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倾角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863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座椅倾角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座椅靠背支承为可自如调整相对于座椅坐垫的角度的车辆座椅的 座椅倾角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该种座椅倾角调节装置,例如已知记载于专利文献1中的装置。专利文 献1中记载的装置具备被保持在座椅坐垫侧的、具备在前端具有外齿的多个棘爪的下臂; 被转动自如地支承于下臂且固定于座椅靠背侧的、形成了能够与棘爪的外齿啮合的内齿的 上臂。通过改变内齿轮与外齿轮的啮合位置,来调整座椅靠背的倾角。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座椅倾角调节装置,为了使多个棘爪同时从下臂与上臂的旋 转轴朝放射方向移动,具备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具有相对于下臂被配置为旋转自如的凸 轮。在该座椅倾角调节装置中,具备可使座椅靠背大幅旋转的所谓前倾机构,该前倾机构 通常通过使座椅靠背相对座椅坐垫向前方向旋转,使得乘客能够容易地出入后部坐席,并 在大于规定角度后使上臂的内齿与棘爪的外齿不再啮合。该机构具有下述结构在各棘爪 上设置有突起,在上臂上的位于在前倾角度区域与各棘爪的突起对置的位置分别形成抵接 部,阻止棘爪的外齿与上臂的内齿的啮合。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9-18332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装置中,由于在棘爪上沿臂的径向隔开间距地设置有用于将 棘爪保持在非锁定位置的第1栓柱(12)、用于解除棘爪的锁定的第2栓柱(13),因此凸轮 对棘爪的推压部与内齿及外齿的啮合部的距离较大,存在用于保持强度的稳定性较弱的问 题。另外,当欲将推压部配置于外侧时,存在臂的直径变大,不利于空间紧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消除上述的问题而形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 用凸轮在靠近啮合部的位置推压棘爪的车辆用座椅倾角调节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下臂,其被支承 在座椅坐垫侧;上臂,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该下臂转动且被支承在座椅靠背侧;多个棘爪, 其被配设在上述下臂内而能够通过引导壁沿径向移动,并且具有以能够卡定、脱离的方式 与设置在上述上臂的内周的内齿卡合的外齿;凸轮,其通过旋转使得上述棘爪沿径向移动; 释放板,其一体地安装在该凸轮上;以及施力部件,其朝单方向对上述凸轮进行旋转施力, 使上述棘爪由第1棘爪和第2棘爪来构成,该第1棘爪具有与上述凸轮的外周缘上设置的 凸轮面卡合的内面凸轮部、与上述凸轮的侧面设置的卡合突起卡合的棘爪侧槽凸轮部、以 及在上述上臂相对于上述下臂转过规定角度时与上述上臂的内周上设置的突部卡合的卡 合部,该第2棘爪具有与上述凸轮的外周缘上设置的凸轮面卡合的内面凸轮部、以及与上 述释放板上设置的释放板侧槽凸轮部卡合的卡合突起。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使上述棘爪由1个上述第1棘爪和多个上述第2棘爪构成。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将上述释放板形成 为整体呈近似略圆环形而在局部设置扇型的缺口的形状,并在该缺口部位配设上述第1棘 爪,由此使该第1棘爪与上述释放板不发生干涉。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 3的基础上,在设置于上述 棘爪的上述内面凸轮部的中央部及其两侧设置上述凸轮的凸轮面所作用的3个推压部,设 置于上述棘爪的中央部的上述推压部及设置于上述凸轮的锁定旋转方向的靠后侧的上述 推压部,由具有随着上述凸轮朝锁定旋转方向的旋转而接近该凸轮的上述凸轮面的倾斜面 的凸轮面构成,设置于上述凸轮的锁定旋转方向的靠前侧的上述推压部由以上述凸轮的旋 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弧面构成。