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7509阅读:7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铰链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锁紧机构,尤其指一种内置式的铰链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铰链锁紧装置一般包括上铰链、下铰链、铰链轴、轴销及旋转锁紧手柄,上、下铰链一端通过铰链轴而将两者铰接在一起,铰链轴上套有具偏心轮结构的手柄,该轴销包括与手柄连接一体的轴体,及连接于该轴体末端的扣持体,且上、下铰链非铰接端对应轴销的扣持体位置设有扣持槽,通过偏心手柄的转动使扣持体与扣持槽扣持或脱离,从而使上、下铰链达到锁紧或打开。然而,此种锁紧机构具有如下缺点1.手柄设于上、下铰链的铰接端,则铰链打开时易触碰该手柄而导致相互碰伤;2.该手柄易受不当外力而使手柄旋转而使锁紧失效,从而不得不另增加安全勾装置;3.因手柄套设于铰链轴上,所以使铰链铰接端套设于铰链轴上的中空轴体的长度变短,从而减小了该段轴体强度,进而更易使该铰链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紧安全、锁紧力强且结构小巧的铰链锁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铰链锁紧装置包括包括上铰链、下铰链、轴销、铰链轴及弹性件,上铰链与下铰链一端通过铰链轴铰接,轴销包括轴体,轴体上设有第二挡止体,该轴体包括第一轴体,第一轴体具有圆台状的配合段,上铰链设置有挡止壁,轴体穿设该挡止壁,下铰链设有夹持体,该夹持体设有通槽,且该通槽与第一轴体的配合段配合,弹性件两端分别与设于上铰链的第一挡止体及设置于轴体上的第二挡止体抵接。
所述的弹性件套设于轴体上,第一挡止体为设于上铰链的挡止壁,第二挡止体为固设于轴体上的卡紧装置。
所述的轴体远离铰链轴的一端设有收容槽,弹性件是容置于该收容槽内,第二挡止体是该收容槽的内侧壁,第一挡止体固设于上铰链。
所述通槽为阶梯槽,其包括上部通槽和下部通槽,下部通槽具有锥度,第一轴体的配合段与下部通槽配合,且该配合段的宽度大于上部通槽内侧壁的间距。
所述的轴销还连接有把手,该把手套接在轴体远离铰链轴的一端。
所述的的轴体与挡止壁是螺纹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因为该铰链锁紧装置的把手设置于上、下铰链的非铰接端,则在铰链打开时不会触碰到该把手,且下铰链套设铰链轴的中空轴体的长度较长而增加了强度;2)该上、下铰链通过在水平方向上施力而实现开启或锁紧,所以不易因受不当的外力而破坏锁紧状态,从而保证锁紧安全;3)因为轴体和挡止壁之间是螺纹配合,所以增加了上、下铰链之间的锁紧力,能更加有效的防止轴销脱离。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铰链锁紧装置处于锁紧状态时的平面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铰链锁紧装置的轴销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铰链锁紧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铰链锁紧装置第二具体实施方式
的平面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铰链锁紧装置第三具体实施方式
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铰链锁紧装置第三具体实施方式
的轴销的立体图。
图7是图5中上、下铰链锁紧后的主视图。
图8是图7沿G-G方向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铰链锁紧装置包括上铰链1、下铰链2、卡紧装置3、弹性件4、轴销及铰链轴7,上、下铰链1、2一端通过铰链轴7连接而形成铰接,从而使上铰链1可以该铰链轴7为旋转轴相对下铰链2旋转,从而实现上、下铰链1、2之间的打开和闭合。
上铰链1具有一个由侧壁围设成的上凹室11,该上凹室11被于其中央位置突伸设置的挡止壁113分为左、右凹室111、112,挡止壁113上设有一个穿透孔114,该左凹室111远离铰接端的侧壁向上一体突伸设有安装座115,安装座115表面轮廓形成有锥度,于该安装座115上贯穿设有与挡止壁113的穿透孔114共轴心线的另一穿透孔116,且该穿透孔116为圆锥孔。
下铰链2设有由侧壁围设成的下凹室21,该下凹室21远离铰接端的侧壁对应上铰链1的安装座115的位置设有扣合槽211,该扣合槽211的内侧壁具有锥度,该锥度与安装座115表面轮廓的锥度相同,从而使上、下铰链1、2的配合更加稳定,而不会产生晃动。邻近该扣合槽211位置突伸设有夹持体212,夹持体212中间位置为贯通设置,而形成一通槽213,该通槽213为中心对称,在打开该铰链时,该通槽213、上铰链的挡止壁113的穿透孔114,及安装座115的穿透孔116共轴心线。该通槽213大致呈“凸”型,其包括上部通槽2131及下部通槽2132,该上部通槽2131和下部通槽2132的交界处形成台阶部2133。下部通槽2132由通槽213的两相对内侧壁靠近下凹室21底壁的下部形成,且该下部通槽2132具有锥度,从而使下部通槽2132的两相对内侧壁间的间距向扣合槽211方向逐渐减小,上部通槽2131的两内侧壁间为等间距,且上部通槽2131两内侧壁的间距小于下部通槽2132的两内侧壁的间距。当然,上部通槽2131的宽度可以等于下部通槽2132的宽度。
