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式立体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8702发布日期:2019-03-02 02:35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式立体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停车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式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国汽车的保有量也不断提高,而原有的小区建筑规划停车位的数量也严重不足,在人流密集区域公众对公共停车场和停车位的需求量也成倍增长,致使停车压力不断攀升,而如果将找不到停车位的车辆随意停靠在路边也极易造成交通堵塞引发交通事故,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现有的传统的立体车库通常结构复杂,控制系统繁琐,占用空间大,且能够存储的汽车数量也无法满足庞大的需求。而且停车场多数都是平面形和地下停车场,存在存、取车速度慢的缺点,不管是楼房式停车场,还是地下停车场都存在浪费大量建筑空间的缺点,不能真正体现多停车,少占地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式立体停车库,提供一种节约占地面积、便捷、可靠、安全的立体循环式停车场,同时也可以根据需求通过增加停车平台的数量来增加停车位数量,减轻城市小区居民停车难的问题,解决现有停车库停车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拆卸式立体停车库,包括:支撑框架、设置于支撑框架内的传动机构以及与传动机构连接的多个托盘吊架;

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组件、与第一导轨组件间隔设置的第二导轨组件、连接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二导轨组件的连接组件以及分别设置在连接组件上的电机和电磁插销锁;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二导轨组件均具有与电磁插销锁相配合的销孔,以将连接组件定位在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二导轨组件上;;托盘吊架设置在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二导轨组件之间并且与连接组件连接,连接组件分别安装于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二导轨组件上,并且连接组件在电机的驱动下沿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二导轨组件运动,从而带动与之连接的托盘吊架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框架作为停车库的主体支撑结构,在支撑框架内设置以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二导轨组件为主的传动机构,用于运送车辆,以将其停放在相应位置。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二导轨组件(在无特别强调的情况下,下文统称为导轨组件)之间均匀分布有若干可沿导轨组件运动的连接组件,而每个连接组件上安装有用于承载车辆的托盘吊架,在电机驱动下,由连接组件带动托盘吊架沿导轨组件运动,从而使车库根据车子存放的情况有序升降实现停车目的。在每个连接组件上安装有电磁插销锁,当一个托盘吊架运动到适当位置时,电机断电的同时电磁插销锁弹出插销准确的插在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二导轨组件的销孔里,实现限位停车;当要取车的时候,给电机供电,使整个传动机构运行,此时电磁插销锁的插销收缩,使车架继续运行到下一个车位。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二导轨组件均包括呈同心环的外导轨和内齿圈,外导轨的外侧和内齿圈的内侧均设有轮槽,并且内齿圈的外侧设有齿条。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二导轨组件之间的连接轴以及分别设置连接轴两端的传动组件;连接轴上安装有托盘吊架,传动组件分别安装于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二导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齿轮、导轮和支座,齿轮的一端与连接轴连接,齿轮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支座上的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齿轮保持在外导轨和内齿圈之间并且与齿条啮合;导轮成对设置在支座的两侧,并且导轮分别与外导轨和内齿圈上的轮槽配合;支座上设有电机和电磁插销锁,电磁插销锁与电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外导轨和内齿圈均设有供导轮转动的轮槽,且内齿圈的内侧设有齿条,使得传动组件通过齿轮与导轮双重作用稳定运动于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二导轨组件上;安全、可靠,大大提升传动效率,增强了整个机构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支座包括电机支板、第一导轮板和第二导轮板,电机支板位于第一导轨组件或第二导轨组件远离连接轴的外侧,电机支板远离第一导轨组件或第二导轨组件的外侧设有电机,并且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电机支板,电机支板靠近第一导轨组件或第二导轨组件的内侧间隔设置有第一导轮板和第二导轮板,并且第一导轮板和第二导轮板远离电机支板的端部设有导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支座上还包括电磁阀支板,电磁阀支板与电机支板连接,电磁阀支板上设有电磁插销锁。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外导轨和内齿圈上均设有销孔,销孔与电磁插销锁的插销配合。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托盘吊架包括承载盘以及与承载盘连接的悬吊架;承载盘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凸台和挡板,凸台与承载盘连接,挡板通过螺杆机构与凸台连接;悬吊架的顶部设有吊环,吊环与连接轴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承载盘车辆进出的两端分别设有减速带。

