极材料是一种主要以高聚物为主的有机驻极体材料,它具有高效、低阻、抗菌、节能等优点,可以有效抵抗粉尘中的杂质,使得粉尘被过滤成具有极高的纯空气。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上述的可拆卸连接装置7具体的为圆周阵列分布设置在双层过滤板61外圆周面上的限位条71,在进料斗2的内圆周壁上圆周阵列分布设有与限位条71配合的滑道槽72,当需要用过过滤装置6时,只需将双层过滤板61的限位条71沿滑道槽72嵌置装入进料斗2的开口端处,从而此时即可以实现对进料斗2开口处的封闭,能够实现对粉尘的过滤处理工作,当不需要使用过滤装置6或者需要进行对砂石。水泥等原材料的上料工作时,都可以方便的将过滤装置6从进料斗2处取出,不会对上料工作产生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砂石、水泥等原材料通过进料斗2输送至装料室1内后,通过可拆卸连接装置7将过滤装置6状在进料斗2的开口处,搅拌浆11开始工作,进行对砂石、水泥等原材料的搅拌工作,此时装料室1内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并逐渐飘至粉尘处理室3中,此时,鼓风机52工作,使得粉尘处理室3内的粉尘可以进入粉尘输送管51内并在鼓风机52的吹动下,再次进入混凝土中,实现了粉尘的循环使用。
混凝土的搅拌工作结束后,先拉动推杆42,使得推杆42带动推盘41在喷水管46内向外运动,使得储水盒44内的水源通过进水管43进入喷水管46中,此时再推动推杆42,带动推盘41在喷水管46内向内推动,并将水源推送至通水管32中后再送至与之相连的雾化喷头31内,雾化喷头31在得到了水源以后对粉尘处理室3和装料室1内进行喷洒水雾的工作,从而实现了水雾粉尘的结合,可以达到粉尘变重并落至混凝土中;没有得到与水雾结合的粉尘逐渐飘至双层过滤板61处通过被静电驻极材料的双层过滤板61的过滤和活性炭层62的吸附,变成纯净的空气有进料斗2被释放至空气中。
此时装料室1和粉尘处理室3中不会存在较多的粉尘,即可打开开关门12,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取出,此时,完全避免了粉尘所造成的空气污染情况,充分体现了本混凝土搅拌机的工作过程中达到了清洁生产的目的。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