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动联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594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转动联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家具的联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折叠家具的可转动联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具中,折叠家具由于体积小,占用空间小而受到广大使用者的青睐。现有的应用于折叠家具的可转动联接装置,如图7所示,一般包括两枢接杆112和联接件110,两枢接杆112组成X形枢接杆组,联接件110基体114为夹置于的枢接处两根枢接杆112′和112″之间的片状物,基体114内含一个三角形区域,三角形的一个顶角处设与该枢接杆组枢接的枢接孔,三角形的另一个顶角处向一个侧面形成与该枢接杆组中一根枢接杆112′连接的第一凸耳部116,三角形的第三个顶角处向另一个侧面形成在该枢接杆组完全展开状态顶抵另一根枢接杆112″的第二凸耳部118。一根枢接杆112′固定插接于第一凸耳部116内;另一根枢接杆112″通过一枢轴穿过枢接杆112和三角形的枢接孔形成可转动联接;第二凸耳部118成为枢接杆112″的转动限位结构。该可转动联接装置存在有如下的缺点其一,该可转动联接装置的两枢接杆在转动过程中,容易夹到使用者的手指;其二,该可转动联接装置的所有支撑力最后都集中于第一凸耳部、第二凸耳部,安全性不高,凸耳部容易损坏,从而伤害了正在使用的使用者;其三,该可转动联接装置只能枢接两枢接杆,不能枢接三根枢接杆或三根以上枢接杆;其四,该联接件加工难度大,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转动联接牢固可靠的使用安全的一种应用于折叠家具的可转动联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可转动联接装置,它至少包括联接件,其基体为圆球,基体上至少开有流腰形的第一纵向限位通槽、第二纵向限位通槽;第一枢接杆,其枢接于第一纵向限位通槽内;第二枢接杆,其枢接于第二纵向限位通槽内;第一枢接杆、第二枢接杆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异面交错。本实用新型的可转动联接装置,在折叠时,第一枢接杆、第二枢接杆纵向平行并收拢于一起,合拢紧凑,体积小,占用空间小;在展开时,第一枢接杆、第二枢接杆分别位于第一纵向限位通槽、第二纵向限位通槽内;通过纵向限位通槽的侧面顶抵处于完全展开状态的枢接杆,结构简单,枢接牢固可靠;收叠两枢接杆时不会夹手指,使用安全;两纵向限位通槽为流腰形,可限制两枢接杆的最大展开角度;两枢接杆异面交错,枢接杆展开过程中不会发生打叉现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纵向限位通槽包括槽口宽窄不等的第一顶抵槽、第二顶抵槽,第一顶抵槽的窄槽口与第二顶抵槽的窄槽口对接,第一顶抵槽的一侧面与第二顶抵槽的相对的一侧面配合形成一顶抵处于完全展开状态的第一枢接杆的限位结构;所述的第二纵向限位通槽包括槽口宽窄不等的第三顶抵槽、第四顶抵槽,第三顶抵槽的窄槽口与第四顶抵槽的窄槽口对接,第三顶抵槽的一侧面与第四顶抵槽的相对的一侧面配合形成一顶抵处于完全展开状态的第二枢接杆的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顶抵槽的一侧面与第二顶抵槽的相对的一侧面配合形成一顶抵处于完全展开状态的第一枢接杆的限位结构,限位牢固可靠,结构简单;第三顶抵槽的一侧面与第四顶抵槽的相对的一侧面配合形成一顶抵处于完全展开状态的第二枢接杆的限位结构,限位牢固可靠,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顶抵槽和第二顶抵槽相对于第一枢接杆的枢接销对称设置,第一顶抵槽的窄槽口的宽度等于第一枢接杆直径;所述的第三顶抵槽和第四顶抵槽相对于第二枢接杆的枢接销对称设置,第三顶抵槽的窄槽口的宽度等于第二枢接杆直径。