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8489发布日期:2020-09-15 18:2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墙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墙板是有墙和楼板组成承重体系的房屋结构,墙板结构的承重墙可用砖、砌块、预制或现浇混凝土做成。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635235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整体式浇筑墙板,包括墙板体,所述墙板体内内外两侧设置有钢筋网,所述墙板体位于两端的拼接处竖直设置有凹形槽,所述凹形槽内上下间隔设置有两端连接在墙板体内、中部延伸出凹形槽的钢丝束i,所述钢丝束i中部围成用于绑扎钢筋的容纳孔。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预制墙板的实际产生过程中,加工人员需要在相邻两墙板之间穿设钢丝束,且钢丝束需要与墙板体上的钢筋网固接,并在钢丝束的中部捆扎固定钢筋,再浇筑混凝土成型为整体结构;整体生产工艺复杂,导致预制墙板的生产加工周期过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墙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墙板结构,包括若干相互拼接并浇筑构成整体结构的墙板单元,所述墙板单元包括墙板本体以及预埋于所述墙板本体内的钢筋组,所述钢筋组均包括若干横向钢筋,所述横向钢筋包括两段相互平行的横向段,所述横向段与所述墙板本体滑动连接,两段所述横向段的一端部均铰接有勾接杆,勾接杆和横向段在同一竖直平面,所述勾接杆与所述横向段之间形成有锐角,所述勾接杆与所述横向段的端部之间组成钩状结构,勾接杆与所述横向段之间的锐角处设有驱动勾接杆往远离横向段方向运动的弹性件,两段横向段远离勾接杆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钩状结构与横杆勾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钩状结构与横杆勾接,实现了相邻两个墙板本体之间的预固定,以使得相邻两块墙板本体之间具有对拉力,加强相邻两块墙板本体的连接强度,在相邻两块墙板本体拼接处浇筑混凝土成形,预埋在墙板本体内的横向钢筋加强了墙板本体的强度。将勾接杆与横向段铰接,以使得在滑动横向段令钩接结构与横杆勾接时,勾接杆在抵接到横杆时,受到横杆的压力以向横向段收拢,继续推动横向段直到勾接杆越过横杆时,勾接杆在弹力件的作用下张开,往回拉动横向段以使得横向卡入勾接杆和横向段形成的锐角处,钩接结构不易与横杆脱离。两段平行放置的横向段,在横向钢筋滑动时,横向段不易绕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钢筋组还包括异型钢筋架,所述异型钢筋架的一端均穿出所述墙板本体的一端,相邻的所述墙板本体设置有插孔,所述异型钢筋架与所述插孔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拼接竖直方向的墙板本体时,将异型钢筋架插入到插孔内,实现竖直方向拼接的两块墙板本体预固定,在相邻两块墙板本体拼接处浇筑混凝土成形,以使得相邻两块墙板本体连接稳固,同时也缩短了预制墙板生产施工周期。异型钢筋架具有较佳的抗弯曲力,将异型钢筋架的一端插接于相邻的墙板本体,加强了墙板本体拼接处的抗剪力,相邻墙板本体连接稳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墙板本体内设有两端贯通的横槽,所述横向钢筋放置在所述横槽内,所述墙板本体开有灌浆孔,所述灌浆孔与所述横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的设置首先可以减轻搬运和拼接时墙板本体的重量,然后横槽可以给横向钢筋提供一定的滑动空间,以便操作横向钢筋时,钩接结构与横杆勾接。可以通过灌浆机从灌浆孔内注入混凝土,以填补横槽,同时也将横向段固定在横槽内不动,进而提高了墙板本体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若干所述横向钢筋沿所述墙板本体的高度方向均匀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墙板本体内设置多根横向钢筋,均匀分布的横向钢筋可以令墙板本体上各部分的应力点分布均匀,提高了墙板本体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段横向段上套接有首尾闭合的加强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环补强了横向段的强度,以提高了横向钢筋的抗弯曲能力,横向钢筋不易被折断;同时,在浇筑混凝土成形后,加强环留在墙板本体内,加强了墙板本体的强度。同时,加强环可以勒紧两段横向段,以便将钩接结构与横杆卡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强环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所述加强环沿所述横向段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加强环进一步加强了横向段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横向段的抗弯曲能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异型钢筋架包括三根相互平行且端部通过连接钢筋相互连接的竖直钢筋,三根竖直钢筋之间间隔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成三角形分布的三根竖直钢筋具有较强的稳定结构,异型钢筋架具有较强的抗弯曲能力,进一步提高了相邻墙板本体预固定时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异型钢筋架从相互平行的两段横向段之间穿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异型钢筋架位于相互平行的两段横向段之间,在两段横向段受到挤压收缩时,异型钢筋架和加强环将横向段夹紧在两者之间,以使得两段横向段的形状不一发生改变,以便拼接时,钩接结构与横杆的对准。呈十字设置的异型钢筋架和横向钢筋在浇筑混凝土成型后,异型钢筋架和横向钢筋之间具有相互的制约力,提高了墙板本体的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将钩状结构与横杆勾接,实现了相邻两个墙板本体之间的预固定,以使得相邻两块墙板本体之间具有对拉力,加强相邻两块墙板本体的连接强度,在相邻两块墙板本体拼接处浇筑混凝土成形,预埋在墙板本体内的横向钢筋加强了墙板本体的强度。将勾接杆与横向段铰接,以使得在滑动横向段令钩接结构与横杆勾接时,勾接杆在抵接到横杆时,受到横杆的压力以向横向段收拢,继续推动横向段直到勾接杆越过横杆时,勾接杆在弹力件的作用下张开,往回拉动横向段以使得横向卡入勾接杆和横向段形成的锐角处,钩接结构不易与横杆脱离。两段平行放置的横向段,在横向钢筋滑动时,横向段不易绕轴转动;