技术方案5所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 4的基础上,在上述第1棘 爪上形成厚度增大而从上述释放板的端面突出的厚度增大部,在上述上臂上的遍及规定的 角度范围内形成第1凹部和第2凹部,该第1凹部收容上述释放板,该第2凹部具有比该第 1凹部深的深度并收容上述第1棘爪的上述厚度增大部,在上述第1凹部与上述第2凹部的 边界部形成有两处段差部,该段差部与上述第1棘爪的上述厚度增大部抵接,由此将倾角 调节动作范围限制在规定的范围。根据如上述构成的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发明,使多个棘爪由第1棘爪和第2棘爪 来构成,该第1棘爪具有与凸轮的外周缘上设置的凸轮面卡合的内面凸轮部、与凸轮的侧 面设置的卡合突起卡合的棘爪侧槽凸轮部、以及在上臂相对于下臂转过规定角度时与上述 上臂的内周上设置的突部卡合的卡合部,该第2棘爪具有与凸轮的外周缘上设置的凸轮 面卡合的内面凸轮部、以及与释放板上设置的释放板侧槽凸轮部卡合的卡合突起。由此,能 够利用凸轮将棘爪推压到靠近外齿与内齿的啮合部的位置,能够以强力切实地将上臂相对 下臂锁定。从而能够提高座椅靠背的保持强度,能够稳定地保持座椅靠背。而且,相比第1 棘爪能够将第2棘爪形成单纯的平面形状,通过冲压加工制作得出,因此能够削减棘爪制 作成本,无论追加释放板与否,都能够削减座椅倾角调节装置整体的成本。根据如上述构成的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发明,由于将棘爪以1个第1棘爪、多个第 2棘爪构成,从而在每个座椅倾角调节装置中仅设置一个具有内面凸轮部、槽凸轮部、卡合 部的第1棘爪即可,有效地削减棘爪的制作成本。根据如上述构成的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发明,由于将释放板形成为整体呈近似略 圆环形而在局部设置扇型的缺口的形状,并在该缺口部位配设第1棘爪,由此使该第1棘爪 与释放板不发生干涉。因此,能够将第2棘爪与释放板收入进的厚度的范围内,能够在下臂 及上臂的轴线方向的中央部进行棘爪的锁定及非锁定,能够稳定地对棘爪进行锁定及非锁定。根据如上述构成的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发明,在设置于棘爪的内面凸轮部的中央 部及其两侧设置凸轮的凸轮面所作用的3个推压部,设置于棘爪的中央部的推压部及设置 于凸轮的锁定旋转方向的靠后侧的推压部,由具有随着凸轮朝锁定旋转方向的旋转而接近 该凸轮的凸轮面的倾斜面的凸轮面构成,设置于凸轮的锁定旋转方向的靠前侧的推压部由 以上述凸轮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弧面构成。由此,能够利用各棘爪将多个推压部以稳定 的姿势锁定在上臂,能够切实地使各棘爪的外齿啮合于上臂的内齿。
根据如上述构成的技术方案5所涉及的发明,在第1棘爪上形成厚度增大而从释 放板的端面突出的厚度增大部,在上臂上的遍及规定的角度范围内形成第1凹部和第2凹 部,该第1凹部收容释放板,该第2凹部具有比该第1凹部深的深度并收容第1棘爪的上述 厚度增大部,在第1凹部与第2凹部的边界部形成有两处段差部,该段差部与第1棘爪的上 述厚度增大部抵接,由此将倾角调节动作范围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因此调节装置在径向上 不会大型化,能够将倾角调节动作范围限制在规定的范围。而且,不会增大调节装置的直径 而能够任意地增大第1棘爪的厚度增大部与段差部的抵接面积,能够增大抵接强度。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沿图2的1-1线剖切的座椅倾角调节装置的 纵向剖视图。图2是沿图1的2-2线剖切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座椅倾角调节装置的分解图。