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车辅助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0156发布日期:2021-01-15 11:29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搅拌车辅助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搅拌车辅助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搅拌车是用来运送建筑用混凝土的专用卡车,在运输过程中会始终保持搅拌筒转动,以保证所运载的混凝土不会凝固,运送至目的地后将混凝土卸出,并用水冲洗搅拌筒内部,防止残余混凝土硬化占用空间,使搅拌筒的容积越来越少。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搅拌车在输送混凝土时存在以下缺陷:

当搅拌车发生故障时,如液压泵损坏时,搅拌车将无法自主卸料,进一步导致混凝土硬化而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搅拌车辅助卸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搅拌车因发生故障而无法自主卸料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搅拌车辅助卸料装置,包括:动力机构;液压油箱;径向柱塞泵,一端与所述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液压油箱连接,以将液压油箱内的液压油输送至搅拌车上的液压马达处,并带动液压马达转动。

其中,所述搅拌车辅助卸料装置还包括输送管路,用于液压油的输送,所述输送管路上设有换向阀和溢流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管路包括:

第一支管,连通在所述换向阀p口与径向柱塞泵p口之间;

第二支管,连通在所述换向阀t口与液压油箱之间;

第三支管,连通在所述换向阀a口与液压马达a口之间;

第四支管,连通在所述换向阀b口与液压马达b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输送管路还包括:第五支管,连通在所述液压油箱与液压马达的t口之间。

其中,所述动力机构选自汽油机、柴油机、电动机中的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车辅助卸料装置还包括:车架,用于固定安装所述动力机构、液压油箱、径向柱塞泵、换向阀以及溢流阀;所述车架的底端设有行走轮,所述车架的一侧设有扶手。

优选地,所述车架为框架结构,所述动力机构、液压油箱以及径向柱塞泵均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的内部,所述换向阀和溢流阀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的顶端。

更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径向柱塞泵以及液压油箱沿框架结构内部依次设置。

优选地,所述液压油箱呈倒l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搅拌车的辅助卸料,当搅拌车因为液压马达损坏而无法卸料时,将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油箱与搅拌车上的液压马达连接,启动动力机构带动径向柱塞泵工作,从而将液压油箱内的油液压输送至搅拌车上的液压马达上,并带动液压马达工作,从而完成卸料。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动力机构、液压油箱、径向柱塞泵、换向阀以及溢流阀设置在车架上,车架底端设置行走轮,车架一侧设置扶手,方便移动整个装置到搅拌车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搅拌车辅助卸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搅拌车辅助卸料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顶”、“底”、“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说明书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需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为了解决现有搅拌车因发生故障而不能实现自主卸料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搅拌车辅助卸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动力机构1、径向柱塞泵2、以及液压油箱3。

具体的,所述径向柱塞泵2的左端与所述动力机构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液压油箱3连接,本实施例通过输送管路将液压油箱3内的液压油输送至搅拌车上的液压马达处,并带动液压马达转动,本实施例的输送管路上还设有换向阀4和溢流阀40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输送管路包括:第一支管501、第二支管502、第三支管503、第四支管504以及第五支管505。

具体的,如图1和2所示,所述第一支管501连通在所述换向阀4的p口与径向柱塞泵2的p口(进油口)之间;所述第二支管502连通在所述换向阀4的t口(回油口)与液压油箱3之间;所述第三支管503连通在所述换向阀4的a口与液压马达a口之间;所述第四支管504连通在所述换向阀4的b口与液压马达b口之间;所述第五支管505连通在所述液压油箱3与液压马达的t口之间,以实现液压油的回流。

液压油箱3内的液压油经过径向柱塞泵2的p口、第一支管501出油至换向阀4的p口,然后液压油经过换向阀4的a口、第三支管503输送至液压马达的a口,带动液压马达转动;经换向阀4换向,液压油经过换向阀4的b口、第四支管504输送至液压马达的b口,带动液压马达转动,液压马达处的液压油经过第五支管505回流至液压油箱3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1为汽油机,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也可选用柴油机、电动机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另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液压油箱3呈倒l型结构,但是并不局限于此。

为了方便移动整个辅助卸料装置,所述动力机构1、液压油箱3、径向柱塞泵2、换向阀4以及溢流阀401均安装在车架6上,如图1和2所示,所述车架6为框架结构,本实施例的车架6为不规则形状的框架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为矩形框架结构,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动力机构1、液压油箱3以及径向柱塞泵2均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的内部,所述换向阀4和溢流阀401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的顶端,所述动力机构1、径向柱塞泵2以及液压油箱3沿框架结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

所述车架6的底端还设有行走轮601,所述车架6的右侧设有扶手602,方便推动或拉动辅助卸料装置至搅拌车处。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搅拌车辅助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力机构;液压油箱;

径向柱塞泵,一端与所述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液压油箱连接,以将液压油箱内的液压油输送至搅拌车上的液压马达处,并带动液压马达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车辅助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送管路,用于液压油的输送,所述输送管路上设有换向阀和溢流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车辅助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路包括:

第一支管,连接在所述换向阀p口与径向柱塞泵p口之间;

第二支管,连接在所述换向阀t口与液压油箱之间;

第三支管,连接在所述换向阀a口与液压马达a口之间;

第四支管,连接在所述换向阀b口与液压马达b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车辅助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路还包括:

第五支管,连接在所述液压油箱与液压马达的t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车辅助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选自汽油机、柴油机、电动机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车辅助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车架,用于固定安装所述动力机构、液压油箱、径向柱塞泵、换向阀以及溢流阀;

所述车架的底端设有行走轮,所述车架的一侧设有扶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车辅助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为框架结构,所述动力机构、液压油箱以及径向柱塞泵均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的内部,所述换向阀和溢流阀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的顶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搅拌车辅助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径向柱塞泵以及液压油箱沿框架结构内部依次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搅拌车辅助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箱呈倒l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搅拌车辅助卸料装置,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包括:动力机构;液压油箱;径向柱塞泵,一端与所述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液压油箱连接,以将液压油箱内的液压油输送至搅拌车上的液压马达处,并带动液压马达转动。当搅拌车因为液压泵损坏而无法卸料时,将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油箱与搅拌车上的液压马达连接,启动动力机构带动径向柱塞泵工作,从而将液压油箱内的油液压输送至搅拌车上的液压马达上,并带动液压马达工作,从而完成卸料。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建
技术研发日:2020.04.02
技术公布日:2021.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