2.在拼接竖直方向的墙板本体时,将异型钢筋架插入到插孔内,实现竖直方向拼接的两块墙板本体预固定,在相邻两块墙板本体拼接处浇筑混凝土成形,以使得相邻两块墙板本体连接稳固,同时也缩短了预制墙板生产施工周期。异型钢筋架具有较佳的抗弯曲力,将异型钢筋架的一端插接于相邻的墙板本体,加强了墙板本体拼接处的抗剪力,相邻墙板本体连接稳固;

3.异型钢筋架位于相互平行的两段横向段之间,在两段横向段受到挤压收缩时,异型钢筋架和加强环将横向段夹紧在两者之间,以使得两段横向段的形状不一发生改变,以便拼接时,钩接结构与横杆的对准。呈十字设置的异型钢筋架和横向钢筋在浇筑混凝土成型后,异型钢筋架和横向钢筋之间具有相互的制约力,提高了墙板本体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异型钢筋架从两段横向段之间穿过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看见插孔的示意图。

图中,1、墙板本体;2、钢筋组;21、横向钢筋;211、横向段;212、勾接杆;213、夹板;214、转轴;22、异型钢筋架;221、竖直钢筋;222、连接钢筋;3、横杆;4、扭簧;5、加强环;6、横槽;7、灌浆孔;8、插孔;9、竖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墙板结构,包括若干相互拼接并浇筑构成整体结构的墙板单元,墙板单元包括墙板本体1和预埋于墙板本体1内的钢筋组2,钢筋组2包括若干的横向钢筋21,横向钢筋21包括两段相互平行的横向段211,横向段211与墙板本体1滑动连接,横向段211的两端均穿透墙板本体1的侧边,横向段211的一端固定有钩状结构,两根横向段211远离钩状结构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圆弧型的横杆3,钩状结构与横杆3勾接。将钩状结构与横杆3勾接并浇筑混凝土成形,相连墙板本体1内的横向钢筋21之间具有对拉力,可以实现预固定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加强相邻墙板本体1的连接强度。

两根横向段211的钩状结构位于墙板本体1的同侧。以两倍的拉力拉住横杆3。

参照图2和图3,钩状结构包括与横向段211端部铰接的勾接杆212,勾接杆212与横向段211之间形成锐角,勾接杆212与横向段211之间的锐角处固定有驱动勾接杆212往远离横向段211方向运动的扭簧4。勾接杆212与横向段211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夹角。

