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墙板生产线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893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质墙板生产线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墙板生产线(公告号CN203622631),包括用于输送芯板的机械手和用于墙板成型的成型设备;机械手设置在成型设备的上方并能移动。现在的操作方式为手动操作,包括成型设备、机械手等设备均需要人工操作和观察工况,生产效率不高,同时,操作人员与大型设备近距离接触频繁,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轻质墙板生产线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降低安全隐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轻质墙板生产线控制系统,包括:

称重变送器,用于称量储料容器内浆料的重量;

进料阀,用于控制浆料从储料容器输送至板道型腔,所述进料阀为电控截止阀;

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储料容器在板道型腔上方水平移动;

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板道型腔合模、脱模;

第三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机械手抓取和释放板芯、分型隔板;

第四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机械手上升、下降;

第五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机械手在板道型腔上方水平移动;

所述称重变送器、进料阀、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第四驱动单元、第五驱动单元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六驱动单元,所述第六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储料容器内的搅拌桨,第六驱动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

用于检测板道型腔合模到位的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板道型腔脱模到位的第二检测单元;

用于检测储料容器水平行走到板道型腔正上方的第三检测单元;

用于检测机械手水平行走到板道型腔正上方的第四检测单元

用于检测机械手水平行走到板芯抓取水平位置的第五检测单元;

用于检测机械手水平行走到板芯插入位置的第六检测单元;

用于检测机械手水平行走到分型隔板抓取水平位置的第七检测单元;

用于检测机械手水平行走到分型隔板插入位置的第八检测单元;

用于检测机械手上升到位的第九检测单元;

用于检测机械手下降到板芯抓取竖直位置的第十检测单元;

用于检测机械手下降到板芯插入到位的第十一检测单元;

用于检测机械手下降到分型隔板抓取竖直位置的第十二检测单元;

用于检测机械手下降到分型隔板插入到位的第十三检测单元;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第三检测单元、第四检测单元、第五检测单元、第六检测单元、第七检测单元、第八检测单元、第九检测单元、第十检测单元、第十一检测单元、第十二检测单元、第十三检测单元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

第六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搅拌机内的搅拌桨;

放料阀,用于搅拌机内的浆料从搅拌机输送到储料容器,所述放料阀为电控截止阀;

水计量系统,用于向搅拌机定量加注水;

矿化剂计量系统,用于向搅拌机定量添加矿化剂;

添加剂加料系统,用于向搅拌机定量添加剂加料;

石膏加料系统,用于向搅拌机定量添加石膏;

水泥加料系统,用于向搅拌机定量添加水泥;

积木加料系统,用于向搅拌机定量添加积木;

秸秆屑加料系统,用于向搅拌机定量添加秸秆屑;

空压机,用于向搅拌机内注入压缩空气;

所述第六驱动单元、放料阀、水计量系统、矿化剂计量系统、添加剂加料系统、石膏加料系统、水泥加料系统、积木加料系统、空压机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链运机、提升机,所述矿化剂计量系统、添加剂加料系统、石膏加料系统、水泥加料系统、积木加料系统均与链运机连接,所述链运机连接提升机,所述提升机连接搅拌机,链运机、提升机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为液压单元或气动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为微动开关、磁性开关、接近开关或行程开关;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第四驱动单元、第五驱动单元均包括电机,所述第三检测单元、第四检测单元、第五检测单元、第六检测单元、第七检测单元、第八检测单元、第十检测单元、第十一检测单元、第十二检测单元、第十三检测单元均为接近开关,所述第九检测单元为微动开关、接近开关或行程开关,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检测机械手是否抓空的第十四检测单元,所述第十四检测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单元为气动单元,所述第十四检测单元为微动开关、接近开关或行程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第五检测单元至少有两个,分别适配于同一板道型腔内水平排布的至少两个板芯插入位置;所述第七检测单元至少有两个,分别适配于同一板道型腔内水平排布的至少两个分型隔板插入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检测单元、第四检测单元均至少两个,分别适配于水平排布的至少两个板道型腔。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PLC和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轻质墙板生产线控制系统所采用的控制方法,包括依次执行的以下步骤:

a、合模,控制单元控制第二驱动单元驱动当前板道型腔合模,并通过第一检测单元检测板道型腔合模到位后,执行步骤b;

b、加浆料,通过第三检测单元检测储料容器是否位于当前板道型腔的正上方,

如是,打开进料阀向板道型腔添加浆料;