本实用新型第一顶抵槽、第二顶抵槽的窄槽口的宽度均等于第一枢接杆直径,联接牢固,安全性高;第一顶抵槽和第二顶抵槽相对于第一枢接杆的枢接销对称设置,枢接杆在处于最大展开角度时,第一枢接杆与两顶抵槽侧面之间的压力组成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整个折叠家具牢固,可靠;第三顶抵槽、第四顶抵槽的窄槽口的宽度均等于第二枢接杆直径,联接牢固,安全性高;第三顶抵槽和第四顶抵槽相对于第二枢接杆的枢接销对称设置,枢接杆在处于最大展开角度时,枢接杆与两顶抵槽侧面之间的压力组成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整个折叠家具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体上进一步开有流腰形的第三纵向限位通槽;第三枢接杆,其枢接于第三纵向限位通槽内;第一枢接杆、第二枢接杆、第三枢接杆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异面交错。本实用新型的可转动联接装置,可联接三根枢接杆,且联接强度高,联接牢固可靠;第一枢接杆、第二枢接杆、第三枢接杆,三枢接杆展开过程中不会发生打叉现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三纵向限位通槽包括槽口宽窄不等的第五顶抵槽、第六顶抵槽,第五顶抵槽的窄槽口与第六顶抵槽的窄槽口对接,第五顶抵槽的一侧面与第六顶抵槽的相对的一侧面配合形成一顶抵处于完全展开状态的第三枢接杆的限位结构;所述的第五顶抵槽和第六顶抵槽相对于第三枢接杆的枢接销对称设置,第五顶抵槽的窄槽口的宽度等于第三枢接杆直径。本实用新型的第五顶抵槽的一侧面与第六顶抵槽的相对的一侧面配合形成一顶抵处于完全展开状态的第三枢接杆的限位结构,限位牢固可靠,结构简单;第五顶抵槽和第六顶抵槽相对于第三枢接杆的枢接销对称设置,枢接杆在处于最大展开角度时,枢接杆与两顶抵槽侧面之间的压力组成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整个折叠家具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体上进一步开有流腰形的第四纵向限位通槽;第四枢接杆,其枢接于第四纵向限位通槽内;第一枢接杆、第二枢接杆、第三枢接杆、第四枢接杆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异面交错。本实用新型的可转动联接装置,可联接四根枢接杆或四根以上的枢接杆,且联接强度高,联接牢固可靠;第一枢接杆、第二枢接杆、第三枢接杆、第四枢接杆,四枢接杆展开过程中不会发生打叉现象(既打不开四枢接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四纵向限位通槽包括槽口宽窄不等的第七顶抵槽、第八顶抵槽,第七顶抵槽的窄槽口与第八顶抵槽的窄槽口对接,第七顶抵槽的一侧面与第八顶抵槽的相对的一侧面配合形成一顶抵处于完全展开状态的第四枢接杆的限位结构;所述的第七顶抵槽和第八顶抵槽相对于第四枢接杆的枢接销对称设置,第七顶抵槽的窄槽口的宽度等于第四枢接杆直径。本实用新型的第七顶抵槽的一侧面与第八顶抵槽的相对的一侧面配合形成一顶抵处于完全展开状态的第四枢接杆的限位结构,限位牢固可靠,结构简单;第七顶抵槽和第八顶抵槽相对于第四枢接杆的枢接销对称设置,枢接杆在处于最大展开角度时,枢接杆与两顶抵槽侧面之间的压力组成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整个折叠家具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体的上下面设为平面,且基体上开有纵向工艺通孔。本实用新型基体上设置有工艺通孔便于塑料加工。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工艺通孔便于塑料加工,所述的第一枢接杆通过铆钉铆接于第一纵向限位通槽内;第二枢接杆通过铆钉铆接于第二纵向限位通槽内;第三枢接杆通过铆钉铆接于第三纵向限位通槽内;第四枢接杆通过铆钉铆接于第四纵向限位通槽内。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工艺通孔可把枢接杆通过铆钉而可转动联接于联接件;本实用新型的枢接杆铆接于联接件,铆接加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顶抵槽、第二顶抵槽、第三顶抵槽、第四顶抵槽、第五顶抵槽、第六顶抵槽、第七顶抵槽、第八顶抵槽的两侧面均设置为圆滑弧形面。