图4是表示第1棘爪的详细图,其中㈧示出第1棘爪的主视图,(B)示出从B方 向观察的第1棘爪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第2棘爪的详细图,其中㈧示出第2棘爪的主视图、(B)示出从B方 向观察的第2棘爪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座椅倾角调节装置的锁定解除状态的图2的动作状态图。图7是表示座椅倾角调节装置的自由状态的图2的动作状态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座椅倾角调节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图9是沿图8的9-9线剖切的剖视图。图10是图8所示的座椅倾角调节装置的分解图。图1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动作状态的图。10...座椅倾角调节装置、11...下臂、12...上臂、13...座椅坐垫框架、14...座 椅靠背框架、23...内齿、25...突部、30...锁定机构、31A...第1棘爪、31B...第2棘爪、 32. · ·凸轮、33. · ·释放板、33b. · ·缺口、34. · ·施力部件(盘簧)、43. · ·卡合部、44、47. · ·外 齿、45、48···内面凸轮部、46...棘爪侧槽凸轮部、49...卡合突起、50a、50b、50c...推压 部、51...引导壁、53...内周面、55...凸轮面、55a、55b、55c...推压部、57...卡合突起、 59...释放板侧槽凸轮部、60...合叶轴、71...厚度增大部、72...第1凹部、73...第2凹 部、75a、75b. · ·段差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车辆用座椅倾角 调节装置10具备圆盘状的下臂11和上臂12。下臂11固定于座椅坐垫框架13、上臂12固 定于座椅靠背框架14。下臂11具备朝上臂12侧开口的通过不完整冲裁而形成的圆形的凹部21,且在中 心部具有贯通孔11a。下臂11的圆形凹部21具有以上臂12和下臂11的转动轴线01为中 心的内周面21a。上臂12以其外周面12a与下臂11的内周面21a滑动接触的方式与下臂 11嵌合。
另外,上臂12具备朝下臂11侧开口的通过不完整冲裁而形成的圆形的凹部22,且 在中心部具有贯通孔12b。上臂12的圆形凹部22具有以转动轴线01为中心的内周面22a。 在圆形凹部22的内周面22a形成有遍布全周的内齿23。在凹部22的内侧,在与圆形凹部 22同心的圆上通过不完整冲裁形成有圆形的凹部24。在圆形凹部24的内周面24a上,如 图2所示,在圆周上朝向旋转轴线01形成有两处突部25。在下臂11的圆形凹部21的内周面21a与上臂12的外周面12a嵌合的状态下,对 在下臂11及上臂12的外周部装配由金属板构成的环状的保持器27,利用该保持器27在允 许下臂11及上臂12相对转动饿状态下避免两者沿轴方向脱离。在下臂11与上臂12之间配设有锁定机构30。如图2及图3所示,该锁定机构30 主要包括圆周上的3个棘爪31 (后述的31A及31B)、凸轮32、释放板33、作为施力部件的盘 簧34(参照图3)。棘爪31由以在圆周上呈等角度间隔配置在与旋转轴线01正交的面内的 2种类的3个棘爪构成。1个棘爪31 (以下称之为第1棘爪31A)通过对钢材进行锻造加工等而制得,如图 4的详细图示那样,具有侧面看形成为分段的第1段体41和第2段体42。如图2所示,第1 棘爪31A的第1段体41配置在上臂12的内周面22a侧,第2段体42配置在上臂12的轴 心侧。该第1段体41及第2段体42的两侧幅端部31A1 —致、并且呈平行的直线。第1段 体41的外方端(上臂12的与内齿23对置的端面)上形成有能够与上臂12的内齿23啮 合的外齿44,第1段体41的内方端(朝向与外方端相反的端面)形成有与凸轮32的外周 卡合的内面凸轮部45。另外,第2段体42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位穿透形成有沿板厚方 向贯通的棘爪侧槽凸轮部46。另外,3个中的其余2个棘爪31 (以下称之为第2棘爪31B)通过对板状的钢板进 行冲压加工等而值得,如图5的详细图示那样,形成为与切除第1棘爪31A的第2段体42 而仅由第1段体41构成的形状近似的无段差的扁平的形状。即、第2棘爪31B相对于第1 棘爪31A形成为沿径向缩短了第2段体42的量、且板厚也减薄第2段体42的板厚量。第 2棘爪31B与第1棘爪31A同样,两侧幅端部31B1形成为平行的直线。