本实用新型的承载盘间通过凸台以及与凸台连接的挡板,其采用螺杆机构原理方便根据车子大小伸缩挡板,调节两侧挡板之间的距离,以保证车辆停放正确,并且使托盘吊架受力均匀。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承载盘前后安装有汽车减速带,再结合承载盘左右的挡板,克服了现有技术立体停车库中车辆滑落的重大安全隐患,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托盘吊架还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与电机通信连接的PLC以及与PLC通信连接的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托盘吊架上安装有检测装置,通过传感器检测车位的有无情况再通过控制器控制实现自动升降、取放车辆。车主停车时从停车进出口把车停到承载盘上并记下取车号,当车主离开后,托盘吊架会在电机的带动下运动,所有电机带动所有承载盘有序升降移动,把停好的车传送到停车库的中上部,并让空着的承载盘传送到进出口位置,等待下一位停车车主停车。当车主取车时可凭借取车号取车,停车场的PLC把相应的承载盘传送到进出口位置,车主便可取出对应的车。检测装置通过与PLC通信后控制电机运行将相应的车位传送到进出口位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框架包括四个支腿以及连接四个支腿的桁架,支腿的底部设有滚轮,支腿的侧部通过连接板分别与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二导轨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支框与地面接触的为4个支腿,每个支腿的底部设有滚轮。优选地,前面为两个万向轮,后面为两个定向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框架底部设置滚轮,突破了传统停车场固化的局限性;方便根据小区建筑用地情况而移动停车场,适应性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立体停车库,可拆卸组建为若干层,每层均可按放两台车,每个停车库占地面积只相当于两台小车的停车面积,且无需停车时下面架空,节省出空间可用做其他用途和人员车辆通行,从而能够有效利用场地,大大改善停车难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式立体停车库通过齿轮齿条转动实现升降平移,与现有的立体循环停车场相比,具有减少摩擦、节能降耗、运转可靠等优势。并且导轮与轮槽的配合辅助传动,起平稳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立体循环原理,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安全可靠、节省地面空间,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且由于这样的停车库不受高度限制,所以每两个传统的停车位面积就能够组建安放一个这样的停车库。其应用场所不仅可以是居民小区,还可以建设在城市的许多地方,例如,住宅院落、道路两侧、宾馆、饭店、市场和广场周边等等地方。同时还具有投资少,建成之后能够拆卸平移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拆卸式立体停车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拆卸式立体停车库的传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拆卸式立体停车库的第一导轨组件/第二导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拆卸式立体停车库的传动机构的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拆卸式立体停车库的传动机构的另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拆卸式立体停车库的托盘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拆卸式立体停车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传动机构;101-第一导轨组件;102-第二导轨组件;111-外导轨;112-内齿圈;113-轮槽;114-齿条;115-长齿条;116-短齿条;117-圆弧齿条;118-长导轨;119-短导轨;120-圆弧导轨;103-连接组件;131-连接轴;132-传动组件;133-轴承;134-齿轮;135-导轮;136-支座;137-联轴器;138-电机支板;139-第一导轮板;140-第二导轮板;141-电磁阀支板;142-电磁插销锁;143-插销;144-销孔;105-电机;20-托盘吊架;201-承载盘;202-悬吊架;203-吊环;204-凸台;205-挡板;206-减速带;30-支撑框架;301-支腿;302-桁架;303-滚轮;304-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拆卸式立体停车库,包括:支撑框架30、传动机构10和多个托盘吊架20。传动机构10设置于支撑框架30内。托盘吊架20与传动机构10连接。

请参照图2,传动机构10包括第一导轨组件101、第二导轨组件102、连接组件103、电机105和电磁插销锁142。第一导轨组件101与第二导轨组件102间隔设置。连接组件103连接第一导轨组件101和第二导轨组件102。电机105设置在连接组件103上,作为驱动连接组件103的动力输出。电磁插销锁142设置在连接组件103上并且与电机105电连接。