本实用新型斜面设置为圆滑弧形面耐磨,使用寿命高。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其一,本实用新型的可转动联接装置,在展开时,枢接牢固,可靠,在折叠时,合拢紧凑,体积小;其二,本实用新型的可转动联接装置,在使用时不会夹到使用者的手指,使用安全;其三,按照上述的结构,使用者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即可设计出联接件开有第五纵向限位通槽和第五枢接杆的联接装置或具有更多纵向限位通槽和更多枢接杆的联接装置,本可转动接装置的联接件至少具有两个纵向限位通槽以及至少两个枢接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联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联接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可转动联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可转动联接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可转动联接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联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已有技术的可转动联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一种可转动联接装置,如图1、2、3、4、5所示,包括联接件10以及第一枢接杆12、第二枢接杆12′、第三枢接杆12″和第四枢接杆12。联接件12的基体14为一圆球,基体14具有流腰形的第一纵向限位通槽16、第二纵向限位通槽16′、第三纵向限位通槽16″以及第四纵向限位通槽16。
第一枢接杆12、第二枢接杆12′、第三枢接杆12″以及第四枢接杆12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异面交错。
第一纵向限位通槽16包括槽口宽窄不等的第一顶抵槽18、第二顶抵槽20,第一顶抵槽18的窄槽口与第二顶抵槽20的窄槽口对接,第一顶抵槽18的一侧面与第二顶抵槽20的相对的一侧面配合形成一顶抵处于完全展开状态的第一枢接杆12的限位结构。第一顶抵槽18和第二顶抵槽20相对于第一枢接杆12的枢接销对称设置,第一顶抵槽18、第二顶抵槽20的窄槽口的宽度均等于第一枢接杆12直径。
第二纵向限位通槽16′包括槽口宽窄不等的第三顶抵槽18′、第四顶抵槽20′,第三顶抵槽18′的窄槽口与第四顶抵槽20′的窄槽口对接,第三顶抵槽18′的一侧面与第四顶抵槽20′的相对的一侧面配合形成一顶抵处于完全展开状态的第二枢接杆12′的限位结构。第三顶抵槽18′和第四顶抵槽20′相对于第二枢接杆12′的枢接销对称设置,第三顶抵槽18′、第四顶抵槽20′的窄槽口的宽度均等于第二枢接杆12′直径。
第三纵向限位通槽16″包括槽口宽窄不等的第五顶抵槽18″、第六顶抵槽20″,第五顶抵槽18″的窄槽口与第六顶抵槽20″的窄槽口对接,第五顶抵槽18″的一侧面与第六顶抵槽20″的相对的一侧面配合形成一顶抵处于完全展开状态的第三枢接杆12″的限位结构。第五顶抵槽18″和第六顶抵槽20″相对于第三枢接杆12″的枢接销对称设置,第五顶抵槽18″、第六顶抵槽20″的窄槽口的宽度均等于第三枢接杆12″直径。
第四纵向限位通槽16包括槽口宽窄不等的第七顶抵槽18、第八顶抵槽20,第七顶抵槽18的窄槽口与第八顶抵槽20的窄槽口对接,第七顶抵槽18的一侧面与第八顶抵槽20的相对的一侧面配合形成一顶抵处于完全展开状态的第四枢接杆12的限位结构;第七顶抵槽18和第八顶抵槽20相对于第四枢接杆12的枢接销对称设置,第七顶抵槽18、第八顶抵槽20的窄槽口的宽度均等于第四枢接杆20直径。
基体14的上下面设为平面,且基体14上开有纵向工艺通孔22。第一枢接杆12通过铆钉铆接于第一纵向限位通槽16内;第二枢接杆12`通过铆钉铆接于第二纵向限位通槽16′内;第三枢接杆12″通过铆钉铆接于第三纵向限位通槽16″内;第四枢接杆12通过铆钉铆接于第四纵向限位通槽16内。每一枢接杆都通过铆钉穿过枢接杆以及联接件10到达工艺通孔22而铆接。