在第2棘爪31B的 外方端形成有能够与上臂12的内齿23啮合的外齿47。在第2棘爪31B的内方端形成有与 凸轮32的外周卡合的内面凸轮部48。另外在第2棘爪31B的端面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突 出设置有卡合突起49。在上述的第1棘爪31A的段差部形成的内面凸轮部45、第2棘爪31B的内方端形 成的内面凸轮部48形成为同一形状。S卩、如图4(A)及图5(A)所示,内面凸轮部45、48在第 1及第2棘爪31A、31B的圆周方向的中央部与圆周方向的两侧具备与凸轮32的凸轮面55 作用的3个推压部50a、50b、50c。在第1及第2棘爪31A、31B的中央部设置的推压部50a 及在凸轮32的锁定旋转方向的靠后侧设置的推压部50b,由具有随着凸轮32朝向锁定旋转 方向(图2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而接近凸轮32的凸轮面55的倾斜面的凸轮面构成,在 凸轮32的锁定旋转方向的靠前侧设置的推压部50c由以凸轮32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弧 面构成。在下臂11的圆形凹部21内,3个引导壁51以在圆周上呈等角度间隔地配置,在相 邻的2个引导壁51之间,以可与第1及第2棘爪31A、31B的两侧幅端部31A1、31B1 (参照 图4、图5)滑动接触的方式对它们进行引导的引导面52被彼此对置而平行地形成。由此,第1及第2棘爪31A、31B被引导壁51的引导面52引导,并沿下臂11及上臂12的径向滑 动,从而能够将各外齿44、47分别卡定、脱离地与内齿23卡合。引导壁51的内周上形成以 旋转轴线01为中心的圆弧面53。锁定机构30的凸轮32配置成为能够在上臂12的圆形凹部22内绕旋转轴线01 上旋转,且在中心部具有贯通孔32a。另外,凸轮32在其外周缘具有在圆周上呈等角度间隔 的3组凸轮面55。其中,1组凸轮面55被配置为能够与第1棘爪31A的内面凸轮部45的 各推压部50a、50b、50c卡合,其余2组凸轮面55被配置为能够分别与第2棘爪31B的各内 面凸轮部48的各推压部50a、50b、50c卡合。凸轮面55能够推压靠近第1及第2棘爪31A、 31B的各外齿44、47与内齿23的啮合部的位置,能够强力切实地将上臂12相对下臂11锁 定。各凸轮面55由能够与第1及第2棘爪31A、31B的推压部50a、50b抵接的2个推 压凸轮部55a、55b和能够与推压部50c抵接的1个调心部55c构成。当凸轮32朝锁定旋 转方向旋转时,2个推压凸轮部55a、55b和1个调心部55c被保持在分别与第1及第2棘爪 31A、31B的内面凸轮部45、48的各推压部50a、50b、50c抵接的角度位置。另外,当凸轮32 朝解除锁定的方向旋转时,推压凸轮部55a、55b及调心部55c与各推压部50a、50b、50c分 离,并且调心部55c被保持在与引导壁51的圆弧面53卡合的角度位置。在凸轮32的侧面的圆周上呈等角度间隔地突出设置有多个卡合突起57,在第1棘 爪31A形成的棘爪侧槽凸轮部46卡合于该卡合突起57中的一个。利用凸轮32的朝锁定 解除旋转方向的旋转,棘爪侧槽凸轮部46与卡合突起57作用使第1棘爪31A朝径向内方 移动。此外,卡合突起57无需一定在同一圆周上以等角度间隔突出设置,亦可在不同的圆 周上、留下任意的间隔突出设置。 薄板状的释放板33与卡合突起57卡合而一体地安装于凸轮32的侧面,释放板33 在中心部具有贯通孔33a。释放板33以与第1棘爪31A的第2段体42呈轴线方向一致的 方式安装于凸轮32,与第2棘爪31B的端面能够滑动接触地对接。由此,能够将第2棘爪 31B与释放板33收容进第1棘爪31A的厚度的范围内。释放板33由与上臂12形成的突 部25为非接触状态的略圆环形的板构成,在其圆环形的板的一部位形成扇型的缺口 33b, 在该缺口 33b的部位配设第1棘爪31A。即、通过其圆环形的板以与第1棘爪31A对应的角 度范围切除为扇型,利用凸轮32的旋转能够避免释放板33与第1棘爪31A干涉。在释放板33的以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周上形成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2个释放板 侧槽凸轮部59。该释放板侧槽凸轮部59以与第2棘爪31B的端面分别对应的方式配置在 比卡合突起57的圆周位置更靠径向外方的位置。