如不是,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驱动单元将储料容器移动到当前板道型腔的正上方,再打开进料阀向板道型腔添加浆料;

在向当前板道型腔添加浆料的过程中,通过称重变送器实时称量储料容器内的浆料重量,控制单元计算添加到板道型腔中的浆料重量,当添加到板道型腔中的浆料重量达到预设值时,所述预设值通过触摸屏设置,关闭进料阀,停止加浆料;

c、插入分型隔板,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驱动单元将储料容器从当前板道型腔正上方移开,并控制第五驱动单元将机械手移动至分型隔板抓取水平位置并通过第七检测单元确认后,再通过第四驱动单元下降机械手至分型隔板抓取竖直位置并通过第十二检测单元确认后,控制单元控制第三驱动单元抓取分型隔板后再通过第四驱动单元上升机械手至上升到位并通过第九检测单元确认后,再通过第五驱动单元将机械手移动至分型隔板插入位置并通过第八检测单元确认后,通过第四驱动单元下降机械手至分型隔板插入到位并通过第十三检测单元确认后上升机械手至上升到位;

d、插入板芯,控制单元控制第五驱动单元将机械手移动至板芯抓取水平位置并通过第五检测单元确认后,再通过第四驱动单元下降机械手至板芯抓取竖直位置并通过第十检测单元确认后,控制单元控制第三驱动单元抓取板芯后再通过第四驱动单元上升机械手至上升到位并通过第九检测单元确认后,再通过第五驱动单元将机械手移动至板芯插入位置并通过第六检测单元确认后,通过第四驱动单元下降机械手至板芯插入到位并通过第十一检测单元确认后上升机械手至上升到位;

e、静置,静置时间通过触摸屏设置;

f、脱模,控制单元控制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板道型腔脱模,并通过第二检测单元检测板道型腔脱模到位。

进一步的,在步骤d之后,控制单元自动将下一个板道型腔设定为当前板道型腔,重复步骤a至步骤d。

进一步的,在步骤a之前还包括依次执行的以下步骤:

步骤1、关闭放料阀,启动水计量系统向搅拌机加注设定的水量;

步骤2、启动搅拌机、空压机;

步骤3、启动矿化剂计量系统、链运机、提升机,向链运机投入设定的矿化剂,停止矿化剂计量系统;

步骤4、启动添加剂加料系统,向链运机投入设定的添加剂,停止添加剂加料系统;

步骤5、启动石膏加料系统,向链运机投入设定的石膏,停止石膏加料系统启动;

步骤6、启动水泥加料系统,向链运机投入设定的水泥,停止水泥加料系统;

步骤7、启动积木屑加料系统,向链运机投入设定的积木屑,停止积木屑加料系统;

步骤8、启动秸秆屑加料系统,向链运机投入设定的秸秆屑,停止秸秆屑加料系统;

步骤9、经过预定延时后,停止运机、提升机,维持搅拌机、空压机运行预设时间;

步骤10、停止搅拌机、空压机,控制储料容器移动至搅拌机正下方,打开放料阀,将搅拌好的浆料送入储料容器。

上述步骤中,所述搅拌机、空压机、链运机、提升机、添加剂加料系统、石膏加料系统、水泥加料系统、积木加料系统的启动和停止均受控于PLC,所述水量、矿化剂、添加剂、石膏、水泥、积木屑、秸秆屑的添加量均通过触摸屏设置。