第一导轨组件101和第二导轨组件102均具有与电磁插销锁142相配合的销孔144,以将连接组件103定位在第一导轨组件101和第二导轨组件102上。第一导轨组件101和第二导轨组件102均包括呈同心环的外导轨111和内齿圈112。在图2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外导轨111和内齿圈112大致呈椭圆形,也可以理解为倒角矩形。外导轨111的外侧和内齿圈112的内侧均设有轮槽113。轮槽113分别沿外导轨111和内导轨的周向设置。内齿圈112的外侧设有齿条114。外导轨111和内齿圈112上均设有销孔144,销孔144与电磁插销锁142的插销143配合。

请参照图3,内齿圈11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长齿条115、短齿条116和圆弧齿条117,长齿条115和短齿条116通过圆弧齿条117连接,长齿条115和短齿条116分别与圆弧齿条117连接的端部均开设有U型槽,圆弧齿条117具有与U型槽配合的连接杆。外导轨11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长导轨118、短导轨119和圆弧导轨120,长导轨118和短导轨119通过圆弧导轨120连接。内齿圈112和外导轨111的各个连接处均通过两块铁皮和沉头螺钉进行连接固定。

请参照图2,连接组件103分别安装于第一导轨组件101和第二导轨组件102上,并且连接组件103在电机105的驱动下沿第一导轨组件101和第二导轨组件102运动,从而带动与之连接的托盘吊架20运动。

请参照图2,连接组件103包括连接轴131和传动组件132。连接轴131设置在第一导轨组件101和第二导轨组件102之间,并且其两端分别连接有传动组件132。连接轴131上设有轴承133,用于安装承载车辆的托盘吊架20,托盘吊架20通过连接轴131悬挂在第一导轨组件101和第二导轨组件102之间。如图2所示,传动组件132分别安装于第一导轨组件101和第二导轨组件102上,在电机105驱动下,传动组件132沿第一导轨组件101和第二导轨组件102运动,从而带动连接在连接轴131上的托盘吊架20运动,将车辆停放在相应位置。

请参照图4,传动组件132包括齿轮134、导轮135和支座136。齿轮134的一端与连接轴131连接,齿轮134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支座136上的电机105的输出轴连接。齿轮134与电机105的输出轴的连接处设有联轴器137,通过联轴器137将电机105的输出轴和齿轮134的齿轮134轴连接。如图2所示,齿轮134保持在外导轨111和内齿圈112之间并且与齿条114啮合。在电机105驱动下,齿轮134和与之啮合的齿条114发生相对运动,顺着内齿圈112上的齿条114沿导轨组件的周向一圈一圈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带动与之连接的连接轴131以及安装于连接轴131上的托盘吊架20一起运动,从而实现车辆的停放。导轮135成对设置在支座136的两侧,并且导轮135分别与外导轨111和内齿圈112上的轮槽113配合。这种结构设计,不仅具有导向作用,使得更加精准地调节车辆位置,而且通过分别与外导轨111和内齿圈112配合的导轮135将整个传动组件132夹持固定在导轨组件上,从而将整个连接组件103与导轨组件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稳固的整体机构,牢固、安全可靠。

此外,支座136上还设有电机105和电磁插销锁142,电磁插销锁142与电机105电连接。

请参照图4,支座136包括电机支板138、第一导轮板139和第二导轮板140。结合图2和图4所示,电机支板138位于第一导轨组件101或第二导轨组件102远离连接轴131的外侧。电机支板138远离第一导轨组件101或第二导轨组件102的外侧设有电机105,并且电机105的输出轴贯穿电机支板138。电机支板138靠近第一导轨组件101或第二导轨组件102的内侧间隔设置有第一导轮板139和第二导轮板140,并且第一导轮板139和第二导轮板140远离电机支板138的端部设有导轮135。第一导轮板139上的导轮135与内齿圈112上的轮槽113配合,由于其动力来源于电机105驱动的齿轮134运动,其作为主动轮。第二导轮板140上的导轮135与外导轨111上的轮槽113配合,在第一导轮板139上的导轮135的带动下沿外导轨111上的轮槽113滚动,作为从动轮。

