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动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0078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卷动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广泛使用于卷帘、布幔等的卷收的卷动器结构。
背景技术
卷动器广泛使用于卷帘、布幔等卷收的用途。卷动器的结构例如中国台湾专利第360028号“窗帘珠链轮”,其由珠轴、珠炼座、套筒等构件组设而成,其中珠轴于环片内侧成型一套设扭力弹簧的轴杆,珠炼座于一端设一环体,环体配合绕套一珠链,且环体于内环缘往另一端设有一 C型片,而套筒为一中空型态的筒体,其于内缘近端部处成型一可供珠轴轴杆穿置的套合部;藉此,珠轴的轴杆穿置于珠炼座的C型片内,再将套筒套合珠炼座的C型片。当拉动珠链时,珠链连动珠炼座旋转,使得C型片可松开扭力弹簧,进而带动套筒以及设置在套筒上的卷帘张开或收折。但前案中,C型片是一体成型在珠炼座上,此种结构设计通常会使C型片长度较长,长时间使用下,C型片重复多次的推抵扭力弹簧以松开扭力弹簧过程中,C型片两端往往会有松开甚至断裂的情形;并且C型片与珠炼座一体成型,两者连接处为单点沿伸而成的线段连接,在C型片承受较大负载时,C型片同样有从连接处断裂的风险。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卷动器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动器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C型片容易松开甚至断裂的缺失,使本实用新型卷动器可承受较大的负载。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卷动器结构,包括有一底座,由底座上延伸有一轴杆,一珠链轮,套设于轴杆上,并在该轴杆上枢转,该珠链轮上设置一第一结合部;一转动控制座,套设在轴杆上,包含有一第二结合部对应结合在第一结合部上,该转动控制座还包含有一 C形片包围在轴杆外围,该C形片的两端部形成两控制面;一扭力弹簧,套设于轴杆上,该扭力弹簧包括有相对的一环形内面及一环形外面,环形内面贴抵在轴杆上,该扭力弹簧两开放端弯折凸伸有两作用块,两作用块上各有一第一面连接环形内面,及一第二面连接环形外面,且两作用块的第一面对应前述C形片的两控制面;一限位座,套设于轴杆上,该限位座包括有一第三结合部及一挡块,该挡块对应前述两作用块的第二面;一转接座,包含有一第四结合部对应结合在第三结合部上,该转接座上设置一第五结合部;一套筒,套设在轴杆上并罩盖前述珠链轮、转动控制座、扭力弹簧、限位座及转接座,该套筒上设置一第六结合部对应结合在第五结合部上。该卷动器结构还包括有一第一垫圈及第二垫圈,第一垫圈设置在所述珠链轮中并贴抵所述轴杆;第二垫圈设置在所述转接座中并贴抵所述轴杆。所述套筒套设在轴杆上,该轴杆穿过该套筒,在轴杆穿伸出该套筒的位置凹设一环形缺槽,再以一扣环套设在轴杆的环形缺槽位置处固定该套筒。所述第一结合部为环布的多个卡槽,所述第二结合部为与之对应的多个卡块;所述第三结合部为环布的多个卡块,所述第四结合部为与之对应的多个卡槽;所述第五结合部为环布的多个卡槽,所述第六结合部为与之对应的多个卡块。所述转动控制座的C形片上邻近两控制面位置处各设置一推块,所述限位座的挡块延伸有两凸块对应两推块,在转动控制座的C形片旋转至控制面推抵扭力弹簧的第一面,扭力弹簧的第二面推抵限位座的挡块时,该推块推抵凸块。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卷动器结构的功效在于1.本实用新型将珠链轮与转动控制座分离为两构件,转动控制座的C形片长度较短,较不易产生松开断裂的情形,再通过该转动控制座与珠链轮之间为卡块对应卡槽的连结,形成类似齿轮卡接的多点连结,转动控制座的C形片也能承受更大的负载。2.当卷帘因受重力而欲下拉张开时,限位座可以使纽力弹簧压缩夹紧轴杆而将套筒限位,避免卷帘因受重力而自动张开。