第一顶抵槽16、第二顶抵槽20、第三顶抵槽16′、第四顶抵槽20′、第五顶抵槽16″、第六顶抵槽20″、第七顶抵槽16、第八顶抵槽20的两侧面均设置为圆滑弧形面或平面。第一纵向限位通槽16、第二纵向限位通槽16′、第三纵向限位通槽16″、第四纵向限位通槽16的结构相同,且第一纵向限位通槽16、第二纵向限位通槽16′、第三纵向限位通槽16″、第四纵向限位通槽16分别对称位于基体14的四个方向。
如图3、4、5所示,一种折叠椅架24,其上的可转动联接装置如上述的可转动联接装置,折叠椅架24的第一枢接杆12、第二枢接杆12′、第三枢接杆12″和第四枢接杆12上端部均设置有定位件26,下端部均设置有堵头28。
在与该折叠椅架24配合的椅布上开有四个定位孔,四个定位件26与四个定位孔分别固连。
位于后侧的两枢接杆既第三枢接杆12″和第四枢接杆12的上端部还可垂直向上延伸成靠背30。在与该折叠椅架24配合的靠背布上的两侧边设有套孔,两靠背26分别穿进两套孔内,并固连。
本实施例是以应用于椅子为例,但并不以应用于椅子为限,本实施例还可应用于如帐篷支架、桌子支架等折叠家具领域或野营家具领域。
实施例二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转动联接装置,如图6所示,包括联接件10以及第一枢接杆12、第二枢接杆12′。联接件12的基体14为一圆球,基体14开有流腰形的第一纵向限位通槽16以及第二纵向限位通槽16′。
第一枢接杆12、第二枢接杆12′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异面交错。
第一纵向限位通槽16包括槽口宽窄不等的第一顶抵槽18、第二顶抵槽20,第一顶抵槽18的窄槽口与第二顶抵槽20的窄槽口对接,第一顶抵槽18的一侧面与第二顶抵槽20的相对的一侧面配合形成一顶抵处于完全展开状态的第一枢接杆12的限位结构。第一顶抵槽18和第二顶抵槽20相对于第一枢接杆12的枢接销对称设置,第一顶抵槽18、第二顶抵槽20的窄槽口的宽度均等于第一枢接杆12直径。
第二纵向限位通槽16′包括槽口宽窄不等的第三顶抵槽18′、第四顶抵槽20′,第三顶抵槽18′的窄槽口与第四顶抵槽20′的窄槽口对接,第三顶抵槽18′的一侧面与第四顶抵槽20′的相对的一侧面配合形成一顶抵处于完全展开状态的第二枢接杆12′的限位结构。第三顶抵槽18′和第四顶抵槽20′相对于第二枢接杆12′的枢接销对称设置,第三顶抵槽18′、第四顶抵槽20′的窄槽口的宽度均等于第二枢接杆12′直径。
基体14的上下面设为平面。可通过一销轴穿过第一枢接杆12、第二枢接杆12′以及联接件10而把第一枢接杆12、第二枢接杆12′枢接于联接件10。
第一顶抵槽16、第二顶抵槽20、第三顶抵槽16′、第四顶抵槽20′的两侧面均设置为圆滑弧形面或平面。
第一纵向限位通槽16、第二纵向限位通槽16′的结构相同,且第一纵向限位通槽16、第二纵向限位通槽16′分别对称位于基体14的两个方向。
本实施例所述的枢接联接装置的应用可参照实施例一所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转动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包括联接件,其基体为圆球,基体上至少开有流腰形的第一纵向限位通槽、第二纵向限位通槽;第一枢接杆,其枢接于第一纵向限位通槽内;第二枢接杆,其枢接于第二纵向限位通槽内;第一枢接杆、第二枢接杆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异面交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纵向限位通槽包括槽口宽窄不等的第一顶抵槽、第二顶抵槽,第一顶抵槽的窄槽口与第二顶抵槽的窄槽口对接,第一顶抵槽的一侧面与第二顶抵槽的相对的一侧面配合形成一顶抵处于完全展开状态的第一枢接杆的限位结构;所述的第二纵向限位通槽包括槽口宽窄不等的第三顶抵槽、第四顶抵槽,第三顶抵槽的窄槽口与第四顶抵槽的窄槽口对接,第三顶抵槽的一侧面与第四顶抵槽的相对的一侧面配合形成一顶抵处于完全展开状态的第二枢接杆的限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动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顶抵槽和第二顶抵槽相对于第一枢接杆的枢接销对称设置,第一顶抵槽的窄槽口的宽度等于第一枢接杆直径;所述的第三顶抵槽和第四顶抵槽相对于第二枢接杆的枢接销对称设置