轴销包括轴体5,轴体5呈纵长棒状,包括依次连接的圆台状第一轴体51及圆柱状的第二轴体52,第一轴体51具有锥度,使第一轴体51各处的宽度向第二轴体52的方向逐渐减小,且在纵长向上至少部分第一轴体51的宽度大于下铰链2夹持体212的下部通槽2132内侧壁的间距,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轴体51的锥度与下部通槽2132的锥度大致相同。第二轴体52是自第一轴体51末端的中央位置沿其轴心线向外延伸,其各处的宽度小于下铰链2上部通槽2131的两内侧壁的间距。第二轴体52的末端卡设有弹性件(如弹性套筒或弹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弹簧4,该弹簧4一端抵接在设置于上铰链1上的第一挡止体上,另一端与设置于轴体5上的第二挡止体抵接,第一挡止体为上述的挡止壁113上,第二挡止体为固设在第二轴体52一端的卡紧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卡紧装置为圈状的弹性卡簧3。该轴体5上可连接有把手6,该把手6为塑胶件,其外包于轴体5的一端。当然,该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也可做成整体圆锥形。
该铰链处于锁紧状态时,弹簧4处于压紧状态,上铰链1的具有锥度的安装座115装配于下铰链2对应位置的扣合槽211中,第一轴体51穿过安装座115的穿透孔116,第二轴体52穿过挡止壁113的穿透孔114,此时第一轴体51有部分段长度是位于安装座115和挡止壁113之间,将该段定义为配合段511,夹持体212的下部通槽2132收容该配合段511。因为下部通槽2132的锥度与第一轴体51的锥度基本相同,从而使该第一轴体51的配合段511与下部通槽2132的内侧壁紧密配合,同时由于台阶部2133的约束,而可防止上、下铰链1、2受到不当外力时脱开。
当施力于该轴销的把手6时,使该轴销克服弹簧4的阻力沿水平方向向左拉出一定距离时,则第一轴体51的配合段511完全脱离夹持体212的下部通槽2132,然后转动上铰链1或下铰链2,此时第二轴体52即可从下铰链2的上部通槽2131中转出,从而使上、下铰链1、2打开,完成该锁紧装置的打开动作,此时弹簧4仍处于压紧状态。
闭合铰链时,水平方向向左施力于把手6上,从而克服弹簧4的阻力拉动一定距离直至轴销的第二轴体52能通过下铰链2的上部通槽2131而进入下部通槽2132,松开拉力,则在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轴销的第一轴体51进入夹持体212的下部通槽2132内,此时其配合段511与下部通槽2132配合,而达到锁紧上、下铰链1、2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铰链锁紧装置的轴销的把手6设置于上、下铰链1、2的非铰接端,则在铰链打开时不会触碰到该把手6,且下铰链2套设铰链轴7的中空轴体的长度较长而增加了强度;又该把手6是于水平方向上受力,所以不易因不当的外力而破坏锁紧状态。同时,第一轴体51为圆锥形,所以便于生产制造,而且便于保证其与下部通槽2132的配合精度。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具体实施方式
,其包括上铰链1’、下铰链2’、弹性件4’、轴销及铰链轴7’,上、下铰链1’、2’一端通过铰链轴7’连接而形成铰接。该轴销包括轴体5’,于该轴体5’远离铰链轴7’的一端设有收容槽51’,弹性件4’是容置于该收容槽51’内,且轴体5’对应弹性件4’一端设有第二挡止体,在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该第二挡止体为收容槽51’的内侧壁511’,上铰链1’对应该弹性件4’一端设置有第一挡止体,在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该第一挡止体为固定连接在上铰链1’上的销钉9’,该弹性件4’两端是分别抵接在该内侧壁511’及销钉9’上。该铰链锁紧装置的其它结构及功能如第一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更好的保证上、下铰链之间的锁紧力,可以在第二轴体靠近第一轴体的位置设有外螺纹521、521’,而在上铰链挡止壁的穿透孔内设有内螺纹,从而通过该内、外螺纹的啮合而增加上、下铰链之间的锁紧力,当然,也可在第二轴体上设置内螺纹,而在对应的穿透孔内设置外螺纹。
请参阅图5至图8,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具体实施方式