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卷帘的使用状态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张开卷帘的结构动作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避免卷帘受重力作用自动张开,而将卷帘限位的结构动作图。标号说明[0023]底座I轴杆11环形缺槽111[0024]珠链轮2第一结合部21第一垫圈22[0025]转动控制座3第二结合部31C形片32[0026]控制面321推块322[0027]扭力弹簧4环形内面41环形外面42[0028]作用块43第一面431第二面432[0029]限位座5第三结合部51挡块52[0030]凸块521[0031]转接座6第四结合部61第五结合部62[0032]第二垫圈63[0033]套筒7第六结合部71[0034]扣环8[0035]后帽套筒A[0036]卷帘B[0037]珠链C[0038]支架D[0039]卷筒E。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包括有一底座I,由该底座I上延伸有一轴杆11,依序将一珠链轮2、一转动控制座3、一扭力弹簧4、一限位座5、一转接座6及一套筒7套设在该轴杆11上,用以在该轴杆11上枢转,其中在轴杆11的前端进一步凹设有一环形缺槽111。在珠链轮2上设置一第一结合部21,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结合部21为环布的多个卡槽,并在珠链轮2中置入一第一垫圈22,该第一垫圈22较佳是使用轴承,使珠链轮2套设于轴杆11上时,第一垫圈22贴抵于轴杆11上,如图3所示。转动控制座3包含有一第二结合部31用以对应结合第一结合部21,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结合部31为环布的多个卡块用以对应结合在珠链轮2的卡槽中,该转动控制座3还包含有一 C形片32包围在轴杆11外围,而在该C形片32的两端部形成两控制面321,该转动控制座3的C形片32上邻近两控制面321位置处各设置一推块322。扭力弹簧4包括有相对的一环形内面41及一环形外面42,该环形内面41贴抵在轴杆11上,扭力弹簧4两开放端并弯折凸伸有两作用块43,在作用块43上具有一第一面431连接环形内面41,及一第二面432连接环形外面42,且两作用块43的第一面431对应前述C形片32的两控制面(321),如图4所示。限位座5包括有一第三结合部51及一挡块52,本实施例中第三结合部51为环布的多个卡块,该挡块52对应前述两作用块43的第二面432,挡块52还延伸有两凸块521对应转动控制座3的C形片32上的两推块322,如图4所示。转接座6包含有一第四结合部61,第四结合部61对应结合在限位座5的第三结合部51上,本实施例中,第四结合部61为环布的多个卡槽,供限位座5的卡块对应结合在该卡槽中,在转接座6上还设置一第五结合部62,本实施例中第五结合部62为环布的多个卡槽,又在转接座6中置入一第二垫圈63,该第二垫圈63较佳是使用轴承,使转接座6套设于该轴杆11上时,第二垫圈63贴抵于轴杆11上,如图3所示。套筒7罩盖前述珠链轮2、转动控制座3、扭力弹簧4、限位座5及转接座6,并在该套筒7上设置一第六结合部71对应结合在转接座6的第五结合部62上,本实施例中第六结合部71为环布的多个卡块,用以对应结合在转接座6的卡槽中,套筒7套设在轴杆11上使轴杆11穿过套筒7,轴杆11的环形缺槽111位于套筒7外侧,再以一扣环8套设在轴杆11的环形缺槽111位置处而固定该套筒7,如图3所示。再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套筒7为卷收机构的前帽,另对应设置一后帽套筒A,并将一卷帘B卷收在一卷筒E上,以及将该卷筒E套设在套筒7及后帽套筒A上,珠链轮2上则设置一珠链C,再将套筒7及后帽套筒A固定在一支架D上,使卷帘B作为遮蔽一落地窗的窗帘用途。