突设于第2棘爪31B的卡合突起49分别 与释放板侧槽凸轮部59卡合。利用释放板侧槽凸轮部59与卡合突起49的卡合,释放板33 与凸轮32 —起朝解除锁定的方向(图2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第2棘爪31B朝径向内方 移动。如图3所示,合叶轴60配置于旋转轴线01上,能够旋转地贯通于在下臂11、凸轮 32、释放板33及上臂12的旋转中心部形成的各贯通孔lla、32a、33a、12b。在合叶轴60的 轴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形成了两处被倒角的嵌合部60a。合叶轴60所贯通的凸轮32的贯 通孔32a被两处倒角而与合叶轴60的嵌合部60a嵌合,成为合叶轴60与凸轮32 —体旋转 的结构。这里,如图2所示,凸轮32的贯通孔32a形成为比合叶轴60的嵌合部60a稍大,
7从而在两者之间设计出径向的游隙。由此,凸轮32在上臂12的圆形凹部22内相对于合叶 轴60能够稍微沿径向移动。另外,在合叶轴60的一方的端部形成有被两处倒角的卡合部 60b,具有与该卡合部60b卡合被两处倒角的卡合孔的操作手柄62被一体地安装于合叶轴 60。盘簧34是用于将棘爪31朝与上臂12卡合的方向对凸轮32进行旋转施力的弹簧, 被收纳于下臂11的贯通孔Ila内。如图3所示,盘簧34通过将例如近似矩形的扁平的线 材弯曲成规定的螺旋形状而形成,被配置在下臂11与凸轮32之间配。S卩、盘簧34的外端 部34a被卡定在下臂11上形成的卡定孔lib中,内端部34b被卡定在设置于凸轮32的端 面的图略的卡定部。利用该盘簧34的作用力,凸轮32相对于下臂11被朝锁定旋转方向(图2的逆时 针方向)旋转施力,利用其凸轮面55径向外方推压第1及第2棘爪31A、31B,使第1及第2 棘爪31A、31B的外齿44、47与上臂12的内齿23卡合。接着,对于如上构成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座椅倾角调节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示出了座椅倾角调节装置10的锁定状态。该状态下,凸轮32的推压凸轮部 55a、55b及调心部55c分别与第1及第2棘爪31A、31B的内面凸轮部45、48的各推压部 50a、50b、50c抵接,将第1及第2棘爪31A、31B朝径向外方推压。由此,能够利用多个推压 部50a、50b、50c朝向上臂12的内齿23以稳定的姿势推压第1及第2棘爪31A、31B,能够使 各棘爪31的外齿44、47与上臂12的内齿23切实地啮合。如此一来,第1及第2棘爪31A、 31B的外齿44、47与上臂12的内齿23啮合,限制了上臂12相对于下臂11的转动。此时, 由于凸轮32在圆形凹部21内相对于合叶轴60沿径向能够移动可能,因此凸轮32能够以 均等的推压力推压3个棘爪31 (31A、31B)。因此,能够无松动地确实地锁定上臂12、乃至座 椅靠背框架14。在该状态下,当操作操作手柄62朝图2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合叶轴60时,凸轮32及 释放板33会克服盘簧34的作用力而一体地旋转。由此,凸轮面55的推压凸轮部55a、55b 脱离与第1及第2棘爪31A、31B的内面凸轮部45、48的抵接,调心部55c也从内面凸轮部 45,48向不发生干涉的方向脱离,并且在第1棘爪31A的棘爪侧槽凸轮部46与凸轮32的 卡合突起57的卡合作用下,第1棘爪31A沿引导壁51的引导面52被拉向旋转轴线01侧, 如图6所示,解除了第1棘爪31A的外齿44与内齿23的啮合。同时,利用第2棘爪31B的 卡合突起49与释放板侧槽凸轮部59的卡合作用,第2棘爪31A被沿着引导壁51的引导面 52拉向旋转轴线01侧,解除了第2棘爪31B的外齿47与内齿23的啮合。因此,相对于支承在座椅坐垫框架13的座椅坐垫,能够使被座椅靠背框架14支承 的座椅靠背转动到任意的角度位置。此时,凸轮32的3组调心部55c分别卡合于引导壁51 的内周面53,因此凸轮32会被引导壁51的内周面53调心。从而使得第1及第2棘爪31A、 31B的外齿44、47与内齿23的隙间几乎均等,能够消除缘于一部分的棘爪31的齿尖与内齿 23的齿尖干涉的转动不良、发生异响。另外,在解除了锁定的状态下,当将座椅靠背(座椅靠背框架14)相对于座椅坐垫 (座椅坐垫框架13)朝前方旋转至规定的角度以上,即旋转至所谓前倾角度范围时,上臂12 的圆形凹部24的内周面上形成的突部25如图7所示,位于第1棘爪31A上形成的卡合部 43与内齿23之间。