请参照图4,支座136上还包括电磁阀支板141,电磁阀支板141与电机支板138连接,电磁阀支板141上设有电磁插销锁142。外导轨111和内齿圈112上均设有销孔144,销孔144与电磁插销锁142的插销143配合。电磁插销锁142与电机105电连接,通过电机105控制电磁插销锁142的通断电,从而控制电磁插销锁142的插销143的伸缩状态。如图5所示,当一个托盘吊架20运动到适合的位置时,电机105断电使电磁插销锁142的插销143伸长出来,插在外导轨111和内齿圈112上的销孔144里面,实现限位停车。当要取车的时候,给电机105供电,使整个传动机构10运行,此时电磁阀支板141上的电磁插销锁142的插销143收缩,使车架继续运行到下一个车位。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磁插销锁142对传动组件132进行定位,从而定位与之连接的托盘吊架20,保证托盘吊架20在运动至合适的位置时,限位停车。

请参照图1,托盘吊架20设置在第一导轨组件101和第二导轨组件102之间并且与连接组件103连接。如图6所示,托盘吊架20包括承载盘201以及与承载盘201连接的悬吊架202。悬吊架202与承载盘201链接处设有螺栓,承载盘201设有对应螺栓孔;通过螺栓和螺母将承载盘201固定于托盘吊架20的底部。悬吊架202的顶部设有吊环203,吊环203与连接轴131连接。具体地,吊环203与连接轴131上的轴承133连接。悬吊架202通过安装于连接轴131上的两个轴承133(当然可以是更多个)与电机105的输出轴连接,随传动机构10沿导轨组件运动,以保证各个车位在同步上下的同时与地面保持水平,防止车辆滑落。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悬吊架202和承载盘201均为可拆卸连接,因此可根据需要停的车多少而自由安装拆卸停车位。

请参照图6,承载盘20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凸台204和挡板205,凸台204与承载盘201连接,挡板205通过螺杆机构与凸台204连接。通过螺杆机构可伸缩特性,从而调节承载盘201两侧的挡板205之间的距离,进而保证车辆停放正确,并且使托盘吊架20受力均匀。挡板205位于承载盘201顶面上方,与承载盘201为非接触状态。承载盘201车辆进出的两端分别设有减速带206,进一步保证停车安全。

托盘吊架20还包括检测装置(图未示),检测装置包括与电机105通信连接的PLC以及与PLC通信连接的传感器。传感器检测托盘吊架20上有无车辆来确定是否为空车位,并将检测信号传递给PLC,PLC接收到信号后做出相应的控制。例如,当检测到的托盘吊架20为空时,PLC记录该托盘吊架20的车位号,当需要停车时,将该车位号的托盘吊架20置于车库底部的停车口处,准备停车,当有多辆空车位时,选择运动方向最靠前的一辆停在停车口处即可,后面空闲的托盘吊架20依次排队等候停车;当检测到的托盘吊架20里面承载有车辆时,将该车位号的车辆移动至车库的中部或上部,直到车主取车时将再其移动至停车口本实用新型的PLC控制器型号优选为西门子S7-300,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PLC控制器。传感器为接近类传感器,优选为光电对射式、电感式、霍尔式、电容式,但不限于以上类型。

请参照图7,支撑框架30包括四个支腿301以及连接四个支腿301的桁架302,支腿301的底部设有滚轮303,支腿301的侧部通过连接板304分别与第一导轨组件101和第二导轨组件102连接。具体地,连接板304与第一导轨组件101和第二导轨组件102的外导轨111连接,并且连接至外导轨111的远离传动组件132的一侧。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当车主停车时,从停车库底部的停车进出口把车停到承载盘201上并记下取车号(车位号),当车主离开后,托盘吊架20在电机105驱动下转动,所有电机105带动所有托盘吊架20有序跟着一起升降动,把停好的车传送到停车场中上部,并让空着的托盘吊架20传送到进出口位置,等待下一位停车车主停车。当托盘吊架20听到相应位置后,电机105断电,电磁插销锁142的插销143伸入至外导轨111和内齿圈112上对应的销孔144内定位。当车主取车时可凭借取车号取车,电机105通电启动,电磁插销锁142的插销143收回,电机105带动托盘吊架20运动,并且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将相应车位号的托盘吊架20传送到进出口位置,车主便可取出对应的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