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可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成本,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降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轻质墙板生产线控制系统,包括:

称重变送器,用于称量储料容器内浆料的重量;

进料阀,用于控制浆料从储料容器输送至板道型腔,所述进料阀为电控截止阀;

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储料容器在板道型腔上方水平移动;

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板道型腔合模、脱模;

第三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机械手抓取和释放板芯、分型隔板;

第四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机械手上升、下降;

第五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机械手在板道型腔上方水平移动;

第六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储料容器内的搅拌桨;

称重变送器、进料阀、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第四驱动单元、第五驱动单元、第六驱动单元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控制单元包括PLC和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

第六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搅拌机内的搅拌桨;

放料阀,用于搅拌机内的浆料从搅拌机输送到储料容器,所述放料阀为电控截止阀;

水计量系统,用于向搅拌机定量加注水;

矿化剂计量系统,用于向搅拌机定量添加矿化剂;

添加剂加料系统,用于向搅拌机定量添加剂加料;

石膏加料系统,用于向搅拌机定量添加石膏;

水泥加料系统,用于向搅拌机定量添加水泥;

积木加料系统,用于向搅拌机定量添加积木;

秸秆屑加料系统,用于向搅拌机定量添加秸秆屑;

空压机,用于向搅拌机内注入压缩空气;

第六驱动单元、放料阀、水计量系统、矿化剂计量系统、添加剂加料系统、石膏加料系统、水泥加料系统、积木加料系统、空压机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

用于检测板道型腔合模到位的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板道型腔脱模到位的第二检测单元;

用于检测储料容器水平行走到板道型腔正上方的第三检测单元;

用于检测机械手水平行走到板道型腔正上方的第四检测单元

用于检测机械手水平行走到板芯抓取水平位置的第五检测单元;

用于检测机械手水平行走到板芯插入位置的第六检测单元;

用于检测机械手水平行走到分型隔板抓取水平位置的第七检测单元;

用于检测机械手水平行走到分型隔板插入位置的第八检测单元;

用于检测机械手上升到位的第九检测单元;

用于检测机械手下降到板芯抓取竖直位置的第十检测单元;

用于检测机械手下降到板芯插入到位的第十一检测单元;

用于检测机械手下降到分型隔板抓取竖直位置的第十二检测单元;

用于检测机械手下降到分型隔板插入到位的第十三检测单元;

用于检测机械手是否抓空的第十四检测单元;

第一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第三检测单元、第四检测单元、第五检测单元、第六检测单元、第七检测单元、第八检测单元、第九检测单元、第十检测单元、第十一检测单元、第十二检测单元、第十三检测单元、第十四检测单元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第二驱动单元为液压单元或气动单元,第一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为微动开关、磁性开关、接近开关或行程开关;

第一驱动单元、第四驱动单元、第五驱动单元均包括电机,第三检测单元、第四检测单元、第五检测单元、第六检测单元、第七检测单元、第八检测单元、第十检测单元、第十一检测单元、第十二检测单元、第十三检测单元均为接近开关,第九检测单元为微动开关、接近开关或行程开关。

第三驱动单元为气动单元,第十四检测单元为微动开关、接近开关或行程开关。

第五检测单元至少有两个,分别适配于同一板道型腔内水平排布的至少两个板芯插入位置;第七检测单元至少有两个,分别适配于同一板道型腔内水平排布的至少两个分型隔板插入位置。

第三检测单元、第四检测单元均至少两个,分别适配于水平排布的至少两个板道型腔。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轻质墙板生产线控制系统采用的控制方法,包括依次执行的以下步骤:

a、合模,控制单元控制第二驱动单元驱动当前板道型腔合模,并通过第一检测单元检测板道型腔合模到位后,执行步骤b;

b、加浆料,通过第三检测单元检测储料容器是否位于当前板道型腔的正上方,

如是,打开进料阀向板道型腔添加浆料;