S卩、第1棘爪31A通过其卡合部43与上臂12的突部25进行卡合,能够被防止朝向径向外方移动。在该状态下,若撒开操作手柄62,则在盘簧34的作用力下,凸 轮32将第1棘爪31A推压朝向与内齿23啮合的方向,但利用上臂12的突部25与第1棘 爪31A的卡合部43间的卡合,由于第1棘爪31A的移动被阻止,故不发生啮合。同时通过 阻止第1棘爪31A的径向移动,凸轮32的旋转也遭到阻止,因此释放板33不旋转,利用释 放板侧槽凸轮部59,第2棘爪31B也被保持在离开内齿23的非啮合位置。因此,能够在前 倾角度范围内不锁定座椅靠背地使之旋转。从前倾状态再次操作操作杆62,座椅靠背退至后方而位于落座的最佳位置,在该 位置撒开操作杆62,则第1及第2棘爪31A、31B、凸轮32及释放板33复位至图2所示的状 态,成为锁定状态。像这样,根据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以第1棘爪31A和第2棘爪31B在圆周上构成 多个棘爪31,在第1棘爪31A上设置与设置在凸轮32的外周缘的凸轮面卡合的内面凸轮部 45、与凸轮32的侧面上设置的卡合突起57卡合的棘爪侧槽凸轮部46、与上臂12的突部25 卡合的卡合部43,在第2棘爪31B上设置与释放板侧槽凸轮部59卡合的卡合突起49。由 此,能够利用凸轮32推压棘爪31的靠近外齿44、47与内齿23的啮合部的位置,能够以强 力切实地相对于下臂11锁定上臂12。从而能够提高座椅靠背的保持强度,能够稳定地保持 座椅靠背。而且,能够相比第1棘爪31A将第2棘爪31B形成为单纯的平面形状,通过冲压加 工制作出来,因此能够降低棘爪制作成本,无论追加释放板33与否,对于座椅倾角调节装 置全体而言都能够削减成本。另外,根据第1实施方式,通过将棘爪31设为由1个第1棘爪31A、多个第2棘爪 31B构成的结构,从而在每个座椅倾角调节装置中仅设置一个具有内面凸轮部45、棘爪侧 槽凸轮部46、卡合部43的第1棘爪31A即可,有效地削减棘爪的制作成本。另外,根据第1实施方式,通过将释放板形成为整体近似圆环形而在局部设置扇 型的缺口 33b的形状,并在该缺口 33b的部位配设第1棘爪31A,使得第1棘爪31A与释放 板33不会干涉。因此,能够将第2棘爪31B与释放板33收入进第1棘爪31A的厚度的范 围内,能够在下臂11及上臂12的轴线方向的中央部进行棘爪31的锁定及非锁定,能够稳 定地对棘爪31进行锁定及非锁定。进而,根据第1实施方式,在设置于棘爪31的内面凸轮部45、48的中央部及其两 侧设置有凸轮32的凸轮面55所作用的3个推压部50a、50b、50c,设置于棘爪31的中央部 的推压部50a及设置于凸轮32的锁定旋转方向的后侧的推压部50b由具有伴随着凸轮32 的朝向锁定旋转方向的旋转而接近凸轮32的凸轮面55的倾斜面饿凸轮面构成,设置于凸 轮32的锁定旋转方向的靠前侧的推压部50c由以凸轮32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弧面构 成。由此,能够利用各棘爪31将多个推压部50a、50b、50c以稳定的姿势锁定在上臂12,能 够切实地使各棘爪31的外齿44、47啮合于上臂12的内齿23。而且,在解除棘爪31的锁定时,通过使凸轮32的调心部55c卡合在引导壁51的内 周而调心,能够大致均等地维持第1及第2棘爪31A、31B的外齿44、47与内齿23的隙间, 能够消除因一部的棘爪31的齿尖与内齿23的齿尖干涉引起的转动不良或产生异响。接着,根据图8、图9、图10及图11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与上述的 第1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利用设置于上臂12的两处凹部的段差,能够限制上臂12与下臂11的相对旋转,不会使调节装置大型化,能够将倾角调节动作范围限制在规定的范围。 此外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件标记相同的参照符号,省略说明。如图8及图10所示,与第1实施方式中叙述的相同,在下臂11与上臂12之间主 要配设有圆周上的3个棘爪即第1棘爪31A及第2棘爪31B、凸轮32、释放板33、施力部件 (盘簧)34所构成的锁定机构30。