当使用者拉动珠链C,使珠链轮2带动转动控制座3枢转时,如图6所示,转动控制座3的C形片32以控制面321推抵扭力弹簧4上作用块43的第一面431,使扭力弹簧4自轴杆11略为松开并随之枢转,扭力弹簧4上作用块43的第二面432再推动限位座5额挡块52,此时推块322恰推抵凸块521,因此使限位座5随之枢转,再由限位座5带动转接座6,以及转接座6带动套筒7,套筒7带动卷筒E同时枢转,因此得以张开卷帘B ;欲收折该卷帘B时,则反方向拉动珠链C,使套筒7及卷筒E往反方向枢转,而该卷帘B会以相同方式被卷收于卷筒E上。 再请参阅图7所示,当卷帘B受重力作用欲自动张开时,卷帘B会对该卷筒E及套筒7施以一枢转的扭力,套筒7再带动转接座6,当转接座6带动限位座5欲同时枢转,此时限位座5枢转至挡块52推抵扭力弹簧4上作用块43的第二面432时,扭力弹簧4会压缩贴紧轴杆11而无法持续枢转,因此得以将卷帘B定位。上述珠链轮2与转动控制座3为分离的两构件,因此转动控制座3的C形片32长度较短,较不易产生松开断裂的情形,再通过转动控制座3与珠链轮2之间为卡块对应卡槽的连结,形成类似齿轮卡接的多点连结,转动控制座3的C形片32也能承受更大的负载。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卷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底座,该底座上延伸有一轴杆; 一珠链轮,套设于轴杆上,并在该轴杆上枢转,该珠链轮上设置一第一结合部; 一转动控制座,套设在轴杆上,包含有一第二结合部对应结合在第一结合部上,该转动控制座还包含有一 C形片包围在轴杆外围,该C形片的两端部形成两控制面; 一扭力弹簧,套设于轴杆上,该扭力弹簧包括有相对的一环形内面及一环形外面,环形内面贴抵在轴杆上,该扭力弹簧两开放端弯折凸伸有两作用块,两作用块上各有一第一面连接环形内面,及一第二面连接环形外面,且两作用块的第一面对应前述C形片的两控制面; 一限位座,套设于轴杆上,该限位座包括有一第三结合部及一挡块,该挡块对应前述两作用块的第二面; 一转接座,包含有一第四结合部对应结合在第三结合部上,该转接座上设置一第五结合部; 一套筒,套设在轴杆上并罩盖前述珠链轮、转动控制座、扭力弹簧、限位座及转接座,该套筒上设置一第六结合部对应结合在第五结合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第一垫圈及第二垫圈,第一垫圈设置在所述珠链轮中并贴抵所述轴杆;第二垫圈设置在所述转接座中并贴抵所述轴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套设在轴杆上,轴杆穿过套筒,在轴杆穿伸出套筒的位置凹设一环形缺槽,再以一扣环套设在轴杆的环形缺槽位置处固定套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为环布的多个卡槽,所述第二结合部为与之对应的多个卡块;所述第三结合部为环布的多个卡块,所述第四结合部为与之对应的多个卡槽;所述第五结合部为环布的多个卡槽,所述第六结合部为与之对应的多个卡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控制座的C形片上邻近两控制面位置处各设置一推块,所述限位座的挡块延伸有两凸块对应两推块,在转动控制座的C形片旋转至控制面推抵扭力弹簧的第一面,扭力弹簧的第二面推抵限位座的挡块时,该推块推抵凸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动器结构,包括有一底座,以及由该底座上延伸的一轴杆,依序将一珠链轮、一转动控制座、一扭力弹簧、一限位座、一转接座及一套筒套设在该轴杆上;转动控制座连接珠链轮,限位座、转接座及套筒依序相连接,扭力弹簧贴抵轴杆,转动控制座及限位座通过该扭力弹簧相对应,再将一卷筒套设在套筒上,一卷帘连接在该卷筒上。本实用新型将珠链轮与转动控制座分离为两构件,转动控制座的C形片长度较短,较不易产生松开断裂的情形,因此该卷动器可承受更大的负载。当卷帘因受重力而欲下拉张开时,限位座可以使纽力弹簧压缩夹紧轴杆而将套筒限位,避免卷帘因受重力而自动张开。
文档编号E06B9/68GK202832163SQ201220415219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1日
发明者陶怡卿 申请人:陶怡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