如不是,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驱动单元将储料容器移动到当前板道型腔的正上方,再打开进料阀向板道型腔添加浆料;

在向当前板道型腔添加浆料的过程中,通过称重变送器实时称量储料容器内的浆料重量,控制单元计算添加到板道型腔中的浆料重量,当添加到板道型腔中的浆料重量达到预设值时,所述预设值通过触摸屏设置,关闭进料阀,停止加浆料;

c、插入分型隔板,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驱动单元将储料容器从当前板道型腔正上方移开,并控制第五驱动单元将机械手移动至分型隔板抓取水平位置并通过第七检测单元确认后,再通过第四驱动单元下降机械手至分型隔板抓取竖直位置并通过第十二检测单元确认后,控制单元控制第三驱动单元抓取分型隔板后再通过第四驱动单元上升机械手至上升到位并通过第九检测单元确认后,再通过第五驱动单元将机械手移动至分型隔板插入位置并通过第八检测单元确认后,通过第四驱动单元下降机械手至分型隔板插入到位并通过第十三检测单元确认后上升机械手至上升到位;

d、插入板芯,控制单元控制第五驱动单元将机械手移动至板芯抓取水平位置并通过第五检测单元确认后,再通过第四驱动单元下降机械手至板芯抓取竖直位置并通过第十检测单元确认后,控制单元控制第三驱动单元抓取板芯后再通过第四驱动单元上升机械手至上升到位并通过第九检测单元确认后,再通过第五驱动单元将机械手移动至板芯插入位置并通过第六检测单元确认后,通过第四驱动单元下降机械手至板芯插入到位并通过第十一检测单元确认后上升机械手至上升到位;

e、静置,静置时间通过触摸屏设置;

f、脱模,控制单元控制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板道型腔脱模,并通过第二检测单元检测板道型腔脱模到位。

在步骤d之后,控制单元自动将下一个板道型腔设定为当前板道型腔,重复步骤a至步骤d。

在步骤a之前,控制方法还包括对浆料制造的自动控制,一个具体的实例如下:

步骤1、关闭搅拌机下面的放料阀,启动水计量系统对搅拌机加注设定的水量,

步骤2、启动搅拌机,空压机,收尘器;

步骤3、启动矿化剂计量系统,启动链运机、提升机;加注矿化剂5---15kg;

步骤4、启动添加剂加料系统,加注添加剂49---90kg,添加剂加料系统停止,延时20秒;

步骤5、启动石膏加料系统,加注石膏50---98kg,石膏加料系统停止,延时20秒;

步骤6、启动水泥加料系统,加注水泥300---450kg,水泥加料系统停止,廷时120秒;

步骤7、启动积木屑加料系统,加注积木50---100kg,积木加料系统停止;

步骤8、启动秸秆屑加料系统,加注秸秆50---100kg,秸秆加料停止,延时大约3分钟(可现场设定);

步骤9、停止链运机,提升机,收尘器,延时大约1--5分钟(可现场设定)后停止搅拌机、空压机;

步骤10、控制储料容器移动至搅拌机正下方,打开放料阀,将搅拌好的浆料送入储料容器;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至下一工作循环间隔时间大约5分钟(可现场设定)左右。

上述步骤中,收尘器、搅拌机、空压机、链运机、提升机、添加剂加料系统、石膏加料系统、水泥加料系统、积木加料系统的启动和停止均受控于PLC;水量、矿化剂、添加剂、石膏、水泥、积木屑、秸秆屑的添加量均通过触摸屏设置;各个延时时间均可通过触摸屏设置。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在触摸屏上和/或控制单元的面板上设定相应的操作按键,对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第四驱动单元、第五驱动单元、第六驱动单元、收尘器、搅拌机、空压机、链运机、提升机、添加剂加料系统、石膏加料系统、水泥加料系统、积木加料系统、进料阀、放料阀进行手动操作,方便调试和维修设备。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