这里,第1实施方式中,释放板33被安装在凸轮32而与第1棘爪31A的第2段体 42在轴线方向一致,在形成于上臂12的圆形凹部24内,收容有释放板33及第1棘爪31A, 但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在第1棘爪3IA的第2段体42形成了从释放板33的端 面突出的厚度增大部71,收容该厚度增大部71的凹部73在上臂12上形成。S卩、如图8及图9所示,在上臂12上通过不完整冲裁形成(参照图10)能够仅收 容释放板33的第1凹部72 (相当于第1实施方式的圆形凹部24)、深度比该第1凹部72更 深而能够收容第1棘爪31A的厚度增大部71的第2凹部73。第2凹部73遍及规定的角度 范围形成为扇形,第1棘爪31A能够在该第2凹部73内相对旋转规定角度。第2凹部73 的内周面73a形成为与第1凹部72的内径呈同一直径,在该内周面73a上朝向旋转轴线01 形成有突部74 (相当于第1实施方式的突部25)。通过在第1凹部72上以不完整冲裁形成扇形状的第2凹部73,在第2凹部73与 第1凹部72的边界部的圆周上形成两处段差部75a、75b力5圆周,收容于第2凹部73的第 1棘爪31A的厚度增大部71的两幅端部71a、71b抵接在该段差部75a、75b。由此,能够限 制上臂12与下臂11的相对旋转。接着,根据图11对第2实施方式中的座椅倾角调节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 11(c)示出了座椅倾角调节装置10的锁定状态,其与第1实施方式中叙述的图2的状态相 同。即、第1及第2棘爪31A、31B被凸轮32(图8参照)朝向径向外方推压,由此,第1及 第2棘爪31A、31B的外齿44、47与上臂12的内齿23啮合,限制了上臂12相对于下臂11 的转动。在该状态下,操作操作手柄62旋转合叶轴60 (参照图8),则凸轮32及释放板33 克服盘簧34的作用力旋转,在第1棘爪31A的棘爪侧槽凸轮部46与凸轮32的卡合突起57 的卡合作用下,第1棘爪31A被拉向旋转轴线01侧,如图11 (B)所示,第1棘爪31A的外齿 44与内齿23的啮合被解除。同时,利用第2棘爪31B的卡合突起49与释放板侧槽凸轮部 59的卡合作用,第2棘爪31A被拉向旋转轴线01,第2棘爪31B的外齿47与内齿23的啮 合被解除。即、处于非锁定状态。由此,能够相对于座椅坐垫将座椅靠背转动至任意的角度位置。另外,在非锁定的 状态下,当将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坐垫向前方旋转至规定的角度以上、所谓前倾角度范围 时,由于第1棘爪31A朝径向外方的移动会受到上臂12的第2凹部73的内周面73a上形 成的突部74的妨碍,因此在前倾角度范围内,能使座椅靠背不被锁定而自由旋转(参照图 11 ⑶)。当使座椅靠背前倾后,上臂12相对于下臂11被绕图9的逆时针方向相对旋转。当 座椅靠背被前倾至规定的角度位置时,如图11 (A)所示,第1凹部72与第2凹部73的一方 的段差部75a抵接于第1棘爪31A(厚度增大部71)的一端面71a,限制了上臂12相对于下 臂11的转动,限制了座椅靠背的角度。
相反,当将座椅靠背向后方调节时,上臂12相对于下臂11被朝图9的顺时针方向 相对旋转。当座椅靠背被调节至规定的角度位置时,如图Il(D)所示,第1凹部72与第2 凹部73的另一方的段差部75b与第1棘爪31A(厚度增大部71)的另一端面71b抵接,限 制了上臂12相对于下臂11的转动,限制了座椅靠背的角度。根据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在第1棘爪31A上形成从释放板33的端面突出的厚度 增大部71,并且在上臂12上形成收容释放板33的第1凹部72、深度比第1凹部72更大的 收容第1棘爪31A的厚度增大部71的第2凹部73,在第1凹部72与第2凹部73的边界部 设置有抵接于第1棘爪31A的厚度增大部71而限制倾角调节动作范围为规定的范围的两 处段差部75a、75b,因此调节装置在径向上不会大型化,能够将倾角调节动作范围限制在规 定的范围。而且,不会增大调节装置的直径而能够任意地增大第1棘爪31A的厚度增大部 71与段差部75a、75b的抵接面积,能够增大抵接强度。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圆周上配设三个棘爪31,其中一个为第1棘爪31A、其余 两个为第2棘爪31B,但亦可将4个以上的棘爪31配设在圆周上,选择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为 第1棘爪31A,其余的多个棘爪为第2棘爪31B。以上、以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实施方式中叙述的结 构,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范围内可采用多种方式。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本发明所涉及的座椅倾角调节装置适用于能够将座椅靠背相对座椅坐垫自如调 整角度地进行支承的车辆用座椅中。