,第三顶抵槽的窄槽口的宽度等于第二枢接杆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转动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体上进一步开有流腰形的第三纵向限位通槽;第三枢接杆,其枢接于第三纵向限位通槽内;第一枢接杆、第二枢接杆、第三枢接杆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异面交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转动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纵向限位通槽包括槽口宽窄不等的第五顶抵槽、第六顶抵槽,第五顶抵槽的窄槽口与第六顶抵槽的窄槽口对接,第五顶抵槽的一侧面与第六顶抵槽的相对的一侧面配合形成一顶抵处于完全展开状态的第三枢接杆的限位结构;所述的第五顶抵槽和第六顶抵槽相对于第三枢接杆的枢接销对称设置,第五顶抵槽的窄槽口的宽度等于第三枢接杆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转动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体上进一步开有流腰形的第四纵向限位通槽;第四枢接杆,其枢接于第四纵向限位通槽内;第一枢接杆、第二枢接杆、第三枢接杆、第四枢接杆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异面交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转动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纵向限位通槽包括槽口宽窄不等的第七顶抵槽、第八顶抵槽,第七顶抵槽的窄槽口与第八顶抵槽的窄槽口对接,第七顶抵槽的一侧面与第八顶抵槽的相对的一侧面配合形成一顶抵处于完全展开状态的第四枢接杆的限位结构;所述的第七顶抵槽和第八顶抵槽相对于第四枢接杆的枢接销对称设置,第七顶抵槽的窄槽口的宽度等于第四枢接杆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转动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体的上下面设为平面,且基体上开有纵向工艺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枢接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枢接杆通过铆钉铆接于第一纵向限位通槽内;第二枢接杆通过铆钉铆接于第二纵向限位通槽内;第三枢接杆通过铆钉铆接于第三纵向限位通槽内;第四枢接杆通过铆钉铆接于第四纵向限位通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枢接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顶抵槽、第二顶抵槽、第三顶抵槽、第四顶抵槽、第五顶抵槽、第六顶抵槽、第七顶抵槽、第八顶抵槽的两侧面均设置为圆滑弧形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家具的联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折叠家具的可转动联接装置。本实用新型可转动联接装置,它至少包括联接件,其基体为圆球,基体上至少开有流腰形的第一纵向限位通槽、第二纵向限位通槽;第一枢接杆,其枢接于第一纵向限位通槽内;第二枢接杆,其枢接于第二纵向限位通槽内;第一枢接杆、第二枢接杆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异面交错。本实用新型的可转动联接装置在展开时,枢接牢固,可靠,在折叠时,合拢紧凑,体积小;本实用新型的可转动联接装置,在使用时不会夹到使用者的手指,使用安全。
文档编号A47B3/00GK2809310SQ20042003991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6日
发明者李良先 申请人:厦门进雄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