。该铰链锁紧装置包括上、下铰链1”、2”及轴销,上铰链1”对称设有定位孔12”,该定位孔12”是自上凹室11”的底壁向下延伸,其顶端具有喇叭形开口。下铰链2”设有定位销22”,该定位销22”是自下凹室21”的底壁向上竖直延伸,该定位销22”为中空构造,包括具有锥度的头部221”及纵向贯穿整个定位销22”的弹性孔222”,该弹性孔222”可增加整个定位销22”的弹性。轴销具有蝴蝶状的把手6”及与其一体连接且具有螺纹的轴体5”,该蝶状把手6”便于使用者进行旋转操作。该上、下铰链1”、2”锁紧时,定位销22”头部通过定位孔12”喇叭形开口的导引而进入定位孔12”,从而通过该定位销22”与定位孔12”的配合而增加了上、下铰链1、2锁紧状态时的稳定性,避免上、下铰链1”、2”之间的相对晃动。该铰链锁紧装置的原理及其它结构与第一、第二具体实施方式
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铰链锁紧装置,包括上铰链、下铰链、轴销及铰链轴,上铰链与下铰链一端通过铰链轴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轴销包括轴体,轴体上设有第二挡止体,该轴体包括第一轴体,第一轴体具有圆台状的配合段,上铰链设置有挡止壁,轴体穿设该挡止壁,下铰链设有夹持体,该夹持体设有通槽,且该通槽与第一轴体的配合段配合,弹性件两端分别与设于上铰链的第一挡止体及设置于轴体上的第二挡止体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套设于轴体上,第一挡止体为设于上铰链的挡止壁,第二挡止体为固设于轴体上的卡紧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体远离铰链轴的一端设有收容槽,弹性件是容置于该收容槽内,第二挡止体是该收容槽的内侧壁,第一挡止体固设于上铰链。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铰链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铰链设有由侧壁围设的上凹室,挡止壁突伸设置于该上凹室内,且该上铰链远离铰接端的侧壁上突伸设有安装座,下铰链对应该安装座的位置凹设有扣合槽,该安装座上设有可收容轴体的另一穿透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和扣合槽的配合处具有锥度,且上、下铰链中之一上设有定位孔,其另一元件上对应设有定位销,该定位销与定位孔配合。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铰链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销还连接有把手,该把手套接在轴体远离铰链轴的一端。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铰链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槽具有与第一轴体的配合段的锥度相对应的锥度。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铰链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为阶梯槽,其包括上部通槽和下部通槽,下部通槽具有锥度,第一轴体的配合段与下部通槽配合,且该配合段的宽度大于上部通槽内侧壁的间距。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铰链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体还包括与第一轴体连接设置的第二轴体,该第一轴体远离铰链轴,且至少部分第一轴体的宽度大于下部通槽的宽度,第二轴体的宽度小于上部通槽的内侧壁的间距。
10.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铰链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的轴体与挡止壁是螺纹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铰链锁紧装置包括上铰链、下铰链、轴销、铰链轴及弹性件,上铰链与下铰链通过铰链轴铰接,轴销包括轴体,轴体上设有第二挡止体,该轴体包括第一轴体,第一轴体具有圆台状的配合段,上铰链设置有挡止壁,轴体穿设该挡止壁,下铰链设有夹持体,该夹持体设有通槽,且该通槽与第一轴体的配合段配合,弹性件两端分别与设于上铰链的第一挡止体及设置于轴体上的第二挡止体抵接。因为该铰链锁紧装置的把手设置于上、下铰链的非铰接端,则在铰链打开时不会触碰到该把手,且下铰链套设铰链轴的中空轴体的长度较长而增加了强度;该上、下铰链通过在水平方向上施力而实现开启或锁紧,所以不易因受不当的外力而破坏锁紧状态,从而保证锁紧安全。
文档编号E05D7/00GK2713097SQ20042006069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4日
发明者王彦波 申请人:王彦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