权利要求
一种座椅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下臂,其被支承在座椅坐垫侧;上臂,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该下臂转动且被支承在座椅靠背侧;多个棘爪,其被配设在上述下臂内而能够通过引导壁沿径向移动,并且具有以能够卡定、脱离的方式与设置在上述上臂的内周的内齿卡合的外齿;凸轮,其通过旋转使得上述棘爪沿径向移动;释放板,其一体地安装在该凸轮上;以及施力部件,其朝单方向对上述凸轮进行旋转施力,使上述棘爪由第1棘爪和第2棘爪来构成,该第1棘爪具有与上述凸轮的外周缘上设置的凸轮面卡合的内面凸轮部、与上述凸轮的侧面设置的卡合突起卡合的棘爪侧槽凸轮部、以及在上述上臂相对于上述下臂转过规定角度时与上述上臂的内周上设置的突部卡合的卡合部,该第2棘爪具有与上述凸轮的外周缘上设置的凸轮面卡合的内面凸轮部、以及与上述释放板上设置的释放板侧槽凸轮部卡合的卡合突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使上述棘爪由1个上述第1 棘爪和多个上述第2棘爪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释放板形成为整体 呈近似略圆环形而在局部设置扇型的缺口的形状,并在该缺口部位配设上述第1棘爪,由 此使该第1棘爪与上述释放板不发生干涉。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设置于上 述棘爪的上述内面凸轮部的中央部及其两侧设置上述凸轮的凸轮面所作用的3个推压部, 设置于上述棘爪的中央部的上述推压部及设置于上述凸轮的锁定旋转方向的靠后侧的上 述推压部,由具有随着上述凸轮朝锁定旋转方向的旋转而接近该凸轮的上述凸轮面的倾斜 面的凸轮面构成,设置于上述凸轮的锁定旋转方向的靠前侧的上述推压部由以上述凸轮的 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弧面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倾角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 棘爪上形成增大厚度而从上述释放板的端面突出的厚度增大部,在上述上臂上的遍及规定 的角度范围内形成第1凹部和第2凹部,该第1凹部收容上述释放板,该第2凹部具有比该 第1凹部深的深度并收容上述第1棘爪的上述厚度增大部,在上述第1凹部与上述第2凹 部的边界部形成有两处段差部,该段差部与上述第1棘爪的上述厚度增大部抵接,由此将 倾角调节动作范围限制在规定的范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能够利用凸轮在啮合部附近的位置推压棘爪的车辆用座椅倾角调节装置。使具有以能够卡定、脱离的方式与设置在上臂(12)的内周的内齿(23)卡合的外齿(44、47)的多个棘爪(31)由第1棘爪(31A)和第2棘爪(31B)来构成,该第1棘爪具有与凸轮(32)的外周缘上设置的凸轮面(55)卡合的内面凸轮部(45)、与凸轮的侧面设置的卡合突起(57)卡合的棘爪侧槽凸轮部(46)、以及在上臂相对于下臂(11)转过规定角度时与上臂的内周上设置的突部(25)卡合的卡合部(43),该第2棘爪具有与凸轮的外周缘上设置的凸轮面卡合的内面凸轮部(48)、以及与释放板(33)上设置的释放板侧槽凸轮部(59)卡合的卡合突起(49)。
文档编号A47C1/025GK101959441SQ20098010704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5日
发明者后藤直希, 山田幸史, 石川和秀, 矶部晋也 申请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