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4906发布日期:2018-06-15 23:14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联结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对PC钢棒进行连结的联结器(英文:coupler)。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已知有一种用于将一方的PC钢棒与另一方的PC钢棒连结的联结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PC钢棒是指用于对箱形涵洞导入预应力的高强度的钢棒。在PC钢棒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槽。在联结器,形成有具有内螺纹槽的贯通孔。并且,一方的PC钢棒的端部和另一方的PC钢棒的端部分别螺纹接合于在箱形涵洞内配置的联结器。

在将构成箱形涵洞的下块与上块连结并且对箱形涵洞导入预应力的那样的情况下,在设置于下块与上块之间的配设空间内配置有联结器。并且,配置于上块内的PC钢棒的下端从上侧朝向下侧通过该上块的插通孔内后,螺纹接合于配置于配设空间内的联结器。

然而,上块的插通孔形成为比PC钢棒大一圈,所以通过了上块内的PC钢棒的顶端难以适当地进入联结器的贯通孔内,存在无法适当地将PC钢棒与联结器螺纹接合的这一不良情况。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3351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着眼于这样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至少能够向具有内螺纹槽的贯通孔适当地导入PC钢棒的顶端的联结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即,本实用新型呈如下的构成。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方案是一种联结器,介于在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槽的一方的PC钢棒与在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槽的另一方的PC钢棒之间,并将该一方的PC钢棒和另一方的PC钢棒的端部互相连结,所述联结器具备:联结器主体,其形成有具有能够供所述外螺纹槽螺纹接合的内螺纹槽的贯通孔;和联结器端部,其一体地设置于该联结器主体的一方或两方的端部,并具有相对于所述贯通孔的轴心倾斜的引导倾斜面,所述引导倾斜面使所述PC钢棒的顶端抵接而能够将该PC钢棒的顶端向所述贯通孔引导。

若是这样的构成,则设置于联结器端部的引导倾斜面能够将PC钢棒的顶端适当地向联结器主体的贯通孔引导,所以能够顺利地进行PC钢棒的顶端与联结器的连结作业。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方案为,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联结器,所述联结器主体在所述贯通孔中的连通方向中间部具备定位销,该定位销使所述PC钢棒的顶端抵接而能够阻止该PC钢棒的螺纹接合进入。

若是这样的构成,则能够从两端分别向贯通孔内螺纹接合进入,另一方面,能够使另一方的PC钢棒的顶端定位在预定的位置。因此,能够对一方及另一方的PC钢棒的顶端平衡良好地适当进行支承。

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方案为,根据技术方案1或2所记载的联结器,所述联结器在混凝土块产品中使用,所述混凝土块产品具备在内部配设有所述一方的PC钢棒的混凝土制的下块、和载置于该下块之上并具有供所述另一方的PC钢棒插通的插通孔的混凝土制的上块,其中,所述引导倾斜面能够将插通到所述上块的插通孔的所述另一方的PC钢棒的顶端向所述贯通孔引导。

若是这样的构成,则能够通过引导倾斜面来将插通到上块的插通孔的另一方的PC钢棒的顶端向能够适当地螺纹接合的位置引导。

实用新型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将PC钢棒的顶端适当地向具有内螺纹槽的贯通孔引导的联结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3是上述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的X-X线剖视图。

图5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概略性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A…联结器

D…一方的PC钢棒

E…另一方的PC钢棒

F…箱形涵洞

G…下块

H…上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5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

该实施方式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箱形涵洞F。

如图5所示,箱形涵洞F具备:底板f1;侧板f2,其从底板f1的侧端缘立起设置;以及顶板f3,其架设于侧板f2的上端缘之间。箱形涵洞F具备预制混凝土制的下块G和载置于下块G之上的预制混凝土制的上块H。

下块G具备构成箱形涵洞F中的底板f1的底板部g1、和构成箱形涵洞F中的侧板f3的下部的下侧板部g2。在下侧板部g2的内部,预先配设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一方的PC钢棒D。

一方的PC钢棒D也称为无粘结PC钢棒。一方的PC钢棒D在上下两端部具备外螺纹槽mz。一方的PC钢棒D的下端部螺纹接合于与埋设于下块G内的固定板g22接合的螺母g23。一方的PC钢棒D的上端部在设置在下侧板部G2的上端部分的作为联结器配设空间的凹陷部g21内露出。在位于凹陷部g21内的一方的PC钢棒D的上端部螺纹接合后述的联结器A。

上块H具备构成箱形涵洞F中的顶板f3的顶板部h1、和构成箱形涵洞F中的侧板f2的上部的上侧板部h2。在上侧板部h2的内部具备能够供另一方的PC钢棒E插通的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插通孔h3。

另一方的PC钢棒E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在上下两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槽mz。另一方的PC钢棒E的下端部螺纹接合于在下块G与上块H之间的凹陷部g21内配置的联结器A。另一方的PC钢棒E的上端部螺纹接合于螺母h23,该螺母h23与在设置于上块H的上端部分的凹陷部h21内配设的固定板h22接合。

此外,另一方的PC钢棒E在上块H载置于下块G之上后,从该上块H的上侧插入插通孔h3。并且,插入到插通孔h3的另一方的PC钢棒E中的下端部的顶端e1在到达具有内螺纹槽11的联结器A的贯通孔1之后,螺纹接合于该贯通孔1。

此时,另一方的PC钢棒E的顶端e1通过设置于联结器端部C的引导倾斜面2的引导作用,即使在另一方的PC钢棒E的顶端e1相对于贯通孔1偏离了的情况下也可顺利地被引导到联结器主体B的贯通孔1。

联结器A呈容易使用工具的六边形筒状的外观。联结器A具备:联结器主体B,其形成有具有内螺纹槽11的贯通孔1;上方的联结器端部C,其一体地设置于联结器主体B的一方的端部即上端部;以及下方的联结器端部J,其一体地设置于联结器主体B的另一方的端部即下端部。

联结器主体B具备贯通孔1,该贯通孔1具有能够供一方的PC钢棒D的外螺纹槽mz以及另一方的PC钢棒E的外螺纹槽mz分别螺纹接合的内螺纹槽11。联结器主体B在贯通孔1中的连通方向中间部(即上下方向中间部)具备定位销12,该定位销12能够使一方的PC钢棒D的顶端d1、以及另一方的PC钢棒E的顶端e1抵接来阻止该一方的PC钢棒D以及另一方的PC钢棒E的螺纹接合进入。

上方的联结器端部C具有相对于贯通孔1的轴心倾斜的引导倾斜面2。引导倾斜面2能够将插通到上块H的插通孔h3的另一方的PC钢棒E的顶端e1向贯通孔1引导。上方的联结器端部C呈与联结器主体B的上端部连续设置的圆环状,构成该上方的联结器端部C的内周面的引导倾斜面2呈朝向上侧逐渐位于外侧的形状。

此外,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详细叙述了的实施方式。

具有引导倾斜面的联结器端部不限于仅设置于联结器主体的一方的端部,也可以设置于联结器主体的两方的端部。

联结器的引导倾斜面的倾斜度和/或其面积能够进行各种设定,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所示的内容。

联结器的外形也可以是与六边形筒状不同的多边形筒状,当然也可以是圆筒状。

另外,关于各部的具体构成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