参照图2和图3,横向段211的端部的两侧各焊接有一块夹板213,两块夹板213相对放置且两块夹板213之间形成有间隙,勾接杆212的一端伸进两块夹板213之间的空隙处,勾接杆212与横向段211的端部之间有留有间距。其中一块夹板213上穿设有转轴214,转轴214依次穿过其中一块夹板213、勾接杆212和另一块夹板213,转轴214与勾接杆212转动连接。扭簧4的套接在勾接杆212和其中一块夹板213之间,扭簧4的一端与勾接杆2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其中一块夹板213固定连接。勾接杆212竖直朝向地面。勾接杆212抵接到横杆3时,横杆3克服扭簧4的扭力将勾接杆212往横向段211方向推,直到勾接杆212越过横杆3时,勾接杆212在扭簧4的复位作用下,重新复位,并在横向钢筋21往回拉的过程中,勾住横杆3。操作一步便可实现两段横向段211上的钩接结构同时与横杆3勾接,加快了施工效率。

参照图2和图3,若干横向钢筋21从墙板本体1的一端到另一端均匀间隔分布。各应力点分布均匀,提高了墙板本体1的强度,提高了预固定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2和图3,每根横向钢筋21的两段横向段211上均套接有刚性的首尾闭合的加强环5。提高了横向钢筋21的抗弯性能。

参照图2和图3,加强环5有若干,若干个加强环5沿从横向段211的一端到另一端均匀间隔分布。进一步提高横向段211的抗弯性能。

参照图2和图3,墙板本体1上开有两端贯通的横槽6,横向钢筋21放置在横槽6内,横向钢筋21的运动方向与横槽6的长度方向一致。给横向钢筋21的滑动提供了空间。

参照图2和图3,钢筋组2还包括竖直穿设于墙板本体1的异型钢筋架22,加强了墙板本体1的抗剪力。

参照图2和图3,异型钢筋架22从横向钢筋21的两段横向段211之间的间隙穿过,异型钢筋架22与加强环5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留有间距,两段横向段211夹紧在异型钢筋架22的两侧。提高了横向钢筋21的抗弯能力。

参照图2和图3,墙板本体1开有一端贯通的竖槽9,异型钢筋架22放置在竖槽9内,竖槽9与横槽6连通。有利于往竖槽9内灌浆,以将异型钢筋架22与墙板本体1固定。

参照图4,墙板本体1的侧面开有灌浆孔7,灌浆孔7与横槽6连通。以便往横槽6内灌混凝土。

参照图4,异型钢筋架22的一端穿透墙板本体1的一端,相邻的墙板本体1的端部凹陷有插孔8,异型钢筋与插孔8插接。对竖直拼接的相邻墙板本体1实现竖直方向的预固定,提高了相邻墙板本体1连接处的抗剪力。

参照图4,异型钢筋架22有若干个,提高了墙板本体1的强度,异型钢筋架22从墙板本体1的一侧到另一侧均匀间隔分布。各应力点分布均匀。

参照图4,异型钢筋架22包括三根相互平行且端部通过连接钢筋222依次连接的竖直钢筋221,三根竖直钢筋221彼此之间均间隔放置,三根竖直钢筋221之间围成三角形结构。异型钢筋架22不易弯折。

本实施例的工况及实施原理为:

在进行横向的两块墙板本体1成型固定作业时,将相邻两块墙板本体1的侧边对准,然后往相邻墙板本体1的方向推动横向钢筋21,直到钩接结构勾接在横杆3上,实现相邻本体的预固定,然后通过在相邻墙板本体1之间浇筑混凝土成型固定。然后再进行竖直方向的两个墙板本体1之间的固定,将异型钢筋架22对准插孔8并将异型钢筋架22伸出墙板本体1的一端插入到插孔8内,实现竖直方向两块墙板本体1的预固定,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从灌浆孔7处灌入混凝土以使得混凝土灌满横槽6和竖槽9,进而将异型钢筋架22和横向钢筋21固定在墙板本体1上。异型钢筋架22提高了墙板本体1的抗剪力,相邻墙板本体1上的横向钢筋21对拉,从而提高了相邻墙板本体1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墙板本体1的抗弯曲能力。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